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无码AV在线,欧美日韩国产色,年轻人手机在线免费视频,伊人成人在线,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亚洲免费二区

勘察實習報告

時間:2022-01-03 23:57:14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勘察實習報告三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勘察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分享。

勘察實習報告三篇

勘察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目的

  《煤礦地質學》課程的認識實習是有關地質科學的野外實習,是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也是加深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這次實習是該課程課堂教學的繼續(xù),也是該課程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通過實習,能夠使我們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地質學基礎理論知識。運用這些知識去觀察、研究、分析和判斷各種地質現(xiàn)象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我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鍛煉我們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地質精神。樹立熱愛專業(yè)以及勤奮學習的思想和決心。 實習的主要任務:

  1、在野外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進行初步觀察分析,著重點是外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2、初步對三大類巖石、地質構造和礦產(chǎn)進行觀察認識,了解它們在自然界的分布狀況。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手標本采集、地質現(xiàn)象觀察和描述記錄等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

  二、實習情況

  (一)時間

  20xx年X月2日至20xx年X月4日,野外實習共三天。

  (二)小組成員

  王XX 王XX 王XX 吳XX 武XX 薛XX

  (三)實習路線

  (1) 20xx年1月2日 星期四 晴

  河南省XX市輝縣市上八里鄉(xiāng)薄壁鎮(zhèn)鴨口村

  (2)20xx年1月3日 星期五 晴

  河南省焦作市龍洞鄉(xiāng)XX村后溝

  (3)20xx年X月4日 星期六 晴

  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常平鄉(xiāng)向南100米左右

  三、實習內容

  1、認識實習區(qū)常見的礦物和巖石,學會區(qū)分三大類巖石。

  2、認識實習區(qū)地層剖面,了解地層劃分,對比方法,熟悉地層時代。

  3、認識實習區(qū)地質構造(褶皺、節(jié)理、斷層)學會識別方法。

  4、學會使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斷層)產(chǎn)狀。

  5、學會做標準的野外地質記錄。

  6、編寫實習報告

  第二章 地層

  地層:是地殼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層狀巖石的總稱,包括沉積巖,火成巖和變質巖。地層可以顯示地層形成的先后順序,因此它和 一定得時間含義相聯(lián)系。所以在底層形成以后,老地層在下,新地層在上,此種順序稱為正常層序。

  區(qū)域內出露與發(fā)育的地層由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變質巖系、元

  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奧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疊系、新生界第三~第四系,其中,二疊系下統(tǒng),為區(qū)內主要含煤地層。

  【分述】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再細到系、組)新生界

  古生界為地球上首次大量出現(xiàn)生物的時期,距今約 7.5 億年到

  2.3 億年前,主要包括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在焦作地區(qū)因為地層遭到侵蝕,缺失了全部的志留系和泥盆系。其中寒武系和奧陶系為整合接觸;奧陶系和石炭系為平行不整合接觸;石炭系和二疊系為整合接觸。

  2.1 太古界(A r)

  輝縣市上八里鄉(xiāng)鴨口盤山公路沿途的太古界可見底層為贊皇群

  (Arz ),所 觀察到的地質現(xiàn)象為:在盤山公路邊可以看到黑云斜長片麻巖、角閃斜長片麻巖、花崗片麻巖、混合巖及小型巖脈或巖墻侵入巖體。

  (1)

  (2)呈黑褐色及黃褐色,鱗片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為斜長石、黑云母和石英。斜長石占55%左右,灰白色,玻璃光澤,風化后呈土狀光澤,黑云母占 15%~25%左右,呈片狀。石英占 15%~25%左右,油脂光澤。

  (2)角閃斜長片麻巖主要由斜長石、角閃石、石英及黑云母、透輝石、紫蘇輝石等礦物組成。明顯的片麻狀構造是由暗色礦物、淺色礦物相同排列的條帶表現(xiàn)出來。角閃斜長片麻巖,由中基性巖漿巖及富鐵白云質泥灰?guī)r經(jīng)高級區(qū)域變質作用形成。角閃石占50%~60%左右,呈柱狀 或粒狀,斜長石占 20%~30%左右,灰白色,玻璃光澤,風化后呈土狀光澤。石英占5%~10%左右,油脂光澤;

  (3)花崗片麻巖(肉紅色),其礦物成分主要是正長石、石英、黑云母、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砂ㄈN不同類型:

 、賲^(qū)域變質作用形成的堿性長石片麻巖;

 、诨旌蠋r化作用形成的花崗質混合片麻巖;

 、叟c造山運動同時在強應力作用下,由壓力結晶作用形成的片麻狀花崗巖。

  (3) 混合巖 由混合巖化作用形成的巖石。它是變質巖和巖漿巖之間的過渡巖類,混合巖的礦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定向排列。 在盤山公路觀察到的混合巖:含有一定數(shù)量近于平行的淺色長石英質或花崗質脈狀體的混合巖,多呈厚度不等的層狀特征特征,圍巖中大量的侵入體(脈狀、條帶狀)與圍巖組合在一起形成巖石,圍巖稱為基體,侵入巖稱為脈體,主要有石英脈和長石英質巖脈。巖漿沿著與巖層層面垂直或斜交的斷面侵入,形成了規(guī)模較大,似墻狀的巖體,稱為巖墻。構成巖脈和巖漿的巖漿巖從酸性到基性都有。

  (4)變質巖 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是組成地殼的主要巖石類型之

  一。先期形成的巖石在地殼中受高溫、高壓及外來物質深入的影響下,引起其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的改變,而形成的新巖石,稱為變質巖。變質巖的主要特征是這類巖石大多數(shù)具有結晶結構、定向構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變質作用形成的特征變質礦物。

  2.2 元古界(Pt )

  元古界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代中期發(fā)生了全球性的大冰期,世界各地都發(fā)現(xiàn)了冰川遺跡。在元古代末期,開始出現(xiàn)了腔腸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但這些動物都沒有堅硬的骨骼,所以化石上只是留下印痕等遺跡。元古代也曾發(fā)生廣泛的地殼運動,在前期是地球主要的造山時期。在中國北方為“呂梁運動”。元古代時期的地層中蘊藏有豐富的鐵礦、銅礦和稀土金屬礦物

  在輝縣上八里鎮(zhèn)盤山公路前進方向右側可以看到元古界云夢山組的巖性組成和地層不整合接觸現(xiàn)象。云夢山組其下部顏色為紅色、紫紅色變質石英砂巖,上部顏色為淺色的厚層狀結構。以石英為主(大于 90%),硅質、鐵質膠結,層理明顯,大部分為中粗粒的結構,層面上有波痕和泥質龜裂紋,多形成陡峭的懸崖。該地區(qū)的石英砂巖的厚度比較大,達到 100m 以上。

  在當?shù)乜梢郧宄目吹皆茐羯浇M與贊皇群上下兩套地層產(chǎn)狀不一致,呈一定角度斜交;兩套地層巖石變質程度差異較大;缺失某年代地層,可以得出云夢山組與贊皇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2.3 古生界(Ph)

  古生界分為下、上兩界,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奧陶系和志留系)海相沉積為主,其中寒武系、奧陶系砂巖、竹葉狀灰?guī)r和筆石頁巖代表淺海相沉積。上古生界(包括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陸相沉積大量發(fā)育,含煤沉積廣泛分布。其中石炭紀紡錘蟲灰?guī)r屬較深的海相沉積,煤層屬沼澤相沉積。二疊紀的硬石膏層、石膏層、巖鹽層、泥灰?guī)r和紅色砂巖均屬瀉湖相沉積。

  在中國華北及東北南部,下古生界由淺海相石灰?guī)r為主的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統(tǒng)組成,缺失上奧陶統(tǒng)、志留系和上古生界的泥盆系及下石炭統(tǒng)。中上石炭統(tǒng)為海陸交互相的含煤沉積,二疊系以內陸盆地堆積為主。在南方古生界是一套巨厚的淺海相石灰?guī)r。上二疊統(tǒng)早期夾有重要煤系。在東北北部,古生界為巨厚的海相沉積和海陸交互相沉積并夾有中酸性火山巖和凝灰?guī)r。在西北古生界以巨厚的海相沉積為主,有大量火山巖和火山沉積巖。

  2.3.1 寒武系(∈)

  寒武系是寒武紀形成的地層,分下、中、上三個統(tǒng)的7個地層單位,即下統(tǒng)的饅頭組,中統(tǒng)的毛莊組、徐莊組、張夏組,上統(tǒng)的崮山組、長山組、鳳山組。

  下統(tǒng) 主要為灰黃色的鈣質頁巖,紫紅色的鈣質泥巖及薄層石灰?guī)r。主要為粘土類礦物,有一定的方解石。由于頁巖、泥質灰?guī)r抗風

  化能力弱,容易風化破碎。地貌上常為低山丘陵。

  (鈣質頁巖)

  中統(tǒng) 主要為青灰色的石灰?guī)r,呈厚層狀,常有鮞狀結構和豆結構,地形上構常為陡坎地形。

  (鮞狀灰?guī)r)

  上統(tǒng) 白云質灰?guī)r,風化面呈灰黑色或深灰色,新鮮面呈灰色,與奧陶系石灰?guī)r正好相反。厚層狀,礦物成分有方解石和白云石,以方解石為主。當方解石含量大于90%是石灰?guī)r;當方解石含量大于 75%時,白云石含量大于 20%時,為含白云質石灰?guī)r,當方解石含量大于 50%時,叫白云質灰?guī)r,白云石大于 50%時,叫鈣質白云巖。在野外判斷時可以用稀鹽酸來檢驗,反應劇烈的是石灰?guī)r,反應緩慢的叫白云巖。結構為隱晶質向顯晶質過渡,典型的特征為風化面上有淋濾溝,又稱披麻狀結構或刀砍紋。撞擊時冒白煙,且有臭味?梢宰鳛橐苯鹑蹌。

  (白云巖)

  2.3 .2奧陶系(O)

  奧陶系中統(tǒng)馬家溝組(O2m )主要為青色、青灰色的石灰?guī)r,以及方解石(主要礦物成分為碳酸鈣)為主,質純,性脆,呈厚層狀。層面上能夠看到白色的方解石脈的充填,其風化面上由于受到風化故顏色較淺,新鮮面的顏色較深。奧陶紀全球海洋較穩(wěn)定,沉積平穩(wěn),此時期產(chǎn)生較厚的灰?guī)r,新鮮斷面有閃光,方解石晶粒的緣故。

  2.3.3 石炭系(C)

  自奧陶紀后,海水退出整個華北及東北南部地區(qū),長期遭受風化剝蝕,直到晚石炭世時,海水才又重新侵漫到這一地區(qū),形成一般不超過500米的海陸交替相的含煤沉積,所含動物群與華南相似。東北北部區(qū)下石炭統(tǒng)以海相碎屑巖為主夾灰?guī)r,時夾陸相碎屑沉積,厚度較大;上石炭統(tǒng)以海相灰?guī)r為主,所含動物群與華南相似。西北區(qū)的石炭系比較復雜,厚度大,所含動物群與華南相似。石炭紀在全世界是最早的重要成煤時期。在華北有本溪組和太原組,太原組是中國北部石炭系中最重要的煤系地層,其他沉積礦產(chǎn)有鐵、錳、黃鐵礦、鋁土礦及石膏。

  2.3.3.1中統(tǒng):本溪組(C 2b)

  本溪組的巖性組成,主要是粘土巖、鐵質巖、鋁質巖、砂質巖。下部為紫紅色的、褐紅色的鐵礦層,稱為山西式鐵礦,中部或中上部為灰色或青灰色的鋁土質泥巖或鋁土礦。當鋁的含量大于 40%,鋁硅比大于 2:1 時為鋁土礦,否則為鋁土質粘土;上部為灰白色薄層狀的粘土巖,高嶺石含量高時可以作為耐火材料的原料。本溪組的厚度為 0 ~20m 左右,一般為 8~10m,沉積時基底不平行成雞窩狀或串珠狀的賦存狀。

  2.3.3.2上統(tǒng):太原組(C 3t)

  為灰黑色的中厚層狀、厚層狀的石灰?guī)r,單層厚度比較薄(與奧陶紀石灰?guī)r的相比較),有8 層左右,從上到下依次為L 1~L 8 ,石灰?guī)r中含有黑色的燧石結核或燧石層,石灰?guī)r中有化石(珊瑚化石、

  腕足類化石等),太原組中含有煤層,薄煤層,焦作僅有兩層可采煤層一2 和一5煤,石灰?guī)r常構成煤層頂板,其底板由深灰色的或黑色的薄層狀泥巖組成。

  2.4 二疊系(P)

  二疊系是指二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海相; 另一種是以陸相為主為主。二疊系以淺海相灰?guī)r為主,底部常有煤系。

  2.4.1 下統(tǒng) 山西組(11Ps)山西組的巖層性質為灰色的砂質巖、泥質巖和深黑色、灰黑色的薄層泥巖,該組下部含主要煤層為二 1 煤,又稱為大煤,平均厚度在 6m左右,以中厚煤層為主,是焦作地區(qū)的主要開采煤層。頂板為砂巖,其表面富含白云母,又稱為大占砂巖,在焦作地區(qū),大占砂巖不是很明顯。在鉆井勘探中,遇到大占砂巖,就預示著將要接近煤層。

  2.4.2 下統(tǒng) 下石盒子組 其巖性特征為:主要由黃綠色、灰色砂巖及

  泥巖組成,偶夾紫紅色團塊狀泥巖,厚 2~140m,平均 80m,本組以底部砂鍋窯砂巖與山西組分界。底部為灰白色、淺灰色厚層狀含礫風化面呈灰黃色的中粒砂巖,俗稱“砂鍋窯砂巖”,厚 0.5~9.3m,平均 6.0m,是本組與山西組分界的主要標志。下部為淺灰色、灰色泥巖、鋁土質泥巖及鋁土巖,具紫斑,局部含有鮞粒;中部為青灰色細長石英砂巖,含海綠石,其間夾青灰色鋁質泥巖及黑色泥巖,上部由淺灰色泥巖、砂質泥巖和薄層狀細砂巖及粉砂巖組成,與下伏山西組呈整合接觸。下石盒子組的三、四、五煤段和上石盒子組的六、七、八煤段均形成于向淺水海灣進積的復合三角洲沉積體系,在小規(guī)模海平面升降的影響下,使三角洲各種亞環(huán)境向海、陸方向進行了多次交替演變。在上三角洲平原和靠分流河道的部位,煤層變薄甚至尖滅,整體厚度不穩(wěn)定、變化大,僅局部可采,全硫量低,一般小于 0.5%~1.0%,而灰分產(chǎn)率則一般大于 25%~30%。在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間

  灣充填淤平演化的泥炭沼澤環(huán)境中形成的煤層較厚,較穩(wěn)定。此地層在焦作地區(qū)不含煤或煤層為不可采煤層。

  2.4.3 上統(tǒng)上石盒子組 其巖性特征為:主要由黃、黃綠色淺灰色的砂巖及泥巖組成,厚 0~200m,平均 50m。該組遭受剝蝕嚴重,出露不全,與下伏石盒子組呈整合接觸。本地區(qū)晚二疊世晚期孫家溝組不含煤,為一套由細砂巖、粉砂巖、砂質泥巖及泥巖組成的湖泊沉積。

  第三章 構 造

  3.1褶皺

  在地殼運動的影響下,巖層受水平方向擠壓力的長期作用發(fā)生塑

  性變形,形成波狀彎曲,這種構造形態(tài)稱為褶皺。

  (焦晉高速邊褶皺構造 背斜)

  (焦晉高速邊褶皺構造 向斜)

  (構造示意圖)

  3.2 節(jié)理

  破裂面兩側的巖塊未發(fā)生顯著位移的斷裂構造。根據(jù)受力可以分為:張節(jié)理和剪節(jié)理;根據(jù)構造成因可分為:構造節(jié)理和非構造節(jié)理。張節(jié)理的描述:張節(jié)理指巖石受張應力作用產(chǎn)生的節(jié)理,它的張口開裂,節(jié)理面粗糙不平,延伸不遠,當穿過礫巖時,常繞開礫石,張節(jié)理常發(fā)生于脆性巖石中,并多被石英、方解石等充填。剪節(jié)理的描述:剪節(jié)理指巖石受剪應力作用產(chǎn)生的節(jié)理,它的張口緊閉,節(jié)理面光滑平直,節(jié)理面延伸較遠,常有兩組相互交叉同時出現(xiàn),組成 X 型共軛節(jié)理。

  3.3 斷層

  構造運動產(chǎn)生的地應力超過組成地殼巖石的強度極限時,巖石便發(fā)生斷裂,斷裂后的巖塊(或巖層)若沿破裂面發(fā)生相對位移,這種斷裂構造稱為斷層。它對礦產(chǎn)的開采及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均有影響。在煤礦礦井地質工作中,對斷層的研究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內容。

  本次地質實習所看到的`是輝縣上八里鎮(zhèn)鴨口斷層,斷層的上盤為寒武系地層,巖石為石灰?guī)r,下盤為震旦系地層,巖石為石英砂巖,該斷層上盤下降,下盤上升,為正斷層。該大型斷層附近有很多伴生的小型斷層,且大部分為正斷層。由于斷盤的巖性組成為石英砂巖,強度大,性脆,故斷層面呈現(xiàn)出懸崖峭壁。

  (鴨口斷層面)

  3.4沁陽地塹

  斷層:上盤為二疊紀上統(tǒng)上石盒子組的砂巖和泥巖,下盤為奧陶紀馬家溝組的石灰?guī)r,上盤下降,下盤上升,為正斷層。走向近東西方向,走向43°,傾向 312°,傾角 62°。

  沁陽地塹構造控煤的地質示意;

  走向43°,傾向 312°,傾角 62° 由上示意圖可見,本地區(qū)的含煤層為二疊紀上統(tǒng)的山西組煤層,但是由于巖層的斷層結構,F(xiàn)1 斷層為正斷層,其下盤上升,其含煤層高出地表,被風化剝蝕掉,上盤下降,保留了含煤層系沒有被剝蝕掉,F(xiàn)2 斷層為正斷層,其上盤下降,與F1斷層的上盤形成了沁陽地塹,保留了含煤層系,下盤上升,使煤層高出地表面,被風化剝蝕;由此可知該地區(qū)的煤層范圍小,F(xiàn)1和F2斷層之間的沁陽地塹間的煤層溝通了奧陶系中統(tǒng)馬家溝組O2石灰?guī)r強含水巖層,故該煤層的礦井涌水量比較大,開采條件差。

  斷層造成該地區(qū)煤層賦存條件差及煤炭質量不好的原因。斷層同樣也是正斷層,下盤上升,使煤層高出地表面,被風化剝蝕。上盤下降,保留了部分煤層,但由于F3F斷層的切割,保存煤層的范圍很小,離地表較近,為風化—氧化帶,煤炭的質量不好,該煤層的深部煤由于斷層的作用被抬升,被風化剝蝕掉,故未受風、樣氧化的煤炭未能保存。斷層帶附近,由于上盤下降,力的作用方向向下,上盤巖層向下彎曲,下盤上升,力的作用方向向上,下盤巖層向上彎曲,由此,可判斷對盤巖層的運動方向。

  第四章 礦 產(chǎn)

  焦作礦產(chǎn)資源品種較多,儲量較大,質量較好,經(jīng)過普查的礦產(chǎn)資源有40余種,占全省已發(fā)現(xiàn)礦種 25%,探明儲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鋁礬土、耐火粘土、硫鐵礦等20多種。 其中煤田東起修武,西至博愛,南接武陟,東西長65 公里,南北寬 20公里,保有儲量32.4億噸,為單一的優(yōu)質無煙煤(發(fā)熱量:5500 -6700 大卡/ 公斤,含硫量:0.5-0.8% ,揮發(fā)分:8 -9%,灰分:22 -27%),是化工和鋼鐵工業(yè)的理想原料。

  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修武至沁陽一線的太行山南側,埋藏淺,易開采,耐火度達1650 ~1770 ℃,是生產(chǎn)陶瓷、耐火材料的優(yōu)質原料,已探明儲量 4686.9 萬噸,占全省保有儲量的 9.5% 。

  (鋁土礦)

  鐵礦主要分布于焦作和沁陽,保有儲量 2726 萬噸,工業(yè)儲量 740.6萬噸,以磁鐵礦為主,含鐵量 32%;硫鐵礦保有儲量 3475.5 萬噸,占全省儲量的 41%,品位一般在16 ~20%左右,洗選性能良好,主要位于馮封礦區(qū),礦體長 3000米,寬300- 600 米。

  河南理工大學煤礦地質學實習報告

  (奧陶系鐵礦)

  石灰石分布廣、儲量大,工業(yè)儲量33 億噸,遠景儲量100 億噸, 厚度穩(wěn)定在30米以上,含氧化鈣 52~54%,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區(qū),面積 500 平方公里,是生產(chǎn)純堿、乙炔、水泥等產(chǎn)品的優(yōu)質原料。 此外,焦作還有銅、鐵、石英、大理石、鋁、鋅、磷、銻等礦產(chǎn)資源。

  第五章 結束語

  首先感謝各位導師,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對我們的耐心指導。雖然天氣很寒冷、環(huán)境比較的惡劣,但是指導老師們耐心細致地為我們講解,我感悟到了老師們的勤懇的治學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誨人不倦的為師之道,讓我非常的感動!

勘察實習報告 篇2

  1.前言

  一.實習概述

  1.實習任務依據(jù):激發(fā)波在不同地層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從而劃分地層和巖層。

  2.實習內容:單邊排列激發(fā)的平面波速實驗法?字胁ㄋ贉y試,地面波速測試,陸地聲納法探測基巖深度。根據(jù)觸探試驗劃分地層和基巖面。認識多功能鉆機的操作過程,巖心編錄。望峰崗煤礦現(xiàn)場參觀認識煤礦建設及生產(chǎn)過程。

  3.實習地點:資環(huán)系辦公樓東南角及望峰崗煤礦

  4.實習要求:

 。1)實習中主動動手去做,去思考并遵守紀律。

 。2)文字簡練,圖表清晰,結論正確,建議合理。

  二.XY—1型多功能鉆機

  1.主要設備:

  鉆機鉆進深度100米。泵量95Lmin。平孔直徑110mm。終孔直徑75mm。鉆機質量620Kg。最大起重量10KN。最大泵壓1、2Mpa。柴油機功率12馬力。壓力表0—2、5Mpa。柴油機型號ZS1105。標定功率12、1Kw。標定轉速2200rmin。凈質量160Kg地下部分主要由鉆桿和鉆頭組成,鉆頭有五顆鉆齒,合金剛成分。當碰到強度大的基巖時,用鋼砂管取巖心。麻花鉆用來取土心。墊叉起支撐鉆桿重量的作用。自由鉗用來換鉆尜和鉆頭。

  2.操作過程

  我們首先到達系樓的東南角。在鉆機開啟前,工程師師傅向我們介紹了鉆機的結構,鉆機主要由柴油機,傳動裝置,鉆掘裝置組成。鉆進裝置由水壓機,油壓機,鉆頭,鉆桿組成,鉆頭的較較鉆桿粗,直徑約10厘米,鉆頭鉆進材料為合金鋼,主要是在較軟的土、頁巖泥巖等較軟的巖石或土中鉆進,用于中小型鉆機的配置。本次鉆進的主要目的是劃分基巖面,同時取出巖芯,供編錄使用。

  鉆機開動后,工程師傅在調節(jié)鉆機的同時,向我們介紹了鉆機各個機械調節(jié)桿的作用,并在他的幫助下,有幾位同學試著操作鉆機。隨后,開啟泥漿泵,調節(jié)合適的壓力,開始鉆進。

  大約半個小時后,鉆機的速度明顯下降,此時的深度為6、4M,碰到基巖,隨后,工程師師傅開始調節(jié)鉆機,以能夠更好地鉆進。

  對于鉆進速度,有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因素。

  1、柴油機的標定功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配套的柴油機的標定功率越大,鉆進速度越大,效率越高。當然,也不是標定功率越大越好,否則容易造成能量的額外消耗過大。

  2、另一個影響鉆掘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鉆桿和鉆頭的質量。鉆頭一般為合金鉆頭,合金鉆頭的.使用范圍較大,主要是由于它的價格較便宜,同時,在技術條件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其鉆進效率不斷提高。

  3、金剛石鉆頭的鉆進效率最高,但是它的價格較高,對于較小的鉆進效費比不合算,其主要在較大較深的鉆進過程中使用。

  4、例如,我國現(xiàn)在在東海大陸架上進行的大陸超深鉆,計劃鉆進深度為10000M,所用主要就是合金鉆頭。

  5、基巖的強度大小。土、軟巖軟土中的鉆進速度較快,而在較堅硬的巖石中,如砂巖、灰?guī)r中的鉆進速度就慢得多了。

  6、鉆機的泥漿循環(huán)裝置。現(xiàn)在的鉆機采用液壓機抽取泥漿池的的泥漿,并臨時儲存在高壓儲存罐中。液壓機的壓力的大小直接影響鉆進的速度。

  除此之外,鉆進速度還受傳動裝置,泥漿水壓等其他條件的影響。

  各鉆桿和鉆頭和鉆桿之間一般采用錐形螺紋,即是越向內,鉆桿的孔徑越小,這樣的,更好地保證了鉆桿間的連接牢固性,同時,也容易拆卸。鉆機除可以打鉆外,還可以取巖芯。巖芯管和鉆桿間的接口處的設計更為獨特。為了保證取芯順利,接口處有以自由活動的鋼珠,在鉆進的過程中,在一定的泥漿壓力作用下,鋼珠所堵的孔是通泥漿的,從而保證了取芯管中無空氣。而在停止鉆進后,鋼珠堵塞了孔,下部則處于真空狀態(tài),這樣就形成了自巖芯至鋼珠段的負壓,從而成功取芯。

  取出的巖芯約為0.87M,為第三系“紅層”分紅色砂巖,是一種未固結的含巖屑砂巖,紫紅色,中粒。由于未固結,用手捻磨,有砂粒掉落,石英長石含量較高,因此,硬度較高。

  3.巖心及編錄

  在鉆探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詳細記錄,掌握第一手工程地質資料,這是全面闡述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的和正確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主要依據(jù)。

  1、基巖鉆孔的編錄和要求:認真填寫報表和鉆探日志。要詳細記錄鉆具陷落、進尺較快、漏水、孔壁掉快、跨塌等的深度。巖心描述的內容包括巖石顏色、成分、結構、產(chǎn)狀、裂隙發(fā)育程度、風化程度等。鉆進深度和巖性分層深度的測量誤差不超過0.05米。巖心采取率一般不能小于80%。巖心按順序編號,妥善保管。終孔后編制鉆孔柱狀土和說明書。

  2、土層鉆孔編錄:土層鉆孔的鉆金速度較快,下鉆提鉆頻繁。所以要求地質編錄人員熟練掌握土樣描述、分層、取樣、原位測試和進尺深度測量等項目的操作技術,及時填好鉆探野外記錄表。

  3、操作人員及注意事項:鉆桿是錐形齒,外徑大內徑小,不易回轉松動。

  卷揚機:提升鉆桿。鉆頭內有四個鉆珠:防止水回流。

  傳動齒輪得到作用:切換卷揚機和轉動齒輪之一來工作,靠小齒輪與大齒輪相互作用來使鉆桿轉動,并鉆進下去。

  底部活動連桿的作用:類似“打氣筒”作用。從蓄水池中吸入水,儲存在高壓儲水罐中,并不斷維持儲水罐中的巨大水壓力,促使稀泥漿循環(huán)流動。其中活動連桿向左或者向右運動,作用相同,都向儲水罐中輸入水并從儲水池中吸收水。

  取心率=巖心實際長度/鉆孔進尺深度。只有當取心率大于等于80%時才為成功的0.87/1.2=72.5%,不算成功。

  在人員安排上,一臺鉆機工作需要3人,一人主操作,一人在鉆孔處協(xié)調主機手工作,并清理從鉆孔中涌出來的碎屑物質。第三個人搬運裝卸鉆桿。

  控制卷揚機的操縱桿有三個檔次:上升,停止,下降。離合器兩個檔次:斷開,連接。控制卷揚速度的桿有三個檔次。

  三.平面波速試驗

  單邊排列:道間距1米,12個檢波器,偏移距0.5米,移動步距0.5米。

  四.靜力觸探試驗

  靜力觸探是將電測應力傳感器(應變片等)探頭,用靜力勻速貫入土中,根據(jù)電測傳感器的信號,測定探頭所承受的貫入阻力,進而推測土層的工程地質性質。

  常用的探頭有:測試比貫入阻力(Ps)的單橋探頭。測試錐尖阻力(qc)及側壁摩阻力(fs)的雙橋探頭。能同時測試孔隙水壓力的兩用探頭(Ps—u)。三用(Ps—u—fs)探頭、國外還研發(fā)出各種多功能探頭,如電阻率探頭,測振探頭,側應力探頭,旁壓探頭,波速探頭,地溫探頭等。

  靜力觸探試驗的工程目的主要是:

 。╝)土層劃分及土類判別。

 。╞)測定砂土的相對密實度Dr,內摩擦角φ。

 。╟)測定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cu,土的壓縮模量ES,變形模量E0,飽和粘土的不排水模量Eu,砂土的初始切線彈性模量Ei及初始切線剪切模量Gi。

 。╠)確定地基承載力,單樁承載力,固結系數(shù),滲透系數(shù)及黃土濕陷性系數(shù)。

  (e)判別砂土液化。

 。╢)檢驗地基加固處理質量、

  靜力觸探具有測試結果可靠,效率高,成本低等顯著優(yōu)點,適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不適用于碎石土及巖石。

  (1)試驗設備:

  1、靜力觸探桿。

  2、靜力觸探儀框架。

  3、轉軸。

  4、手搖把。

  5、傳力鏈條。

  6、鏈條壓傳力板長銷釘。

  7、傳力板。

  8、卡板。

  9、觸探桿凹槽。

  10、地錨桿。

  11、地錨桿壓下橫梁銷釘。

  12、觸探儀下橫梁。

  13、地錨盤。

  14、空心柱。

  15、應變片。

  16、頂柱。

  17、探頭錐尖

  手搖式輕型靜力觸探儀由靜探儀框架,傳力設備(搖柄,轉軸,鏈條,傳力板,卡板),地錨,探頭四部分組成。

勘察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基本要求

  1 能夠根據(jù)所學的知識,識別沉積巖和巖漿巖,識別簡單的構造現(xiàn)象,能對一般的工程地質問題進行分析和評價,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對實習中所見到的各種現(xiàn)象要現(xiàn)場做好原始記錄。

  3 每天結束實習后,要及時總結,做好實習日記。

  4 實習結束后,按要求認真編寫實習報告。

  二、工程地質實習的性質與目的

  本次實習是工程地質學課程的野外認識實習。工程地質實習的目的在于通過實習使學生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xiàn)的簡單條件下的地質問題的能力。使我們了解工程建設中的工程地質現(xiàn)象和問題,以及這些現(xiàn)象和問題對工程建筑設計、施工和使用個階段的影響,并能合理利用自然地質條件;了解各種工程地質勘測要求和方法,布置勘察任務,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決設計和施工中的問題。老師在課堂上已經(jīng)向我們介紹了很多有關地質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是平面的、抽象的,我們還需要理論結合實踐,親自去觀察這些現(xiàn)象,通過實踐,知識才變得具體了,鮮活了。

  三、本實習基本內容

  1 常見巖石類型、巖體結構類型及工程地質特征。

  巖石類型的鑒別:首先根據(jù)野外巖石的產(chǎn)狀判斷巖石屬于的大類(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然后再從巖石的顏色、礦物成分、含量等具體確定巖石的具體名稱,注意使用一些輔助工具來幫助鑒別巖石,如:放大鏡、小刀、稀鹽酸等。觀察時,首先要用地質錘敲開巖石的新鮮面再進行其它工作,否則其風化表面會使觀察產(chǎn)生錯誤的認識。 用小刀可以區(qū)分硬度為6級上下的礦物,如方解石和石英。如遇石膏和滑石,指甲刻劃即可識別。礦物之間相互刻劃可判斷他們相對硬度大小。一般放大鏡可將巖石中細小的礦物顆粒放大10倍,能夠觀察其成分,結構等。用稀HCL可以區(qū)別方解石與其它礦物。實地觀察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巖石的顏色。對巖石顏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說,巖漿巖和變質巖的顏色往往與其暗色礦物(如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云母等,它們都是含有Fe2+的硅酸鹽礦物)含量有關。含量愈高,顏色愈深。巖漿巖從超基性巖至酸性巖顏色逐漸變淺,就是暗色礦物含量漸少,而長石,石英等淺色礦物含量漸高的緣故。因此在觀察巖漿巖,變質巖的過程中,對顏色的正確描述有助于巖石類型的識別。而沉積巖中,深色巖層系因其富含有機質所致,如淮南地區(qū)石炭,二疊系含煤巖層多為灰,深灰色。它們往往代表還原,濕潤條件下的產(chǎn)物。而常見于巖漿巖,變質巖中的暗色礦物極易風化分解,難以出現(xiàn)在沉積巖中。紅色沉積巖層多含有Fe3+,是氧化,干燥條件下的產(chǎn)物,如淮南地區(qū)上二疊統(tǒng)石千峯組的紅色砂巖,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晚二疊世后淮南地區(qū)再也沒有煤的形成。接下來利用手中的工具觀察巖石的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現(xiàn)象。沉積巖中,還要注意古生物化石的觀察。野外巖石在縱向上,橫向上會發(fā)生變化。觀察時應注意上,下,左,右追索一下,觀察它們的變化。這樣才能全面認識巖石及其組合特征。

  巖石的結構類型識別:注意觀察巖體中結構面(裂隙面、斷層面、巖層層面等)發(fā)育的情況,包括發(fā)育方位、密度、延伸情況、充填。由此確定巖體是屬于如下哪一類型:a 整體塊狀結構 b 層狀結構 c 碎裂結構 d 散體結構。2 常見堆積物類型及其工程地質特征。

  首先觀察堆積物所處的位置特征,然后結合堆積物的組成,顆粒大小、顆粒表面特征、和下伏基巖的關系等判斷是屬于那種堆積物(殘積物、洪積物、沖積物、坡積物等)

  3 常見地質構造類型(斷層、裂隙、褶皺)

  (1)結合地形地質圖,注意觀察巖層的產(chǎn)狀,會利用羅盤測量地層的產(chǎn)狀三要素。

  (2)會利用羅盤,皮尺等工具研究裂隙發(fā)育情況,能夠繪制節(jié)理玫瑰花圖,并分析節(jié)理的發(fā)育情況(程度、方向)

  (3)根據(jù)指導教師的指導,觀察斷層兩側地層產(chǎn)狀的變化,地層移動方向,斷層面的特征,并由此判斷斷層的性質(張性、壓性、扭性)

  (4)結合地形地質圖,觀察地層彎曲變化情況、核部地層、兩翼地層、樞紐產(chǎn)狀,軸面產(chǎn)狀。有此判斷褶皺的類型:水平褶皺、傾伏褶皺,直立褶皺、歪斜褶皺、倒轉褶皺。

  4 常見地貌類型及場地工程地質特征

  根據(jù)指導教師的指導,觀察地貌類型(河流地貌、山嶺地貌、巖溶地貌等);根據(jù)場地平整情況,巖石的分布以及工程性質,土的類型以及分布情況,場地周圍地形復雜程度等初步判斷場地的工程地質復雜程度。

  5 常見不良工程地質現(xiàn)象

  (1)河流的側蝕作用 注意觀察側蝕方向和建筑物

  物位置的關系。

  (2)滑坡 注意觀察滑坡附近地形特征,滑坡體的物質組成及其形態(tài)特征,滑坡周界和滑坡壁特征。

  (3)崩塌 注意觀察山坡上危巖的發(fā)育情況,山腳處巖堆的分布范圍。

  (4)巖溶 注意觀察和描述巖溶的形態(tài)特征,巖溶發(fā)育和巖性、地質構造、地形、氣候的關系;巖溶發(fā)育和土木工程的關系。

  (5)對各種類型堆積物(殘積物、沖積物、洪積物、坡積物等)的描述主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a 觀察堆積物所處的位置和形態(tài)特征。

  b 觀察堆積物的物質組成,顆粒均勻性,顆粒表面特征。

  c 給出堆積物成因類型。

  d 初步對所觀察堆積物的工程性質給出評加。

  四、實習具體內容

  實習區(qū)主要位于淮南市境內,恰好在我國南北地理,地質分界線上。其地質特征雖屬華北類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資源豐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層動物化石—“淮南蟲”的發(fā)現(xiàn)而蜚聲海內外,引起國內外地質界的重視。因而地質研究程度較高,資料也很豐富,為認識實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我們第一天的實習地點是淮南的洞山。洞山游園是舜耕山脈的重要組成部分。舜耕山因上古賢君大舜在此耕耘而得名。山脈橫亙在市區(qū),東西走向。峰谷蜿蜒逶迤,景區(qū)秀麗,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市民觀光、休閑、健身的重要場所。

  我們參觀了建設中的洞山隧道工程。該隧道是我省第一條市內城市隧道,其雙幅全長1823米,單洞隧道洞內凈寬14。5米,隧道斷面設計包括了2條2x3。75米機動車道、1條1x2。5米非機動車道及2米人行道、2米檢修道,隧道內設計縱坡2。2%。建成后的隧道既可滿足機動車、非機動車通行,又可滿足行人的需要。另據(jù)資料,該隧道在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了各種城市管線,配備了功能齊全的通風、照明、監(jiān)控及消防系統(tǒng)。建成后的洞山隧道將成為淮南市的一個新的城市景觀。該隧道的總投資估算約1。32億元。

  根據(jù)帶隊指導老師介紹,這個工程采用了兩端共同掘進的施工方法,但兩端的.施工進度卻大不一樣,其原因主要是山南的巖石較為堅固,力學性能良好,因此施工時可以大膽施工,施工進度較快,而山北的巖石較松散,在開掘施工的同時必須為其安全問題多多考慮,因此工程進度受到了影響。

  在山上我們認識了白云巖。在野外,用小刀和稀鹽酸很容易認識和區(qū)別它們。石灰?guī)r主要礦物為方解石,但其結構組分也可分為兩部分:泥晶基質與顆粒。特殊情況下還有生物形成的架狀結構,如淮南地區(qū)的疊層石灰?guī)r。碳酸鹽巖中的顆粒不是巖石風化的產(chǎn)物,而是沉積過程中由于機械的, 化學的或生物作用形成的,如粒屑, 鮞粒,生物屑,藻團等。顆粒含量50%以上者可定為顆粒石灰?guī)r,如:竹葉狀(礫石)石灰?guī)r,鮞粒石灰?guī)r,生物碎屑石灰?guī)r。一般顆粒含量高,沉積時水體能量高。泥晶含量50%以上者稱泥晶。石灰?guī)r,反映較為平靜的水體環(huán)境。例:中寒武統(tǒng)張夏組鮞粒石灰?guī)r的描述灰色,厚層狀;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滴稀鹽酸劇烈起泡;鮞粒結構。鮞粒圓球狀,大小均勻,一般粒徑1mm左右,含量60%;顆粒中含生物碎屑,主要為三葉蟲,軟體動物,約占10%;亮晶方解石膠結,含量30%。水動力強,無泥晶基質。定名:亮晶鮞粒石灰?guī)r白云巖由白云石組成,它們主要為白云石交代石灰?guī)r而成,故多為晶粒結構,放大鏡下能觀察得很清楚。若沉積時交代,則形成于干燥氣候下,與鹽類共生,故少見生物化石。碳酸鹽巖易與水作用,表面溶蝕溝槽十分發(fā)育。特別是白云巖風化面上的“刀砍”狀構造常是白云巖的重要識別標志,其成因系白云巖在構造作用下破裂,在地下水作用下沿裂隙沉淀方解石,表面上方解石較白云石易風化,形成“刀砍”狀。在地下,碳酸鹽巖是重要的含水層。

  我們還了解了沉積巖。沉積巖一望無際的層狀分布是最易辨認的。單個巖層厚度大小不一也是沉積巖應描述的特征:巨厚層 >2m,厚層 2—0。5m,中層 0。5—0。1m,薄層 0。1—0。01m,頁薄層 2mm,粗砂 2—0。5mm,中砂 0。5—0。25mm,細砂 0。25—0。1mm,粉砂 0。1—0。01mm。中厚層;碎屑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含量75%以上,次要成分為長石,巖屑, 炭屑等,共占15%;粒屑大小在0 。8—0。 3mm 之間 ,含量共占70%以上,主要為中粒碎屑;碎屑多為次棱角——次圓狀,分選中等;膠結物主要為泥質,孔隙式膠結為主,次為接觸式;基質含量少,主要為泥質,粉砂。單斜層理發(fā)育,上部見波狀層理。向上為細砂, 粉砂巖,粉砂巖中可見植物碎屑化石。定名:中粒石英砂巖。在野外,碎屑巖常形成山脊或突兀地面,抗風化能力較強,表面無水溶蝕痕跡,除鈣質膠結者外,滴酸無反應。更重要的是經(jīng)常使用手中的放大鏡,

  從結構的觀察中很容易與其它巖類區(qū)別。

  我們還測量了巖層產(chǎn)狀,它是描述巖層空間展布狀態(tài),分析巖層形變和研究構造的重要數(shù)據(jù)。首先選定一個較平整的巖層面。注意選定時一定要前后左右觀察一下巖層層面的位置,不要將節(jié)理面或風化面當成層面。將羅盤打開成面狀,將長邊緊貼巖層面并保持水平,代表一個水平面,讀出磁針(南,北針均可)指向的刻度盤數(shù)據(jù),就代表水平面與巖層面交線的方向,亦即巖層走向。將羅盤折起,短邊緊貼巖層面,保持羅盤水平,北針所指數(shù)據(jù)即巖層傾向。將羅盤長邊沿垂直走向方向上緊帖巖層,旋轉羅盤底部手柄,讓垂直水準器氣泡居中,讀出白色短線標志所指度數(shù)即巖層傾角。

  一般情況在對走向不做特別要求時,巖層產(chǎn)狀數(shù)據(jù)只需量出傾向和傾角。

  我們的第二站是淮南的羅山。羅山下半部的土壤呈棕紅色,上部呈土黃色。在這里我們除了看到昨天的白云巖、砂巖和泥巖外,還了解了風化作用的影響。羅山南側山余家村北小山崗上,有一個完整的風化剖面自上而下:土壤層:灰褐色,植被茂盛,厚5—25cm。淋濾層:棕褐色,主要由粘土礦物組成;富含F(xiàn)e3+ ,板結成塊狀,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厚10—50cm。半風化層:土黃色,暗色礦物已風化,巖石結構尚保存,但已疏松。基巖層:深灰色,為上太古界霍邱群角閃斜長片麻巖;鶐r由角閃石和斜長石組成,風化過程中在H2O,O2,CO2等作用下,礦物被分解, K+,Na+,Ca2+,Mg2+等被淋濾,Al3+,F(xiàn)e3+不活躍組分殘留原地,分別形成粘土礦物和氧化物。如地處熱帶—亞熱帶雨林氣候帶,粘土礦物。鐵的氧化物會進一步被水解,形成鋁土礦,褐鐵礦等礦產(chǎn),是提煉鋁,鐵等金屬的重要原料;茨系靥帨貛,這種情況較難出現(xiàn)。沉積巖除了粘土巖,其它巖類都或多或少含有粘土礦物,它們風化后,也會殘余大量的粘土礦物。八公山,舜耕山的巖石縫隙中,凹地里都可以見到它們。

  風化作用可以形成許多有用礦產(chǎn),但更重要的是它為人類提供了寶貴的土壤資源,形成人類賴以生存的耕地。但這是一個漫長的地質歷程。1cm厚的粘土層的形成可能需要成千上萬年,但一陣風,一場洪水就讓它們消失。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是世界的1/4,人口增加,水土流失,荒漠化還在使它不斷減少。究其原因,還是人類過度開發(fā),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所致。保護環(huán)境,保護耕地,已是刻不容緩,否則,我們的子孫后代將何以為生 地層中的古風化面常常當作不整合或假整合的標志,它們代表巖層由沉積轉變?yōu)轱L化侵蝕的過程,造成了地層缺失和不連續(xù),多被解釋為地殼上升的結果。如淮南地區(qū)奧陶系馬家溝組和上石炭統(tǒng)太原組之間的鋁土巖和褐鐵礦層,就是中奧陶世后華北地區(qū)整體上升,經(jīng)歷了志留紀,泥盆紀,早石炭世的長期侵蝕風化的產(chǎn)物,直到晚石炭世才開始接受沉積,形成石炭二疊系含煤地層。山余家霍邱群與上覆上元古界八公山組之間的不整合面上也有含鐵的古風化面。

  我們的第三站是茅仙洞和韭山洞。茅仙洞風光綺麗,令人心曠神怡,被道家奉為“清虛仙境”。西漢時茅氏三兄弟在此建觀修道,以后是否成仙不得而知。有一點是真實的,是淮河的地質作用造就了這如畫的風景。隨著侵蝕作用的繼續(xù),河道會逐漸北移,茅仙洞會慢慢消失,如此發(fā)展下去,也許幾十萬年以后,茅仙洞與二道河之間的山體會被侵蝕殆盡,夷為平地,或者形成一個“牛軛湖”,而河道則會“去彎取直”,河水在茅仙洞的位置向東北在八公山鎮(zhèn)附近流向二道河。那時,八公山的大部分將不復存在。河流既是如畫山水的“雕塑師”,又是移山填海的“大力士”;春雍哟矁瘸练e物主要是沙,主要由石英碎屑組成,其次為長石,白云母,巖屑,生物介殼碎片等。分選較好,磨圓程度較高,大小一般在0.2—0.05mm左右,多為細砂 。河漫灘主要為粉砂和粘土。地史中的河流沉積由河床沉積及河漫灘沉積組成,碎屑沉積物自下而上由粗變細,形成完整的沉積系列。在河湖密布或河流入海處,河流淤積形成大量肥沃的土地,森林植被茂盛,是煤形成的有利場所。河流地質作用是陸地上最重要的地質作用之一,通過其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不斷改造地表形態(tài),形成各種礦產(chǎn),孕育著人類文明。茅仙洞附近,位于河流凹岸的八公山由于快速的側蝕作用形成了懸崖峭壁。繞過八公山,河流進入淮北平原,這里地勢平坦,河道變寬,河水流速減緩,泥沙攜帶能力降低,沉積作用增強,特別是流經(jīng)八公山侵蝕,搬運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積,逐漸形成河心灘,導致河流分叉,形成所謂的“二道河”。河流淤積的土地肥沃,適合農作物生長,因而建立了“二道河”農場,每年向國家提供了大量商品糧。

  韭山洞位于淮南市東南鳳陽縣宋集鄉(xiāng)境內韭菜山。韭山洞為石灰?guī)r溶洞,形成于寒武紀,溶洞全長1400余米,其鐘乳石,乳筍及巖溶造型千姿百態(tài),五岳齊天更為佳境。韭山以盛產(chǎn)野韭而聞名,又以群山連綿別名九山。山腹有溶洞,因山名韭山洞(九山洞)。四面崖石犬東交錯,洞內寬窄不一,洞頂有的高達數(shù)十米,石幔重重。行程左轉右拐,有時可見洞中藏洞,各種鐘乳石、石筍等千姿百態(tài),任人比擬測思。韭山洞是鳳陽不可不去的景點,韭山以盛產(chǎn)野韭而聞名,又以群山連綿別名九山。山腹有溶洞,因山名韭山洞(九山洞)。四面崖石犬東交錯,洞內寬窄不一,洞頂有的高達數(shù)十米,石幔重重。行程左轉右拐,有時可見洞中藏洞,各種鐘乳石、石筍等千姿百態(tài),任人比擬測思。區(qū)內出露下寒武統(tǒng)地層,為一單斜構造,巖層產(chǎn)狀一般為180°∠20°。其原為隱于淮北平原下淮南復向斜北翼東延部分。因受北北東向武店正斷層的影響,西部上盤下降,隱于淮北平原新生代松散層下,東部下盤上升得以出露。據(jù)測算,此斷層垂直落差在1500米以上。巖溶發(fā)生于毛莊組,灰?guī)r與頁巖互層,節(jié)理密集,為地下水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溶洞全長近1500米,初始時巖溶順著石灰?guī)r層發(fā)育,隨著溶洞擴大,下伏頁巖層亦被沖蝕,上覆巖層發(fā)生重力垮塌,導致溶洞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形成“囊括五岳” ,“峽谷幽深”等壯麗景觀。洞穴延伸受巖層和節(jié)理控制,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瞬息萬變,猶如一個巨大的迷宮。地下水的沉積作用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簾,石幔更因其奇特造型引出許多美麗的神話與傳說,讓人浮想聯(lián)翩。進入洞中,遠離塵世的喧囂,猶如到了夢幻般的人間仙境,讓人真切體驗到融入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將來,當我們享受富裕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應該有一個怎樣的生存環(huán)境 這也許是一個有益的啟示。地下水的地質作用會繼續(xù),溶洞會不斷擴大,最后導致地面塌陷,溶洞消失。但新一輪的侵蝕又會開始,形成新洞穴。只要其它條件不變,這個過程就會永遠進行下去,直到有一天將山體夷平。溶洞是人類最早的“家”,許多古人類化石就是在洞穴堆積中發(fā)現(xiàn)的;茨系貐^(qū)山區(qū)多為碳酸鹽巖,巖溶發(fā)育,如上窯東洞山的溶洞,舜耕山洞山的溶洞規(guī)模都不小。這里緊靠淮河,有充足的水源,應是古人類繁衍生息的理想地方。中國古人類學者曾將其列為古人類化石發(fā)掘的重點地區(qū),但無所獲,這些珍貴的地質遺產(chǎn)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

  五、實習體會

  通過這次習,進一步加固和加深課堂多學過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出用工程地質觀點分析實際問題和觀察能力,在實習中,觀察分析褶皺、斷裂特征,學回了辨認分析河流地質作用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明確了地質的地位以及與工程建設緊密結合的治學思想。地質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野外地質教學是地質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地質認識實習就是引導讓一年前對地質學還一無所知的我們運用在課堂上了解的地質學理論和方法去認識地球,即從地質學的角度認識我們過去熟悉的山,水,土,石,從而觀察了解過去或現(xiàn)代的地質作用及其產(chǎn)物。學習一些野外的基本工作和方法,初步地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運用學過的礦物巖石的知識和方法,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就會認識越來越多的礦物和巖石,識別能力會愈來愈強。

  此外,地質實習還對我們的意志有所磨練,雖然有烈日當頭,有雨打風吹,但是我們還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勝利地完成了實習的各項工作。這期間我們曾經(jīng)汗如雨注,下雨時,雨水浸透了衣服和鞋子,最后一天,有不少同學有暈車的現(xiàn)象,但是,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沒有一個人退縮。

【勘察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工程勘察實習報告12-02

工程勘察實習報告03-20

勘察實習報告5篇03-05

勘察的委托書07-03

勘察工作總結05-26

工程勘察委托書01-11

工程勘察設計協(xié)議書02-09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協(xié)議書03-20

實習報告:建筑實習報告07-06

專業(yè)實習報告_實習報告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