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无码AV在线,欧美日韩国产色,年轻人手机在线免费视频,伊人成人在线,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亚洲免费二区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

時間:2024-07-12 16:25:33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1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朋友,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位好老師。最近,我在閑暇之際,靜下心來讀了一些教育大師的著作,感觸頗深。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教師要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边@句話道出了讀書的重要,尤其是教師,讀書更為必要。

  君不見“人”字下面是空洞洞的部分,要填滿它,惟有讀書。作為人,我們無法憑單薄的身軀與萬物抗衡,如果想到“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人生就更一無是處了。好在世界有了一筆財富——書籍,造物主又賜給人類讀書的能力,為此,我們可以暢游書海之中,盡情享受生命,體味自然。

  讀書無需附庸風雅,讀書本身就是感受快樂的過程,它讓人滿足,使人心安。當今人皆趨利的時代,與其感嘆人情冷漠,世態(tài)炎涼,與其等著被物欲淹沒,隨波逐流,倒不如靜下心來讀點書,使自己開始浮躁的心靈受到洗滌,漸漸成熟起來。因為讀書,就是與一個個高尚的靈魂在對話。萬丈紅塵滾滾,我們的心容易被封塵,而讀書可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拂拭,得到凈化。“書香人生”是快樂人生,也是美麗人生。

  袖長方能善舞,教師是教人讀書的人,自己首先必須捧起書來。當今社會被稱為“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從量上看,裂變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識即使剛印到書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不用說將這些知識運用于未來。知識從質(zhì)的角度看,更趨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識,死的知識的記憶在很大程度上交給電腦去完成了。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為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學生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師不得不拋去因“知識淵博”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去學習,去讀書。教師一旦不能經(jīng)常更新知識結(jié)構(gòu),不能對新的知識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就有可能被學生看不起,視為“老古董”,那麻煩可就大了。

  只有擠出時間,堅持讀書不輟,給自己不斷充電,真正具有廣博知識的教師,才能坦然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去親近學生、感召學生。也只有這樣的教師,在課堂上才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絕,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當代名師鄭杰老師說“教師的魅力在于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淀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zhì):個性、修養(yǎng)、風度、氣質(zhì)、幽默感,對人尊重的態(tài)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教師對知識的虔誠態(tài)度是多么令人感動啊!”教師讀書使教學生涯充實、富足,使自身更有人格魅力,是一份幸福,一種美麗。

  記得初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文章,還是在讀師范的時候。那時,我是帶著完成學習任務的`心態(tài)去讀的,對于書中的教育理念,只有理性的認識,沒有實踐,沒有感悟,自然不會“記憶猶新”。如今,我再次讀《給老師的建議》,不禁被作者的才思敏捷,文筆的深刻雋永所折服。蘇霍姆林斯基帶著我走進了一座教育思想的寶庫,把我領進了一個全新的教育科研的領域。讀他的書,使我感到思想是美麗的,讀書更是一種美麗。

  繼蘇霍姆林斯基之后,我又接觸了另一位大師級人物——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的語錄,諸如“愛滿天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等,早在讀書的時候就在心靈扎下根,F(xiàn)在,靜下心來認真研讀《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才真正理解先生的教育思想,更感受到了先生那種矢志不渝奉獻教育的精神。站在《陶行知教育文集》面前,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渺小,讀它使我充實,使我純凈,也使我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美麗。

  書像一座山,它吸引我擠入其間,攀越上去。讀書,使我感受到徹悟的真,仁愛的善,高尚的美!讀書本身,就是一種美麗。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2

  大學時在學校那座十二層圖書館里,不經(jīng)意間在一個角落里瞟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個名字,當時并沒有在意這本在圖書館里安靜的陳列的作品。后來只是從別人口里印證了確實有這么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可因為各種因素后來一直也沒有機會拜讀。

  我初涉講臺之時,還是一個對教學懵懂的女孩,對教育有著一知半解,對教育也有著諸多的疑惑。正在為自己的教學理論貧乏而感到苦惱之時,我想到蘇霍姆林斯基,并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真是"踏破鐵皮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它猶如一茗,品一口,濃香四溢,回味無窮,只叫人欲罷不能;他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他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他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茅塞頓開,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教育理論大師,給教師提的每一條建議,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所提的教育建議涵蓋了教育的方方面面。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可謂讀此一書,等于讀了一本教育學與心理學合編。讀了這本書,只覺得思緒萬千,收益匪淺。今年有機會參加了縣里的青年教師研修班培訓,當?shù)弥枰喿x一本教育論著時,我不由自主的再次捧起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蘇氏在開頭就提出了一個至今令許多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到最后還可能出現(xiàn)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個普遍性的問題不光是在蘇氏所處的那個年代存在,就是在當今,絲毫未見減少。小學六年后到了初中,學生之間的差距更大而且還在繼續(xù)拉大。就拿我自己認教語文來講,優(yōu)生洋洋灑灑一篇佳文,基礎薄弱的學生200字的文章多半字還不認識。好的考90幾分,差的只有個位數(shù)。如此的差距著實讓每個老師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不僅如此學生一旦在學習上失去信心,就如他們自己說的聽不懂哪會有興趣,哪會有老師想的那么強的毅力穩(wěn)坐課堂45分鐘。于是久而久之他們又會多一個稱謂"問題學生"。我以前的那個班級,在學校中總評的成績是很不錯的。但在班里就是有那么一位典型的問題學生。上課的時候,不是睡覺,就是搞小動作。在我們同學當中,有很多人是討厭他的,但是對他又沒有辦法。因為他對哪個同學都敢動武,哪個同學對他說一句,那個同學就沒有好下場了。部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滿意他的表現(xiàn),對他提出批評,他也敢在課堂上和老師頂嘴,把老師氣得個半死。更令人氣憤的是,和他坐的同學整天都要用手捂住鼻子,因為在他身上,全都是煙氣。那么對這些學生如何進行管理,真是一個荊手的問題,處理不好,可能會毀了學生的前程。如果對這部分學生妥協(xié),那將會影響整個班級。這確實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困惑。

  說起這里面關于成績的原因,教師大都將原因歸結(jié)為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等。說到問題學生,可能最直接的就是搖頭。那么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很多老師可能會想到很多,卻最容易把自己忘了。

  蘇氏在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shù)刈隽私忉專哼@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這句話說白了,就是我國的教育家子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應該說,這條教育原則,對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經(jīng)常說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更是在教案設計、課堂提問、作業(yè)布置上體現(xiàn)這個理念。于是這個時候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起著最主要的引導作用。我們開始少了怨言,我們學會反思。當然這很多時候的只是局限在理論上,在心靈深處排山倒海一下而已。

  因為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要想"個別對待,因材施教",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致的了解,諸如其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是很容易的。它不僅需要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就拿我班來講,現(xiàn)在學習困難、行為習慣差的學生也較多,每個學生都有每個人的問題,要真正發(fā)揮出每個學生的潛能非常的困難。而自己有幾次是如此做的呢?經(jīng)常是不同類型的學生上這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yè),提著同樣的要求,即使做錯以后的教育方式也是一樣的`。試想,如此下去,怎會去個別對待,怎會不產(chǎn)生學習偏差生?這也難怪學生在課堂上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問題學生也就水到渠成了,也難怪苦口婆心的教育起不了作用,難怪整天被學生折騰得心浮氣躁,筋疲力盡了。"因材施教"說的容易,做的難。以至問題學生的教學成了是老師最頭疼的對象。所以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轉(zhuǎn)變"后進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現(xiàn)實確實是這樣,這樣說恐怕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是啊,后進生向來是老師頭疼的學生,在他們身上花費的工夫不小,卻收效不大,有些教師干脆最后放棄。一旦放棄就會出現(xiàn)之前的問題,那么,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老師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都總結(jié)出了很多很好地經(jīng)驗。在這里,蘇氏給我們也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也可以說是比較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做好這些后進生的"第二套"大綱的工作,意思是通過各種方法讓他們大量地閱讀,盡可能地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使他們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使他們驚奇和贊嘆的東西"。對這些閱讀的材料,教師要精心挑選,甚至自己可以選編一些,像蘇氏,他為了幫助一個叫費佳的后進生,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在這本書中,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編了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并且他還為他搜集一套專門供他閱讀的書籍,大概有一百本書和小冊子,后來又為他配備了另一套圖書,約有二百本,正是這種大量的閱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雖然我們無法做的像蘇氏那般完美,但至少我們可以盡力做的更好。

  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對學困生的教育,寫了如《一個"差生"的"思維的覺醒"》,《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等文章,使我受益匪淺。當然最后我們還是不可避免的會碰到一不分問題學生。我覺得在對待問題學生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低頭,兩處留情

  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問題學生。問題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不管是不是因為成績引起的,由于未成年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對一些問題有不正確的看法或錯誤的做法,是難免的。少年兒童向善向上的本質(zhì),需要加以保護。班主任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就把他當作壞孩子。問題學生中的錯誤,大多是心理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孩子的行為動機往往是純真的,也許是好奇心、表現(xiàn)欲所導致的行為過失,不能輕易或者盲目地定性為道德品質(zhì)問題。孩子們犯了錯誤,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他們正是通過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成熟起來的,班主任應該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寬容、善待他們。教育的基礎在于"愛",對于問題生要采用同情寬容、感化陶冶、啟發(fā)誘導等方法。但若一味強調(diào)這種"柔",學生就會把老師的愛心當作對他們的遷就。教師的話就會令而不行,禁而不止,學生就會沒有規(guī)矩,自由散漫,班集體將是一盤散沙。因此,"柔"中要有"剛"。在理解寬容問題生的基礎上,要嚴格要求,批評監(jiān)督。離開了這一點,教育就缺乏力量。

  二、回頭,青山依舊

  學生的發(fā)展各有差異,在一個班上難免會有許多不和諧的地方。如果對這些問題學生提出同一要求或同一奮斗目標,收效甚微,甚至無效。這就需班主任分別為他們精心設計奮斗目標。例如,有一位同學期中考試各科成績均差。我就和她一起分析了數(shù)學學科的試卷,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很容易增加十幾分。因此,我就要求她在下次同等難度的試卷中爭取十分左右的進步。她信心很足,而且很有把握?瓷先ヒ蟮土,但最起碼可以在短期內(nèi)避免她自暴自棄。有些學生本身沒有很多想法,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只知道自己的學習差,一差千萬差,這種想法是極其消極的,老師應該通過正確的引導,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通過努力,取得一定的進步。

  二、抬頭,燈火闌珊

  我們班的學生對學校的一些集體活動,例如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匯演、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等等都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這另我很高興,這說明他們還有積極性,還有興趣。這些活動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專長、個性、閃光點,贏得師生的好評。無形中增強了其自信心。就拿平時的課堂中的課本劇來說,每個學生都恰似一個個導演、編劇、演員,全班都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沒有開小差的,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沒個學生都是優(yōu)秀的演員。那些平時各門學科的成績都很差的同學,他們的表演同樣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為了使一些問題生的愛好、專長得到發(fā)揮并能在老師和同學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促進他們改進不足,努力向上,就得有意識的為他們搭建舞臺,一片燈火闌珊是必要的。

  同時,要讓每個學生(特別是問題學生)都要有這樣一種意識,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這樣慢慢的會調(diào)動積極性,我經(jīng)常在班會課上讓學生談談身邊同學的閃光點,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上,我們好象過分地強調(diào)了他們的學習或品行方面的問題,而忽視了他們身上表現(xiàn)出閃光點。我們是不是過分地自信于"窺一斑而見全豹"反而變成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呢?我試著換一個角度來重新觀察班上的幾個調(diào)皮的學生,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們還真有一些出眾的地方,他們中有的組織能力比較強,有的口才比較好,還有一個對班集體的事特別熱心。讓他們和每個同學一樣在班級中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點。孟子說:"人恒過,然后能改。"我認為,對待好學生也好,對待"問題學生"也好,教師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為他們的進步而驕傲,為他們的成長而自豪,對他們的過失,公平地去對待、化解和消除,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逐步糾正。"無限風光在險峰",也得人們一步一步地去攀登,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嚴格要求與悉心呵護并不矛盾,紀律要求是必要的,但可以降低一定的標準,讓他們通過適當?shù)呐湍軌蜻_到,這樣會逐漸引起他們的興趣,這對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引導他們逐步步入正常的學習生活是有益的。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象真正的朋友一樣去細心地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一點,微如螢火,也要細心地呵護,并能引導他們逐步將之發(fā)揚。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給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對于這本書,我認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書中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走出自己的天地。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3

  通過《教育學》使我理解了教育學的概念,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狹義的教育則指以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主要指學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方向變化的活動。學校教育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教育機構(gòu)承擔。教育制度、教育觀念、教育內(nèi)容、教育形式均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些新的特點。

  教育的要素包括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響。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這三個基本要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教育者是教育影響和受教育者之間的紐帶,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選擇和施加教育影響的對象,教育影響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作用的橋梁。

  1、教育的終身化

  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快,知識和信息更新十分迅速,人們只有不斷地接受教育,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終身教育是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xù)發(fā)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質(zhì)在于,現(xiàn)代人的一生應該是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的一生。它是對過去將人的一生分為學習階段和學習結(jié)束后階段的否定。把終生教育等同于職業(yè)教育或成人教育是不正確的,終身教育應該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和教育形式中。

  教育的終身化體現(xiàn)了教育對人終身發(fā)展的意義和價值,適應了個性化和整體化發(fā)展的要求,實現(xiàn)了人力資源與經(jīng)濟社會和科技的和諧發(fā)展。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10年來在世界范圍內(nèi)興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運動,特別是使所有適齡兒童都進入小學并降低輟學率,使所有中青年都擺脫文盲的運動。這一運動得到世界各國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積極響應。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這里所說的教育,不僅僅包括小學教育、初中教育等,還包括正規(guī)的或非正規(guī)的各種方式教育。它是一種基本教育,要滿足人們在這個社會生存發(fā)展、參與社會、參與決策和繼續(xù)學習的需要。因此,全民教育有它固定的、專門的界定,它的外延和內(nèi)涵比起學校教育都大大地擴展了。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和專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不同種族、性別、不同的社會經(jīng)濟、政治地位的成員,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包括教育起點的機會均等,教育過程中享有受教育資源的機會均等——

  一個國家的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的物質(zhì)資源、師資力量分配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結(jié)果的均等,這就意味著要對處于社會不利地位的學生予以特別的照顧。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權的擴大,如辦學的自主性,根據(jù)社會要求設置課程、編寫教材的靈活性,價值觀念的多樣性等,這就涉及到了教育管理民主化問題。教育管理民主化,從大的層面講,是指教育立法、教育決策的民主化和教育行政體制的民主化,使更多的人參與教育決策,以保證教育決策的科學化;從微觀上講,是指學校管理的民主化,要吸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教育發(fā)展的重大問題的討論,形成政府、社會、學校及家長共同管理的模式,這就要求必須正確處理組織和個人、學校和社會的關系,使學校全體成員及校外有關人員都參與學校的管理。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對教育的單一性和統(tǒng)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體表現(xiàn)為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學內(nèi)容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等。例如,18世紀后期新興產(chǎn)業(yè)革命促進了英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高等專業(yè)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長。為了適應這種形勢,1849年倫敦大學首創(chuàng)了校外學位制度,開設各種私立的函授學院,為倫敦大學校外學位的學員提供函授輔導。這就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辦學形式。

  5、教育技術的現(xiàn)代化

  教育技術的現(xiàn)代化是指現(xiàn)代科學技術(包括工藝、設備、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運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變化。

  總而言之《教育學》的學習不僅充實了我的`頭腦,武裝了我的思維,教會我怎樣去武裝別人的思想,而且還幫我認識了許多教育大家,他們的教育理念可以指導我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教育學教學論文論著心得體會共6

  教學中的師生關系

  【摘要】

  教學中,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感情和思維的交流,只有當外在情感觸及到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需要時,才能使教育者處于一種積極的接受狀態(tài)。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課堂上彌漫著振奮、飽滿的情感氣憤,才會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實現(xiàn)知與情的和諧統(tǒng)一。

  【關鍵詞】

  教學;師生關系;情感交流;

  難道敏銳的觀察力不是一個教師最可寶貴的品質(zhì)之一嗎?對一個有觀察力的教師來說,學生的歡樂、興奮、驚奇、疑惑、恐懼、受窘和其他內(nèi)心活動的最細微的表現(xiàn),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一個教師如果對這些表現(xiàn)熟視無睹,他就很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澘品

  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以“教”和“學”為中介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也是學校最基本的人際關系。一般來說,師生關系指的是教師與他所教的大多數(shù)學生的關系或者說是與學生群體的關系,而不是指教師與個別學生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動中通過信息交流與溝通逐步建立起來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態(tài)度等。

  一、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意義

  良好的師生關系,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首先是體現(xiàn)在人格上的平等,其次是在學問上的平等。雖然教師的知識和能力在一般情況下要強于學生,但“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應該尊重學生的意見,與學生共同探討,共同進步,教學相長,做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實踐和人才培養(yǎng)的現(xiàn)實要求,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和高效的必要保證——因為教育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是在一定的師生關系下進行的,F(xiàn)實的師生關系中往往出現(xiàn)不平等現(xiàn)象,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民主權利。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左右教學過程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動中通過信息交流與溝通逐步建立起來的。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學生,教與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師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共同滿足教學需要、協(xié)同教學活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基礎和保證。

  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商和智商,教學過程中所追求的良好師生關系也就是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師生互相尊重、信賴、平等、和諧的氛圍,發(fā)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人格,消除師生之間的鴻溝,真正建立一種平等相處,互諒合作的關系,從而使師生心與心聯(lián)系在一起,產(chǎn)生巨大的合力,推動教學活動的進展。

 、睅熒P系影響教與學的積極性

  師生關系一旦形成和建立,就會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重要的教學變量,對教學活動的進程和結(jié)果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共同滿足教學需要、協(xié)同教學活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基礎和保證,師生關系通過情感和激勵的方式來影響教和學的積極性。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融洽能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挖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教師的要求也就易被學生接受,可以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信任,從而會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講授的學科上來,教師的要求也就易被學生接受,這樣就有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推進教學過程的進行。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所產(chǎn)生的那種高漲的教學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師生的情感交流,若師生之間具有良好的關系,學生對教師充滿信心,教師也會不斷增強完成教學任務的決心,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與職業(yè)積極性。

  ⒉師生關系影響教學信息傳輸

  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往往會呈正相關,教師對學生的熱情關懷是學生對學科形成積極態(tài)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師生關系是教學信息傳播的首要條件,它和教學信息傳播之間的和諧也呈正相關。良好的師生關系使教學信息傳播暢通,信息反饋也及時真實;反之,不良的師生關系將必然會制約信息的傳輸,甚至是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產(chǎn)生抵觸態(tài)度。師生關系本身就營造了一種課堂氣氛,這種氣氛可能是積極舒展的,也可能是消極壓抑甚至充滿對立情緒的。師生關系良好,課堂氣氛就會溫馨和諧,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思維活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會有更多的愉悅感,進而表現(xiàn)出積極愉快和健康的氣氛。師生關系不良,課堂氣氛就容易緊張、死板,學生會感覺如坐針氈,惶恐不安甚至默然。在不好的課堂氣氛下,學生會不自覺地想要逃避,這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言:學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學生也有笑容,有些學校先生板了臉孔,學生都畏懼他,那就難免有逃學的事了。不好的情感泛化到學業(yè)上,就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⒊師生關系影響課堂教學與管理

  美國心理學家帕里克的一項實驗研究表明,在積極正常的教學氣氛下,學生的理智反應大大超過機械重復和混亂的反應,而在壓抑對立的教學氣氛下,卻恰恰相反。有效的課堂管理是教學順利進行的保證,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減少學生消極對抗的態(tài)度,教師做到尊重與信任每一個學生,有利于維護課堂教學秩序,從而有利于促進教學過程的進展。

  (二)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成長起重要作用

  ⒈對學生性格發(fā)展的影響

  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的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提供滿足。在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的前提下,學生會形成一些好的性格品質(zhì),如信任、寬容、善良、同情、友愛、尊重他人、自尊、自愛、自信等,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性格會升華到一個更高的階段,不僅僅能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同時也會向?qū)W生提供一種人際關系的榜樣。在充滿愛的良好師生關系影響下,學生會把這種愛在自己身上擴展開來,從而形成愛他人、愛集體、愛祖國等好的心理品質(zhì)。

 、矊W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于人際關系的適應,對于中小學生而言,他們特別重視與教師的關系,有時甚至會超過對于父母親的關系,所以說師生關系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

  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被教師接納和信任,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也享受到師愛的溫暖,得到教師的支持、體諒和鼓勵,學生會充滿自信。師生間的真誠相處和智慧感情的交流,會培養(yǎng)出學生的各種優(yōu)良品質(zhì),從而使得學生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能逐漸發(fā)展起健康的個性。

 、硨W生個性社會化發(fā)展的影響

  學生個性社會化主要是在人際關系系統(tǒng)的影響下實現(xiàn)的,對其起決定作用的實際上是學校的人際關系,其中良好的師生關系,起著主導作用。首先,學生在與教師相互作用的關系中,能逐漸學會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并從中學到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行為準則和價值觀等。其次可以不斷積累交往經(jīng)驗,調(diào)整自己的角色行為,逐步培養(yǎng)一些社會能力;另外,對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學生通過良好的師生關系逐漸學會正確認識自己、評判自己,會促使自我意識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二、如何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良好師生關系

  (一)教師要信任和尊重學生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師生雙方共同的努力,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教師必須對學生充分理解,對學生有誠心誠意的愛,必須堅持對學生持尊重的態(tài)度,堅持以啟發(fā)誘導為主,對于毛病較深的學生要注意抓時機,不要對著干,要防止激化,禁止體罰。

  魏書生老師曾說:“師生之間就像高山與高山一樣,你對對方心靈大山的呼喚:我尊重你??那么對方心靈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對方的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對方的回音決不會是:我愛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對忽視學生的人格、剝奪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表示深惡痛絕,他說:“人人都說小孩子,小孩子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還要小。”

  所以要學生尊重教師,教師必須首先尊重學生。

  (二)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

  學生和老師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更是平等的,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方式同樣應受到重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放棄家長作風,不能隨便對學生發(fā)號施令,同時我們教師也要轉(zhuǎn)變觀念,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教育每一個學生,先作他們的忠實聽眾,再慢慢地對他們加以輔導和指引,從而使得學生信任和愿意接近。

  我們所說的平等對待學生,還指教師平等地對待全體學生,而不能有親疏遠近,厚此薄彼。教師要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對優(yōu)生拓寬他們的興趣愛好以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對后進生也要多一些關愛,促使他們向優(yōu)生看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一種自我認同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加深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了解。

  (三)教師要有為學生服務的精神

  學生作為尚未成熟的個體,自我控制力較弱,若缺乏成人的監(jiān)督和管束,其學習效果必定不能保證。要想成為學生的朋友,與之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應該具有服務的精神,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和多方面的服務,只要教師在思想和行動上真正地去接近學生,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在第一時間幫助他,教師把自己的愛無私地奉獻給學生,那么師生之間才能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良好師生關系。

  “學生與教師一樣,在人格上是獨立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都需要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風,善于營造寬松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教師的人格對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要想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就要在加強自身素質(zhì)的同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教師要由教學的操作者、主宰者變?yōu)橐龑д、激發(fā)者、組織者,這樣才可以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良好師生關系,促使師生成為學習、發(fā)展的伙伴。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看這兩句話有因果的關系,唯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如果天天賣舊貨,索然無味,要想教師生活不感覺到疲倦是很困難了。所以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4

  我作為一個年輕教師,參加工作十三年來,在學校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助下,不斷地總結(jié)教育教學的經(jīng)驗和教訓,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工作這些年以來,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范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育學認為:"教學活動既是以傳授知識和吸收人類間接經(jīng)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的情緒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每一節(jié)課都是師生雙方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tài)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愿意把心里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愿意向我尋求幫助,課堂上,在對聯(lián)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松,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甚至已經(jīng)下課了他們也經(jīng)常圍著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轉(zhuǎn)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可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jīng)]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我會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jīng)驗表明,經(jīng)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四、教師要學會傾聽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于傾聽。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xiàn)。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于告訴對方你的態(tài)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了解學生內(nèi)心需要;傾聽,將使我們教師更虛懷若谷,博采眾長,銳意進取,內(nèi)涵深厚。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5

  在這段時間,我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lián)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當代出類拔萃的偉大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紀念碑。在此我們可以汲取到許多用來豐富和指導自己工作的理論和經(jīng)驗;它可以作為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啟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yǎng)人的教科書、素質(zhì)教育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鑒。下面來談談我讀書的心得。

  一、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jīng)是個孩子。"

  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中,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他們并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jié)果。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育才能成為教育,就本質(zhì)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愛學生,讓他經(jīng)常具有作為智力勞動者的自尊感,作為公民的自尊感,作為自己父母兒女的自尊感,作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績而變得美好起來的個人的自尊感。我們要讓學生經(jīng)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獲。

  二、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形成情緒高漲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

  我們上課時有時常常會感覺到學生學的沒勁,教師也感覺講得沒意思,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教師講課時激發(fā)不出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對教材研究不深,沒有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除對教材講述的含糊不清,針對性不強外,不注意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以至于孩子們有的聽不進,有的聽不懂,也因此形成了一種沉悶的感覺。教師的這種淡而無味的課堂教學,對教材鉆研不精的態(tài)度,立即會傳遞給學生,這樣一來,教學內(nèi)容似乎成了架設在師生之間的一條鴻溝。面對著難以逾越的寬度,學生怎么能精神得起來,興奮得起來?

  學生對學習的熱切愿望,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動力。培養(yǎng)這種愿望與學校整個教學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而它的'實現(xiàn)首先得依靠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與激勵,作為教師的我們,更要時刻注意克服那種令學生昏昏欲睡的課堂語調(diào),用飽滿的熱情激發(fā)學生求知的動力。

  讀了這本書后,我不但對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他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它讓我謹記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努力改進并完善教育方法,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搭建發(fā)揮發(fā)展才能的平臺,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6

  當張老師一再提醒要在考試之前讀一本教育學專著時,我心中就一直在嘀咕,“教育學專著—-苦澀難懂的玩意兒”。然而當我從書柜中翻出在地壇書市淘的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我的心不禁興奮起來。

  在網(wǎng)上搜索“蘇霍姆林斯基”,可以看到“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他主張個性和諧發(fā)展。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

  為了解決中小學的教育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他專為中小學教師寫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到一個問題,這中間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真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特別是想想自己在幾年后將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身份走上講臺,肯定總會發(fā)現(xiàn)時間不夠用,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還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他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應付作業(yè),在網(wǎng)上和雜志上匆匆忙忙的搜索著相關的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知識,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這是將來做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7

  蔡元培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被毛主席譽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一生追求民主自由,提倡興教育以救國,倡導以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為急務,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以世界觀教育為終極目的,以美育為橋梁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初步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的新教育體制。他學貫中西文化,主張教育改造社會、奠定生活,并努力實踐之,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chǎn)。

  高平叔先生六十年如一日,信守諾言,直至耄耋之年,終于實現(xiàn)職志,編訂好蔡元培"全集"、"選集"、注釋本"文集"等近30種文集!恫淘嘟逃撝x》正是蔡元培著,高平叔編訂的文集。

  一、追蹤蔡元培教育改革步伐

  蔡元培所處的的時代,中國社會正經(jīng)歷著"三千年未有之奇變"。國弱民愚,清政府媚外妥協(xié),屈服于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蔡元培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主張教育救國論,形成了極為豐富的教育思想,為我們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chǎn)。

  他6歲入家塾發(fā)蒙,24歲中進士,其后順利地邁上了"學而優(yōu)則仕"的仕途。直至1898年,蔡元培辭官返鄉(xiāng),開始委身于新教育,提倡"自由讀書"。他的教育救國論思想在教育實踐中逐步得到發(fā)展。1920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為改變北大官僚習氣,整頓學風,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改變學生觀念;不管資歷、學歷,不論黨派,聘用積學而熱心的教員;提倡和助成各種社團,鼓勵和支持創(chuàng)辦各種刊物;倡導和推行平民教育;充實文理法科;溝通文理;采用選科制;創(chuàng)辦研究所;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主張教育獨立議;開放女禁等,胡適稱蔡元培主持北大的時期為"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在這一階段,蔡元培教育思想,尤其是高等教育思想,從理論到實踐,都得到前所未有的豐富。

  二、認識蔡元培語文教育思想

  蔡元培對語文教育有著自己獨到精辟的見解,這與其特殊的個人經(jīng)歷、時代背景和整個教育思想相關聯(lián)。一方面,蔡元培脫胎于舊教育,他本身就是傳統(tǒng)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這也讓他對舊教育之種種弊端有著別人更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蔡元培曾委身于新教育,以實踐來充實其語文教育思想。蔡元培語文教育思想作為其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體現(xiàn)著其新教育思想理念與特點。特別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實用主義滲透在語文教育中,就是強調(diào)語文的工具性即學文為使人人都能掌握表情達意的工具。美育思想滲透到語文教育,即倡導以語文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健全人格。

  他對于語文課程的理解與定位獨樹一幟,提出語文課程的目標是"要全國的人都能寫能讀"。他希望通過掌握語文應用的普及,從而提高國民文化素質(zhì),促進國家進步。 "語言者,思想之媒介,猶之錢幣為貨物之媒介"。他說思想可以通過語言這個載體得到傳播。人們在掌握和運用語言的同時,先進的思想也自然在全民之間得到廣泛傳播。很顯然,蔡元培認為,不但語文是使人人都掌握表情達意的工具,而且語言文字的掌握能提高國民思想素質(zhì)。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還認識到語言與思維的關系。"思想如傳熱,無語言以護之,則熱度不高;思想如流水,無語言以障之,則水平如故"。蔡元培認識到語言與思想密不可分,體悟到言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思維的過程。

  而對于語文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蔡元培非常重視自然環(huán)境資源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一部分,他認為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能夠?qū)φZ文教育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就像他說的:"我們大家曉得,攻文學的人,不獨要在書本子里探討,還當受大自然的陶熔。是以求學的環(huán)境,非常重要。請看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他們都設在城外風景佳絕之地因此,這兩個學校里產(chǎn)生的文學巨子,亦較別校為多。諸位求學于如此山明水秀之處所,自必興趣叢生,收事半功倍之效。"

  蔡元培從時代之需、民族之急出發(fā),提倡教育救國論,希望通過教育開啟民智,培養(yǎng)革新人才。而其語文教育思想也秉持教育救國論理念,站在時代之需與民族之急角度出發(fā),融匯我國優(yōu)秀語文教育傳統(tǒng)和西方先進教育思想,試圖解決舊教育之種種弊端,建立符合個人、民族和社會生存、發(fā)展需要的.新語文教育。

  縱觀蔡元培語文教育思想,主要表現(xiàn)為滿足人們?nèi)粘I钚枰膶嵱眯浴臅r代之需出發(fā)的時代性、依據(jù)科學民主教育理念的科學性、提倡開放語文課程的開放性等特點。

  三、讀《蔡元培教育論著選》獲啟示

  蔡元培語文教育思想對語文新課程改革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我從中讀到了以下幾點:

  1、兼容并包,構(gòu)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

  兼容并包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最大特色。推及到語文課程,兼容并包即要求構(gòu)建開放的語文課程,即聽說讀寫各種能力并重;論述類、使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本同在;開發(fā)各種資源,增強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與外國先進文化相融合;增強課程的選擇、拓展學習的空間;白話為主,兼顧文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等各個方面。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方面,蔡元培已經(jīng)意識到自然風光、校園景點、文物古跡等作為一種隱性課程資源,可增強學生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強化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我們應該養(yǎng)成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

  2、針對語文課程特點和學生身心特點,改進教學方法。

  蔡元培主張教學要有科學性,使教學要適應兒童身心發(fā)展,崇尚自然,發(fā)展個性,在實踐中獲得語文素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中,我們更應該倡導在教師主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啟迪者,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應當教授學法。讓學生在與老師、同學的合作中求得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創(chuàng)設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師生在教學活動中是平等的,充分發(fā)揮各自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教學相長。

  3、提高教師素養(yǎng),轉(zhuǎn)變師生觀。

  蔡元培對"師范"這個職業(yè)有著精辟的見解。他認為教師是人類最重要的職業(yè)。作為一個教師,既要做到"師",即學高為師,又應做到"范",即身正為范。我們可在蔡元培教師觀的基礎上延伸出:教師應努力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順應時代要求,不斷更新觀念,豐富專業(yè)知識,改進教學水平;教師應認真讀書,拓寬自己的視野;要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學法;應發(fā)揮主動性,發(fā)揮自身特點和條件,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應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環(huán)境,關注學生主體多樣性和獨特性;應尊重學生的見解,師生之間教學相長;應參與教學研究,提高自身教研能力;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使學生實現(xiàn)三維目標;應溝通課內(nèi)外,利用各教育資源,拓寬學生學習空間,增加實踐機會。

  4、編寫現(xiàn)代、科學的語文教材。

  語文教材特別是語文教學書是培養(yǎng)人、造就人的,對個人、對社會都又非同尋常的價值。蔡元培雖未形成完整系統(tǒng)的教材論體系,但他認為教材編寫最重要的就是選文。我們選文時應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選文要典范,要文質(zhì)兼美,應有鮮明的時代性、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及適應學生心理。教材應突出語文課程的特點,體例和呈現(xiàn)方式應靈活多樣,注重體驗和感悟。教材應有開放性和彈性,不能死死地封閉住教師與老師教學的空間。教材在合理安排課程計劃和內(nèi)容的基礎上,盡量給地方、學校、教師、學生留有開發(fā)和選擇的空間。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8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十分重視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他認為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此,葉圣陶專門寫過《習慣成自然》和《兩種習慣養(yǎng)成不得》等文章。這些文章雖然寫于20世紀40年代,但至今讀來倍感親切,文中所闡述的主要思想對當今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仍不乏啟示意義。

  養(yǎng)成習慣貴在躬行實踐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實踐家,葉圣陶先生非常強調(diào)在習慣養(yǎng)成中的身體力行。他認為,要養(yǎng)成某種好習慣,要隨時隨地加以注意,躬行實踐,才能收到相當?shù)男Ч。他以常見的事例來說明這個道理。他在《習慣成自然》一文中寫道,"要有觀察的能力,必須真?zhèn)用心去觀察;要有勞動的能力,必須真?zhèn)動手去勞動;要有讀書的能力,必須真?zhèn)把書本打開,認認真真去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須真?zhèn)把公民應做的一切認認真真去做",這樣,我們"所知"的才能逐漸化為我們的習慣,成為相應的能力和素質(zhì)。

  "習慣成自然"就是能力什么是"成自然"呢?葉圣陶先生認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費什么心,仿佛本來就是那樣的意思"。他舉例說,"走路和說話是我們最需要的兩種基本能力。這兩種能力的形成是因為我們從小就習慣了,'成自然'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如果不達到習慣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免勉強強地做一做,就說明我們還不具有那種能力"。他進而指出,通常說某人能力不強,就是說某人沒有養(yǎng)成多少習慣的意思。比如說張三記憶力不強,就是張三沒有把看見的、聽見的一些事物好好記住的習慣。說李四表達能力不好,就是說李四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說出來的習慣。因此,習慣養(yǎng)成得越多,那個人的能力就越強。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yǎng)成種種的習慣"。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習慣,增強能力。葉圣陶認為,"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yǎng)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yǎng)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孔子一生"學而不厭"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讀了葉圣陶先生的著作之后,自己反思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老師首先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適時為孩子立規(guī)矩。

  其次老師要依據(jù)孩子的年齡采用相應的方法培養(yǎng)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不能想起來就要求一下,想不起來就聽之任之。老師要有堅強的教育意志,立下規(guī)矩之后就應要求孩子堅守。經(jīng)過日復一日的訓練,孩子定能養(yǎng)成好習慣。

  再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特別需要施教者要求一致。這一點就要求老師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使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更好的結(jié)合。

  最后,要強調(diào)的是老師的榜樣作用。要求孩子有良好習慣老師要以身示范,因為學生是愛模仿的。

  一個學生如果生活、衛(wèi)生習慣好,就有益于身體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優(yōu)良;學習習慣好,定能取得好的學業(yè)成績?傊晳T對人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yè)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也曾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當努力求得好習慣。"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則說:"習慣養(yǎng)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生受其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的幸福,作為老師高度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義不容辭。

  最近幾天,通過網(wǎng)絡瀏覽了有關教育孩子的書,如周弘的《賞識你的孩子》讀后有幾點心得。

  賞識教育源于一位偉大的父親——周弘。他利用傳統(tǒng)教育中賞識的巨大能量,把女兒周婷婷由一個令人同情的聾啞孩子培養(yǎng)成為我國第一位聾人大學生。他在《賞識你的孩子》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賞識教育的概念。賞識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運用欣賞、鼓勵的態(tài)度去看待、評價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符合生命成長的規(guī)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發(fā)現(xiàn)和發(fā)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

  賞識教育的本源是愛,如果我們的老師、家長都能用愛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那我們的孩子或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你能行","你真棒",在老師、家長的鼓勵下,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成長。賞識性語言與動作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快樂的動力、一種向上的自信,其奧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壓在他們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潛能就象火山一樣爆發(fā)了。這世界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會不會使用"賞識教育"這把開啟孩子心靈的金鑰匙。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不少孩子有這樣的體驗,因為在某次考試中考出了好成績,從此就愛上了該門課程,可見錯誤!鏈接無效。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樹立這樣的觀念:賞識是引導孩子走向成功的階梯。作為老師、家長,應該學會賞識孩子。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9

  閱讀學習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這本書之后,我感觸頗深。

  現(xiàn)代的素質(zhì)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要尊重每一位學生,注重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課堂教學中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書中提到的使用于日常教學中的媒體教學能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給他們以產(chǎn)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積極性也就提高了,學習也變得主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我從中懂得了教學媒體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更好的駕馭。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nèi)容很清楚的呈現(xiàn)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與體會。而好的板書也可以讓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教育理論中所倡導的終身學習理念對于我們的教育教學以及我們自身都頗有重要意義。常言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教師我們更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jīng)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jīng)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xiàn)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nèi)化來指導實踐,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的要求,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

  在競爭日益激烈并講求實效的今天,我們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認真學好教育理論的同時,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還要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zhì)。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10

  陳鶴琴先生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專家,他在大量理論和實例研究基礎上從身體、智力、情感等方面提出了幼兒教育目標和方法。教育目標首先要解決"做怎樣的人"的問題,通過教育培養(yǎng)出的人應該具有合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務他人的精神;應有健康的體格,養(yǎng)成衛(wèi)生的習慣,并有相當?shù)倪\動技能;應有研究的態(tài)度,充分的知識,表意的能力;應能欣賞自然美和藝術美,養(yǎng)成歡天喜地的快樂精神,消泯懼怕情緒。字里行間,能夠強烈感受到他對孩子的慈愛與嚴格,慈愛到體貼入微,嚴格到?jīng)]有遷就。

  我認真拜讀了《陳鶴琴》,漫游在陳鶴琴幼教思想的長河里,總是思緒翻滾,感覺受益匪淺。陳氏的幼教理論和思想原則,是那樣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學哲理,是那樣標新立異,有包含廣博的社會生活內(nèi)容,他先進的"活教育"理論,引導中國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他強調(diào)了"做人"的基本條件:第一,要有強健的身體;第二,要有建設的能力;第三,要有創(chuàng)造的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態(tài)度;第五,要有服務的精神。在此基礎上他又進一步豐富了"目的論"的內(nèi)涵,提出"做人、做中國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做世界人"。這一目的論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做人的內(nèi)涵——做一個具有現(xiàn)代綜合素質(zhì)的新人。陳鶴琴先生"活教育"理論給了我不少啟示。

  一、教學方法多樣性

  生活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就要注意環(huán)境,利用環(huán)境,環(huán)境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可以變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謠、兒歌、故事等,許多都富有教育意義。游戲也是很好的教學手段,并增加教師與兒童、兒童與兒童之間交往的機會。要激發(fā)兒童的學習動機、興趣和求知欲,必須要做到陳老提出的教學方法。

  二、活動性與主體性是緊密相連的。

  陳鶴琴先生指出了:"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fā)現(xiàn)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的知識,他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兒童自己具體的`和自發(fā)的參與各種活動,才能獲得真實的知識,才能形成他們自己的假設,給予證實或否定。教師應當重視引導兒童自我發(fā)現(xiàn)的學習

  三、發(fā)揮環(huán)境的暗示作用

  區(qū)域活動就是通過有目的地為孩子提供豐富材料和有意義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在其中自由選擇、主動操作擺弄,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并在活動中獲得經(jīng)驗,體驗成功的愉悅的一種活動。它是實施個別化教育,促進孩子自主學習的很好形式。老師應該退到隱性地位,把材料推到顯性地位,將材料"活化",賦予材料生命力。通過材料來營造一種環(huán)境,讓環(huán)境告訴幼兒,這里可以做什么,該怎么做,讓環(huán)境來"說話",發(fā)揮暗示作用。

  讀了陳鶴琴先生的《陳鶴琴》,促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更上一層樓。我會秉著陳鶴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完善自我,不斷提高。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11

  我利用休息時間拜讀了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教育的55個細節(jié)》和《愛的教育》,通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nèi)绾巫鋈恕R韵率俏业囊恍w會: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yōu)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yǎng)者,就更應該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達到一種境界:讀書內(nèi)化為自己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師讀書不同一般人讀書,要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要帶著問題讀書,深入思考、大膽懷疑、努力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學習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觀選擇。如讀教育名著,與大師對話,和名校交流,拜專家為師,以學者為友等等。不僅學大師們的理論精髓和實踐經(jīng)驗,更要學習他們不迷信權威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習他們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獻身事業(yè)的人格力量。同時要懂得把學習內(nèi)容轉(zhuǎn)化積淀為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許多專家也給我們提供了經(jīng)驗和指導意見。

  李海林校長總結(jié)的讀書方法是:在身邊尋找問題----帶著問題讀書----通過讀書找到解決問題的觀點、立場、方法---用書中找到的觀點、立場、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改善自己的行為。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鑒。

  特級教師宋如郊認為:"讀書學習這個過程貴在堅持和得法。"他總結(jié)出一線教師讀書的要點:

  第一,讀書要堅持這樣的習慣:

  1.勤,天天讀一點。

  2.博,各種書都看一點;3.新,追蹤前沿的新信息;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寬度;新,是銳度;思,是深度。第二,讀書要堅持內(nèi)化:

  由數(shù)量上的積累進而形成質(zhì)量上的積淀;2.將資源轉(zhuǎn)化為能量。即將所讀內(nèi)容有效轉(zhuǎn)化,為己所用,變成自己的'專業(yè)思想和技能。第三,讀書要堅持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1.即重點要突出,教育理論和本專業(yè)的著述是讀書的重點,數(shù)量上要保證,時間上要傾斜,整合上要優(yōu)先;2.返"本",即經(jīng)典著作要常常"回頭看",常讀常新,像《葉圣陶文集》這類著作應該多看幾遍,每一遍都有新收獲。

  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_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于酒囊飯袋、行尸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教師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二是用思想陶冶學生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yǎng)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于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復,不可替代,無比珍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有一條就是寬容,在《中國教師缺什么》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云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著承認兒童的差異,承認兒童的未完成狀態(tài)。教育應從寬容開始。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

  對待工作如此,對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不如意,同事相處、朋友相交,難免有一些誤會,但如果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質(zhì)人生,二是藝術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但追求一種快樂的讓心靈釋放的藝術人生還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讀書。作為教師,尤其要多讀教育類書籍。愿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智慧。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12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朋友,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位好老師。最近,我在閑暇之際,靜下心來讀了一些教育大師的著作,感觸頗深。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教師要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這句話道出了讀書的重要,尤其是教師,讀書更為必要。

  君不見"人"字下面是空洞洞的部分,要填滿它,惟有讀書。作為人,我們無法憑單薄的身軀與萬物抗衡,如果想到"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人生就更一無是處了。好在世界有了一筆財富——書籍,造物主又賜給人類讀書的能力,為此,我們可以暢游書海之中,盡情享受生命,體味自然。

  讀書無需附庸風雅,讀書本身就是感受快樂的過程,它讓人滿足,使人心安。當今人皆趨利的時代,與其感嘆人情冷漠,世態(tài)炎涼,與其等著被物欲淹沒,隨波逐流,倒不如靜下心來讀點書,使自己開始浮躁的心靈受到洗滌,漸漸成熟起來。因為讀書,就是與一個個高尚的靈魂在對話。萬丈紅塵滾滾,我們的心容易被封塵,而讀書可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拂拭,得到凈化。"書香人生"是快樂人生,也是美麗人生。

  袖長方能善舞,教師是教人讀書的人,自己首先必須捧起書來。當今社會被稱為"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從量上看,裂變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識即使剛印到書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不用說將這些知識運用于未來。知識從質(zhì)的角度看,更趨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識,死的知識的記憶在很大程度上交給電腦去完成了。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為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學生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師不得不拋去因"知識淵博"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去學習,去讀書。教師一旦不能經(jīng)常更新知識結(jié)構(gòu),不能對新的知識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就有可能被學生看不起,視為"老古董",那麻煩可就大了。

  只有擠出時間,堅持讀書不輟,給自己不斷充電,真正具有廣博知識的教師,才能坦然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去親近學生、感召學生。也只有這樣的教師,在課堂上才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絕,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當代名師鄭杰老師說"教師的魅力在于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淀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zhì):個性、修養(yǎng)、風度、氣質(zhì)、幽默感,對人尊重的態(tài)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教師對知識的虔誠態(tài)度是多么令人感動啊!"教師讀書使教學生涯充實、富足,使自身更有人格魅力,是一份幸福,一種美麗。

  記得初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文章,還是在讀師范的時候。那時,我是帶著完成學習任務的心態(tài)去讀的,對于書中的教育理念,只有理性的認識,沒有實踐,沒有感悟,自然不會"記憶猶新"。如今,我再次讀《給老師的建議》,不禁被作者的才思敏捷,文筆的深刻雋永所折服。蘇霍姆林斯基帶著我走進了一座教育思想的寶庫,把我領進了一個全新的教育科研的領域。讀他的書,使我感到思想是美麗的,讀書更是一種美麗。

  繼蘇霍姆林斯基之后,我又接觸了另一位大師級人物——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的語錄,諸如"愛滿天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等,早在讀書的時候就在心靈扎下根,F(xiàn)在,靜下心來認真研讀《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才真正理解先生的教育思想,更感受到了先生那種矢志不渝奉獻教育的精神。站在《陶行知教育文集》面前,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渺小,讀它使我充實,使我純凈,也使我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美麗。

  書像一座山,它吸引我擠入其間,攀越上去。讀書,使我感受到徹悟的真,仁愛的善,高尚的美!讀書本身,就是一種美麗。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13

  十一長假期間,我讀了《教育與人生——葉圣陶教育論著選讀》。我由衷地敬佩這位世紀老人對20世紀中國教育做出的卓越貢獻,贊嘆他的偉大思想和超凡智慧仍然對新世紀的教育具有振聾發(fā)聵的巨大影響。也如該書編者概括的:"葉圣陶教育思想本質(zhì)上是一種教育改革思想,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教育改革思想。"真是"葉老不老,永遠的葉圣陶!"輕輕合上書,不僅讓我對"教育與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好人生是我們每一個人孜孜以求的。好教育引導人們求真向善臻美,引導人生向自由與光明的境界緩緩飛升。好教育是為了人生的教育,而不是為了任何外在目的的教育。對美好人生充滿向往,充滿信心,無限相信良好教育的力量,是一個真正的教育者的精神修養(yǎng)。

  教育對人生到底應該起什么作用呢?葉老在1934年時就已經(jīng)闡釋過教育與人生的關系:"以教育認識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這些觀點今天看來,不算老生常談,自有其積極的時代價值。

  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的人生,著眼于學生的成長和終身發(fā)展。這是葉圣陶先生一貫的教育思想。葉老在《假如我當教師》一文中,再次鮮明地申述了這一思想:"我如果當中學教師,決不將我的行業(yè)叫做‘教書’,猶如我決不將學生入學校的事情叫做‘讀書’一樣。書中積蓄的古人和今人的經(jīng)驗,固然是學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學生方面說,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經(jīng)驗成為自身的經(jīng)驗,說成‘讀書’,便把這個意思抹殺了,好像入學校只須做一些書本上的功夫。因此,說成‘教書’,也便把我當教師的意義抹殺了,好像我與從前書房里的老先生并沒有什么分別。我與從前書房里的老先生其實是大有分別的:他們只須教學生把書讀通,能夠去應考試,取功名,此外沒有他們的事兒;而我呢,卻要使學生能做人,能做事,成為健全的公民。"讀到這些文字,不禁唏噓再三,感慨萬千。教師要高度重視"身教",加強自身師德建設。

  我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見教師對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作用。時代的發(fā)展,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新時期的人民教師進一步樹立愛國敬業(yè)的崇高的職業(yè)理想,志向高遠;要求我們廣大的教師遵循教育規(guī)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zhì)量觀、人才觀,忠于職守,甘于奉獻;要求教師要熱愛學生、關愛學生,以人為本;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要求廣大教師終身學習、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這些要求不是教條,而是公眾對教師的要求,是整個國家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教育的發(fā)展對教師的要求,是一種客觀的、內(nèi)在的要求。

  葉圣陶先生在《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一文中指出:"教育工作者必須為當前的受教育者著想,將來攀登新高峰窺見新奧秘的正是他們,非趁早給他們打基礎不可;A怎么打?還是身教為要。事事不馬虎,樣樣問個為什么,受教育者看在眼里,印在心里,自然而然會養(yǎng)成鉆研探索的良好習慣。"葉老認為,"以身作則"是極其重要的守則,是任何人都應該履行的,"教師尤其應當如此"。葉老多次談到,教育者自己要為受教育者作出榜樣來,讓受教育者自動仿效,收到的效果當然比光憑口說深切得多。在加強師德建設的今天,葉老的這些觀點無疑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葉老說"在教育方面,什么學制、課程、訓導綱要、教科書籍,比起教師來,都居于次要地位。"是啊,教育事業(yè)是要靠一代一代的教師去做的。古人曾經(jīng)說過"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能影響一代一代的人才培養(yǎng),一個差勁的教師是誤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弟。"作為當代的我不想"誤人子弟",所以不能只等旁人來"覺我",要靠自己覺悟。正如葉老說的"凡是人生的一切,從‘外鑠’得來的,雖言表名理,行合正誼,也不過是被動的;若是從‘自覺’得來的,便靈心澈悟,即知即行。"

  新課程的開放性、研究性、選擇性、多元化、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等諸多特性使我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教育與人生",讀這幾個字只要幾秒鐘,但是要搞好教育,譜寫好美妙人生卻是一個大工程,要下功夫。作為教師的我,要承認自己在某些知識和經(jīng)歷方面的欠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縮短知識更新的周期。一次性學習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身為教師的我必須持久地學習,并且在讀書學習的同時不斷進行理論研究、實踐反思和感悟積淀,才能學得真知,悟得真理,進而厚積薄發(fā),才能成為博學多才,腹有書卷氣的教師。我更要銳氣昂揚,跳出樊籬,敢教敢試,永不言敗,教出個性。也許,我只能是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師,但為了一班一班學生的"人生",也為了我的教育人生能出點彩色,我要堅持自覺修煉"為人生"的各種素養(yǎng),提升自己,要讓我的教育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1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生動地詮釋了"成才先成人"的深刻含義。而班主任作為平時和學生朝夕相處的師長和領導者,除了需要重視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成績提高以外,更應專注于"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我進入園區(qū)一中以來,也積累了近一年的帶班經(jīng)驗。下面就談談我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教導學生的一些做法。

  一、小事做起,教導學生做個認真細致的人

  還記得初一新生剛?cè)雽W時,一個個活潑好動,骨子里帶著95后特有的叛逆和散漫。剛發(fā)的新書和本子隨便扔進了課桌洞,出教室時直接站起來走人,絕不會把桌子排好、椅子塞到桌子下方。整個教室可以用亂七八糟來形容。

  于是開學的第一天,教會這些孩子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成了當務之急。我特地在吃飯前留下15分鐘,在講臺前示范給他們看:如何在出教室前整理好自己用過的桌椅和物品——書本文具理好后工整地在桌洞里碼好,不可以一塞了之,桌洞的整齊程度直接反映出它的主人是怎樣一個人;桌面上整潔無物后站起身把椅子全部塞到課桌下,必須保證"全部塞入",否則就不整齊了;最后每個人再調(diào)整桌子的位置,對準地上相應的點。這樣,只要每人做好這3步,就算教室里空了也一樣整齊。雖然之后的2、3天,還是偶爾有同學會忘記做好3步驟,但整體已經(jīng)有了質(zhì)的飛躍。對于偶爾忘記的同學,我會在出操回教室前讓全班先在走廊里看看教室的桌椅。這時誰忘了塞椅子或者沒有全部塞進去,大家一目了然,當事人也會因為被大家看到了自己的失誤而牢記這次教訓,下不為例。所以開學后的第二個禮拜開始,班級的桌椅排放再也沒有出過問題。整齊的桌椅體現(xiàn)了班級同學的認真和細致。

  另外,教室后面書包柜上整齊地攤著6塊抹布。我也要求學生,無論誰用過抹布以后都要沖洗干凈,擰干,如原樣整齊攤在后柜上。如果團成一堆,一來不整齊,二來容易產(chǎn)生異味、滋生細菌。這條規(guī)定當然一開始實行時也經(jīng)常有人做不到。畢竟平時在家這些小公主小皇帝可能連抹布都不會拿一下。每次課間巡視,當我發(fā)現(xiàn)有抹布不齊時,就會叫停學生們的講話,讓全體朝后看向抹布,再由我整齊放好,提醒他們下次不要忘記。經(jīng)過2、3次后,抹布問題也解決了,我們教室的抹布現(xiàn)在總能整整齊齊地想畫布一樣展開在后柜上。

  無論是桌椅的排放還是抹布的展開,雖然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當學生們學會用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去處理這些小事時,想必這股認真的勁兒已經(jīng)被他帶到了學習和生活中去了。

  二、言辭鼓勵,激勵學生做個積極上進的人

  我們教室的墻上,貼著這樣一篇文章《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

  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

  從今天起,你們要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于對自己的懈怠不能容忍,因為你一旦懈怠,別人就會超越你;

  從今天起,我不要聽到所謂的"我不優(yōu)秀,但我很快樂"的娘娘腔,因為這是自欺欺人,不要陶醉在這種低級的自我安慰中。落后就要挨打是不變的真理。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于被別人贊揚——盡管你不是為別人而活;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于堂堂正正地接受優(yōu)秀給你們帶來的榮譽花環(huán);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于從優(yōu)秀中得到快樂——而不要認為這樣很累;

  這就是我們班級的精神,這就是我們做人的風格。

  讓別人去嫉妒吧,你們要習慣于被別人嫉妒,因為你們的確優(yōu)秀。

  當優(yōu)秀成為習慣之后,你再想不優(yōu)秀都難!

  請你們記住

  播下一個行為,收獲一個習慣。

  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加油吧!8班!讓優(yōu)秀成為你們的.一種習慣!

  每次周一班會課時,我都會和全班同學一起高聲朗讀這篇文章。在一次一次強化練習中給他們以鼓勵和信心,為他們提出一次高過一次的新要求,幫助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新一周的學習和生活中去。而這樣積極的言辭鼓勵,可能正是班級一直在同年級中保持領先的動力之源。

  三、感悟生活,教育學生做個懂得感恩的人

  我常利用班會課時間,和學生們一起分享網(wǎng)上和報紙上一條條感人至深的真人真事,然后請他們上臺交流心中的感概。還會讓他們在紙上用只言片語記錄下最近和父母、老師的接觸中有哪些感受、或者發(fā)生了什么不愉快,有何自我檢討。每當我看到孩子們充滿真情實感地寫道"那天我其實特后悔對媽媽不理不睬的。"或者是"感謝老師一直加班加點為我們指導不會的題目。"時,我心中也流淌著滿滿的感動。并且我會在家長會時,把這些充滿感恩的紙片發(fā)到每個家長手中,讓他們自己去解讀孩子們平時因為害羞而沒有說出口的情感,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孩子也同樣愛著他們。

  讓這群孩子懂得感恩,讓他們能意識到今天自己獲得的一切,不是憑空而來,除了自身的努力,還有許多人在背后的創(chuàng)造和奉獻。感謝父母孕育生命,感謝老師賜予知識,感謝他人給予幫助,才會讓他們每個人有勇氣面對一切。讓學生們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huán)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其實當孩子學會了感恩,還有什么事不好辦呢?他們會以更親近的姿態(tài)對待父母師長,他們也會以更大的熱情和動力投身于生活和學習。這樣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感恩的孩子,會有誰不喜歡呢?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15

  大學時在學校那座十二層圖書館里,不經(jīng)意間在一個角落里瞟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個名字,當時并沒有在意這本在圖書館里安靜的陳列的作品。后來只是從別人口里印證了確實有這么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梢驗楦鞣N因素后來一直也沒有機會拜讀。

  我初涉講臺之時,還是一個對教學懵懂的女孩,對教育有著一知半解,對教育也有著諸多的疑惑。正在為自己的教學理論貧乏而感到苦惱之時,我想到蘇霍姆林斯基,并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真是“踏破鐵皮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它猶如一茗,品一口,濃香四溢,回味無窮,只叫人欲罷不能;他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他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他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茅塞頓開,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教育理論大師,給教師提的每一條建議,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所提的教育建議涵蓋了教育的方方面面。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可謂讀此一書,等于讀了一本教育學與心理學合編。讀了這本書,只覺得思緒萬千,收益匪淺。今年有機會參加了縣里的青年教師研修班培訓,當?shù)弥枰喿x一本教育論著時,我不由自主的再次捧起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蘇氏在開頭就提出了一個至今令許多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到最后還可能出現(xiàn)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個普遍性的問題不光是在蘇氏所處的那個年代存在,就是在當今,絲毫未見減少。小學六年后到了初中,學生之間的差距更大而且還在繼續(xù)拉大。就拿我自己認教語文來講,優(yōu)生洋洋灑灑一篇佳文,基礎薄弱的學生200字的文章多半字還不認識。好的考90幾分,差的只有個位數(shù)。如此的差距著實讓每個老師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不僅如此學生一旦在學習上失去信心,就如他們自己說的聽不懂哪會有興趣,哪會有老師想的那么強的毅力穩(wěn)坐課堂45分鐘。于是久而久之他們又會多一個稱謂“問題學生”。我以前的那個班級,在學校中總評的成績是很不錯的。但在班里就是有那么一位典型的問題學生。上課的時候,不是睡覺,就是搞小動作。在我們同學當中,有很多人是討厭他的,但是對他又沒有辦法。因為他對哪個同學都敢動武,哪個同學對他說一句,那個同學就沒有好下場了。部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滿意他的表現(xiàn),對他提出批評,他也敢在課堂上和老師頂嘴,把老師氣得個半死。更令人氣憤的是,和他坐的同學整天都要用手捂住鼻子,因為在他身上,全都是煙氣。那么對這些學生如何進行管理,真是一個荊手的問題,處理不好,可能會毀了學生的前程。如果對這部分學生妥協(xié),那將會影響整個班級。這確實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困惑。

  說起這里面關于成績的原因,教師大都將原因歸結(jié)為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等。說到問題學生,可能最直接的就是搖頭。那么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很多老師可能會想到很多,卻最容易把自己忘了。

  蘇氏在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shù)刈隽私忉專哼@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這句話說白了,就是我國的教育家子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應該說,這條教育原則,對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經(jīng)常說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更是在教案設計、課堂提問、作業(yè)布置上體現(xiàn)這個理念。于是這個時候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起著最主要的引導作用。我們開始少了怨言,我們學會反思。當然這很多時候的只是局限在理論上,在心靈深處排山倒海一下而已。

  因為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要想“個別對待,因材施教”,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致的了解,諸如其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保龅竭@一點,確實不是很容易的。它不僅需要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就拿我班來講,現(xiàn)在學習困難、行為習慣差的學生也較多,每個學生都有每個人的問題,要真正發(fā)揮出每個學生的潛能非常的困難。而自己有幾次是如此做的呢?經(jīng)常是不同類型的學生上這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yè),提著同樣的要求,即使做錯以后的教育方式也是一樣的。試想,如此下去,怎會去個別對待,怎會不產(chǎn)生學習偏差生?這也難怪學生在課堂上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問題學生也就水到渠成了,也難怪苦口婆心的教育起不了作用,難怪整天被學生折騰得心浮氣躁,筋疲力盡了。“因材施教”說的.容易,做的難。以至問題學生的教學成了是老師最頭疼的對象。所以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轉(zhuǎn)變“后進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現(xiàn)實確實是這樣,這樣說恐怕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是啊,后進生向來是老師頭疼的學生,在他們身上花費的工夫不小,卻收效不大,有些教師干脆最后放棄。一旦放棄就會出現(xiàn)之前的問題,那么,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老師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都總結(jié)出了很多很好地經(jīng)驗。在這里,蘇氏給我們也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也可以說是比較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做好這些后進生的“第二套”大綱的工作,意思是通過各種方法讓他們大量地閱讀,盡可能地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使他們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使他們驚奇和贊嘆的東西”。對這些閱讀的材料,教師要精心挑選,甚至自己可以選編一些,像蘇氏,他為了幫助一個叫費佳的后進生,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在這本書中,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編了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并且他還為他搜集一套專門供他閱讀的書籍,大概有一百本書和小冊子,后來又為他配備了另一套圖書,約有二百本,正是這種大量的閱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雖然我們無法做的像蘇氏那般完美,但至少我們可以盡力做的更好。

  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對學困生的教育,寫了如《一個“差生”的“思維的覺醒”》,《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等文章,使我受益匪淺。當然最后我們還是不可避免的會碰到一不分問題學生。我覺得在對待問題學生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低頭,兩處留情

  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問題學生。問題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不管是不是因為成績引起的,由于未成年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對一些問題有不正確的看法或錯誤的做法,是難免的。少年兒童向善向上的本質(zhì),需要加以保護。班主任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就把他當作壞孩子。問題學生中的錯誤,大多是心理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孩子的行為動機往往是純真的,也許是好奇心、表現(xiàn)欲所導致的行為過失,不能輕易或者盲目地定性為道德品質(zhì)問題。孩子們犯了錯誤,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他們正是通過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成熟起來的,班主任應該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寬容、善待他們。教育的基礎在于“愛”,對于問題生要采用同情寬容、感化陶冶、啟發(fā)誘導等方法。但若一味強調(diào)這種“柔”,學生就會把老師的愛心當作對他們的遷就。教師的話就會令而不行,禁而不止,學生就會沒有規(guī)矩,自由散漫,班集體將是一盤散沙。因此,“柔”中要有“剛”。在理解寬容問題生的基礎上,要嚴格要求,批評監(jiān)督。離開了這一點,教育就缺乏力量。

  二、回頭,青山依舊

  學生的發(fā)展各有差異,在一個班上難免會有許多不和諧的地方。如果對這些問題學生提出同一要求或同一奮斗目標,收效甚微,甚至無效。這就需班主任分別為他們精心設計奮斗目標。例如,有一位同學期中考試各科成績均差。我就和她一起分析了數(shù)學學科的試卷,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很容易增加十幾分。因此,我就要求她在下次同等難度的試卷中爭取十分左右的進步。她信心很足,而且很有把握?瓷先ヒ蟮土,但最起碼可以在短期內(nèi)避免她自暴自棄。有些學生本身沒有很多想法,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只知道自己的學習差,一差千萬差,這種想法是極其消極的,老師應該通過正確的引導,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通過努力,取得一定的進步。

  二、抬頭,燈火闌珊

  我們班的學生對學校的一些集體活動,例如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匯演、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等等都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這另我很高興,這說明他們還有積極性,還有興趣。這些活動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專長、個性、閃光點,贏得師生的好評。無形中增強了其自信心。就拿平時的課堂中的課本劇來說,每個學生都恰似一個個導演、編劇、演員,全班都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沒有開小差的,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沒個學生都是優(yōu)秀的演員。那些平時各門學科的成績都很差的同學,他們的表演同樣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為了使一些問題生的愛好、專長得到發(fā)揮并能在老師和同學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促進他們改進不足,努力向上,就得有意識的為他們搭建舞臺,一片燈火闌珊是必要的。

  同時,要讓每個學生(特別是問題學生)都要有這樣一種意識,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這樣慢慢的會調(diào)動積極性,我經(jīng)常在班會課上讓學生談談身邊同學的閃光點,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上,我們好象過分地強調(diào)了他們的學習或品行方面的問題,而忽視了他們身上表現(xiàn)出閃光點。我們是不是過分地自信于“窺一斑而見全豹”反而變成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呢?我試著換一個角度來重新觀察班上的幾個調(diào)皮的學生,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們還真有一些出眾的地方,他們中有的組織能力比較強,有的口才比較好,還有一個對班集體的事特別熱心。讓他們和每個同學一樣在班級中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點。孟子說:“人恒過,然后能改!蔽艺J為,對待好學生也好,對待“問題學生”也好,教師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為他們的進步而驕傲,為他們的成長而自豪,對他們的過失,公平地去對待、化解和消除,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逐步糾正!盁o限風光在險峰”,也得人們一步一步地去攀登,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嚴格要求與悉心呵護并不矛盾,紀律要求是必要的,但可以降低一定的標準,讓他們通過適當?shù)呐湍軌蜻_到,這樣會逐漸引起他們的興趣,這對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引導他們逐步步入正常的學習生活是有益的。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象真正的朋友一樣去細心地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一點,微如螢火,也要細心地呵護,并能引導他們逐步將之發(fā)揚。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給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對于這本書,我認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書中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走出自己的天地。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育教學論著心得體會7篇09-24

讀教育論著心得體會07-17

讀教育論著心得體會【熱】09-16

[精選]教育教學心得體會07-10

(經(jīng)典)教育教學心得體會08-29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08-17

教育教學心得體會09-10

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05-25

教育教學心得體會06-30

教育教學心得體會(優(yōu)秀)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