- 相關推薦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1
今天,我校組織高端語文老師進行新課標的學習,并要求老師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將新課標落到實處。學習課程標準后,本人有以下的點滴體會。
一、學習新課標,轉變教育觀念。
教師是新課標的具體實施者,我們的教育觀念是否符合課改的要求,直接關系實施的成效。過去的教育觀念把學生的頭腦當作知識的容器,認為能培養(yǎng)出一個考試高分的學生,就是教育的成功。如果我們教師現在還保持這種舊的教學觀念,那么我們將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絕對是一個高分低能、被社會所淘汰的人。學習新課標后,我非常明確我的教育觀念要更新: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在獲得基本的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通過新課標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其改革的重要意義,深刻理解了課改中語文教學的新理念,轉變了觀念,增強了課改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緊迫感。
二、貫徹新課標,轉變教學方式。
新課標認為:語文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充分提供語文學習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與技能、語文思想和方法,獲得豐富的語文知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語文新課標”十分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F在凡是進行語文課改的課堂教學,學生熱烈討論的場面比比皆是。課堂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質疑問難和合作研究的習慣。在倡導課改的.課堂,學生的思維得到互相碰撞,課堂上閃現出富有精彩見地的思想火花。我們教學的課堂主要時間應該要留給學生自主閱讀思考,當學生有問題而自己不能解決的時候,再讓學生討論解決,老師也應是參與討論與解決問題成員之一。只有在學生有了充分的自我感知和理解之后再進行的討論才是有效果的。讓學生進行討論,老師還要注意對時間和內容進行合理恰當的安排和調控。因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再者,毫無邊際的課堂討論是沒有休止,也是很難有結果的。當然,通過大家的討論,能得出一個相對較為合理的答案,也是必要的。但不是什么問題都要有個結果,存疑也可以,過程有時比結果更重要,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力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另外,在教學中,老師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尊重學生自己獨特體驗,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肯定和強化學生有時并不那么正確的“獨特體驗”和看法,而是要讓學生對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領悟,養(yǎng)成自己獨立思考并能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提出自己看法和見解的習慣。因為每一個人的生活閱歷和認知水平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學生,我們不能苛求他們的見解要如何高明和正確。更何況對于中國語言的理解見仁見智的情況是經常有的,就正如人們常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賈寶玉”。新課標就提到要“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彼,當學生的見解未必盡然甚至謬誤的時候,我們還是首先要保護學生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權利和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或老師自己平等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說明他們見解不夠合理的理由。這樣做,是允許的也是必須的。
三、巧用新課標,轉變讀書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該讓學生多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薄岸嘟佑|語文材料”就是要學生自己去多讀書,多背書。讀多了,背多了,語感就有了,書面語言的譴詞造句,謀篇布局的規(guī)律也就逐漸熟悉和掌握了。寫出的文字就能像韓愈說的那樣“文從字順各識職”了,F在許多老先生,包括一些的科學家在內,他們一談起自己具有扎實的文字功底,無不回想起當年孩提時代讀書背書的經歷來?傊,要使得學生像會說那樣會寫,就要讓他們多讀書,多背書,多寫作。這就是語文教學的應有之義和正道。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2
小學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隨著新課程的推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經驗面臨嚴重的挑戰(zhàn)。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開始關注課堂的民主開放,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始終使學生的學習處于興奮之中。音樂教育出現了全新的、可喜的變化。下面我談談自己在學習音樂新課標中的一些體會。
一、轉變視角。
新教材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吸收了現實生活中新穎的音樂場景,構建了豐富的教學形式,教材匯集了許多新信息、新設想。新教材還設計了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造的生動情景,如“音的強弱”、“音的長短”等,教師要利用教材創(chuàng)設的情景,讓學生體驗感受。比如,“音的強弱”一課,以音樂故事的形式出現,先將動物的叫聲引入,以自然界的聲音引到生活直至音樂中,從生活開始、到生活結束。這樣的`課,寓音樂教育于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感受、鑒賞、表現音樂,教師在授課時,應當盡量讓學生參與,置身于具體情景之中。
二、轉變學習方式。
在教育變革時期,音樂教育工作者應以學生為本,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改革傳統(tǒng)的唱歌課、音樂知識傳授課和思想品德教育課,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或促進者,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變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建立新型的學習方式。倡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及綜合式的學習,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便于師生交流的教學環(huán)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這一切,旨在改變過去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啟發(fā)學生在親身體驗或實際模仿的過程中,懷著探究的興趣,主動學習。
三、轉變教學重心。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yǎng)表現能力
比如,以唱歌為主的課,不光是教師教一句,學生唱一句,學生還可以自主地選唱歌曲,并有當眾表演的機會,有時甚至是以學生選唱為主。樂器演奏則強調學生體驗、參與、探索的樂趣。聽賞課曲目的選擇則要為學生提供多聽、反復聽、對比聽的可能。還有,新教材中出現了一種新穎的教學活動形式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3
短暫的暑期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就談談我對暑期學習的點滴體會:
一、 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yè)成長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fā)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皣乐敽V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于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于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于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yè)成長。
二、理解教師職業(yè),提升自我素養(yǎng)
教師代表著“學生的老師”,也代表著“學生的學生”。作為教師,師德是必備的。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
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也正是這個意思,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xié)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并且,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fā)展需要。
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
最后,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教師,不僅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水準,更要具有優(yōu)秀的心理品質與道德意識。
三、 用新教育教學理念以及心理學基礎指引自己的工作
培訓為我即將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訓中,幾位從事教育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生命化課堂教學的問題上,幾位專家都給出了好的意見和方法。通過指導,讓我更加明確上好一堂課的標準,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
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斗,新的奮斗需要旗幟作為引導,這次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讓我有了明確的定位、堅定的信念、奉獻的精神、良好的心態(tài)、高度的責任心、熱愛學生的行動、進取的意識并且不斷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真正做一名課改中的“新教師”。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4
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新教材的編排意圖有了更全新的認識,知道了新課程突出數學學習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真正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fā)覺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學生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語言的發(fā)展和思維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促進他們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我會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圖,讓學生充分觀察每一幅插圖,充分領會教材的編排意圖,讓學生在領會理解的基礎上充分地說,可以單獨說、同桌說、集體說,讓學生在充分的看說基礎上培養(yǎng)數感。
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無意注意占主導,觀察能力有限。他們最初的觀察是無目的、無順序的,只是對教材中的插圖、人物、顏色等感興趣,不能領悟其中蘊藏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先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看,接著,再一步一步引導他們觀察,將他們的注意引入正題,按一定的規(guī)律去觀察,從而認識簡單的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簡單的幾何現象,進行簡單的測量,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通過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再次學習新課標的學習,我更深層地體會到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lián)系,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5
學習了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內容、目標、和理念,我深切感悟到學習新課標是適應教材改革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發(fā)展潮流的需要。通過學習,我對以下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小學英語教學應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
小學英語屬于英語啟蒙教育,學生通過聽、說、讀、演、唱、玩等方式獲得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進而獲得初步的聽說能力和一定的語感。由于小學生天性愛玩的特點,課堂教學必須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感到英語很好學,也很樂學,幫助他們建立起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課堂教學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學必須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力求采用聽、說、讀、演、玩等多種方式,將英語知識先輸入學生的大腦,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大膽表達,將英語知識輸出大腦。課堂內容也應該豐富多彩,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習得知識。
三、課堂教學應以創(chuàng)新為特色。
教學是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架供我們套用,只有教師潛心學習,精心鉆研,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才能創(chuàng)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精彩的課來。
通過學習新課標,我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認識到今后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要大膽運用新理念、新方法,用自己的教學熱情去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6
通過學習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我對新課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教材實際操作上的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形成轉變?yōu)樵趯W習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新教材的編寫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fā),圖文并茂、版式多樣、風格活潑、色彩瑰麗,能吸引學生閱讀,激發(fā)學習興趣。因此,面對耳目一新的教材,我們就應該理解教材目標,把握教材編排的特點,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的目的。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加之自己工作中的實踐經驗總結,我對今后的教學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想法:
一、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愉悅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新教材中例題、習題的安排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接近,許多情境圖完全可以通過學習實際活動、親身體驗來表現。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學習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學時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游戲、表演等實際活動將情景圖所提供的內容進一步動作化、情景化,使學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實的數學活動情境中,增加實際體驗,親身感受數學,還可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使靜態(tài)的畫面動作,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二、啟發(fā)學生多元化思考,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允許各抒己見
新教材體現的是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思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說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他們不同的想法,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如新教材在編排“9+幾”的計算時,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設計的.情境有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從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的求異思維也得到了培養(yǎng)。
三、在準確把握新教材思想的基礎上,靈活多樣的運用教材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靈活選擇和運用教材中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基本技能和綜合實踐結合起來,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fā)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總之,教學是一個不斷進取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只有充分領悟教材思想并加以靈活運用,采取不同的手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的為社會培養(yǎng)出新型人才。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7
自九十年代初以來,我國美術教育的改革一直轟轟烈烈地進行著。美術新課程標準XX版出臺后,網上也陸續(xù)看到了一些專家對新課標的解讀,相比XX年頒發(fā)的課標實驗稿,本次課程標準的修訂,總方針與主要內容沒有大的變化。比較舊版實驗稿,《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XX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方向更明確、文本更精練、內容更具體,表述更理性。修訂體現了美術教育專家學者在美術新課程實施若干年后,對課程標準的重新梳理,并在反思的基礎上明確了發(fā)展方向。學習了一些專家的觀點后又通過教育局安排的美術新課標培訓,更為清晰地認知和把握修訂后的美術課程標準的宏觀定位與具體內容。讓我理清了些思路。現具體實談談此次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學科本位是基矗
課程性質是對整體課程教學指導思想的宏觀把握,是理解美術課程標淮的關鍵所在。XX年剛剛開始啟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標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對原有課程的反思,提出以往中小學美術課程中綜合性和多樣性不足、過于關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脫離生活難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等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思考進入新世紀的基礎教育美術課程變革。此次XX版新美術課程標準的頒布,我覺得除了對原有內容的梳理和肯定外,其中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XX年頒布的美術課標提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這提高了美術在學校教育中的學科地位,明確了美術學科的課程性質。但是,人文性質的宏觀提法也導致了美術課程自身特征的模糊。XX版的美術課標對課程性質給予了準確定位和深入闡述,對于義務教育美術課程人文性的認識更加清晰和豐滿。XX版美術課標修改為“美術課程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chuàng)造為特征,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愈發(fā)凸顯了其“視覺性”因素,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美術教育的一個根本性特點,即“物質材料的依賴性”和“直觀形象性”的特點。把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落到了實處,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實施美術課程的工具價值進一步得到提升。這是因為,學科本體始終是理解美術教育的基礎所在。
二、人文性質是出發(fā)點
美術課程的人文性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一直的追求,美術教育不是單純的技術教育,它孕育于豐富的人文背景之中。美術能對現實生活和自然界事物進行直接模仿,能形象的再現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各種不同社會生活場景和自然景象。美術通過可見、可觸的具體形象,以靜止、凝煉的畫面和藝術造型來表現客觀世界的美丑屬性和作者的審美意識,給觀賞者以審美的認識、教育和感染的作用。美術與時代、社會、藝術家的生活閱歷以及階級、民族、風俗等密切相關,美術具有的時代性、社會性、民族性等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因此“人文性”依然是美術課程所要追求的初衷。新課標對此也做出了著重強調,提出“美術課程應該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為國家培養(yǎng)具有人文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審美品位和美術素養(yǎng)的現代公民”?梢钥闯雒佬g課標立足于21世紀的視覺文化時代要求,一方面看到了以往美術課程豐富的教育價值,另一方面看到了新世紀人才的視覺文化意識建構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要求,基礎教育的美術課程不是專業(yè)方式的學習,而是滿足學生個體成長需要的素質教育,是學生人生發(fā)展不可缺失的精神營養(yǎng)。美術學科的價值,有效地包容了美術課程人文性和工具性兩方面的特性。
三、素質教育是關鍵。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卡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醒、激發(fā)、鼓勵”。兩版新課標都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的重要性貫穿始終:課堂不是老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交往、互動的舞臺。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發(fā)展的場所,課堂不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是更應該探究知識的場所。課堂不是教師教學模式化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場所。成功的美術教學除了對美術學科的教學價值外,還對學生的品格、素質、能力、習慣、思維、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潤物無聲給人是骨子里的東西,將伴隨人的終身。
四、課程目標是導向。
課程目標決定了課程面貌,而課程面貌的具體呈現當然是課程內容。XX版美術課標課程目標部分變動較大,具有明確的導向作用,充實和調整了總目標的內容,首先強調了“美術課程總目標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定。隨后調整了目標表述的文本結構,總目標下面分述了四個學習領域的目標,而且在每個學習領域中對三維目標進行分解,內容也依據三個維度來設立,條理更加清晰,內容更加全面。分目標由原來的表格式調整為文本表述,既避免了原目標中各個學段在同一學習領域中的目標重復,又使分目標的表述語言更精練。
課程內容的說明更簡潔,各個學段的課程內容中有兩個學習領域的變動比較大,一個是重新組織了“設計·應用”的內容。第二是增強了“欣賞·評述”的內容。除此之外,新課標將原來的“評價建議”調整為“評價要點”,內容不再以“是否”開頭,這說明對學生的評價不再只是肯定或否定的,而是更加全面。對于應知應會的知識與技能,表述更加明確,教師把握不同年級不同學習領域的課程教學時,可以將教學目標和課程目標體系進行對照,既考慮到教學對象不同年齡發(fā)展需求選擇三維目標的側重點,又不以偏概全脫離美術課程總體目標的要求。這其實是對課程總目標的細化和豐富,是美術課程目標完整體系的一部分,從整體入手,然后分解闡述說明,最后在具體實施時回到整體把握。幫助美術教師深入地把握美術教學追求。
五、面向全體學生是核心。
XX版新課明確指出標“面向全體學生”的核心理念,課程價值趨向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通過美術這一活動形式來發(fā)掘孩子們自身的潛能,培養(yǎng)孩子們敢于追求美、勇于創(chuàng)造美的精神。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是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和任務。這種教學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緊緊聯(lián)系客觀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學生各方面能力。因勢利導、全面有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它不僅要求傳授一般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還把審美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核心內容。必須從每個學生的不同素質和氣質出發(fā)。進行靈活而具體的雙邊教學,才能因材施教,極大地調動學生對藝術的探索精神,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具有個性特征的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想。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學習和探索中得以健康發(fā)展。成為具有終身創(chuàng)新能力的優(yōu)秀人才。
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是重點。
法國教育家斯普朗格說:“教育的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量誘發(fā)出來……!眲(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在步入21世紀的今天,一個國家人民的創(chuàng)新意識顯得尤其重要。美術教育責無旁貸,因為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學科,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徑。所以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采取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美術的方法,將創(chuàng)意轉化為具體成果。怎樣發(fā)掘學科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高素質人才,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斷追求的目標。
七、體驗性學習是手段。
從新課程標準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新舊兩版課程標體驗性學習是美術教學的主要方式。尤其是XX 版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實踐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教材內容則是固定的、靜止的,為學生學習增加了障礙和困難,這時,教師的作用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的特點,注入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和方法,使教學內容成為具有趣味和充滿活力的各種學習活動。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的體驗,讓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體驗,這樣,就有機地創(chuàng)設了體驗學習地情景和體驗學習氣氛,使學生對活動產生興趣,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獲得了對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八、科學評價是保證。
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chuàng)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fā)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并給與激勵和支持。在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應該是,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fā)展功能以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而在美術活動表現評價時,則要求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行為,對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認知水平以及交流表達的能力等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這又是美術課程標準中對教學評價精辟的闡述。
面對這場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復雜的學生思想道德,新課標的學習為我們這些在一線工作的美術教師做出了更為明確的教學指導,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云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對美術教學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其真正的精華在于教師要以豐厚的教學技能,出奇制勝的教學設想和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把握住學生的興趣點,叩開教育之門,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態(tài)度及情感的和諧發(fā)展,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變“教教材”為“用教材”。 推動每一個學生終身美術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8
今天夏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我從夏老師透徹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課程標準已明確提出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tǒng),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yǎng)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tǒng)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tǒng)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lián)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fā)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zhàn)。
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fā)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tǒng)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yǎng)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這些思考,就可以發(fā)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9
近段時間,我校各個老師都在背誦《新課程標準》,并且也都在進行“基于標準的語文課堂”的嘗試。我是第一年接觸小學語文和《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我要學習的東西還真是有太多太多,我知道要完成從初中英語到小學語文的蛻變很艱難,但我愿意挑戰(zhàn)自己,作為一名“門外漢”,面對《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那么我認為:
首先,要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教學必須營造主體發(fā)展的環(huán)境。我們在教學中總是怕學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于有時候不敢將課堂時間放給學生。殊不知,正因為我們過于追求知識的終極結果,往往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思維探索過程。學生的思維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學生就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我們在教學上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認識,并且鼓勵學生的自我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缎抡n標》中要求我們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那其實就是要營造讓所有學生共同參與、全體發(fā)展的環(huán)境。教育面向的是全體學生,提倡的是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在教學設計、教材選擇、環(huán)境設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創(chuàng)造讓學生全體參與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你所設計的情境中參與研究、討論。比如說,課堂上對于問題的設置,應當針對不同的學生,有層次的設置不同的難易程度的問題,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問題討論中來,只是做得還不夠,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其次,讓學生養(yǎng)成傾聽的好習慣。 我經常用一個“聰”字來告訴我班孩子如何學習,就是要用耳朵聽,用眼睛看,必要的時候還用用嘴巴盡情的說,淡然做這些事的前提都要用心。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經常要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向學生強調:聽和說同樣重要。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非常欣賞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學生,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學生。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那就更好了。學生在明確要求之后,能等待別人把話說完并努力去思考,理解同學的發(fā)言,即使同學回答有錯,在老師的提醒下,學生也會“耐心”等待,這可能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了。我班孩子這一點做的就很不好,總是老師話還沒說完就開始行動了,可見我還要繼續(xù)講“傾聽”的重要性。另外,老師也要認真的傾聽孩子的話。課堂上無論學生的發(fā)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吐,教師都要專心傾聽每一個學生的發(fā)言,偶爾可作提示,但不可打斷學生的發(fā)言。教師在評價學生也應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尋找學生發(fā)言的閃光點。這樣,學生無形中受到了潛移默化。只有用心聽別人的你才會學到更多知識!我就發(fā)現我班孩子在我范讀課文的時候就不會聽,指名讀的過程中就會發(fā)現很多錯誤,可見孩子沒有用心傾聽!
小學語文教學肩負著極其重大的責任,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同樣,小學語文教師肩負著更為重大的職責,所以,我們必須認真解讀《新課標》,并要能夠從中悟出些什么,為自己的課堂教學鋪好路!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10
學習新課標,我從中受益匪淺,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加深了對教育改革的理解和體會,進一步感受到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新課標更多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學生自身發(fā)展對年段要求進行一些微調。雖然是微微的小調整,但是作為一線語文教師的我來說,感覺新課標真的是替學生著想的。比如:新課標對中段學生的要求,在閱讀方面為“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标P于讓學生學會默讀,不出聲,不指讀。這原來屬于第一學段的要求,而這樣的要求,說實話對于低段學生來講,確實比較困難,過早讓學生學習默讀,只會讓學生養(yǎng)成走馬觀花的閱讀習慣,文章中的一些重點詞語,他們只能知道得事實而非,甚至還會挫敗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而現在的新課標將此要求下放到中段,這樣孩子能有更長的時間來學習、練習默讀,新課標把難度適當降低,有利于保護學生閱讀積極性和閱讀興趣,在循序漸進中,自然而然地學會默讀這樣一種閱讀方式。
新課標更加注重保護學生的個性。學生是獨立的有思想、有主見的行為個體;也在低段口語交際中,增加了一點“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的要求,老課標中為“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崩险n標重在學生發(fā)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非常有想法,但是一當需要討論交流時,就沉默了,不愿意在眾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口才,或者是別人討論的題他都沒有興趣。而新課標中,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膽量,只要敢于站起來發(fā)言,就給予肯定,至于發(fā)言內容是否精彩我們暫且不要求,把學生的膽量鍛煉出來了,發(fā)言內容是可以在不斷訓練中越來越切中要害的,說白了,有膽量的孩子,以后成功的概率都大許多了。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11
我透徹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數學20xx版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的變革。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其中“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給我最深的感觸。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有以下的認識:
一、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做游戲、講故事、直觀演示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渴望,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fā)他們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稊祵W課程標準》還指出:“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力求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并用,培養(yǎng)技能、技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數學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學時必須緊密聯(lián)系實際,注重對數學事實的體驗,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中學習數學,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三、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信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而實踐證明,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進而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悅。學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fā)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12
新課程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新課程可能會改變學生的一生,教師也將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課改的核心目標是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就是要改變教學過于注重傳授知識的傾向,強調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式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那么要實現這樣的課程理念,三維目標就必須融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必須發(fā)生根本的轉變,教師要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重新構建自己的教學方式。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生習慣是物理新課程要求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比掌握知識更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從“教會學生物理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要針對物理學科的特點——觀察和實驗,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實驗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要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認真觀察實驗中物理現象,注意觀察引起變化的原因和條件。在學生自己做實驗時,應要求他們弄清實驗原理、目的,理清實驗步驟,嚴格按實驗規(guī)則操作,但不是對知識的復制,更應該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實驗問題,得出實驗結果。物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和解決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并聯(lián)系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現象、事例,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規(guī)律,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注重知識的應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除了使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知識外,還應該發(fā)展學生的基本技能,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 “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新大綱規(guī)定的“必學”知識是物理學最核心、最基礎的知識。這些知識不但是物理學本身的基礎,而且也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必須狠抓這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和訓練。對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要不厭其煩地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理解和應用。新大綱對“必學”知識提出的教學要求是用國家教育部對我們教學提出最基本的要求,這是在教學中所必須讓學生掌握的。當然,我們在完成“必學”知識教學后,還可根據需要完成“選學”知識教學,讓學生閱讀“閱讀材料”,動手做“小實驗”,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同時,我們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對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可根據學生情況高于新大綱規(guī)定的內容和要求:既可在規(guī)定的內容的知識廣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識的深度上下功夫。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學理念。
新教材對物理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更高,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培養(yǎng)不出高素質的學生;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師,就很難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我認為為適應新教材的需要,應具備以下一些基本素質:①有敬業(yè)、樂業(yè)、勤業(yè)的精神;②具有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在整體把握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同時,能居高臨下地分析和處理教材;③掌握教學藝術水平。因為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⑷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開拓自身的視野,對教學進行研究,以不斷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出一大批勇于創(chuàng)新的學生,因此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要求教師本身必須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敢于打破常規(guī),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在每一節(jié)物理課,每一個物理實驗知識點的教學中,不能只滿足于學生掌握書本上的現成知識,而是注重怎樣將它靈活應用,讓學生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使他們?yōu)樽约旱奶剿鞒晒械阶院馈?/p>
二、堅持以學生為本
物理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物理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課本中不僅有豐富的物理知識,而且滲透了大量的物理學思維方法,如牛頓從蘋果落地現象,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奧斯特從通電在導線下小磁針的偏轉現象發(fā)現了電流的磁場等。學習物理,應該學習物理敏銳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維能力,慎密的推理判斷能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學習物理從現象到本質,從具體到抽象,從宏觀到微觀是思維方法。同時還應該學會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虛擬假定法等。并自覺地運用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使知識轉化為能力。另外還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與眾不同新觀念,新思維,然后歸納總結,從中篩選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只有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在校學習,不僅是學習科學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好科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為了將來更好的學習,在物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拓展和深化知識,同時提出一些拓展知識的思考題,教師要鼓勵學生思考后搶先回答,對課堂上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課后共同討論,甚至爭辯,知識不斷拓展,能力不斷提高的好群體。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依然是一個對學生仍能起到幫助,指導作用的教師,一個合格的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陳舊的知識,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教育方法,學習應用新的教學手段,需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分析、研究、反思、改善,分析其中的問題,并不斷地吸取別人的經驗,不斷地把所學到的教育教學理論合理地貫通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根據環(huán)境對象內容的變化改變教學策略,即只有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完善自己知識結構,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學生的自學拓展能力增強了,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發(fā)揮獨特見解,顯現創(chuàng)造才能。
因此:中學物理,課堂教學在學習科學基礎知識同時,滲透科學物理方法教育不僅是物理學科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而且也是學生思維素質發(fā)展的主觀需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物理方法等于交給了他們打開物理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使他們終生受益。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13
通過這次學習,深有體會。初中物理課程新課改最大的困難是:第一,教師的觀念要改變;第二,現有的教學資源要改變;第三,教學制度要改變。
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首先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隨著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經由宏觀的理論建構、機制探索轉向微觀的課堂教學、學生學習。而我們的大部分學生,卻沒有這種思想。例如: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測定機械效律,教師應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采用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激情,探究物理實驗的原理。改變以往呆板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空間。 尊重學生的'需求發(fā)展特點,重視基礎,為學生有個性發(fā)展提供空間。
課程標準提出“初中教育仍屬于基礎教育,應注重全體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應針對學生的興趣、發(fā)展?jié)撃芎徒窈蟮穆殬I(yè)需求,設計供學生選擇的物理課程模塊,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其中一個很重突出的特點就是開展研究性學習。
我們現在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已經不再僅僅局限再聽老師講課這樣的基礎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學們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動手實驗,才能再這一過程中學到知識,更能應用知識。強調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保護探索興趣,學習欲望;體現時代性強調學科滲透。
通過以上的心得體會,我覺得在課堂探究性教學設計中,應以學生的推知規(guī)律,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14
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1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想有一個好的教學教學效果,那么就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理論進行支撐。因此我們就必須在閑暇之余不斷研究《美術課程標準》。自從研究課題以來我就不斷潛心研讀《美術課程標準》,從中也是受益匪淺,讓我的課堂教學有了一個質的飛越。
一、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
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潛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成都的發(fā)展。美術課程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選擇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并通過有效地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因地適宜、因材施教
《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了一些具體的學習活動建議,但是同時也明確地指出“不同地區(qū)的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和采納這些活動建議,也可以向學生提出其他學習活動建議,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靈活,更具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我們在實施美術教育的時候就應該實實在在地站在學生和教師自身的角度精心地去分析、設計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根據情況來采納或者重新設計課堂作業(yè),從而達到學生發(fā)展的目的。
三、美術學習從學生興趣入手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美術課程強調通過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將過程與結果等同對待
在美術各個領域的學習過程中,《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不僅關注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活動重參與和探究的過程”。因此,我們設計教學活動時也應該把血生的“學”考慮進去,在教學設計中要明確地體現出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將如何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從以前的教師“滿堂灌”的模式中走出來,讓學生很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體驗學習、快樂學習。
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美術課程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精神的培養(yǎng),采取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美術的方法,將創(chuàng)意轉化為具體成果。新課標緊密結合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教育,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新課標讓學生們從生活經驗和客觀實際出發(fā),在研究現實問題過程中學習、理解、發(fā)展。使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有了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總之,要想上好一堂美術課,我們就必須勤下功夫多做研究,手機版不僅要研究學生,還要研究自身,只有這樣我們的美術課才能讓大多數孩子喜愛,我們的美術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2通過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到我們要隨時成為學生們需要的美術教師。如今的美術教材,基本是以造型訓練為主,以提高繪畫能力為教學目的,這早已成為美術教育的傳統(tǒng)模式。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忽視了美術在人成長過程中的正常位置,而將美術教育過分學科化、科學化,過分強調學習過程中的一致性,而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這只能稱作是單純的技術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識的。
新課標在前言中就明確了美術課程的性質:“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新課標中人文性的確立,是對美術學科特點的一個重要認識,是對美術教育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教學目標的反思,它將使我們改變以往對美術教育的認識,為美術教育明確了方向。
為了充分體現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新課標將為學科知識溶于人文主題之中,在每個學習領域中都對教學內容的編排,作品的選擇,文字的闡述以及思考題的設置都作了精心的安排,點點滴滴都滲透濃郁的人文精神,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力。
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的活動之一,既針對人的理性,又針對人的情感,決不能以統(tǒng)一的審美標準來代替學生的認識、體驗和情感;用千篇一律的規(guī)律去扼殺學生探究的愿望,應努力引導學生自己用心去體會,去感受,激發(fā)起學生獨特的審美體驗,力求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呈現個人的情感傾向,開發(fā)學生的視覺創(chuàng)造潛能!耙磺袨榱藢W生的發(fā)展”,在這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中,學生在參與各種美術活動的同時,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以此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對教育的發(fā)展方向,新課標結合美術教學的特點,改變以往以學科知識劃分課業(yè)的形式,而從學習方式入手,特別設置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熬C合、探索”領域主要結合學生的生活需要,融美術的各個學習領域為一體,同時與其他學科相綜合,設計出一系列綜合性的美術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體驗空間!熬C合、探索”領域是圍繞人的發(fā)展目標確的,關注的是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體驗,力求在豐富多彩的時間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交流合作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欲望,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為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服務。
研究性學習強調的是開發(fā)性、自主性和自我實踐性,它的課程內容不是由專家預先規(guī)劃設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以學生為主,由師生共同完成學習內容的選擇,組織與發(fā)展,探索新知識的過程。結合實踐活動,在學生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將會大大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更多地關注社會,融入社會,增強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為開發(fā)學生各方面的潛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由于新課程功能的轉變,評價的功能也從檢查、反饋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而轉變?yōu)殛P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對知識的探究,即從關注結果到關注過程和方法,評價不在僅僅為了要甄別與選拔,而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服務,評定的應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在這種全新評價理念的指向下,新的課程標準從以往評價學生學到什么,而轉變?yōu)樵u價學生是否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合作、個性與情感等幾個方面。
總之,新的課程標準賦予了我們教師更大的操作空間,同時指導教師從人文角度出發(f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分別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使學生消除了膽怯,人人參與其中,真正體現了美術教育始終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價值。
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3每次學習美術新課標準,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體會。美術課是素質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一門藝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追求,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美術教育以形象性,操作性,非語言的物質造型性和形象表達的感情性,對學生的觀察力,形象感受力,記憶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發(fā)揮重大作用。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發(fā)學生的嘗試藝術沖動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要上好美術課,教師首先要對《美術新課程標準》有深入的了解,《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
新課程的重大舉措就是該以往的授之于魚為授之于漁。轉換課堂角色,改變往昔以師為主生為輔的教學模式為以生為主,師為輔的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導地位。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強學生主體人格。而美術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本學科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針對上述對《美術新課標》的掌握,現將個人感想和大家分享和交流:
體現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美術課首先要有正確教學思想和理念做指導。要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更加關注“學生”,F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自我探究獲得知識,通過實踐恰當的繪畫方式。學生也會覺得學習起來,更有興趣是有成就感,同時也鍛煉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對教材的使用更加靈活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同時注重美術學科和其它學科知識的聯(lián)系,更要貼近學生生活。如七年級上冊《熟悉的物品》一課,教師可以準備相關的攝影圖片和世界名畫,欣賞完后引導學生談談日常生活中的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利用身邊的物品(如:粉筆盒、文具盒、杯子)講述透視原理,從數學幾何中去對比區(qū)別美術中的幾何體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靈活多樣的導入方式、豐富的教學手段、合理多樣的.作業(yè)選擇、科學的評價方式,都應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理念,老師們也要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索和合作,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感愛和實踐在探索中完成教學目標。課堂氣氛一定是輕松,愉悅高效、和諧的。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習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參與,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師生關系首先是人與人的關系,要遵循人際關系的原則。新課改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于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斯學生學習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在以往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由于學校,家長過于重視文化課,導致對美術課的忽視,使得有些美術教師在自身修養(yǎng)方面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新課改之后,美術教師地位提高,給教師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作為當代的美術教師,我們因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品味,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更好的去為美術教育而努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4今天我們學習了《上海市中小學美術課程標準》。通過這次學習,我對美術課程標準有了一定的認識。課程標準,為我上好美術課指明了方向,現把這次學習的體會和感受總結如下:
1、新的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和正確的審美觀念。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陶冶情感,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
2、課程標準強調注重選擇,多元發(fā)展。教師教學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內容。如果條件不允許,學生不需要,可以不采納。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對象來滿足,同一的內容標準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己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這樣,充分考慮了教師、學生的美術需求心理,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打開了空間,充分調動了教師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課程標準注重體驗感悟,發(fā)展形象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美術學習要建立新的現代學習觀。以前教學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學生頭腦被書本或老師框死,只會模仿,不會思考,現在必需向指導學生自學為主轉變,樹立“學生學會學習”的學習觀,讓學生人人學習。如:《有小鳥的樹》一課,可以采用直觀、啟發(fā)教學,讓學生通過錄像,去觀察了解各種樹形,然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你喜歡什么樹?樹形怎么畫?然后交流。學生充分交流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老師只引導學生,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通過觀察、想象、探究、學生也就不覺得難了。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會學生學”。因此,教師教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是美術學科學習創(chuàng)新的主要任務。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提高和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
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15
論文構想:重點剖析高三回頭教師在高一期初教育中出現誤招的現象、起因及對策。有這樣一種現象,連續(xù)多年任教高三的老師回到高一,原以為能夠輕而易舉地將工作出色完成,卻發(fā)現和同組一些新教師相比,不一定有較大的優(yōu)勢?偨Y起來有以下幾種現象:1.上課激情澎湃,感覺有一肚子的學問要倒給學生,但課堂上學生無精打采,反應遲鈍,甚至漠然。問題所在:忽視學生用已有的有限知識,難以鏈接,重構,對學生基礎估計過高,教學節(jié)奏過快;2.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不積極,拖拖拉拉,最終很多學生以抄襲的手段完成,根本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問題所在:大容量、高難度,綜合性強的練習多,尤其會將一些高三總復習單元里的高一復習單元的題目給高一新生做,雖然考查的語言現象語言的在本單元,但句中大量的生詞,偏詞學生還是看不懂;3.對教材中要求的課外活動不屑于開展,總是將所有的教學時間用于題海戰(zhàn)術。牛津教材最精彩的部分就是TASK&PROJECT(何鋒)。在一線的老師,出于各種原因,這兩項并沒有給多少時間,高中階段初期維持學生學習興趣比什么都重要,課程進度可以慢一點,要求低一點,鼓勵多一點,TASK&PROJECT這樣小組活動的課也有一些,如果這一階段走得順利,后面的教學將會相對輕松一些。如果不順,會有學生開始排斥英語課堂,排斥老師,放棄努力,老師到時候花再大的力氣也沒有多大效果了。。。。。。
通過對《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以及鄧志偉教授所作《新課程方案解讀》講座內容的學習,筆者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和思考。
隨著《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和各科新的《課程標準》的出臺,全國高中課程改革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基礎英語教育的改革也隨之有了新的發(fā)展和重大的突破,教師和學生主體以及課堂內外的教與學活動都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學生的自主意識、自主行動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學習的積極性、實效性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伴隨著欣欣向榮的教改形勢,在課堂教學中,也出現了不少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不少課堂,甚至于示范性的教改課堂中,出現了諸多尷尬的局面,如教師面對過于活躍的學生束手無策,在學習方式的改變、在課堂三維教學目標的處理上都顯得比較困惑。面對這些現象,就新課程推進過程中課堂教學中到底存在著一些什么樣的普遍問題,如何才能避免這些問題,給教師、學校管理人員乃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們都帶來了困惑。
一、存在問題
一是誤把“師生對話”等同于“師生問答”!爸恢保―o you know?)、“對不對”(Is it right?)、“是不是”(Is that so?)、“好不好”(Is that OK?)、“怎么樣”(What about it?)、“行不行”(Is that all right? / Will that do?)等這一類毫無啟發(fā)性的問題充斥課堂,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理解成了庸俗化的問答,這種課堂上的一問一答,表面上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實際上卻是用提問的方式在“灌輸”。
二是誤把“有效評價”等同于“鼓勵夸獎”。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重視成功體驗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作用,但并不意味著對學生要一味表揚。在一些課堂上,甚至不少的公開課、示范課或教改課上,經常有一些教師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地隨意性表揚。似乎對學生的評價只能是表揚、鼓勵和夸獎,不少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已無動于衷,習以為常。教師的評價已失去其應有的意義和價值,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正如一味懲罰不可取一樣,一味表揚也是不可取的。對學生而言,過多的夸獎會導致上癮,同時,過多的夸獎也會讓學生習以為常,也可能導致學生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
三是誤把“自主”等同于“自流”。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時間還給學生,于是在上課時,有的教師便叫學生自己看書,沒有閱讀指導、沒有明確提示和具體要求,沒有檢查和反饋過程,由學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師還提出學習內容由學生自己決定,如喜歡哪一段就讀哪一段;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擇,如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學習伙伴由自己挑,想與誰交流就與誰交流等等。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流式的學習方式,學生表面上獲得了自主的權利,可實際上并沒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四是誤以為有了“活動”便有了“體驗”。誠然活動是學生體驗的載體,新課程強調豐富多樣的學生主體活動,但這種活動必須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方法的,同時是符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適應學生認知水平并與課堂教學目標相一致的?墒钦n堂上經常有一些為活動而活動的現象,學生在課堂上一會兒忙這,一會兒忙那,教室里亂哄哄,這種活動動手與動腦相脫節(jié),目的性差,沒有體驗與反思,應該說是一種無效和無價值的活動。
五是誤以為有了“配對或小組活動”便有了“合作”,不少合作有形式而無實質。一些課堂上教師片面追求小組合作這一學習形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進行認真設計。只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一些毫無討論價值的問題都要在小組里討論。討論的時間有時也沒有保證,有時學生還沒進入討論狀態(tài),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的要求下就結束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學生處在一個被動式的討論中。對學生而言,如果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組織引導好,往往就會缺乏平等的交流與溝通,結果往往是優(yōu)秀者的意見和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與想法,學習差一些的學生就會變成陪襯,更多的時候他們是聽眾,在小組匯報時他們的意見也往往被忽視。
六是探究性學習的泛化。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在學科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探究性學習。一些課堂上,探究性學習被泛化或形式化了。比如有英語教師在啟發(fā)學生猜測生詞detector(探測器)的意思時,先引導學生通過已有構詞法知識,把detector與其根詞detect及其派生詞detective聯(lián)系在一起思考,雖然這種方法不失為一種簡潔明了的科學方法,但課堂的實際情況是學生聯(lián)想到了多種多樣的答案,無論怎樣,都無法準確地猜測出其準確意思。
對于這種純知識性的生詞教學,死搬硬套運用探究教學模式,只會把問題復雜化,是根本沒有意義的。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學科知識都適用于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那種體現事物名稱、概念、事實等方面的陳述性知識就不需要學生花時間去探究,靠聽講、閱讀、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無需探究的問題卻要去探究導致了探究的淺層化和庸俗化,既浪費時間,又缺乏實效。
七是貼標簽式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凸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是新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師對到底如何處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顯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該如何有機地體現三者,所以出現了在一些課堂上教師脫離具體內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為地、機械地、生硬地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實際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不是可以直接或獨立教授的,而是只有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融為一體才是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