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實踐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1
一、做到學科的有機整合
這一節(jié)課中,以各學科領域的知識技能為工具,通過實踐活動,將各學科的知識技能進行重組和拓展延伸。利用《科學》這門學科來讓學生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用《信息與技術》學科中的知識來創(chuàng)建博客;綜合《語文》學科進行小記者的采訪和報道。
二、結合時事選擇主題,學生的興趣非常的濃厚。
三、展示形式多樣。
1、符合各小隊的.活動主題。例如粉絲帶小對他們研究的主題是汶川災情,他們認為,圖片是最能體驗這一主題,能讓人非常只管地感受災情,從而引發(fā)人們去關注災情,所以他們選擇用剪貼集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2、能反映學生的獨特體驗、收獲。每個學生是各有所長,成果展示和交流,應該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樹立他們的自信。紅絲帶小隊中的成員都是對電腦非常感興趣的孩子,這次活動就給了他們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他們每天都花很多的時間設計博客,搜集資料,教其他同學進入博客,發(fā)博文,對其他同學發(fā)的博文進行及時地跟貼。
存在不足:
1、每個小隊在匯報時應當向大家介紹自己主題內容,再進行展示。
2、活動環(huán)節(jié)相扣不緊密,使得課堂教學不夠流暢。例如由于博客界面打開速度比較慢,影響了博客的介紹,這個問題是我在課前沒有考慮到的,如果能在課前先打開最小化,這個問題就能解決了。
3、學生展示時老師的指導跟不上。例如:在博客介紹時,一位學生因為緊張而無法進行展示,這個時候,我就先對他進行鼓勵,接著就幫助展示博客內容了。如果這個時候讓小組成員幫助展示就更能體現小組合作了。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2
第一次接任《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學科對我來說還是新生學科,積累的教學經驗也不多,上起這樣的課不免有些心慌。雖說如此,但在本次的《趣味水果》綜合實踐活動中,我認為做得較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1、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伊始,我讓學生來猜猜我的“百寶箱”里裝的是什么寶?同學們興致勃勃個個躍躍欲試,于是學生的積極性也調動了起來。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資料和動手的能力。如小組在討論中,就很好的鍛煉了他們的交流和口頭表達能力. 尤其是在小組中動手制作水果拼盤的過程中,更是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動手能力。他們的作品真不賴。學生利用各種渠道收集資料,提高了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體現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在本次實踐過程中,學生要進行調查,收集等活動,要用到語文,數學,生活等方面的知識,學以致用,達到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的。
4、本次活動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選擇性和實踐性。由學生自由組合小組,自行確定主題,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fā)展空間。
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我也覺得還存在這一些需要改進之處。
1、準備不夠充分,本科在選題方面很好,但渉及面較廣,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課的內容顯得有些膚淺,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還須要更多的時間。真的是要做到不斷延伸和拓展,做到小課題深研究,才能把這門學科做得更好。
2、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環(huán)境的特點,對各種水果的有關知識了解都還比較膚淺,還停留在表層,有些一知半解,一些體驗的深度也還有待于加深.
3、活動過程中,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有些學生的興致始終高漲,而有些學生主動性較差,容易放棄。需要老師要更好的想辦法鼓勵學生及時調整心承態(tài),保持實踐的熱情。
4、部分學生還不太能夠很好的正確地看待自己和別人的成果與收獲,需要老師的引導,形成正確的評價。
5、教師自身的知識層面需要完善,使自己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
看來,綜合實踐課要上得成功,不能忘記一點:給學生方法,注意過程指導!還必須得做到小課題深研究。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3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很強的課程,要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就必須提高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克服活動 “表層化”的局限,增強教師指導的規(guī)范性。
為了保證主題活動的完整和連續(xù),落實教師課堂的有效指導,經過對教材認真分析,我對教材進行了二度開發(fā),把活動主題分為“激發(fā)興趣 確定活動主題活動方式——學生自主實踐——階段匯報、梳理困惑——整理資料 制作資料卡——評價總結——拓展延伸 發(fā)明生活學習的小竅門 ”六個階段。引導學生圍繞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運用多種方法、分析資料,展開實驗觀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摸索其中的竅門。
亮點:
一、主題來源于學生的需要
通過師生比賽剝枇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探索剝得快的竅門,從而,激發(fā)探究欲望,然后,啟發(fā)學生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現實需要,從這些問題出發(fā),師生共同協(xié)商,歸納、概括,確定活動主題,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突出學生主體、面向學生完整生活領域的核心理念。
二、關注學生快樂體驗
課堂中現場設置生活中的難題“標簽的煩惱”,讓學生經歷在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方式——動手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感受問題解決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在同一條件下的對比實驗,最后得出最佳的方法——小竅門。實驗中學生觀察、發(fā)現、猜測、求證,最后自己解決問題,快樂地發(fā)現,快樂地收獲快樂地體驗。
三、關注學生活動過程的細節(jié)指導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特點強調活動與活動之間應呈現漸進性、體現層次性,在活動中貫穿過程與方法的引導。在第三個階段的匯報交流中我主要引導學生暢談自已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又是以及如何尋找解決方法的。目的`在于檢驗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了解學生能否學以致用,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還學會了分享他人的成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第四個階段整理資料是本次活動的指導重點,根據本班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做好重點引導,每一次活動,至少都應該教給學生一種能掌握的技能,學會整理資料就是學生在這次活動中應該能能掌握的能力。這一點,從學生制作的資料卡就可以體現出來。最后在總結交流階段,學生暢談自己的收獲,不僅懂得了很多生活中的小竅門,還學會了很多學習方法。表示今后還會繼續(xù)探尋生活中的小竅門,使自己成為生活中的小能手。
四、關注目標的有效達成
縱觀活動過程,學生的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等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預設的活動目標基本達成。
不足:
1、在進行“巧除標簽“活動時,學生再一次對“用吹風機”、“用酒精”、“用風油精”進行對比實驗后,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樹立一種意識:任何方法受條件制約的意識,懂得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法,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比如在野外,沒有電源時,用吹風機是行不通的。知道任何竅門都需要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
2、評價語言較貧乏,評價不夠多元化。
3、在短短的40分鐘內,難以把活動的全過程詳細呈現出來,為了體現整個活動過程的完整性,只能結合本班學生的知識薄弱環(huán)節(jié)、教材的探究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有所側重地重點呈現方法指導、以及不同階段的活動過程概況。對于第二活動專題來不及呈現表示遺憾。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4
反思之一:
課程價值的追求與現實取向的偏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價值在于彌補單一學科課程的不足,通過它全新的教學方式的輻射,帶動學科課程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克服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然而,學校和教師在實施該課程時的價值取向卻發(fā)生了根本的偏移。一是某些學校受市場利益的驅動導致課程實施中出現許多不規(guī)范的操作行為。如以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提升學校品牌為惟一價值追求,當有上級檢查時開出一些課來做樣子;二是在經濟體制轉換的復雜環(huán)境中,部分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發(fā)生變化,從傳統(tǒng)的集體主義向利己主義偏移,以個人利益為出發(fā)點,決定對工作的取舍和投入精力的程度。調查發(fā)現,有大部分教師在課程伊始便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逐漸失去了熱情。因為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復雜、瑣碎的指導工作和相當廣泛的指導空間要求教師投入更多精力,而經濟收入卻不如中考考試科目。
反思之二:
課程執(zhí)行的難度與教師素質的薄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具體體現在:教師要設計整體的活動方案,在活動方案中要對學習內容、目標要求、組織方式和時間分配等做出安排;在組織實施活動課程過程中要向學生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條件;這門課程的特點又決定了沒有現成的適合所有學校和班級的教材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案。因此,該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但是,追溯教師在學校所受的教育和畢業(yè)后作為教師所受到指導的過程,主要是在分科教學的環(huán)境中,受學科教材、教法的影響發(fā)展起來的。多年來所受到的影響以及所從事的教學活動,使他們更適應傳統(tǒng)的學科教學形式。在完成教育轉型的過程中,教師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觀念上的滯后,對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意義和目的不明,對其本質不了解。一些教師認為讓學生玩玩、說說、動手制作即為活動課。在活動中學生、教師的地位、任務不清,教師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指導學生去活動,離不開教材的束縛,擺脫不開“教”的方式,在頭腦中缺乏學生自主活動的概念,面對如何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往往是束手無策。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的改變更是受簡單的分數評價的影響,教師更是感到不知所措,有的學校甚至干脆忽略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
反思之三:
課程概念的混亂與理解操作的困惑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左右的教師不清楚綜合實踐活動與課外活動的內容、學科興趣小組內容、學科課程中實踐活動的區(qū)別究竟在哪里。原因之一是這些概念是專家學者的研究術語,基層教師很難分清其中差異;加上許多活動課教師兼任學科教學工作,這樣的狀況可能使兩類課程混淆不清。原因之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規(guī)定本身具有很多的模糊性。教育部的文件雖然規(guī)范了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的主要內容為: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及信息技術教育四大塊,但仔細研究這些規(guī)定,發(fā)現四部分內容的劃分有很大的模糊性,使操作者感到困惑。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可存在于任何課程領域中,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將其抽取出來與其它三塊內容并列,概念上有疊加重復之嫌,更令許多老師難以理解,在實踐中也難以單獨操作。因為研究性學習的成功開展常常與社會實踐和社區(qū)服務、勞技、信息技術教育發(fā)生聯(lián)系,它作為通適的學習方式比單獨列為課程內容更利于課程實施。另外,信息技術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有較大不同,而且在實際操作中,部分信息技術教育的任務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完成,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多以信息技術為探究手段,或作為獲取信息和資料的途徑。再者,勞動技術教育作為單獨的課程領域更為合適,因為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性質有很大差距。據有關專家解釋,綜合實踐活動四大課程內容之所以使用一些原有的名稱,如勞動技術教育,只是怕取消后對課程改革會帶來阻力,延用原名是為了便于教師接受新課程。但實際上在新的課程理念的規(guī)范下,原有勞技課程與內涵現在已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反而帶來了對新課程認識把握上的困難。
反思之四:
課程的整合特點與課時規(guī)定的分裂舊課程單一的課程結構、相對封閉的學科體系嚴重脫離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綜合化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課程綜合化是科學本身自然統(tǒng)一性的特點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本質反映;綜合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根本特點。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許多學校是這樣執(zhí)行每周不少于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這一國家標準的:將每周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規(guī)定為一節(jié)勞技課、一節(jié)班會活動課加上一節(jié)信息技術教育課,違背了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一個要素,即綜合性。它的內容和目標都是綜合的,綜合教育的思想是該課程的最根本理念。這種異化了的課時規(guī)定,嚴重背棄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原有理念,又讓它如何去引導教學?
反思之五:
課程支持的需求與現實地位的缺失課程改革的意義和難度,不亞于上一個世紀之交的“廢科舉、興新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又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難點。因為綜合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課程形態(tài),是所有課程領域中綜合程度最高、開放性最強、實施過程中的不確定的關聯(lián)性最強的,實施時涉及的課程資源最為寬泛復雜的一種課程形態(tài)。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與地方課程改革需求和支持、學校校長的重視程度、學校教師的特點、政府和相應機構的協(xié)助都有密切關系。然而調查發(fā)現,綜合實踐活動在絕大部分學校中被作為一門還不夠成熟的新“副科”地位存在,缺少應有的關注,課程支持嚴重不足。實施的難度與課程相關支持程度不成正比。對于我國長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課程管理機制,對于一貫采用分科教學的學校教育(包括師范教育),對于一貫重視考分的社會現實背景而言,這種情況都有其存在的現實必然性。實施過程中種種偏差的出現歸根到底是實施過程中缺少相關的支持。
調整措施:針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偏差與不足,應作以下調整。
1教育行政職能機構應建立專門的部門對活動實施進行專門管理,加大督導力度,堅決糾正不規(guī)范的操作行為。
2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室也應有專人負責(因為其它學科課程都有專門的教研人員)。這樣便于經常開展常規(guī)教研活動,組織教師撰寫經驗論文、分析活動方案、編制活動案例,提高自身認識,組織教師相互交流,傳播先進做法和經驗,給一線教師多創(chuàng)造鍛煉機會。另外,要集中市、區(qū)教研力量對教師在掌握活動課基本規(guī)律、活動方式、指導方法、評價措施和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及處理方法等方面,進行操作層面的指導。
3學校要建立相應的組織(因其它課程領域均有“科組”負責),并形成傾斜的管理評價機制,營造課程改革的氛圍,把學校建設成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和傳播精神文明的堅強陣地。
4大學或師范學院應進一步增強對教師研究專業(yè)性問題的支持。專家、學者要為教師進行理論層面的輔導,包括國內外教育形勢與知識經濟的需要,現代教育理論與素質教育的實施,課程體系的發(fā)展、沿革等內容。
5地方政府要形成配套的教育政策和氛圍,以拓展實踐活動基地。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5
今天,我在學校校本課程競賽中講了一節(jié)《我和玉米交朋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課后在王校長的點評中,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
《我和玉米交朋友》這個主題活動分了四個子課題,學生們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了這次公開匯報。各小組學生的實踐活動興趣高漲,那躍躍欲試、大顯身手的勁頭令我們教師都倍受感染;參與人數達到班級的全部,沒有活動死角;各組的活動形式豐富多彩,搜集資料、制作課件、編排舞蹈、講故事、品嘗食物、制作手抄報、市場調查等,這種可喜的態(tài)勢令我這位剛剛研究這個學科的教師有些沾沾自喜。
瞧,各小組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能力得到了鍛煉,尤其是很多同學的創(chuàng)意得到實踐驗證,讓大家耳目一新。編舞蹈的宋林澤能組織五名同學把手絹舞編排得整整齊齊、像模像樣,她的創(chuàng)意、她的組織力,對于剛剛10歲的女孩子來說,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提高。徐乙鵬能從網絡上調查出各省玉米的價格,并作出分析比較,多么了不起的舉措!四小隊十幾名同學帶來了玉米食品,在介紹味道、顏色、形狀之后,分享給全體同學和老師,這種分享的.快樂一定令孩子們終生難忘。
但是,在課后和領導的交流中,我覺得王校長一語中的,令我發(fā)現了課堂上的不足——活動內容浮于淺表,其中一個小組不能緊緊圍繞子課題開展活動。的確這樣,我默默的承認著,也佩服領導對本學科的深入研究與思考!
坐下來靜靜地反思自己:對于玉米,其實我們教師的了解究竟有多少,模模糊糊,隱隱約約,說不太清楚。教師的高度就決定著課堂的高度。雖然我們的任務不是帶給學生多少知識,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在參與中、活動中、實踐中,增加玉米知識,提高研究能力,發(fā)展合作意識等。但是,我們的引導還需要進一步深入——
1、搜集資料的途徑不要只限于網絡,還可以采取社會調查、采訪、查書等。
2、積極鼓勵小組內伙伴之間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3、對有創(chuàng)意的同學要加大贊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4、不會采訪的同學,教師要積極引導;采訪中教師要克服家長不支持的困難,尤其要看重發(fā)展學生的能力,進一步體現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
5、活動準備階段,如發(fā)現學生研究不對路子,教師要及時引導,緊緊圍繞主題,跟著學生進行深入研究。
……
上完這節(jié)課,我忽然覺得在教學的路上,探索的過程永遠具有趣味性與挑戰(zhàn)性。王校長的點評,更增加了我們對綜合實踐活動研究的興趣,指明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下一個主題活動即將開始的時候,我一定多思考、勤鉆研,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6
首先,要選取貼近生活的課題,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
小學綜合實踐課強調有意義的學習,注重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掌握與情感教育相結合,陶冶情操,培養(yǎng)興趣。因此,學生的學習內容主要來源于學生生活實踐經驗,以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選取學習課題,建立與生活目的的聯(lián)系,使學生產生情趣,這是維系學習的原動力。因此,選取學習課題時,就應當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相關聯(lián),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統(tǒng)一搭起一座橋梁,使它們得以溝通。
其次,要注重生活時空的多元,實現學生樂學的需要。
小學綜合實踐課要回歸生活和社會,我們不能將學生圈于學校,而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為線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的活動網絡,全面實施教育。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區(qū)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觀察社會生活中發(fā)生的變化,體會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簡單的觀察、調查鍛煉和提高調查、探究及搜集資料的能力,學會討論與合作。從而讓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發(fā)展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最后,要發(fā)揮時間上的近距離效應,實施學生生活中的教學。
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要使學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教育應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學生應該在生活中的親身經歷、實踐和創(chuàng)造。因此,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小學綜合實踐課的最大特點,當今世界的社會現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里,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目標的有效達成。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7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yǎng)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fā)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綜合實踐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fā)展他們的個性,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一、綜合實踐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我們要做的就是使學生感受到——我是課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種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備了發(fā)芽的內部條件;只有當它感受了陽光的溫暖才會發(fā)芽!
二、學生是綜合實踐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茖W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綜合實踐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綜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點點體會,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綜合實踐素養(yǎng)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小學科學教學。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8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經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發(fā)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課的特點是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自主性。綜合活動實踐課不是老師教給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在做中學。
本學期我積極參加中心校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和校本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在教研中不斷學習理論知識、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使我在教學中得到很多啟發(fā)。
一、真正實現小組合作、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個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合作伙伴組成合作小組,并讓他們在小組內選擇最想研究的子課題,在小組成員分配工作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自己在小組里承擔的任務,8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空間,這樣做,使每個小組成員之間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團隊精神大大增強,為活動的開始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活動中讓學生自己甑別,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給學生較多的選擇余地,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做到有所感受,有所發(fā)現。并引導他們在完成分內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幫助別人、協(xié)助別人開展調查研究,使學生在活動中不再是坐享其成,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也逐步學會評價,學會求同,學會補充,學會合作,學會做人?芍^“收獲盡在過程中!
二、注重探究式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用多種方式搜集資料的能力
在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的出發(fā)點是讓學生走進生活、切實地進行調查研究,強調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孩子們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求助、與別人的討論等把問題解決,不斷的探究對孩子的發(fā)展是十分有利的。我們欣喜的看到孩子們正在他們自己的研究中變得膽子大了,勇氣足了,善于思考了。
三、改變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綜合實踐活動讓我明白了活動要以學生為主,不一味的惦記著“給”學生什么,而關注能為學生“做”什么,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就是生成性。隨著活動的不斷開展,學生的認識與體驗也不斷地加深,以學生調查的熱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參與人數的多寡為評價依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基礎,不斷嘗試,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導”藝術,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9
綜合實踐課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課程,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問題,自己去做,我在設計課程中沒有將課想得那么復雜。而是創(chuàng)設一種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觀察、體驗與思考,從發(fā)現中提出問題,然后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給學生提供自由學習的空間
對教師來說課最好不用“上課”或“教”這樣的字眼,而是用“做”“實施”或“開展”更合適。因為綜合實踐課不是“上出來”的,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在這個空間里,我讓學生盡情地觀賞一切,分析一切,這一切原本對他們來說,確實是陌生的,但正因為陌生,恰恰給了他們以新奇的感覺,學生透過疑云看本質,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開展廣泛的交流,并對獲得的種種信息和現象進行充分的,毫無拘束的爭辯,在爭論中認識,在爭辯中深化。這對于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嚴厲的挑戰(zhàn),因為通過活動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學生帶著問題來研究,帶著準備來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這樣一來,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結構和自身素質。在活動中,一些學習并不是很好的學生,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讓人欣喜而欣慰。他們那種敏銳的洞察力,那種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種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動給了他們欣然求知的樂趣,活動教會了他們做人的道理。
二、給學生搭建主動學習的舞臺
本學期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將它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對于我設計的這些主題,一節(jié)課完成是不現實的,為此我一周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讓學生有足夠時間、空間,深度參與實踐過程,獲得豐富體驗。
在準備階段,在學生對身邊的社會、自然現象有了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在教室里討論,由我來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做出活動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孩子將模糊的問題有效合理地表述出來,并幫助與指導學生準備工具與材料。
在實施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經歷與體驗。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還有安全問題,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我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一些指導,對一些必要的專題講解和方法的介紹,并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善于發(fā)現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組織活動小組,確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題及內容,確定研究的目標體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精心設計過程,并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調控。在綜合實踐中,研究方式的選擇,學習小組的組成,活動過程中的計劃、活動成果的構想,都完全在學生自己手上。
三、在現有的條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學生行。
四年級學生“小”,而綜合實踐活動課卻是個“大”課。這個問題曾經一直困擾著我。一學期的實驗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狹隘了。綜合實踐課無所謂大小,關鍵是要找到適合實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路子,意識是培養(yǎng)出來的,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
四、要改善課堂中的“收與放”
綜合實踐活動不能“教”,但綜合實踐活動課卻離不開必要的“教”。這后一個 “教” 就是指導。尤其是課程啟動才短短幾年,學生處于一種不知所然的狀況,一上來就放由學生所謂“自主選題”,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經過實踐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指導,制訂計劃,學會合作,均需要教師的點撥,甚至是訓練。要“放”就必須先“扶”,否則學生無所適從。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學生永遠學不會自己走路。我一開始就布置他們寫方案,由于有生活中的基礎,很快方案就出來了。但是在方案的實施階段,一開始擔心他們第一次在校外自己活動,安全問題是我比較擔心的,還有一點小學生的自控能力還是不夠的。但是實踐下來,現在的小學生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應在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五、要改變舊的觀念,增強新的血液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要有新的師生觀、新的教學觀。而以前自己以教學主宰者自居慣了卻渾然不覺,依賴講授法多了卻秉性難移。課程實驗剛開始,我還是不知不覺地老用講授法,介紹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有什么意義和作用,結果兩節(jié)課下來,學生就興趣全無了。這時,我才發(fā)覺:不對勁!活動課不能這么上!活動活動,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發(fā)展,在活動中受益,在活動中體驗成長,在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舊的單一的講授法必須淡去,必須采用新的“活動教育法”來“活動育人”。
六、“單兵作戰(zhàn)”與“集體協(xié)作”
教師只是個召集人。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決不是一個教師就能全部包下的。綜合實踐課是集體課!怎么不叫學生去請其他指導老師呢?后來的實踐證明,只有教師間的集體協(xié)作才能高質量地教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成長起來了,這就是我的成功。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10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主動搜集資料,認真思考,自主構建新知,積極參加活動,展示才華,挖掘潛能,課堂十分活躍。較好地完成了知識目標,為正確利用網絡,學會保護自己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也得到了很好的內化。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讓學生自己暴露問題,自行解決。整堂課中學生始終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習成為學生獲得積極、愉快、成功體驗的.過程。這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縱觀本課的教學設計,以人為本,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與現實生活接軌,適應變化的社會生活,是最大的亮點。生活化設計縮短了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學生在生活事實中辨析價值,掌握道德認識,形成道德行為。這正是當下的教育教學活動所追求的目標。
因活動較多,課時長,時間把握不夠好,課堂節(jié)奏拿捏不當。而且對得出的結論缺乏演繹,沒有進一步拓展和延伸;教學中,由于問題的開放性,學生生活體驗和掌握資料不夠等原因,學生的回答可能較凌亂,活動實效性還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要讓學生事先有思考,過程有總結,從而達到過程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像這樣的課,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較高。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這需要教師要更多地關注課堂中的變化,在教學實踐中與學生一起成長!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11
上完這節(jié)綜合實踐課,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年級的孩子既活潑又難把握,苦于在放與不放之間找最佳支點,教學任務如何才能在40分鐘內有效完成?合作學習的傾聽意識怎樣落實到每位孩子?……這些都是我課前課后不停思索的問題;仡櫛竟(jié)課,我認為在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方面做得還不錯。
四個層次的擺圓片活動,前兩個層次是動手操作,先是師生合作,明確操作任務,再是兩次小組合作,從無序到有序,從無效合作到有效合作,也就是在實踐中積累活動經驗,展示思考過程,交流收獲體會,最后發(fā)現規(guī)律,解決問題,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點慢,但我并不急求成,在擺三個圓片這個環(huán)節(jié),預設是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擺法,可是在巡視中并沒有如我所愿,只找到一個接近從大到小的擺法,為此,我在觀察比較出從小到大這種擺法很有序的.基礎上再來看這種擺法,提示學生如何才能讓這種擺法也變得有序呢?學生有了前面的對比分析,很快進行了改正,在這個糾正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無序和有序的區(qū)別,從而更易體會有序思想的方便之處。學生的表現讓我想到了課堂生成是靈動的,學生的錯誤是課堂中寶貴資源,用好這美好的錯誤將會給我們的課堂帶來別樣的光彩。
兩人合作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方式,前不久聽了一位專家的講座,談到小組合作需要關注的十二個細節(jié),其中就有低年級孩子自我調控能力不夠,更適合兩人合作,為將來四人或更多人數的小組合作提供基礎,非常有道理,本節(jié)課我就是讓學生一人擺一人記,分工明確,不會存在你爭我搶的局面,事實證明也是如此,但有些學生或是不愿參與、或是不會與人合作、或是沒有聽清要求(我發(fā)了兩張記錄單,有些孩子錯誤的認為一人寫一張),反思我讓學生合作前,可能沒有更為清晰的說明合作要求,我以為只要進行師生合作示范,應該沒有問題,但我忽略了有些孩子注意力是不集中的,他們不能將這個環(huán)節(jié)和上個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擺圓片又很好玩,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我要擺圓片了,所以造成部分小組的合作效果沒有達到預期。在合作學習匯報時,本想突出小組而不是個體,讓匯報的小組都站上了講臺,一方面為他們增添認同感,另一方面突出團體意識,但在匯報時兩人的合作還不夠,在他們潛意識中還沒有形成這是我們共同完成的結果,我也擔心時間不夠,就沒有太花時間去引導如何以小組的名義進行匯報,以后在平常上課時還需要循序漸進。
時間的分配不是很合理,前松后緊,學生在擺一個圓片和兩個圓片時太慢,小組匯報三個圓片可以怎樣擺時,調控還不夠,評價手段還需更加豐富,在不同時段想辦法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公開教學,我感受到了學生其實很喜歡數學,低年級的孩子也能在有數學味的課堂中找到快樂!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12
為了推進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部對21世紀第一個十年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作了全面的規(guī)劃。規(guī)劃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教育與各科課程的整合”,而“網絡的普及和應用,使學生學會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則是規(guī)劃的另一個重要層面。網絡已悄然走近我們的課堂。在對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教與學作出一些嘗試的時候,我一直不斷地在思考:網絡究竟能給目前的教學帶來什么?在教學中該如何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而盡可能地避其弊?在網絡環(huán)境下如何建構更有效的教與學的模型?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中的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分別該怎樣定位……在進行《鳥的天堂》這一課的綜合性實踐活動的教學設計構思和實踐中,我也同樣反復地做著這樣的思考。
本節(jié)課,以招聘會的形式展開,分組瀏覽教學網頁,合作探究,創(chuàng)作交流,
全班展示,自由評價,整個教學過程,學生思維活躍,面帶笑容,始終保持著一種積極、快樂、關注的學習態(tài)度,哪怕是學習較差的學生,創(chuàng)作依然具有可圈可點之處,究其原因,大抵基于以下幾點:
1、教材自身的魅力。《鳥的天堂》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是一篇蘊含著豐富人文內涵的文章,不但文筆優(yōu)美,而且包含哲理:只要人類尊重自然,大自然就會給人類以豐厚的回報,鳥的天堂這一人間奇景的產生,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果。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內涵,給“小鳥天堂”網站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也給這次活動增添了許多人文氣息。
2、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要想讓學生有自由的發(fā)揮,就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適度的空間。網絡資源的利用,突破了語文學習活動原有的封閉狀態(tài),把學習置于一種動態(tài)、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中,改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在這里,學生的身心是完全放松的,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了解關于“小鳥天堂”的一切知識,如“小鳥天堂”的歷史、名稱的由來、現在的狀況及以后的'發(fā)展等。這種獲取知識的方式是主動的,是出于學生自己的需求,它比灌輸式的學習效果要好得多。
3、突出了學科間的融合。通過網絡,學生不但可以看到群鳥齊舞、百鳥歸巢的動人景象(視頻欣賞),還可以聽到各種鳥的動人歌聲(音樂欣賞)。在這一過程中,又要熟練地操作計算機,創(chuàng)作交流時,還要與老師、同學進行口語交際。所以這一活動,充分體現了語文與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課程的融合。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及互助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通過主動地學習,積極地思考,學生對于課文中蘊含的人文內涵的體會也更加深刻了。這一過程,真正達到了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4、體現了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綜合性和整體性的統(tǒng)一。小學語文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尊重兒童的天性,誘發(fā)兒童的靈性,鼓勵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學生自編導游詞或廣告詞、歌詞、詩歌、對聯(lián)等,給了學生廣闊的自由空間,既是一種尊重,又是一次創(chuàng)造潛能釋放的機會。小學語文的工具性,是語文本體的核心,從學生的成果看,學生的語言實踐既充分,又富有個性化,一則一則廣告詞是學生生命的靈動,更是錘煉語言,領悟語言規(guī)律的展示。
綜合性和整體性體現在所創(chuàng)設的任務背景空間大,綜合性強,有利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也有利于超越語文、超越自我
5、活動形式適合學生年齡特點。教師設置了“征稿招聘會”的模擬情境,讓學生在競爭和游戲中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鳥勛章”和聘書的頒發(fā)更加激發(fā)了學生樂于表現、樂于競爭的心理,因此,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興味盎然、意猶未盡。
然而,由于教師經驗不足,教學過程中還是出現了諸多不盡人意之處:
1、部分學生未能完成創(chuàng)作。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師對學生上網操作水平、瀏覽速度、寫作速度等情況了解不足,預留瀏覽、創(chuàng)作時間較短;二是環(huán)節(jié)設置上,檢復問題表達太過含蓄,造成學生理解有誤,拖延了時間;三是對學生創(chuàng)作目的性、瀏覽的針對性以及網上信息的篩選指導不足,造成學生頻頻點擊網頁,卻遲遲沒有動筆。
2、小組間交流、配合不夠,展示作品表現力不足。由于瀏覽網頁占用了較多時間,展示時間已到,好多小組才剛剛完成,至于如何表演、如何設置情景,角色如何分配才能使自己的展示聲情并茂已無瑕顧及;一些提早完成的同學,也因教師指導不足,而沒有很好地熟悉和交流,上得臺來才倉促商量,故而本來形式新穎、內容活潑的作品,卻因一次次的中斷而失去了活力,這是教師深感遺憾和自責的地方。
3、教師對站的講解演示流于形式。因此學生對網上內容知之甚少,不能有的放矢,從而延長了學生網頁瀏覽時間,影響了展示交流的效果。
4、教師指導表面化。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教師對網頁的使用操作、學生創(chuàng)作內容指導較多,而對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動作表情的添加及內容表現力卻涉及很少?梢姡處熑蝿招蕴,并未全身心融入學生之中,潛心欣賞、感受其作品中特有的童真童趣,由衷地為之興奮,為之驕傲,這也是影響學生情緒和表現力的一大因素。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雖然這也許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嘗試,但畢竟讓我們領略了網絡資源的巨大空間和神奇魅力,今后我們將更加積極地探索、嘗試,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更加自由、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13
綜合實踐課能給我以成功的感受,因為綜合實踐課教師是課程開發(fā)的主體。教師不再扮演教材的“執(zhí)教者”和傳聲筒作用,教學顯得更具生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在充分發(fā)掘學校課程資源的同時,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區(qū)的背景和條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條件、社區(qū)經濟文化狀況、等方面的課程資源,體現課程資源的地方性特色。
有效的指導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是課成功與否的關鍵。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開放的課程,然而自主不是“放鴨子”從主題活動的確定到最后的總結、匯報、教師的指導作用都應該是貫穿始終的。
1:指導研究方案的制定
教師通過幫助研究小組完成研究方案的設計,并給予指導從而控制研究的進程、方法、質量等因素?梢苑攀肿寣W生自己確立活動方案、主題和計劃;顒臃桨冈O計、方法、分工、活動步驟等。我在這一課的學生活動方案設計中,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任務,制定活動方案,再根據學生的方案指導。如:可以到那里去收集、找誰、那里有我們所需要的資料?并要預設問題。如果你所收集的資料沒有找到,去采訪的對象不配合怎么辦?等。
2:指導學生整理收集的資料
對學生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完善,是匯報、總結、階段質量高低的關鍵。三年級的學生對信息的整理能力還比較差,要指導他們學會整理。如:數據的整理――從宏觀到具體的統(tǒng)計;材料的匯報――從總體到具體的說明;匯報的方式――可以用統(tǒng)計、說明、畫報、錄音、視頻等手段。
3:指導學生交流、匯報
在交流、匯報階段,要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及手段進行。根據我校的條件來進行匯報。匯報時教師充當主持人的角色,主角和匯報工作都由學生來完成。要給他們充分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有收獲。
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展。任何課程開設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讓他們學有所獲。綜合實踐課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開展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展。
在這一課的全程不管是主題的生成、活動的'實施、還是交流與總結,都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充分相信學生,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在活動的實施階段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選擇、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在匯報交流階段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熱愛我們的學校。從主題的生成、活動的實施到匯報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從活動中認識我們的學校體會到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去愛護學校。從學校的變遷了解祖國的變化和發(fā)展。從小事做起,通過愛校、愛家到愛祖國。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14
【教材分析】
Word綜合實踐是在學生學完了人教七年級下的內容,以后安排的一個單元綜合實踐活動,我以宣傳《世界地球日》為主線,合理、主動激發(fā)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為表達自己情感和社會公益服務。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綜合運用所學的Word知識,能夠進行簡單的宣傳頁制作。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設置主題制作情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進行宣傳頁設計,并通過小組討論,提出疑難和亮點,改進自己的作品。小組選出代表作,全班欣賞,評價,總結版面的優(yōu)劣,完善自己的作品,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3)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養(yǎng)成互幫互助的好品德。
4、行為與創(chuàng)新:依據所選定的主題,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宣傳頁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重點】
資源獲取和宣傳頁的設計。
【教學難點】
宣傳頁的設計
【教學準備】
制作宣傳頁所需要的文字和圖片,課件及網絡教室。
說課及教學反思:
Word綜合實踐是在學生學完了蘇科版前1-8課內容以后安排的一個單元綜合實踐活動,我以宣傳《世界地球日》為主線,合理、主動激發(fā)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為表達自己情感和社會公益服務。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本課我從課件開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展示教師做好的范例文件,一、達到對所學知識點的梳理,2、給學生一個最初步的感性認識。課時設計上從培養(yǎng)學生信息的識別和獲取的能力、鍛煉信息的存儲與管理的能力、鍛煉學生對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信息的發(fā)布與交流的能力四個方面設計教案,一開始考慮這批四年級孩子先前學過BBS和E-mail,打算先把學生和我收集的資料,放在BBS上,由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信息的識別和獲取的,最后將自己的作品通過E-mail發(fā)送出去,但因網絡狀況不佳,還是將準備好的資料事先放在了硬盤上,改為由學生瀏覽、選擇來完成信息的識別和獲取,學生在完成選擇后,請學生將自己需要的文件拷貝到自己剛剛新建的文件夾中,這也是鍛煉學生信息的存儲與管理的一種手段。在制作前,介紹簡單的評價標準,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制作時應注意和努力達到的方向,同時,也是嘗試在實踐課中引入簡單的評價標準。用word制作“世界地球日”宣傳單則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我將大的主題分為六個相對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的小主題,由組長抽簽決定小組制作的內容,主題制作,鍛煉了學生對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能力。在制作過程
中加入5分鐘交流時間既解決了學生可能遇到的共性問題,又能展示學生自己的新發(fā)現,同時也避免了過長時間的冷場。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既培養(yǎng)了學生信息交流和發(fā)布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相互協(xié)作的好習慣。最后的總結,也是信息的發(fā)布與交流的延伸,同時,使學生體驗信息技術帶給自己的成就感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15
每上完一節(jié)實踐課,我都有不同的體會,下面是我對“制作琥珀”一課的教學反思。
課前,我讓學生上網搜集天然“琥珀”的相關資料和人工制作的一些“琥珀”小飾品。帶著這些準備,來上這節(jié)課。
課的開始,首先,我讓學生把搜集的資料和大家分享,其次,向學生展示了我從網上下載的一些天然“琥珀”的圖片,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制作琥珀”一課的興趣和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樂趣。
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了解天然“琥珀”形成的基礎上,來自行制作人工“琥珀”,此次制作“琥珀”是在四年級的教學基礎上,所進行進一步的制作,使所制作的“琥珀”,更細致、精美。重點是模具的制作,什么樣的模具確定什么樣的造型。
在讓學生了解“天然琥珀”和“人工琥珀”形成的原因及利用價值。讓學生自行設計自己想要的“琥珀”造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設計出切實可用的.模具,然后確定實施方案,這樣整個活動過程,使學生能夠做到心中有數。
由于本校的教學條件有限,不能在各班各小組進行分組實驗,實驗過程只能老師操作,學生觀看,雖然操作過程,不能親自動手實踐,但在課下搜集昆蟲的過程,是學生按小組完成的。學生們的興趣都很濃,有的學生怕時間長昆蟲鋨死,就想盡一切辦法,給它們喂食物,有的同學喂大米飯、菜葉,還有的同學喂巧克力,從而可以看出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和對昆蟲具有的愛心。令我深深感動!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學習就不會是枯燥乏味,單調的苦差事,而是既有趣又輕松的一件快樂的事情。
本節(jié)課結束后,細細品味了一下,深感還存在著太多的不足,總而言之,要想上好每一節(jié)的綜合實踐課,教師必須在備課上多下功夫,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努力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提高學生的活動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關于綜合實踐教學反思12-19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 15篇02-24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15篇)04-10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15篇03-23
實踐教學反思02-12
小學綜合實踐教學總結12-27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07-08
六年級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03-05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