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在仕途陽明心學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jié)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在仕途陽明心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曾國藩作為理學家,讓我們忽視了他對心學思想的貢獻。與王陽明心學思想相比,曾國藩的心學更具有可操作性,因為自始至終,他都在用行動踐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曾國藩接觸王陽明心學,是在他進入官場的第二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此時的曾國藩32歲。
由于沒有任何工作經(jīng)驗,加上家里世世代代務農(nóng),進入官場的曾國藩,很不適應,甚至不知道如何為官。直到他仔細讀了王陽明的《傳習錄》后。
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后,被朝廷升授為江西廬陵縣縣令時,同樣沒有任何工作經(jīng)驗,他為何能治理好一個縣,并得到老百姓的認可?王陽明的為官方法,給了曾國藩很大的啟示。
也就是在這一年,受王陽明心學思想影響,曾國藩也立志做一個“內(nèi)圣外王”之人,其核心就是修煉自己,讓自己的內(nèi)心強大,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是如何改變曾國藩的心智的,答案在寫給弟弟的書信中。
這一年,曾國藩的四弟曾國潢寫信告訴曾國藩,他想到外面去找一個私塾,邊教書邊讀書,理由是家里的雜事太多,讓他靜不下心來。
曾國藩寫了一封很有哲理的家書,告訴弟弟這是在給自己找理由。
我們先來看曾國藩在家書中的原話:
必欲找館出外,此何意也?不過謂家塾離家太近,容易耽擱,不如出外較清凈耳。然出外從師,則無甚耽擱;若出外教書,其耽擱更甚于家塾矣。且茍能發(fā)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fā)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xiāng)、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這是曾國藩學習王陽明心學后,首次向弟弟傳授自己的心得,主要包含兩點哲學思想:
一、志向?qū)σ粋人的影響有多大?
無論是王陽明,還是曾國藩,對立志這個問題,都持相同的態(tài)度,王陽明從小就立志做圣人,曾國藩進入官場后,也立志做一個圣人。
曾國藩告訴弟弟曾國潢,只要有志向,就能發(fā)憤圖強。
這是曾國藩的親身體驗,他在京城立志成為一個“內(nèi)圣外王”的人后,一邊苦讀書,提升自己的學識能力,一邊通過記日記的方式,每日反省自己身上的不足,以及在社會交往、工作中所犯的錯誤,并立即加以改正,讓自己的內(nèi)心一步步變得強大。
曾國藩也希望自己的感悟,能影響到弟弟。
二、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多大?
如果一個人的內(nèi)心足夠強大,就不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
“境隨心轉(zhuǎn)”,這是王陽明心學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如果一個人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初心,并能迅速和環(huán)境融為一體。反之,如果一個人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是消極的,那么,無論在任何環(huán)境中,他都不會有所變化。
從曾國藩后面的為官過程來看,他能在腐敗的官場上干出一番成績,無不是順應環(huán)境的緣故。
曾國藩對弟弟的這些告誡,在我們今天看來,依舊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可惜的是,他的弟弟并沒有學過心學,不知道曾國藩的良苦用心。
曾國藩通過心學,讓自己找到解決各種困難的方法,在《曾國藩心理操縱術》中有非常詳細的介紹。這是作者通過多年的研究后,從其為官實踐中提煉出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值得一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下方卡片鏈接訂閱和購買。
【人在仕途陽明心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個人在職心得體會(精選21篇)07-05
萬人在線心得體會05-09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書筆記05-10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書筆記4篇06-04
中心學校安全工作總結(jié)04-27
中心學生管理制度02-05
中心學校工作總結(jié)03-19
中心學校衛(wèi)生工作總結(jié)07-28
一個人在家04-22
本人在校期間自我鑒定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