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蜀道難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蜀道難教學反思1
這節(jié)課講過之后,有一些感觸。因為今年我所帶班級為高三年級,五月份學生忙著備戰(zhàn)高考,之后就畢業(yè)了,所以這次講課完全是借用其他年級的學生,對學生的整體情況不是太了解,師生配合上有待提高,就整節(jié)課有以下收獲。
1.在誦讀上自己借鑒了很多名家的朗誦,進行了多次練習,并讓同仁進行指正,配樂朗誦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感染了學生也提高了自己。學生誦讀方面也進行了不同形式的嘗試:齊讀、配樂誦讀、鑒賞誦讀,使學生在誦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美中不足的是該班為文科班男生比較少,而《蜀道難》比較適合男生讀,女生在誦讀上稍微有些難以表達。
2.在課程導入上結合了網(wǎng)絡上的'一些段子,內(nèi)容幽默生動,很好的抓住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授課內(nèi)容的安排基本上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學生接受沒有那么困難。小組討論上不是太熱烈。
4.作業(yè)布置上,讓學生學一段文字,《我想對你說》,這是開放性的題目,學生既可以對李白訴說也可以向蜀道傾訴。這樣誦讀和寫作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5.在教授課程結束以后如果可以再給學生時間誦讀,可能更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蜀道難教學反思2
優(yōu)點:
1、學生充分活動,這節(jié)課幾乎是全員回答問題,而回答問題積極,我本著充分發(fā)動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這一原則,我認為這有以上幾種好處:
(1) 回答問題可以驗證自己想法的合理與否,合理的話會加深對這個問題的印象,不合理則通過老師和同學們的訂正對著這問題的認識會特別深刻,甚至會終生不忘;
。2)積極參與可以引起老師和同學的關注,老師有問題自然習慣和愛參與的同學交流,這樣在師生之間的交流過程中老師的一些思路,學習方法會影響學生,對學生來說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習效率,拓展了學習寬度,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
。3)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可以不僅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記憶、表達、思維等能力,而且展示了自己的才華,提高自己在同學們和老師們心目中的威信,同時自信心也會大增。子選手
。4)可以提高對課堂的專注程度,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大大提高學習效率。讓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做。
2、學生有自己的新的解讀,新課程要的的就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質疑,思辨的能力,但學生受知識局限,不知道如何發(fā)現(xiàn),怎樣質疑。為了避免學生提出的問題偏離主題,還能鍛煉他們的思維。我設計了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只要言之有理就對學生鼓勵,這節(jié)課學生有許多自己新的解讀,如對李白的看法,通過作品看作者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盡管他們說的未必合理,但學生只要敢張口說,就是好現(xiàn)象,這也是我所想要的結果,我們的課堂就是要有新的見解,而不能人云亦云。
3、思想感染好,進行了一次思想的升華。現(xiàn)在的學生缺少的是胸襟和雅量,面對困難他們往往灰心喪氣,沒有好的心態(tài),語文課堂就是要培養(yǎng)他們向上的精神,教會他們勇氣,讓他們平心靜氣地去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教給我們方法,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去區(qū)分什么是可以改變的,什么是不可以改變的事情。我認為每一次的語文課對其進行這樣的熏陶,是必不可少的。
不足:
還沒有很好地形成學生自覺主動的去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仍習慣于讓教師牽著走。大膽地放手課堂是我將來努力的方向。
這節(jié)課盡管還有不足,但是我所希望的滿園春色盡放光彩的想法基本得到了體現(xiàn),雖然這些花色還很嬌嫩,他們的想法還不夠成熟,但是我想他們會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芬芳起來。新的償試已經(jīng)開始,任何新的課堂教學方法的開始都要有一個過程,我相信學生只要償?shù)搅似渲械臉啡,慢慢就會在語文課堂這個花園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蜀道難教學反思3
《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diào)曲》舊題,內(nèi)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本篇詩人襲用樂府古題而推陳出新,以豐富的想像、奔放的語言、雄健的筆調(diào)生動地描繪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景色。既寫了蜀道的艱難,又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并寄予了對國事的憂慮和擔心。全詩以強烈的詠嘆憑空起事,繼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傳說和高危險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躍式的詩歌情感結構,給人以奔騰回旋的動感;流走于其中的氣吞山河的宏偉氣魄,給人以滌蕩心靈的強烈震撼。全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汪洋捭闔,變幻莫測,處處險中見奇,展現(xiàn)了詩人杰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像力。
詩的開首4句是全篇的總綱,以后按蜀道的由來、歷史,蜀道沿途各處高峻、陰森、險惡和動蕩不定的社會情況等內(nèi)容次第寫來,鏡頭一組比一組驚心動魄!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在詩中反復疊現(xiàn)吟唱,作者以酣暢淋漓的筆墨,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神奇驚險、雄健開闊的高遠境界,使全詩的情感始終處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蕩,余韻悠長。
《蜀道難》這首詩的優(yōu)點卻成了學生學習這首詩的難點,這就是有限的課時與學習內(nèi)容過于豐厚之間的矛盾,要想把這首詩講深講透看來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上課時就要有選擇性地進行精講,最好能讓學生自己悟出來。所以上課時,我刪繁就簡。我的設計思想是:1、治學方法的指導、治學精神的培養(yǎng)是本設計的基本出發(fā)點。2、詩歌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所學詩歌融入我們的文化血脈中,“使其言皆出我之口,使其意皆出我之心”。3、教學結構采用板塊式,“寫、辨、刪、改、讀、背”,由淺入深,層層推進,逐一落實教學目標。
從上課過程來看,學生較為投入;特別是通過改原詩,然后和原詩進行比較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從課堂上學生的回答來看,學生能較好理解詩人在此詩中運用的手法,也明白了這些手法的運用給詩歌增添了魅力,從而理解了此詩,也理解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激情。為了進一步理解此詩,我讓學生進行朗誦設計,并說明這樣設計的理由,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設計把詩歌讀一遍,此環(huán)節(jié)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學生的熱情被調(diào)動了起來,盡管他們的朗讀還欠缺火候,但從設計的理由上看,學生還是能夠理解本詩。
詩歌教學避免面面俱到,有時教師不講還好,越講學生倒越模糊,所以上課時一定要避免這一誤區(qū)。學習詩歌的終極目標是把詩歌融入到自己文化血脈中,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前提是必須把詩歌背下來,并不斷復習它,咀嚼它,直到“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皆出我之心”。這首詩歌能背下來就很不錯了,但從檢查背誦這一環(huán)節(jié)來看,文科生做得較好,而理科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不能當場背誦。
蜀道難教學反思4
【教學目標】
1、大致了解李白及其詩歌的創(chuàng)作風格;
2、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探討詩歌的創(chuàng)作目的;
3、通過朗讀和背誦,加深對詩意的理解,探究詩歌的藝術手法。
【教學重點】
1、反復手法與內(nèi)容轉換;
2、想象夸張。
【教學難點】
1、如何把握課文的關鍵“難”?
2、如何賞析文章想象之“奇”?
【教學設想】
1、大聲反復誦讀,把握情感;
2、預先播放記錄片《唐之韻》第一集,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輔助手段】
PPT、音頻、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詩的國度,李白則是照亮這詩國天空的一顆摧殘的太白金星,他的詩歌風格如若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可以是浪漫雄奇。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他的名篇名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fā)白帝城》
這些詩篇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但其中之最卻當屬《蜀道難》,杜甫因此詩稱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李白讀書山中后,游歷天下時。(書P37)“李白初自蜀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監(jiān)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shù)回,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俱醉,期不間日,由是稱譽光赫!
二、朗讀:
這首令李白譽滿長安的詩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讓我們細聽朗讀帶,感受這首詩的韻律與節(jié)奏。(聽朗讀)
這首詩與我們以往學過的唐代律詩、絕句有很大不同,因為它是一首樂府古詩,屬于古體詩的范疇,只不過是在舊的詩歌形式下加入了一些新的創(chuàng)造,就像現(xiàn)在的.命題作文一樣,看你能不能在其中馳騁才華,翻出新意來。
李白的這首詩顯然是一篇成功之作,讀來與近體詩整飭的韻味又有不同,因為句式不整齊,長短句參差錯落,讀來如行云流水一般收放自如,卻又不顯得零碎,自有一根線在其中穿引,別有一番滋味。讀的時候尤其要把這種行云流水、一氣貫注的詩味給讀出來。(請學生自己放聲摹讀、感受)
(請學生師范朗讀,糾正字音,劃分節(jié)奏,強調(diào)語氣)
三、鑒賞:
讀的時候我們注意到,有哪句詩在每一自然段都反復出現(xiàn)過?“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是全詩的主旨句。文章緊緊地圍繞著哪個字來寫呢?難。究竟蜀道之難,難于何處?讓我們結合具體的詩句來稍做分析。(請學生抓關鍵語句試加分析)
板書:
來歷-開路難
高危-行路難 (夸張、神話傳說、反襯、摹寫神態(tài)動作)
險惡-行路難 (由靜及動)
戰(zhàn)烈-安居難
(分段落限時速記)
四、分析
與李白同時代的詩評家殷璠稱本詩歌“奇之又奇”在于李白以變幻莫測的筆法,從多層角度,運用多種手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xiàn)了古蜀道高峻崎嶇的面貌。詩人為什么能描繪得如此動人,他運用了什么手法呢?
參考:奇特的想象、豐富的比喻、夸張的筆法、流轉的韻律,更重要的是融貫詩中的浪漫主義激情,可謂是“寄情山水之間,放浪形骸之外”,他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觀賞,而是熱情地贊頌,所以景物才呈現(xiàn)出飛動的靈魂和瑰瑋的姿態(tài)。這對我們的創(chuàng)作當有所啟迪。(再次朗誦)
關于這首詩的主旨,有人說是擔憂入蜀的友人,有人說是擔憂國事,也有人說是“即事成篇,別無寓意”。請結合詩句,談談你的看法。
五、拓展:
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展示蜀道圖片),查閱資料,馳騁想象,發(fā)揮激情,試寫一篇白話版的《蜀道游記》,愈奇愈妙。寫在創(chuàng)作本上。
六、作業(yè):
抄寫課下注釋,完成《名師一號》。
教學反思
這篇詩歌是本學期的第一篇課文,如若能講解得有聲有色,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我在講授課文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因為準備充分,所以我的教態(tài)較為自然大方,信心十足,語言也清晰流暢。在講解詩歌單元時,我有意識地把它與文言文單元區(qū)別開來,注意到不拘于字詞的釋義,能深入地挖掘教材,提出的問題也很明晰,難度適中。
但是還存在明顯的缺點。我在介紹李白詩句導出詩風時比較成功,讓學生暢所欲言,可是在講解主體部分時,我看似在引導他們得出結論,但實際上是在暗示他們得出我所想要的結論,只是為了形成一個規(guī)整的板書,這點應當格外注意。以后我教學中,我會用心隨堂,根據(jù)學生的講解來形成提綱,正確的答案雖然用詞不同也應寫入板書,增強他們的自信,而不正確的,讓學生們自己來談理解,來加以糾正。
在講解藝術手法的時候,我只是枯燥地講解本詩運用了些什么手法,學生理解不到位。我應該給學生列出具體的詩句,讓他們根據(jù)詩文自然而然地推導而出,千萬不要脫離課文空講空授。
因此,我應當在上課之前,備課之時,先備學生學情。我應當先了學生需要什么,知道什么,能夠接受什么。根據(jù)學生來準備適當難度的教學方案,而非想當然地脫離實際地閉門造車,這是我在教學上存在的誤區(qū)。另外,在上完一節(jié)課后,我應當多與學生交流,聽聽他們對課程的反饋意見,從而做出改進,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更快。
蜀道難教學反思5
《蜀道難》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3第二單元的第一首詩歌。教材按照時間順序,從必修2引入了古代詩歌。所以這節(jié)課將在上學期的基礎上賞析,進一步提高詩歌鑒賞能力,從而對學習這單元的其它詩歌以幫助,還為學習必修4中的宋詞打好基礎。
高中語文新課標對詩歌閱讀的要求是:加強誦讀涵泳,在誦讀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內(nèi)容、表現(xiàn)技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
《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diào)曲》舊題,內(nèi)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本篇詩人襲用樂府古題而推陳出新,以豐富的想像、奔放的語言、雄健的筆調(diào)生動地描繪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景色。全詩以強烈的詠嘆憑空起事,繼之以浩渺空茫的古代傳說和高危險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躍式的詩歌情感結構,給人以奔騰回旋的動感;流走于其中的氣吞山河的宏偉氣魄,給人以滌蕩心靈的強烈震撼。全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汪洋捭閩,變幻莫測,處處險中見奇,展現(xiàn)了詩人杰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像力。
高一的學生,閱讀的古體詩并不多,加上詩歌本身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畏難心理,對課文不感興趣,讀不下去,或者雖能讀下去,卻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深入體會詩歌的情感。
基于學生對詩歌的誦讀及理解上的困難,我將這堂課定位為誦讀教學課。決定從兩方面來進行教學:一方面在于從把握情感、掌握停頓、理解內(nèi)涵三個有著層層遞進關系的角度指導學生如何誦讀和感受一首詩歌。另一方面在于梳理《蜀道難》的寫作結構和表現(xiàn)方式上的特點。而這兩條線的交匯之處就是詩人“李白”。第一條線屬于“表”,第二條線屬于“里”,正是如此,讓學生表里結合的去理解,去感受大詩人李白之“大”。在授課過程中,采取多樣的誦讀方式來把握詩歌,讓學生從多方面接受朗誦這一藝術表現(xiàn)手法,進而能夠主動的去誦讀。這樣既起到引導學生敢于誦讀的作用,又能夠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詩歌。
對教學流程、教學目標我覺得設計的是較為合理的。從課堂氣氛與學生反映上看,也能體現(xiàn)新課程的要求。在課堂教學后,我設計了一份學生調(diào)查問卷,對本堂課的教學效果進行一次調(diào)查。問卷中我設計了如下問題:1、聽課過程中能否領會教師的教學要點?2、通過教師的課堂分析及誦讀指導,是否能把握詩歌的情感3、配合多媒體(音頻播放)進行誦讀教學,是否有助于對課文的學習?4、結合實例講解,引導同學感知,對古詩朗誦的學習是否有所進益?5、通過《蜀道難》的.學習與作業(yè),是否對李白形成較系統(tǒng)的認識?6、你對這堂課的整體評價如何?
在回收的48份問卷中。問題一,完全了解的占64.58%、基本了解的占35.41%;問題二,完全了解的占68.75%、基本了解的占29.16%、不了解的占2.08%;問題三,很有幫助的占52.08%、較有幫助的占41.66%、幫助較小占4.16%、無差別的占2.08%;問題四,很有幫助的占58.33%、較有幫助的占39.58%、幫助較小占2.08%;問題五,回答是的占77.08%,認為某一方面認識增加的占22.91%;問題六,滿意的占75%,較滿意的占22.91%,一般的占2.08%。
通過以上調(diào)查問卷及評課時其他教師的批評意見,我認為本堂課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課堂主線不夠清晰,由于設計了兩條主線,課堂時間又較緊,就使得一些內(nèi)容教得不夠透徹,欲面面俱到,反面面不到。二是,誦讀教學使用的方式多樣,但學生的誦讀興趣與誦讀能力被調(diào)動得還不夠,應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誦讀。三是,對于詩人李白,在課堂教學中雖有涉及,但預期的作用沒有很好達到,僅僅作為線索與材料來使用,學生對其整體印象不夠深刻。
蜀道難教學反思6
高中階段學生對唐詩的首次接觸是在必修三的唐詩單元。因此本單元選取了唐詩發(fā)展四個階段中除了初唐之外的三個階段的四位代表性作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隱的作品。讓我們從不同層面的感受到唐詩令人沉醉的藝術魅力。
本單元所選《蜀道難》是李白詩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內(nèi)容之豐富,藝術成就之高為歷代文學家及評論家所公認。關于這首詩的政治寓意,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去探索,教師給予詩歌鑒賞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鑒賞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蜀道難》的.學習應該建立在學生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學生可以結合課下注釋及一些助學材料,對詩歌的背景、李白的生平、文中的神話傳說、語言風格等,做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讓他們在自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教師根據(jù)學情,選擇合適的切入點進行引導分析。
教師的講授本課時要有大局觀,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妒竦离y》是李白的名篇同時也是詩歌中比較重要的經(jīng)典篇目。所以,了解作者李白及創(chuàng)作背景極為重要,同時不能忽視本課的藝術成就。通過想象與聯(lián)想把本文所描繪的場景串聯(lián)起來至關重要的。在詩歌的語言方面,選擇文中典型的詩句進行深度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認為教師在講授本課時不能“大而全”而應該“小而深”,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這樣課堂便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認為科學的做法是: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課堂借助多媒體課件,對蜀道的形象有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這一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對蜀道的“險”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反過頭來再研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反復的誦讀,然后作深入的分析。
《蜀道難》這一經(jīng)典詩歌關于它的研究可以說是汗牛充棟。那么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掌握相關的知識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一個教師可以把歷來的研究成果全部傳授給學生,也沒有一個學生能在短時間內(nèi)對本文有比較成熟、系統(tǒng)的認識。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讓他們?nèi)ブ鲃拥奶剿、主動的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做好引導把握住核心問題,你的課堂會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蜀道難教學反思7
從本單元開始,就接觸到最?嫉脑姼桦A段了——唐以后的詩歌。第一首詩,就是李白的《蜀道難》。這一課不好講。一是李白的詩歌文意很清晰,反而不容易挖掘很深;二是怎樣讓學生深刻體會李白的獨特風格;三是學生不感興趣。所以必須想辦法讓學生參與理解分析。主要采用以下幾個方法。
第一,明確要講哪些內(nèi)容,同時分清哪些內(nèi)容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哪些內(nèi)容要老師講解。對于本課,李白的風格必須由老師總結概括,而詩歌詩句的理解完全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于是,參照袁行霈先生的.總結,我從“氣”的角度,通過例子,讓學生體會李白豪放飄逸,充沛浩大的特點。主要是氣骨、氣象、氣勢三個方面,講氣奇、氣逸、氣壯三個特點。舉例的過程,也是給學生做了分析詩歌的范例。接著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要求他們從一句詩入手,選擇語言、手法、形象、思想感情中一個方面,談談李白的詩歌風格是如何在這首詩里展現(xiàn)的。
第二,要求學生課堂交流討論,選十個學生具體講解。在師生互動中,糾正學生認識上的偏差,講解詩歌的要點。張同學在分析“朝避猛虎,夕避長蛇”一句時,講到這里體現(xiàn)了李白征服自然的勇氣,就不是非常合適的,他忽略了后面“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一句,沒有顧及文章的寫作背景。在其他同學分析手法和語言的時候,幫助他們梳理了分析的順序和方法。學生親自實踐,收獲還是比較大的。
第三,對于整體文意的理解,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借助參考書,高效的完成。
這次練習只是讓學生初步體會分析詩歌的方法。經(jīng)過多次訓練熟悉之后,還要指導他們?nèi)L試命題和編寫答案。以達到提升學習境界的目的。
蜀道難教學反思8
《蜀道難》,這篇課文我覺得重點在背誦,那么如何指導學生更加容易地背誦這篇課文,就是我課堂上主要要解決的任務了。
要背誦,首先得會誦讀,所以我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誦讀。帶學生進入情景。披文入情。營造意境,學生接觸誦讀較多,所以很快完成任務,學生較快進入情景,把握了《蜀道難》整體感情基調(diào)。
其次當然得理解。課文的第一層內(nèi)容較少,根據(jù)層次:總嘆蜀道之高、蜀道的歷史、蜀地的交通、蜀道的由來讓學生去背誦,再強調(diào)如“鳧”“峨眉顛”“鉤”等字的書寫,效果非常不錯,學生的默寫反映上來基本能拿到滿分。
第二三層的關系梳理得不是很有條理。第二層還好,給學生勾畫了一個人上蜀道的'圖景,學生基本也能把第二層給串聯(lián)起來,但第三層的內(nèi)容就講得有點含糊不清了,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
是否可以畫幾幅簡單的漫畫,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整篇課文,這是值得嘗試的。
這樣順利完成了誦讀與內(nèi)容理解,但下面的浪漫主義風格就有點時間倉促。完成不理想。下面應該可以多準備材料,課下預習好,課上就可以駕輕就熟了,要學會課下下功夫。課上才可以一點而過。
蜀道難教學反思9
《蜀道難》是樂府舊題,內(nèi)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本篇詩人襲用樂府古題而推陳出新,以豐富的想像、奔放的語言、雄健的筆調(diào)生動地描繪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景色。既寫了蜀道的艱難,又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并寄予了對國事的憂慮和擔心。全詩以強烈的詠嘆憑空起事,繼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傳說和高危險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躍式的詩歌情感結構,給人以奔騰回旋的動感;流走于其中的氣吞山河的宏偉氣魄,給人以滌蕩心靈的強烈震撼。全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汪洋捭閩,變幻莫測,處處險中見奇,展現(xiàn)了詩人杰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像力。
本課教學的一個亮點,就在于讓學生探究“在表現(xiàn)手法上你最欣賞的是哪一點?為什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尋找美點。教師千萬不要越俎代庖,因為鑒賞能力的提高是學生在實踐中潛移默化得到的,所以,教師要放開手,讓學生說,同時要多肯定學生,讓他們嘗到鑒賞的.甜頭,堅定地走下去。當然在學生不知從何說起時,教師可拋磚引玉。這就需要教師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是敢于在學生面前自我展示的,讓學生在老師的示范下,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一、勇敢舍棄才能得到更多
從對高中教材的解讀來說,李白作品無論在思想還是在藝術方面無疑具有典范性。在講這節(jié)課之前我曾設想將作品的藝術風格與李白的身世經(jīng)歷相結合,進而從情感層面對詩作作出解讀。但是,在翻閱各種資料并對文本有了更深入透徹的理解之后,我決定忍痛割愛,舍棄更多的情感分析,而是圍繞“難”字,以賞析詩歌藝術特色并進行鑒賞訓練為主,這樣就使目標更為集中。為了做好鋪墊,我把教材安排的《將進酒》放在《蜀道難》之前講,使得學生在第四部分“拓展與延伸”環(huán)節(jié)中的討論與思考水到渠成,自然順利。
二、傾心投入帶動整個課堂
本單元學習提示反復強調(diào)詩歌教學要反復誦讀。具體到這一首詩來說,相對較為抽象難懂,所以我就用一個早讀時間讓學生預習,通過交流與檢查發(fā)現(xiàn)這種充分預習是很必要的。在正式上課時,我較為注重教師自己的朗誦示范作用。在《悲壯的大提琴》的沉郁又昂揚的旋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蜀地那卓絕的險與美之中,面對著同學們朗誦完這首詩后,我的眼睛幾乎濕潤,竟忘了這是一節(jié)有很多位老師聽課的公開課。這種投入也感染了學生們,他們給我最熱烈的掌聲,并將這種氛圍一直延續(xù)到下課鈴聲響起。
三、交流探討衍生無限生機
在講課之前,我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唯恐學生不能領悟理解,所以第一遍寫的教案預設性過多而生成性太少。然而早讀時學生讀書的熱情給了我嘗試的勇氣與信心,所以我決定把設計好的整體思路拆散成零散部件,讓學生自己去組合。正式上課時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潛能令我驚異,他們不僅很好地悟出了朗讀的技巧,而且聯(lián)想到了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聯(lián)想到了李白的行藏經(jīng)歷與理想追求,大大豐富了課堂構成,使預設的課堂煥發(fā)出意料之外的無限生機,這是我的意外收獲,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蜀道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蜀道難》教學反思02-04
高二上冊《蜀道難》教學反思06-09
蜀道難優(yōu)秀教案03-09
關于教學反思的反思09-11
教學的反思12-08
教學的反思01-07
教學反思03-02
《讓》教學反思12-12
精選教學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