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
新課標比較以前有了部分修改,今天就其中一點談談自己的感受。
新課標中出現了“學業(yè)質量”章節(jié),這是全新的一章,主要闡述了“學業(yè)質量內涵”和“學業(yè)質量描述”,并分學段進行了相應的學業(yè)質量標準描述。學業(yè)質量是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也為教師更好的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提供科學依據,所以學業(yè)質量的呈現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新課標將“學業(yè)質量”界定為:“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yè)成就表現,反映核心素養(yǎng)要求!庇纱丝梢钥闯觯瑢W業(yè)質量已經由過去單純看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轉變?yōu)殛P注學生完成學科階段性學習后,學生某一階段性學習的表現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這將引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加關注育人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我們的教學評價同時需要更加多元化,實現從單一評價向多樣化的評價轉變,從“雙基”到“四基”,從“分析、解決問題”到“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新課標的改變要求我們摒棄過去的以分析考試成績代替學業(yè)質量評價的做法,尋求綜合性的、階段性的、多樣化的評價模式。
同時,新課標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學業(yè)質量描述”:
。1)以結構化數學知識主題為載體,在形成與發(fā)展“四基”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和空間觀念等。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與社會情境,以及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數學與科技情境中,在經歷“用數學的眼光發(fā)現和提出問題,用數學的思維與數學的語言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觀念、數據觀念、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
(3)學生經歷數學的學習運用、實踐探索活動的經驗積累,逐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初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探究質疑、合作交流等學習習慣,初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
數學課程學業(yè)質量標準分別從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情境與問題這三方面來進行描述的,結構清晰;同時,在對學科內容的描述時,分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學習領域的學習主題,與數學課程目標相呼應。同時新課標在具體表述義務教育數學課程學業(yè)質量標準的內容時,按照每個學段的要求分別進行了闡述。
結合新課標中義務教育數學課程小學階段的學業(yè)質量標準,可以看出,學業(yè)質量標準具有以下特征:
知識與技能領域。根據新課標中數學課程學業(yè)質量要求,學生需要將每節(jié)課的數學知識積累起來,階段性地加以歸納和整理,使之條理化、邏輯化和結構化;在這個過程中,數學知識逐步積累,螺旋上升,然后階段性的打通、融合,最終形成一張知識網;同時,在形成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需要體現出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新課標注重自我反思意識、好奇心、求知欲、興趣、自信心、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培養(yǎng)。這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學段還特別重視“操作、游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數學趣味化、生活化,從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情境與問題方面。新課標主要體現發(fā)展抽象意識(數感和量感)、模型意識和應用意識。這個部分強調了“用數學語言表述”“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同時到五六年級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模型意識和應用意識,發(fā)展嘗試、探索發(fā)現并提出問題的能力。
總之,新課標為我們的教學指明了新的方向,對于新課標的學習我們還要繼續(xù)。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2
一、新教材的編排更加合理和人性化。
新的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各領域內容穿插編排,互相搭配,符合孩子們的認知水平和接受水平,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心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消化知識。比如,一年級數學新教材的第一單元是由老教材的一二單元合并而來,第二單元是從一年級下冊抽出來的,這樣的編輯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準備性,也考慮了學生假期剛結束的實際情況,有助于孩子們更好地接收新知識。
同時新教材注意前后知識的練習和滲透,練習時既有前面知識的鞏固,又為后面知識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形成知識滲透。如20以內加減法,就復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的編排更加的合理。
二、新教材重視知識的整理和復習。
新教材要求我們培養(yǎng)學生整理和復習知識的意識和方法,給予學生一定的線索,根據他們不同的年齡段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整理和復習的能力,如:學會建知識樹、知識鏈等,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地分析出來,而不是將復習課上成單純的練習課。
三、新教材對解決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課標中,關于解決問題增加了兩個能力要求: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發(fā)現和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運用多角度數學思維找到生活中的數學關系,再根據所學知識用數學語言描述出來。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新教材的編排還要求老師在上課時不要過分注重結果的正確性,還應重視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和一般思路的體驗。在解決問題時,要側重檢驗、回顧環(huán)節(jié),形成一定的反思思維,同時讓孩子勇敢的表達出來,形成自己的數學語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分析解答回顧反思”的解決問題能力。
四、新教材注重學習過程評價。
新教材既要學習結果,也重視學習過程,既要學習水平,也重視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課本內容中,每個單元后面都安排了一個版塊(成長小檔案),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方面的整理和復習,同時進行學過新知識后情感方面的表達,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教材最后邊還有一個學期自我評價,不要放在期末自評,要定期開展,讓學生發(fā)現學習中的自我,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情感。
五、新教材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
使之形象化,具體化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缎抡n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因為只有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內容進行教學,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生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梢岳蒙钪械膱鼍,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感受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數學無處不在,感受數學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體會數學的重要性。同時,數學和我們緊密化,由抽象轉變?yōu)樾蜗缶唧w,不僅有利學生理解和接受,還有利于促進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數一數這堂課,就可以讓孩子利用已學知識數一數教室里的設備,分一分這堂課,就可以讓孩子利用已學知識整理自己的書包等,不但知識學到手,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人教版數學新教材貼近生活,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希望自己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3
作為一名一線數學老師,就必須對數學的課程標準完全了解。在現在的教學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新課標有了巨大的變化,對于學生來說,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呢?在這一輪小學數學遠程培訓中,通過學習小學數學新課標,再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我有了如下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
二、注重生活數學,切實提高數學素養(yǎng)。
在應試教育面前,我們的數學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抓尖子生,忽視“學困生”的現象,這即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嚴重影響著整體數學素養(yǎng)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重心下移,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漲船高”,學生智力存在著差異這是客觀的,我們要分層要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礎上提高,獲得成功。新課標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睆娬{了大眾數學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生產實踐,所以數學教學除了系統(tǒng)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么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學生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
三、學習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tǒng)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chuàng)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欲望、開拓創(chuàng)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關系,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最佳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四、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
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會動腦筋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轉變學習方式,培養(yǎng)實踐操作能力。我們體會到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要注意做到:既重視科學精神,又充滿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尊重學生人格,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既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又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的鼓勵。學生要好質疑問難,喜歡探究問題,好問“為什么”,能言善辯,不管對、錯,都要真實地吐出心里話,同時形成運用不同策略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為核心的評價標準,要善于打破常規(guī),突破傳統(tǒng)觀念,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思維具有前瞻性和獨創(chuàng)性。善于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的自由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園地,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既重視德、智、體、美諸育的整合,又強調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趨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數學教師的言傳身教,決定了其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
總之,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新課程實施,而教材和教師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僅提供一些生活背景的素材,還要我們教者細心揣摩發(fā)現與數學背景相關的素材,使教學內容不斷豐富,逐漸完善,同時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充實自己,不斷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改變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課程的實施中出現一些問題在所難免,只要我們勇于實踐,不斷探究,我們就能克服前進道路上不斷發(fā)生的問題,真正做到“用科學深思的目光、追求真理的激情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fā)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4
今天上午聆聽了史寧中教授的培訓,感悟頗多,現總結如下:
通過數學教育學生獲得的核心素養(yǎng)—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數學教育與人的行為(思維、做事)有關的終極目標;是學生在本人參與的數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發(fā)展的;是經驗的積累,是過程性目標的拓展,是四基的繼承與發(fā)展。把核心素養(yǎng)表述為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新課標的第1個突破:強調核心素養(yǎng)。
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fā)展和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課標的第2個突破:學業(yè)質量。
學業(yè)質量不只是基于知識點的考試成績,學業(yè)成就綜合表現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業(yè)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學業(yè)質量是所有過程評價、結果評價與考試命題的依據,也是作業(yè)、測驗的依據。
基于新課標的實施,對我們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我們的目標是關注素養(yǎng),不只是關注知識點,知識點目標是階段性,目標是小步子、小階段,我們的目標要變大,素養(yǎng)目標不是靠上一節(jié)課,也不是靠聽就能聽出來的,要強化學科實踐,自己去嘗試、去感受的過程,還有要推進綜合學習,跨學科學習,做適合每個人的教育。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備課實施教學的時候要提前預設,看看能提升學生哪方面素養(yǎng),需要學生做什么,怎樣的學習效果最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線上線下混合學習達到提高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效果。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5
知識遷移是指一種學習活動對另一種學習活動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經?梢钥吹竭w移現象。例如,條形統(tǒng)計圖掌握的好,就更容易學習折線統(tǒng)計圖。心理學家比格曾指出:“學校的效率大半依學生們所學的材料遷移的數量和質量而定。因此,知識遷移是教育最后必須寄托的柱石。”學生的學習不僅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還在于使學生能夠在新問題或新情境中應用知識,產生預期的變化,達到觸類旁通。為此,在自育學習教學實踐中可以利用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正向遷移,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與質量。
一、根據教材合理選取、編排學習內容。
新課標中要求選取編排教學內容要體現知識點內在的聯系,前后延伸,排除干擾,以利于學生產生知識遷移,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該內容是在學生已學會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已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會畫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對應的高的基礎上教學的。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微課合理編排學習材料,先讓學生回顧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再自己觀察微課中圖形的切割和平移的動畫過程,然后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長方形長和寬之間的關系。為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提供知識遷移,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以及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合理利用知識遷移規(guī)律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遵循知識遷移的心理學規(guī)律設計學習環(huán)節(jié),突破學習難點
青少年認知規(guī)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學具符合這一規(guī)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并誘發(fā)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由具體的表象到抽象的概念形成知識遷移。如在教學“平均分”這個概念時,可先讓學生把8梨(圖片)分成兩份,通過分圖片,出現四種結果:一人得1個,另一得7個;一人得2個,另一人得6個;一人得3個,另一人得5個;兩個人各得4個。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四種分法與前三種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第四種分法每人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這樣通過學生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圖片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使學生悟出“平均分”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征——每份“同樣多”,并形成數學概念。利用知識遷移規(guī)律讓學生不再懼怕抽象的數學概念,突破學習上的難點。
三、啟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概括
原有的知識越具有概括性、在學習過程中正遷移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在五年級下第一單元學習簡易方程時,學生會遇到多道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例題,盲目學習記憶效果差,也影響以后更進一步學習較難的列方程解應用題。于是啟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這些例題歸納整理,概括出不同的幾類題型,例7是一步方程應用題、例8是兩步方程應用題、例9是連設問題、例10是相遇問題。在做課后練習的過程中也讓學生先明確題目屬于哪一類,再解答,這樣學生掌握起來更快,知識形成體系、學會概括學習內容,對方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四、應用比較教學法促進知識遷移,提高學習效果。
對相關的新舊知識進行比較,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自主分析相關知識點的異同,全面、精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促進學生的知識遷移,提高自育學習效率。例如,兩問應用題與一步應用題比較,延伸一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結合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安排連續(xù)兩問應用題,這是在一步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和提高解答加減一步應用題的能力,而且為以后學習兩步應用題做了基礎性的準備。連續(xù)兩問應用題是由兩個一步應用題構成的,且它的第二問只給出一個條件,另一個條件需要從前面的問題中去找,由于學生不習慣于連貫的思考,學習時往往會感到困難。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將連續(xù)兩問應用題與一步應用題相比較,從結構形式到條件到解題方法進行比較。連續(xù)兩問應用題,學生解答第一問不成問題;解答第二問時,要引導學生對一步應用題進行分析,要求對一個問題必須知道兩個條件,而第二問中,只有一個條件,還缺少一個條件,缺少什么條件呢?可引導學生對已知條件、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另一個條件。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新的解應用題方法。
五、靈活利用變式,拓展學生思路
數學問題的表述常常把解決問題特別關鍵的本質屬性“隱蔽”在非本質內容之中,教師在教學時,通過改變學生觀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對象的本質特征,讓學生在自育學習過程中能根據變式拓展思維,形成知識遷移,從而掌握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小學數學概念的一個基本特征是抽象性,而小學生的思維又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變式,有利于對概念的理解和提升。例如,教學“認識分數”時,創(chuàng)設了猴媽媽分桃子的情境:猴媽媽給四只小猴分桃子,她帶來兩盒桃子,小猴打開一盒(4個桃子),師問:怎樣分才能公平?接著分第二盒,(8個)(沒打開),師還是問;要分得公平,怎樣分?然后,教師追問;為什么桃子數量不一樣,都用四分之一來表示?學生說:把一個東西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四分之一來表示。接著老師又出示12個桃子,你能從圖上找出它的四分之一嗎?在這個片斷中,為了使學生能深刻認識四分之一,老師變換非本質性屬性,讓學生分4個桃子,8個桃子,12個桃子的四分之一,突出不管分多少個桃子,只要把它們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表示。
在幾何初步知識的概念教學中,如果僅以某種位置的圖形引導學生理解,由于小學生思維的具體性和感性經驗較狹窄,會導致對知識理解的片面性。因此,在幾何知識的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應用變式,將各種不同位置的圖形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更透徹地理解知識。例如;教學“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時,變式的練習更為重要。因為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以分為三類,每一類的高的位置并不完全相同,有的甚至差異很大。所以三角形的高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往往看到傾斜的線段就不認得是高,常常畫高時總要垂直水平方向,課堂上呈現給學生的高的位置應是不同的,使學生對“高”的概念有本質的認識。有一位老師是這樣設計的:讓學生憑著學習課本的初步感知說一說、指一指三角形的高,然后課件出示標準的三角形的高。緊接著再出現將標準的高的三角形進行90度旋轉、135度旋轉、150度旋轉、175度旋轉、180度旋轉、360度旋轉。每旋轉一點都問:現在還是不是三角形的高?是不是還是從頂點向對邊作垂線,在這些變式高的出現和觀察之中,學生在變化中看到了不變,即高的本質:從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垂線。線的方向在變,垂直于底沒有變。
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不僅是讓學生掌握新的教學知識,還需要學生學會利用掌握的舊的知識來輕松學習新的數學知識,能夠將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運用,構成一個完整的數學框架,知識遷移理論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開拓思路、理解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歸納知識能力,有效地提升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利于學生掌握小學數學的學習方法,為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6
為了貫徹《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指導思想,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我利用暑假學習了《新課標》。通過學習,使我對《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點看法: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標》在課程理念這一大塊中說到:“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和教師教的統(tǒng)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币虼耍n堂上,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活躍起來,使學生學會從數學角度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從而喜歡上數學。同時,教師應充分理解和信任學生。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教師缺乏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講課時,教師說得多、重復的地方多,給學生說的機會并不多,從而占用了學生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時間,使教師成為課堂上的獨奏者,學生只是聽眾、觀眾,這大大地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實,在走進課堂前,每個學生的頭腦中都充滿著各自不同的先前經驗和積累,他們有對問題的看法和理解,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討、交流,讓他們有可說的問題,讓他們有充分發(fā)表自己看法和真實想法的機會。從而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并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2、重知識聯系實際
《新課標》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通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或我們身邊的數學事例來闡明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教材列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素材和形象的圖表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相信學生,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學習上要及時總結表彰,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愿學、想學、樂學,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為學習而勤奮。
3、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
重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數學教學改革的推動作用,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師利用技術支持平臺將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同時,指導學生利用數字化平臺、工具與資源促進自主學習。
4、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初中數學課程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的變化,在數學教學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fā)展。
總之,我們必須正確、深入地理解新課標,用新課標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多學習,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享受數學的樂趣。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7
20xx年7月16、17日我有幸參加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xx年版)》暑期線上專題培訓活動。通過為期兩天的培訓,讓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在培訓過程中,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及最新的課程標準,不但全面了解了教材,而且對新版教材編寫意圖以及倡導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標下,教師充當的角色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而不是作為一個居高臨下的管理者,應充分理解和信任學生。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缺乏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講課時,課上說得多、重復的地方多,給學生說、讓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并不多。新課程標準下要轉變這種觀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討、交流,循序漸進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意義上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奧妙與魅力,真正愛上數學這門學科。
二、注重學生分析與理解
初中數學單元教學對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這就要求初中教學的策略要以主問題研究為核心,整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有大體的感知前提下,理解教學的目標,分析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教學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要求教師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策略,如何體現數學的本質是數學教學設計的核心。緊緊圍繞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自己的經驗,開發(fā)新的課程是實現理想課堂,即高質量、高效率的領會和體驗數學的價值和魅力的關鍵,是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數學思維習慣的關鍵。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8
十分有幸參加了本次江蘇省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師網絡培訓,本人認真研讀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開闊了視野,有了全新的全面的體驗。《課標》修訂中在繼承我國數學教育注重“雙基”傳統(tǒng)的同時,突出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出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認識事物、學習數學的基本依據,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可以使學生自覺地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能力,最終通過自身的學習轉化為創(chuàng)造能力。數學活動經驗需要在“做”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中沉淀,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逐步積累。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重觀察、重操作,豐富學生的表象,積累體驗性經驗。其次要注重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設計有效地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經歷學生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從而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下面本人就結合小學數學的日常教學進行淺淡。
例如,數軸的認識,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活動:全班分為三個大組分列排好,第一位同學舉一個箭頭代表方向,任意指定某位同學作為原點位置,把o寫在大卡片上,掛在相應的同學的胸前。各人代表數軸上不同的整數點。由教師發(fā)出-3,1、大于2的數等指令,符合教師指令的同學要舉手,比賽各個小組的正確性高低。學生通過扮演實數,合作成數軸這一游戲,既掌握了知識,對數軸的數和點有了深刻的了解,又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節(jié)課時,本人先引導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師配合演示,給學生視覺的刺激。整個過程不是僅僅為了回憶,而是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推及到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能,我們可以很容易發(fā)現它的計算方法了。讓學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求面積的方法,從而獲得新知。這樣發(fā)揮了知識的遷移作用,促進知識內化,使學生不僅長知識,而且長智慧。
多讓學生參與一些數學活動的體驗,遠比我們老師口頭說教的效果好得多,所以,我認為我們老師應給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活動,這是獲得基本活動經驗的前提和核心。沒有經歷數學活動,就談不上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9
20xx年版新課標在“前言”部分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培養(yǎng)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可見,數學教育需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fā)展性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對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育人要有新理念,新課程標準把全面發(fā)展放在首位,強調小學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到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環(huán)境。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tài)度。把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tài)度的四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整體實現課程目標。
教學要有新方法。在數學學習中應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變“聽數學”為“做數學”。它是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重要方式。
這是因為學生對數學的體驗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的,動手操作能促進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從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新教材非常注重學生操作活動的設計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師要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認識規(guī)律來設計、組織操作活動,并擔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讓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每一個操作活動。還要引導學生把直觀形象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采取邊說邊操作,邊討論邊操作等方式,讓手、腦、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觀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對概念、規(guī)律等的本質屬性進行抽象概括。如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中的教材中的“說一說”、“畫一畫”、“擺一擺”等都是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選擇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從形式走向實質。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精心設計自主探索的情境,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抓住關鍵適時引導,如果失去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學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師要處理好自主與引導、放與收、過程與結果之間的辨證關系。對于那些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探索求得解決的問題,應大膽地放,放得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熱鬧,收效甚微。同時,教師要注意“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師生雙方在互動的過程中往往會生
成一些新的教學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及時調整把握,因勢利導,使教學活動收到更好的效果。
現代社會,知識日新月異,教師應加強學習,注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有效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得金”,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師德素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勇于面對新課程的挑戰(zhàn),適時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fā)展數學,學生就能輕松愉快地學好數學。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0
20xx年4月26日,我觀看了王才程專家講解關于20xx年版義務教育的《新課標解讀與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的講座,我在此次講座中學到了很多教學理念和新技能,心里也有很多感觸和體會。
一、新課程標準的變化
1、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解讀:強調素養(yǎng)導向,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fā)展和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核心素棄,品格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2、優(yōu)化了課程內容結構。解讀:跳出了學科邏輯和知識點羅列的框框,以結構化的方式(如主題、項目、任務等)來組織課程內容,反映了課程內容改革的新動向。
3、研制了學業(yè)質量標準。解讀:這是一大創(chuàng)新點,首次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專門研制了學業(yè)質量標準,同在作業(yè)設計、改革考試評價等多方面呼應了“雙減”的要求。
4、增強了指導性。不僅明確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5、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小初銜接、初高銜接。
二、選擇能引發(fā)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
1、豐富教學方式。改變單一講授式教學方式,注重啟發(fā)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等,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跨學科的主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
2、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整體分析數學內容本質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合理整合教學內容,分析主題一單元一課時的數學知識和核心素養(yǎng)主要表現。
3、強化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注重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重視設計合理問題。
三、優(yōu)化設計數學作業(yè)
1、作業(yè)的設計要源于生活,展現作業(yè)的趣味性
2、作業(yè)的設計要百家爭鳴,倡導作業(yè)的多樣性
3、作業(yè)的設計要思維提升,體現作業(yè)的開放性
4、作業(yè)的`設計要加強實踐,體現作業(yè)的應用性
5、作業(yè)的布置要崇尚自主,凸顯作業(yè)的多層性
通過此次講座使我明白,教師要遵從新課程觀念,認真鉆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學生實際的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1
20xx年4月21日,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新課標對以后的數學教學有著非常強的指導作用。為了更好地理解新課標,在工作室主持人喬利榮的帶領下,我們認真聆聽了東北師范大學史寧中教授關于《數學課程標準修訂與核心素養(yǎng)》的報告,受益匪淺,現分享我的幾點感受:
一、感悟計數單位的意義,了解運算的一致性。
史寧中教授在講座中說道:“如何在小學階段,體現數的認識和運算的一致性”很重要。對于小學階段的“數與運算”主題,尤其強調整體性和一致性。這種整體性和一致性體主要現在:計數單位的統(tǒng)一。
不禁讓我回憶起:20xx年杭州的“千課萬人”論壇會中,曾聽過特級教師張國良老師的《分數的加減法》這一課。在課堂上,張老師在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計算完之后,拋出了一個問題:“整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通過探索交流,孩子們發(fā)現:其實它們的運算本質都是“計數單位保持不變,計數單位的個數相加減”!氨M管形式不同,他們都有著相同的靈魂”。頓時讓聽課的我豁然開朗!從整體上理解數和運算更加清晰,這樣的前聯后沿,讓運算教學更具結構。
以往教學整數、分數、小數的運算教學時,常常都是通過現實意義說明各個運算的道理,缺乏一致性,讓學生認為它們的運算不同,反而容易擾亂學生的思維。因此,20xx年的新課標將重點體現數的認識和運算的一致性。其實也是對我們這些數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該為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推理意識等核心素養(yǎng)提供基礎。
二、跨學科教學的挑戰(zhàn)
新課標中提倡把跨學科的內容融于教學之中。通過多學科的橫向聯合,增強學習的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比如:近幾年常常出現的數學閱讀理解題,在要求學生基礎扎實的前提下,還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辨能力。
面對這樣的改變,雖然讓我覺得有些迷茫,但更多的是興奮和期待?鐚W科的教學提升了對一線教師的教學能力的要求。我們不僅需要鉆研數學學科的知識,也同時需要去了解其他學科的內容(尤其是語文、科學、歷史等等),多聽聽其他學科老師的課堂。只有自己勇于“跨界”學習,才能踐行“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才能更全面的培養(yǎng)學生。
在綜合與實踐方面也同時增加了跨學科的內容。把原來數與代數領域中常見的量這部分內容以“主題活動”(小學)的`形式在綜合與實踐中進行呈現,這也是學習方式的一大重點改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能靈活的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基于學生的基礎和前概念,引導學生們在活動中討論、質疑、交流,最后實現問題解決,有助于促進學生整體發(fā)展。
三、傳統(tǒng)文化要有數學
傳統(tǒng)文化要有數學。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要踐行在數學學科中,所以數學課程內容將增加了很多傳統(tǒng)文化內容的介紹,比如:“曹沖稱象”、“度量衡的故事”、“圓周率的故事”等等。同時,史寧中教授也提醒數學老師們:要注意數學學科講傳統(tǒng)文化要與其他學科的不同,要教會孩子們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傳統(tǒng)文化的知識。例如:曹沖稱象的故事中,除了介紹重量單位之外,老師們還要講解“等量的等量相等”、“總量等于分量和”的道理。這些都值得我們這些數學老師去探討,在未來的教學中認真的思考。
20xx年新課標中還有很多需要我不斷認真研讀的內容,如:方程移到初中、百分數移入“統(tǒng)計與概率”、強調代數推理和幾何直觀等等。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新的理念總是需要富有膽識、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來實踐它。新課標的學習不僅讓我明確了教學方向,也激勵著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研究和成長。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2
我工作以來一直在農村學校,學生的學習現狀我比較了解,對自己的教師角色也深有體會。課改都提了多少年了,農村小學那種以教師為中心,重課堂輕課外,重課本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的現狀依然嚴重存在。結果是我們教的辛苦學生學得累,想要有所改觀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們一直在摸索、追尋,追求學生自主學習的高境界,讓學生愿學、樂學、會學。
一、培養(yǎng)興趣,使學生愿學。
如果學生對我們的數學課堂及所要學的知識感興趣了,他們便有了學習的熱情,積極參與,我們當老師的還愁他學不會嗎?當然,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很多,如一個精彩的導入、巧妙地設疑、合理的情景設置、有趣的習題等等,這都需要我們教師的精心準備。我在這兒要說的是新型的師生關系。我們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愿學。我們不再是過去那個高高在上的老師,怎們說學生就怎樣聽,他們變成了“應聲蟲”,現在的學生接受的新事物太多,想法新奇,要允許他們有不同的聲音,我們做他們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情趣融洽,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探究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有所改變,使學生樂學。
1、師生角色改變
新課標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由此可見,這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我們需要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我們要更多地去做學生的參謀,給他們激勵和幫助,并以情感交流為紐帶,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
2、學習方式改變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受這句話的啟發(fā),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關于動手實踐,我們要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并用,培養(yǎng)技能、技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通過摸一摸、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做一做等活動,使學生在感性的基礎上自主獲得數學知識,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進行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如教學各種圖形的面積,可以讓學生剪一剪,拼一拼,通過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
。2)關于自主探索,通過有效的措施,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提供學生質疑的空間,提出一個有效的問題遠比解決一個更有意義;
(3)關于合作交流,這正是我們現在常用的小組合作學習,這需要教師在小組搭配上下功夫,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還要注重收放合理,否則片面追求表面的熱鬧,收效甚微。小組成員只有各自分工又通力合作,才能獲取新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從教師角色及學習方式的改變,促使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變得樂學。
三、注重評價,使學生會學。
我在這說的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教師的評價要做到及時準確有針對性,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元的評價體系。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他們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在課堂上,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通過互相反饋和評價,學生學會了評價別人,也學會了評價自己。因為,學生在評價別人時,首先要注意傾聽,再通過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斷,別人說的哪里不合理,哪里有錯,在一次次的評價中學生有學會變成了會學。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上下過功夫,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在“做中學”數學,體會數學的魅力所在,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3
我所要說的很少,但是今天我確實學到了一點東西,所以說我今天就是進步的。
拋開張主任的開篇語和賀老師的新課標解讀不談,我只想說一說我看到的那一節(jié)課。
先來說說這位老師,王延安,一位42歲的小學教師,依然能夠站在這樣一方講臺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和摯愛,我覺得很難能可貴。他的幽默,他的言談,他對孩子的.用心足可以證明他是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
再來說說他的課,當然,作為晚輩,我很榮幸能聽到他的這節(jié)課,自知也沒有什么資質給他談課,只是出于學習和共同進步的目的,有句話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我相信這句話王老師做到了。
在他的課堂上,我看到的不是虛設的學生操作,不是形式的小組交流,更不是假意的師生評價,從王老師的課堂上我更深體會到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真諦。
或許我們這些80后、90后的年輕教師就是缺乏王老師身上的一點東西,到底是什么東西,具體我也說不上來,是對教育的那份熱愛?是對孩子那顆慈父般的心?是自身缺乏的那種幽默?是對自己業(yè)務水平的不斷攀登?是當年考大學的那股沖勁?是……或許都是,或許都不是……
我參加市教育局小學數學新教材、新課標學習培訓,這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xù)教育。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教材實驗操作上的一些寶貴經驗。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
二、學習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tǒng)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chuàng)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欲望、開拓創(chuàng)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三、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
1、在思想品德課堂上,當學生在觀察、討論時,教師并不是清閑的,而是積極地看,積極地聽,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是智力發(fā)育低下的學生、學業(yè)成績不良的學生、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和生理缺陷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激勵每一位學生,面對學生的活動成果,教師應喜出望外、贊嘆不已:“科學的發(fā)現總是屬于孜孜不倦、頑強探索的人”;面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想法,教師應不恥下問:“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來的?”面對學生的暫時失敗,教師應熱情引導:“換個角度想想,說不定會柳暗花明呢!蓖瑫r還特別應處理好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贊賞每一位學生對學習內容中的知識的質疑和對老師的超越。
3、新的課程標準完全改變了以往課標“知識能力情感”的梯級認知目標體系,而是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在使用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主要也應關注,如何利用各門學科所特有的優(yōu)勢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個結論是否記住,記得是否準確?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項技能是否形成,并且運用起來是否得心應手?
4、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趨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yè)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經歷"與人合作,并與同伴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善于傾聽他人發(fā)言,樂于陳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觀點,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有利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于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fā)展。小學數學新課標和新教材培訓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4
今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新課程標準發(fā)布以后,我內心有些忐忑。心想剛剛搞清楚的20xx版課標又“變”了,并且課標的變化將會引起一系列的變革如:教材的修訂、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監(jiān)控、教育評價等等。當我認真閱讀完《20xx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我才理解了新課程標準不是“變”而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調整與完善,立德樹人,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閱讀完20xx版課標后,我覺得有幾個比較突出的闡述值得注意。
其一、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義務教育段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昂诵乃仞B(yǎng)”雖然首次在義務教育課標出現,但并不是新名詞、新事物,更不是我們在落實新課標中隨意增加的新內容。20xx年版課標指出;“課程中,應當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數學課程還要特別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20xx版課標在20xx版課標的基礎上強調數學教學要在“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引導下達成數學教學目標。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表現與內涵在20xx版課標基礎上更加明確。
其二、大單元、大統(tǒng)整的突出,實際上就是如何進行融合,體現綜合性。在一些地區(qū)已經開展了關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探索,并呈現了一些研究成果。在之前的跨學科教學也有整體融合的思想在內,這告訴我們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不是鮮明的劃分為毫不相干的'若干階段,而是一個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過程,每個階段的主體發(fā)展思想是不變的,變化的可能是方法和策略。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學習研究,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順應時代發(fā)展。
其三、教學階段的劃分由原來的“1—3年級,4—6年級,7—9年級”三個階段劃分為“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四個階段,劃分的更為細致。四個學段課程內容從“內容要求、學業(yè)要求、教學提示”三個方面呈現,內容要求主要描述了學習的范圍和要求,學業(yè)要求主要明確了學段結束時學習內容與相關核心素養(yǎng)所要達到的程度,教學提示主要針對學習內容和達成相關核心素養(yǎng)而提出教學建議,并且細致的闡述了四個學段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要求。
其四、提出了學業(yè)質量及就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yè)成就表現,新課標對學業(yè)質量標準做出明確要求。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設計、作業(yè)設計、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等方面不斷地研究學習。這只是我的一些粗淺認識,在今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還要不斷的研究新課標,克服困難,與時俱進。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5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霍山縣教研室組織的新課標培訓,為了進一步搞好今后的教學工作,這段時間以來,我又對新課標進行了深入的學習,通過培訓和自學,我對新課標有了新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的改變仍是主角
新課標的出臺是教學改革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對數學概念的界定更加科學;對課程的基本理念表述得更加準確;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進一步細化,由原來的.雙基變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特別突出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標價值取向,這要求廣大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注重體驗和感悟、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編排體系新是新課標新的所在,我們要嚴格遵循新課標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課本,吃透課標,避免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抓住契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標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采用形式各樣的激勵辦法,開展各項數學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三、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
通過這次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我越來越感受到這次課改絕對不僅僅是改變一下教材而已,也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改革,更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傊,我們要不斷總結教學方法,大膽的創(chuàng)新,才能新時期教育發(fā)展的要求。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2-02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4-14
2022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1-20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5篇02-14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5篇)12-14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3篇)02-07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23篇12-13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8篇04-14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9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