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割麥子美文
電影《白鹿原》,想必好多人多看過吧。影片中就一幕幕割麥的鏡頭,先不說演員麥子割得如何,單就這割麥的場景,在如今農(nóng)村已很難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聯(lián)合收割機。如今的夏收,就跟平常日子沒啥區(qū)別,沒有了割麥的辛勞,還真讓我想起了過去割麥的情景來。
要我說,電影《白鹿原》里麥客割麥的場景,看著場面雖然宏大,可那些演員割麥的功底實在是太差了,簡直糟蹋了農(nóng)民的形象。你看看他們,一個個都不太會用鐮刀,看看土生土長的莊稼漢,人家割麥的嫻熟,彎著腰,鐮刀“嚓嚓”地響著,胳膊上的麥子整整齊齊,隨著一步步前行,身后的麥子一捆捆整齊的平放著,當然底下少不了捆麥子的要。再看看割過的麥地,一般地上也不會有多少掉落的麥穗,即使有,農(nóng)人們也會拾得干干凈凈,一個不留;再看看那割過的麥茬,高低都是統(tǒng)一的。
在我的記憶中,村子里有一位在舊社會就當過長工的老漢,那時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他種的那六分自留地,要產(chǎn)量有產(chǎn)量,麥個子一個個栽在麥地里,就像那列著隊的士兵,村里的人誰不羨慕老漢麥子種的好,管得好,割得好。到此刻,我都忘不了老漢割麥的一個個動作和姿勢,雖然比別人慢些,可割過麥的空地上,你絕對找不到一顆掉落在地麥穗。
我的童年也是在割麥的夏收中度過,雖然沒怎樣割過麥,可在心里卻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和記憶。當每年“算黃算割”一聲聲在田間、在村頭鳴叫的時候,也就是人們開始割麥子的時候。晚上,家里的四五把鐮刀務(wù)必要統(tǒng)一打磨,磨刀的差事常常就落在我身上,你還別說,我磨的刀子還真快咧。用鐮刀割麥,對刀片的鋒利度要求當然高了,刀片必須得鋒利,否則遇到有露水的早晨,那麥稈本來就有些潮濕,刀片不快,割麥自然費力。
晚上割麥當然要比早晨強了好些,要說割麥的最佳時候當然中午太陽高照的時候了。我雖然割麥水平不咋地,可我也是跟著大人學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之后那三四年一年比一年割麥割得好了,盡管晚上腰酸腿痛,可第二天天還沒大亮就跟著家里人一齊去地里割麥。中午時分,太陽跟火球一樣,烤得人身上熱辣辣的,盡管頭上戴著草帽,額頭上的汗滴還不住地往下滴著,穿著襯衫,背上被汗水寢濕了,尤其是顏色深的衣服,脊背上少不了發(fā)白,那是汗流浹背的具體體現(xiàn)。雖然熱得人難耐,可干起活來,還得十二分賣力,誰都知道“三夏大忙是龍口奪食”,那幾天都是最高強度的割麥過程,往往吃飯都在地頭。即使回去,也是以最快時刻吃飯。在我家里,母親既要割麥,還要回家做飯,那才是最辛苦的。在我的記憶里,我家就有一個軍用水壺,它天天都在麥地里陪著我們,渴了就喝幾口水,還真有點部隊行軍作戰(zhàn)的味道呢。
割麥的味道還真不好受呢。熱得人難受是其一,再就是一天甚至夜里都要勞作,那才是真的累人。早上五點多下地(麥子黃透的程度和天氣的狀況決定下地的遲早),一般要到晚上九點多才回家,那勞動強度要放到此刻確實已經(jīng)很難做到了。我是孩子,父母要求不高,可我是男孩,尤其到了十六七歲,就成了家里的硬勞力,干活累了歇歇很快就能恢復過來,可割麥這活,確實有技巧,我掌握不了技巧,身體自然要累多了。穿著的襯衫,袖口都不敢解開,那麥穗碰到人胳膊上、手背上,扎疼都不說,光那癢就特備難受,盡管袖口緊扣著,可一天下來胳膊上、腿上都是割麥留下的一片片深色的小點點,而且很濃很濃,癢比疼都難受。
割麥時少不了彎腰,長時刻彎著腰,還要一手揮動著鐮刀,一手抓扶著割倒的麥子,對我來說,還真難做到很協(xié)調(diào)的配合,時刻長了,人站起來眼前火星都四濺,個性是腰損的難受。勞累了一天,本該回家能睡上一覺,可有時候逢到天氣突變,睡覺就免了,用架子車拉麥就成了務(wù)必完成的任務(wù),麥子不可能被雨淋到地里,這是每個莊稼都不愿看到的。
此刻想來,割麥子都是一種幸福的歡樂呢。對我來說,那一連幾天的割麥,考驗著我,鍛煉著我,是我不怕困難,不怕吃苦,尤其在意志上更加堅強,那幾年的割麥經(jīng)歷,確實是一種完美的、幸福的人生財富,也是一種難得的人生積累。對于這天的孩子和沒有割過麥子的人來說,是不會有我這種親身體會的。最后我要說,此刻又到了夏收時節(jié),如果你有興趣,還能夠到比較偏遠的農(nóng)村,看看農(nóng)民用鐮刀割麥,你要想親身感受一下割麥的味道,不妨拿起鐮刀也割割麥子吧。
【割麥子美文】相關(guān)文章:
金黃的麥子06-22
收麥子04-13
割麥子06-09
看麥子06-06
即將豐收的麥子04-22
《三袋麥子》教案03-08
《三袋麥子》說課稿06-08
《三袋麥子》的教案09-01
一袋麥子日記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