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學反思(通用12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故都的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1
《故都的秋》是傳統(tǒng)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審美鑒賞訓練,使學生進入審美藝術的殿堂,從而使學生體悟情與景之間的關系,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手法進而學以致用。
但作為經(jīng)典,《故都的秋》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領悟上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結(jié)合背景資料,師生互動,以品讀,聯(lián)想等方式進入散文的鑒賞。
首先我先和學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寫作思路:作者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繪抒發(fā)了對故都的秋的眷戀贊美之情。接著設置五個總綱性問題:
① 故都的秋最本質(zhì)的特點是什么?
② 找出帶有色彩和聲音的詞語說說作者描繪的秋聲秋色有何特點。
③ 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漂泊者,面對如此冷清的秋色,傾聽如此微漠的聲響,你的內(nèi)心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調(diào)的香山紅葉,有游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寫沒有寫,為什么?
⑤ 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有什么特點?
從教學流程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有特色的,目的是較明確的,但并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后和其他老師及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才意識到,一則課前學生預習的并不充分,對課文內(nèi)容并不熟悉,感傷、悲涼的情感沒有較好的'領出來;再則課堂品讀的時間不夠,學生沒能很好的進入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之中,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熱烈。
其實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以學生為主體設置教學,多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讓學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否則,就無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
“教育是一個開放的發(fā)展的體系,教學的模式絕非是一個條條框框的預設。倘若教師背著框框進課堂,無論是教師自己還是學生個體手腳都會被束縛,就不能成為活的課堂!彼栽谝院蟮慕虒W中我會更加注重在備課中多設想學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傾聽學生的意見, 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2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作為中學階段的文學鑒賞教學,既不能像大學的文學課那樣進行教學,也不能只把它當作語言學、文章學的例證來進行教學,真正的文學鑒賞教學雖不排斥對作品語言的揣摩,對篇章結(jié)構和寫作特點的學習,但更重要的是要發(fā)揮和實現(xiàn)文學的社會作用,給學生的情趣、才華、品質(zhì)和思想造成一種優(yōu)良的深遠的影響。它既要落實語文課聽說讀寫的基本目標,又要志在長遠,給學生一塊感受生活、體味人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園地。在《語文課程標準》中,首先就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和地位,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罢Z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這就是說,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使學生逐漸掌握語文工具的過程中,同時受到文化、文學、思想、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始終貫穿著“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學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領悟”這種漸進發(fā)展層次,通過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散文的語言,并通過語言感知作品中呈現(xiàn)的物象,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記得上這一顆時也正值秋天,當時的環(huán)境使學生能很快地進入教學情境。我用了一個課時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散文進行鑒賞。開篇的音樂和我的聲情并茂的導讀奠定了良好的課堂氛圍,極大的調(diào)動了學生的鑒賞欲望。學生們爭先恐后起來,課堂不時碰撞出火花,一些不愛說話學生也搶著發(fā)言,氣氛相當活躍。教師的真情獨白深深的打動了學生,贏得全班熱烈的掌聲,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整個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過這次教學,我思考著在高中的散文教學中,如何通過美讀引導學生鑒賞,如何在文學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品質(zhì)等,探索出高中語文新的教學模式。我的幾點思考如下:
一、在自主學習中注重美讀
詩人荷爾德林曾說:“人,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語文教師最大的職責應該是讓語文與學生的生活對接,讓語文活動成為學生的精神活動,讓語文的詩意充盈學生的瑰麗人生,提升學生的生命品質(zhì)。而語文教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永不落幕的舞臺,每一個教師都可以找到最適合于釋放才能的契機。我認為,美讀可以點燃學生介入語文的熱情。美讀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也是獲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徑。它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躍出紙面,形成學生的立體思維,從而感受到審美對象的美。王尚文先生在《語感論》中對美讀有過確切的詮釋:“美讀就是用心地讀,只有當學生的心靈完全沉浸于言語作品時,聽讀類的輸入型語感圖式就可以得到開拓與改造”。
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們往往忽略了教師的美讀的示范、感染作用,而只僅僅通過錄音材料,或個別朗讀較好的學生的表演來點綴。而我在教學中,強調(diào)了教師的美讀。在精心挑選的貼近課文感情基調(diào)的背景音樂的烘托下,我富有感情的對課文片斷的朗讀,很快感染了學生,使學生進入到文章營造的氛圍里,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每個個體再獨自進行美讀,就能初步體驗到文章的精微與高妙之美,為后面的'探究創(chuàng)新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在合作探究時,將“品”與“讀”結(jié)合。
當然這個讀不僅僅是單純地教師的讀、學生的讀,而是通過大家的合作學習,將“品”與“讀”結(jié)合,將品析景物,揣摩語言與學生的美讀結(jié)合起來,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如何欣賞其中的景物描寫,我選擇了從審美的角度讓學生品賞出景物描寫的精彩細膩。學生通過個體品讀,歸納出那一幅幅北國的秋景圖,都是作者調(diào)動了各種感覺來描寫的,給讀者以各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寫之景,都是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和真切感悟,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具體而形象,能喚起大家豐富的想象。我改變了用提問的方式帶動學生學習,而是鼓勵學生,讓他們合作探究,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讓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充分釋放。他們通過品讀,抓住某些關鍵詞語、句子品析作者筆下的秋,并融入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有了深入的理解,獨特的感受,再讓他們自己美讀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樣,品一品,讀一讀,在品中推動朗讀,在朗讀中加深品味。課堂氣氛開始變得活躍起來,大家爭相起來談看法,談體會。這里的發(fā)言,沒有固定的模式,標準的答案,有的是一個百花齊放的舞臺,每一個個體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fā)展,就連平時特別膽小說話就臉紅的一個女生居然兩次主動舉手和大家交流,當時確實給我一個驚喜,同學們也都投之以欣賞的目光。教學中這種給老師、給學生的異外驚喜,也是推進學生自我主動發(fā)展的潛在動力。而另一位同學對落蕊圖的細膩體驗以及她感性、動情地對她所喜歡的幾個句子的美讀,贏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形成了這節(jié)課的第一個高潮。
三、感受人文精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品質(zhì)。
在這篇散文中,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著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tài)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表現(xiàn)出作者的人文關懷。學生通過品讀,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新見,在這種氛圍中,他們不僅能理解作者對故都秋的那份美好情感,感受到作者從文中體現(xiàn)出的人文精神,更為可喜的是,他們由此延伸開來,有所發(fā)展、創(chuàng)新,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談到了對作品的獨特見解,甚至有不同于文本的聲音,盡管有的觀點淺顯甚至模糊,但它們都是學生的真實情感體驗,是創(chuàng)新精神的萌動。課堂氣氛的輕松自如,為大家敞開心扉提供了機會,就是平時對語文不是特感興趣的幾位男生也爭取到發(fā)言機會,談到自己對秋的感悟。這種氣氛特別容易讓人激動,也營造了師生互動、對話的平臺,我也即興談到了自己對秋天的感悟。伴隨著我的生活經(jīng)歷和真實感受,我忘情地流下了眼淚,全體同學為我的真情所感染,報以熱烈的掌聲,形成這節(jié)課的第二個高潮。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為這一環(huán)節(jié)事先沒有準備,也無法準備,當時我特別感動。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3
非常倉促的備完課,很緊張的上完課,總算松了一口氣。現(xiàn)在靜下心來思考我的這節(jié)課,加上教研員的一番指導,頗有感觸。
《故都的秋》是傳統(tǒng)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審美鑒賞訓練,使學生真正步入審美鑒賞的殿堂。我將《故都的秋》定位為散文鑒賞課,課型為一節(jié)。教學時以學過的古詩文感受入題。再總提第一段使學生入境,美讀設置問題:文本描寫故都的秋的段落有哪些?總提五幅秋景圖。再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師生互動探究生成開放型課堂,始終以散文的.文體特點為基點和生長點,通過品讀聯(lián)想、合作探究等方法進入散文的鑒賞層次。最后以第12段的議論提升思想,明確概括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并引申出寫作背景。
縱觀整個上課過程,本節(jié)課有這樣一些優(yōu)點:
第一,注重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從品味語言入手,去解讀全篇。體現(xiàn)了語文的語言性。評課的教研員老師說我這一點把握的不錯。
第二,注重了誦讀教學,通過誦讀加深對語言的感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身品味語言的精妙。
第三,注重了課堂提問,激發(fā)探討興趣,促進引發(fā)多數(shù)學生積極的活動愿望,有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并能促進人際活動,加強學生與其他同學的溝通與反應。
第四,注重了合作學習,學生在相互討論評價中共同提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能夠以對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誘導。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4
昨天上課后沒有評課,但我知道很不理想。回來心情沮喪到了極點。上了那么多次公開課,唯一這次還來了兩位校長來聽,偏偏上得死板僵化毫無生趣,不知那么多關心我的人是不是要怒其不爭了,深感對不住他們。人生涼薄,因為愛惜自己,因為感激他們,我不敢懈怠,為此也難以放松,甚至比第一次試教的效果都要差很多。
今天上課讓學生們自己評了課,他們首先反省自己表現(xiàn)不好,這讓我覺得很愧疚。后來我請他們坦誠地談我自己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們談得很中肯,課堂的氣氛也比較熱烈和融洽,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對這次上課,我有幾點認識: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這個理念是很對的,只是因為孩子們長期習慣了灌輸,加上時間完全被擠滿,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真正實踐到位。我們的調(diào)整只能是緩慢的,漸變式的。
雖然反對做課,但導學案上的內(nèi)容還是可以強調(diào)他們更好地落實,相關鏈接部分的內(nèi)容需要提醒他們好好看一看。這樣一來,他們對于文章難點“悲涼”的理解會要好些。
一篇純文學重感悟的作品,對很多不太有語言感覺的孩子來說,有些勉為其難,完全放手是不行的,還是要做些示范,再讓他們舉一反三。雖然以前有過零散的指導,很多東西并沒有真正被他們吸納。
課堂沉悶,即算有再多的客觀原因,老師的設計、掌控和引導絕對是關鍵。充分尊重學生的看法是對的,但在恰當?shù)臅r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導,點評和激勵是激活課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體現(xiàn)教者水平和能力的地方,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為學生的表現(xiàn)不夠理想就亂了自己的陣腳,話語變得啰嗦,提問變得過于隨意。
旁人的很多意見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參考,但是不能全盤采納,丟了自己,也就沒了個性。一些準備了要講的自己認為精彩的內(nèi)容,即使有些個人化,也還是不能因為時間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丟棄。
事實證明我最初的想法還是好一些,擬標題寫板書分塊賞析過于僵化了些。導學案的第二題問題提的也比較僵,改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點?請選取一兩處稍作賞析”,這樣會更自然一些。
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課堂比較寡言,不愛和不善表達,就我個人失敗的人生經(jīng)驗而言,一個不善言談和交際的人第一是不那么容易讓自己開心,第二是讓人有距離感,第三是講話難免失當,第四就是所謂不靈活吃不開,我該在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們。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5
這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有很多值得品讀的地方。
首先是,結(jié)構上首尾照應,回環(huán)往復的特點,而且都是通過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對比,表達自己對故都秋的向往、眷戀與熱愛。
其次,文眼句統(tǒng)領全篇,為全文奠定濃郁抒情基調(diào)的同時,每一幅圖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清、靜、悲涼。
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有:通過題目揭示文體特點,抓住文章的情景結(jié)合的特點導入,通過對作者眷戀故都秋的句子的品讀,為這節(jié)課奠定了抒情的基調(diào),能較好的引導學生把握結(jié)構特點和賞析景。
但也有很多遺憾:
首先,在把握首尾呼應的特點時,本來設計的'是讓學生找到前后照應的句子,把握這篇文章就是從秋色、秋味、秋聲來體現(xiàn)情景與悲涼。這一點在上課的過程中被跳過去了。
其次,對于“靜”這一點,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我覺得清、靜學生可以體會到,悲涼有些難,但是文中的靜,不僅僅是環(huán)境聲音的靜,還有作者內(nèi)心賞景的靜,從文中的細數(shù)和靜對可以體會的到,但是在學生體會到這幅圖給人的享受和舒適、悠閑與愜意時,應該讓學生進一步說說從哪些詞體會到了悠閑與愜意,學生自然能找到細數(shù)、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著欣賞牽;ǎ绕涫沁吅炔柽呅蕾p晨景,這是一個遺憾啊。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6
《故都的秋》這篇文章講過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著教參跑,一直找不到要點和特色,這次似乎有些新發(fā)現(xiàn)。
對于學生來說,《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文章傳遞的美感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審美經(jīng)驗有較大的距離。最大的難題在于“悲涼”與“衰亡”如何成為一種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課前就把教學目標定為“體會另一種不同的美,填補學生某些審美經(jīng)驗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審美、審美修養(yǎng)”為切入點。
“美”經(jīng)常主觀的,這就需要從理清寫景狀物散文的“物-我”關系入手。通過作者所選擇的物象及其特點來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點,并以此體察作者心靈世界。方法有兩點,一是宏觀上的,要“把握結(jié)構、理清思路”;一是微觀上的,要“品味語言、領悟感情”。
宏觀把握相對容易,因為這篇文章本身結(jié)構比較清晰。全文14段,首尾兩段分別互相照應,構成一個圓形結(jié)構。中間10段具體描寫秋景,分別寫“秋晨、秋槐、秋蟬、秋雨、都市閑人和秋果”。第12段的議論、抒情是在對秋的具體敘述后自然引發(fā)的,歸入前一部分應該比較合理。
微觀的文本細讀主要兩個層次,一是語言形式與情感關系方面的,一是景物與情感的關系方面的。
語言形式和情感關系方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語言是思維的物質(zhì)外殼”,不同的語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種隱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這是一個變式句。常式句表述為“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這樣的變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強化。再如“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一句。這里有一種強烈的對比在里面,一方面“從杭州至青島”、“更要從青島上北平”把他的行蹤敘述得很“啰嗦”;費盡周折無非是“不過想品味秋”。費盡周折的行程,原來只為了一個小小的目的。強烈的對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對于“秋”的極大向往,極大的向往也就傳遞出作者對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還有其它諸如此類的表達,引導學生體會這種表達對于提高他們對語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處的。
“景物與情感的關系”是寫景狀物散文的`一個重要教學內(nèi)容。對于學生來說,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點、個性化的景物與感情的關系就不好理解了。這篇文章寫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個性鮮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蟬聲”等等。所有這些景物不僅僅如作者自己說的是“悲涼”,它們更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衰亡”或“即將衰亡”,F(xiàn)實的景物是連續(xù)不斷的,之所以要選取這些景物,肯定是這些景物與“我”的內(nèi)心有某種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們普通人都會贊美生命的生機蓬勃?墒,這里卻是向往“悲涼”和“衰亡”,“悲涼”、“衰亡”倒成為一種美了!對于學生來說是個大問題。
從道理上說,我們對于美的體會,或者我們之所以會認為某種外物是“美”的,肯定是這種外物引起了我們內(nèi)心的某種滿足和愉悅。前文說過,一般情況下“美”是主觀的。但這種主觀是表面的,實則是客觀的。這種客觀性說明,文章所寫的景物和表達的情感與全人類的某種情感相契合,否則這篇文章也就不會引起大多數(shù)人的共鳴。孫紹振教授分析這篇文章時有一句話:“凡屬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價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發(fā)內(nèi)心歡愉的體驗,直面生命的衰敗,啟示生命的周期,逼起悲涼之感,也是一種生命的感受!边@的確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種生命的啟示,讓我們?nèi)ンw會生命的存在。但我覺得似乎還不夠,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學說。他認為人有兩個基本的源動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還有“求死”的本能(觀點引自《三種心理學》,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ISBN 7-5019-2719-7/G·155)。也就是說,在人的潛意識中都存在著某種“求死”的傾向,而這里的外物的衰敗恰恰激發(fā)了人的這種意識,讓我們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種程度的滿足,也就引發(fā)了美感。當然,這一點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是太難了。
從教學設計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困難。我們可以用三種層次來判斷學生對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內(nèi)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體驗。前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也是一堂語文課要求全體同學都應該達到的目標;但第三方面卻非常不容易。隨便從文章中挑了幾個詞,我相信很多同學都不能深切體會(是“體會”,不是“理解”)到那種感覺。比如什么是“清”,什么是“悲涼”,什么是“落寞”?為什么這些感覺是一種美?曾經(jīng)體會到這種美感嗎?能不能假設一個情境來體驗體驗?確實好困難,我相信一般人都覺得不容易。而這些地方恰恰是最為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一種文化的、藝術的感覺。我總認為,語文難的地方不在那些“實”的知識與能力,而在于這種“虛”的思想與情感。當然,這種虛的藝術感覺需要有一定的知識與能力的奠基,是不斷“熏染”出來的。所以得一天一點積累,一天一點感悟,得慢慢來,急不得。
另外,如果把這篇文章與《荷塘月色》稍加比較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顯然是比較“雅”的。僅從語言的角度看,《荷塘月色》多用工筆精雕細刻,是寫得比較美的。這從華麗的語匯、精妙的比喻,還有靈活的句式選擇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來。但他所寫的景象,及對景象的比喻卻都是比較“俗”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剛出浴的美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等,以及后面聯(lián)想到了南朝熱鬧的、風流的宮庭濃歌艷賦都透露出作者內(nèi)心的不寧靜,透露出一種世俗的氣息。這種比較確實能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在“生”與“死”面前,“生”是熱鬧的、繁華的、實用的、世俗的,“死”是冷峻的、孤寂的、人文的、超脫的。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7
盡管因為學生預習比較充分,整個課堂流程還算比較流暢,氣氛也還好,但是其實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并沒有絲毫實實在在的收獲。
我是第五個上《故都的秋》,為了與眾不同,為了顯擺自己,我先想的設計,并盡量想保留這個設計,然后才想著用相關的問題來填這個設計,然后改的教學目標,是為了思路而思路,本末倒置。而我認為,備一節(jié)課應該是這樣的(其實一直都知道,就是死性不改,就是喜歡求新求異,就是討厭跟別人一樣,一備課的時候就把這些忘得一干二凈):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先把教材讀透,鉆研透,再根據(jù)學生的學情設定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預設能達到這個目標的教學流程,難易一定要適中。而絕對不能因為自己靈光一閃,想到了一些自鳴得意的設計,為了遷就這個設計來設定教學目標。另外,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備學情,不能自以為有了很好的.領悟,就想硬塞給閱讀領悟能力還不足的學生。如果知識不能自然生成,那更多就是老師的展示、填鴨,而這樣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學生也難有收獲。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8
首先我從題目切入用問題引導學生對本文的理解,本文題目是《故都的秋》,那么“故都”是指哪里呢?學生們七嘴八舌的是“北平”即現(xiàn)在的“北京”。我又進一步提問,那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學生們也是眾說紛紜,我又進一步提問,這里邊的“故”是什么意思?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本文題目便已經(jīng)含有作者的情感傾向。
接著我又引導學生思考作者認為北國的秋的特點是什么,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很快學生就找到了,并概括為“清、靜、悲涼”。我又問學生,作者是北平人嗎?很快有同學說“不是,是浙江富陽人,而且文中也說他是從浙江趕過來的“。那么作者為什么不寫故鄉(xiāng)的秋,反而要寫故都的秋,作者認為故鄉(xiāng)的秋怎樣?學生很快找到,并概括為“慢、潤、淡”。
現(xiàn)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寫北國的秋,為什么還要提到“南國的秋”?有學生知道說是用了襯托手法。我說對,那么什么是襯托呢?襯托包括正襯和反襯,現(xiàn)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個導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個女主人公長得漂亮,分別用正襯和反襯兩種方法,你會怎么做呢?這時學生都來了興致,各有想法,但是我發(fā)現(xiàn),大家對反襯較了解,但是正襯就有點模棱兩可,找了幾個學生說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后我引導學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過某些舞蹈表演,先出來一些漂亮女子,然后再出來一個與眾不同的并且給予特寫,我們就會干覺她很漂亮,先出來的那些女子已經(jīng)很漂亮了,但后出來的那個比他們還漂亮,這就叫正襯,那么反襯怎么做呢,就像大家說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邊放上一個“如花”,一下就凸顯出這個美女的漂亮了,這就叫反襯,而且大家以后在看一些影視劇的.時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劇,為了凸顯男女主角的帥氣和漂亮,總要找?guī)讉丑角在里面陪襯著,就是這個道理。當我講完這個事例之后,發(fā)現(xiàn)學生眼中有了了然的神色。
然后我又引導學生思考作者認為北國之秋是“清、靜、悲涼”的,那么北國之秋從那些的地方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呢,作者又選取了那些景象,請大家從文中概括出來。
引導學生概括出作者記敘的五種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叫、秋雨話涼、佳日秋果)和一處議論。共同構成了分寫的部分。
最后兩段作者又在對南北秋的感受的對比中直接抒發(fā)了對北國之秋的熱愛和眷戀之情。
《故都的秋》我只用了一節(jié)課時,卻講了這么多東西,無疑是不妥當?shù),但是時間實在是有點緊,所以只能壓縮現(xiàn)代文的時間,從而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詩歌和顧問閱讀上,有的老師甚至跳過第一單元散文而直接學習第二單元的詩歌,結(jié)果是人家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反而較高,沒辦法,學生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上很難拉開距離,差距主要是詩歌和文言文,但我又舍不得將這么好的文章放棄,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導學生入門,讓學生自己體會。但又不能耽誤太多的時間。以后一定會不斷探索,爭取既讓學生能夠在應試中取得高分,又可汲取到中國文化中的精華,培養(yǎng)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9
這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有很多值得品讀的地方。
首先是,結(jié)構上首尾照應,回環(huán)往復的特點,而且都是通過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對比,表達自己對故都秋的向往、眷戀與熱愛。
其次,文眼句統(tǒng)領全篇,為全文奠定濃郁抒情基調(diào)的同時,每一幅圖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清、靜、悲涼。
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有:通過題目揭示文體特點,抓住文章的情景結(jié)合的特點導入,通過對作者眷戀故都秋的`句子的品讀,為這節(jié)課奠定了抒情的基調(diào),能較好的引導學生把握結(jié)構特點和賞析景。
但也有很多遺憾:
首先,在把握首尾呼應的特點時,本來設計的是讓學生找到前后照應的句子,把握這篇文章就是從秋色、秋味、秋聲來體現(xiàn)情景與悲涼。這一點在上課的過程中被跳過去了。
其次,對于“靜”這一點,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我覺得清、靜學生可以體會到,悲涼有些難,但是文中的靜,不僅僅是環(huán)境聲音的靜,還有作者內(nèi)心賞景的靜,從文中的細數(shù)和靜對可以體會的到,但是在學生體會到這幅圖給人的享受和舒適、悠閑與愜意時,應該讓學生進一步說說從哪些詞體會到了悠閑與愜意,學生自然能找到細數(shù)、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著欣賞牽;,尤其是邊喝茶邊欣賞晨景,這是一個遺憾啊。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10
盡管因為學生預習比較充分,整個課堂流程還算比較流暢,氣氛也還好,但是其實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并沒有絲毫實實在在的收獲。
我是第五個上《故都的秋》,為了與眾不同,為了顯擺自己,我先想的設計,并盡量想保留這個設計,然后才想著用相關的問題來填這個設計,然后改的教學目標,是為了思路而思路,本末倒置。而我認為,備一節(jié)課應該是這樣的(其實一直都知道,就是死性不改,就是喜歡求新求異,就是討厭跟別人一樣,一備課的時候就把這些忘得一干二凈):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先把教材讀透,鉆研透,再根據(jù)學生的學情設定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預設能達到這個目標的教學流程,難易一定要適中。而絕對不能因為自己靈光一閃,想到了一些自鳴得意的`設計,為了遷就這個設計來設定教學目標。另外,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備學情,不能自以為有了很好的領悟,就想硬塞給閱讀領悟能力還不足的學生。如果知識不能自然生成,那更多就是老師的展示、填鴨,而這樣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學生也難有收獲。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11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先生的一篇描繪北平秋天景色與感受的經(jīng)典散文。在進行這篇課文的教學后,以下是我對教學過程的一些反思:
文本解讀:我在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時,強調(diào)了作者如何通過細膩、生動的'語言描繪出北平秋天的獨特韻味和深沉的故都情結(jié)。然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和獨立思考能力,鼓勵他們從自身的角度解讀文中蘊含的情感和哲理,而不僅僅是教師單方面的講解。
情境創(chuàng)設:我在課堂上嘗試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示了北平(今北京)的相關圖片以及歷史背景資料,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時代背景和地域特色。但反思起來,若能進一步結(jié)合實地考察或者虛擬現(xiàn)實技術,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故都的秋”,或許能讓學生獲得更深的學習體驗。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12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先生的一篇描繪北平(今北京)秋天景色和生活情景的散文,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教學內(nèi)容與目標實現(xiàn):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品讀文中細膩生動的景物描寫,以及蘊含其中的`深沉情感,使他們感受到郁達夫?qū)识记锏莫毺貙徝酪暯呛蜕詈竦娜宋那閼。然而,在反思中,我認為對于作者的情感寄托以及現(xiàn)代主義文學背景下的個人化表達解析還需進一步加強,以便學生更深入理解文本內(nèi)涵。
教學方法與過程:采用誦讀、討論和情境再現(xiàn)等多元化教學方式,增強了課堂的活躍度,也使學生能更好地沉浸于故都秋意之中。但反思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的參與度還有提升空間,或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設計主題性任務等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進入文本的入口。
學生反饋與學習效果:從學生的習作和課后反饋來看,多數(shù)學生能夠把握文章的主題和情感基調(diào),但在具體語言賞析和創(chuàng)作借鑒上仍顯不足,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對學生閱讀鑒賞能力與寫作技巧的培養(yǎng)。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02-20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1-06
(推薦)《故都的秋》教學反思07-08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2篇04-03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1篇06-23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5篇02-28
故都的秋教案03-16
故都的秋教案02-15
《故都的秋》說課稿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