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1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通過認真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父母之愛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描寫是是巨大的災難面前,父與子憑著堅定的信念創(chuàng)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跡。在教材的處理上,根據(jù)教學要求和文本的特點把課文劃分為兩課時進行教學。兩課時的教學立足語文,緊扣文本,設定目標的時候,力求做到簡明,這樣課堂上就能夠集中兵力,打殲滅戰(zhàn),學生就能在反復觸摸文本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感受,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有效達成。簡明的教學目標既貼近學生,使每個學生通過文本的學習都能有所收獲,有所發(fā)展。通過本文的設計、教學,我對新課程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在教學中,我盡力落實新課程的全新理念。
一、抓重點句,文本解讀。
第一課時抓住“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句子,貫穿整個教學內容。通過旁人與父親的對比,體會出父親那種近乎失常的舉動背后,蘊含的堅定的信念,體會深沉的父愛。通過揣摩父親的心理來更好地多元個性解讀文本。
在學習重點句描寫父親動作,外貌的這句話時,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以讀帶講,每次的朗讀都提出要求,提升讀的質量。多元解讀,突出亮點。
二、靈活處理教材,發(fā)展思維。
詞語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理解詞語跟感知課文內容聯(lián)系起來,在對文中的詞語進行梳理后分組進行教學。一組是地震后的場面,通過選詞說話的方式,來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效果,而不是機械地說說詞語的意思。一組描寫父親的神態(tài)認讀并說一段話,概括了課文的內容,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學生通過語言的轉換,促進其語言的內化進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閱讀教學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在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心理活動時,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適當?shù)难a白,進而有感情地體會朗讀,更深層次地體會深厚的父愛。心理活動進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縫隙,既訓練了思維能力,又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訓練學生語言的表達時,設計的`形式變化還不夠多。學生在對文本補白時的語言,不僅要關注他的對不對,還要關注他的語言的質量。教師的語言對學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說說你自己的感受?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質量。二是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文本時在表達方式上還可以做點文章,那么多的小時作者在表達的方式為什么這樣寫?又能反映什么呢?對于學生的寫作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結合文本的內容來進行整合。三是在重點段設計訓練點的時候,集中力量做一點,時間會更充裕效果會更好。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2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兒子同學的感人故事。
我所講的內容為第一課時,本節(jié)課的目標是掃清生字詞障礙;了解文章大意,理清脈絡;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本堂課中,值得慶幸的是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同學們積極的回答問題,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也基本完成。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深深的明白課中還存在很多不足,課后我根據(jù)各位前輩的指導認真的做了反思:
一、沒有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非常震撼人心的文章,怎樣才能使學生體會到這偉大的父愛,深厚的父子情呢?這離不開一點——朗讀,而且是有感情地朗讀。而我卻忽略了這一點。朗讀不僅可以發(fā)展語感,還可以加深體驗與領悟。由此可見朗讀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更要多加培養(yǎng)。
二、忽略了“自然段”和“部分”的區(qū)別。
在本課的學習中,有要求學生給文章劃分部分。當時學生將“部分”稱做一大段,其實以前也出現(xiàn)過此類問題,只是那時我認為學生懂其意思,無大礙,便一直沒有指出。后來經張秋月主任指出,一下子點醒了我。是啊,這樣久而久之難免會使一些同學混淆,同時也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語文的嚴謹性。是的,我想在教學中關于“自然段”和“部分”的問題遠遠不止這一個,但我唯一確定的一點是這都不是小問題,不能忽視。
三、“概括主要內容、掌握概括方法的問題”講的不夠到位。
概括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對于小學生來說一直是一大難題。概括能力有很強的綜合性,一篇文章要小學生用一兩句話說清楚確實不易。所以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學著概括還要學會尋找方法。在這方面我給孩子們的訓練太少,同時也沒有給他們很好的引導。即在概括主要內容時我們可以先將整個故事復述一遍,再在復述的'基礎上加以概括,最后對這個概括進行濃縮。
在反思中,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長處。我深知自身存在的問題遠不止這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學習、摸索,使自己進步也為了使孩子們有更大的進步。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3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后,一位父親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不顧別人的勸阻歷盡艱辛,在廢虛中救出兒子及兒子的十四個同學的故事,贊揚了這對父子以堅定的信念支撐自己,戰(zhàn)勝困難獲取幸福,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本文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強的文章。但文章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生離死別的痛苦學生很少有體驗。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變化較復雜。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動,理有所悟,我力求抓住文眼,聚焦形象。這篇文章中,堅定的父親和勇敢的兒子給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我細細分析,決定抓住“一個中心線索,兩個突破點”整體規(guī)劃全文教學。這個中心線索就是父與子始終信守的諾言、毫不動搖的信念:“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兩個突破點就是“父親的了不起”和“兒子的了不起”。
這是文章的精華所在!把這兩個點拿出來,以點帶面,在這兩個點上把朗讀、感受、體驗、想象、情感的升華結合起來,反復誦讀、反復叩問、反復感悟,使其發(fā)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功效。課前,對于這個教案,我覺得內容有點多,如果學生上課配合不好,很可能我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會耽誤時間而導致課上不完。通過半學期的努力,根據(jù)我對我班同學的了解,大部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好。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配合也很默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感覺很順暢,包括中間的指導朗讀環(huán)節(jié),我覺得能讓孩子充分地讀從而理解課文內容,最后不僅把課文學完了,還讓學生感受到了深沉的父愛。
但作為經驗不足的我,在教學中存在著許多亟待改進之處:當引導學生從“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敝刑岢鰡栴},是什么力量支撐父親挖掘36小時,連叫了三名學生沒有提出我預設的這個問題。我一時找不到恰當?shù)狞c撥方法,又怕延誤時間,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對于語文教學我感受調動學生的情感尤為重要。
在分角色朗讀階段,我設計了引導學生細細品味人物心里,讀出相應的語氣。然而在朗讀父親堅持在廢墟中尋找兒子這部分課文,學生沒有讀出父親的悲傷,發(fā)現(xiàn)兒子還活著時,父子的對話沒有讀出興奮的語氣,沒有表現(xiàn)出喜悅與幸福。經我朗讀指導,學生已能動情朗讀,但學生并未走進文中,走進現(xiàn)場,同時也浪費了時間。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課伊始就讓學生畫出使你深受感動句子,反復研讀,出示大地震的資料圖片,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描述地震的場景喚起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再通過朗讀,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進現(xiàn)場,入情入境,親身經歷事件感受父愛的偉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這樣會更好?偠灾,這節(jié)課的教學給我?guī)砹撕芏嗨伎迹诮窈舐L的教學中需要我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鉆研教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06-15
地震中的父與子說課稿09-01
父與子教學反思02-26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優(yōu)秀10-15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書筆記06-22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3篇08-03
精選《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3篇08-21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7篇08-18
有關《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四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