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 《日月潭》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日月潭》教學反思1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使他們不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麗,還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熱愛祖國寶島臺灣的情感。 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三維目標的整合,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整體感知,發(fā)現美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遵照課標的精神,在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默讀全文,找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語句,和小伙伴讀一讀并且互相交流。每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尋找到他們心中認為美的地方也是不同的。我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角度考慮,采取上述做法,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初進一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二、層層深入,感悟美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贊美都蘊含于文章之中,隱藏于文字之下。為讓學生欣賞到這里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贊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在品讀中層層深入。如品讀“清晨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學生起初只能通過“薄薄的”“隱隱約約”等詞語的表面感覺美,這也正是由于他們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為主。我想到只有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才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所以我借助課件通過讓學生看圖感受霧之薄,像隔著一層紗。之后我還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假使我們乘著小舟在這輕紗薄霧籠罩下的湖面上飄來蕩去,你們是什么心情呀?”通過移情讓孩子獲得心理愉悅進而體會日月潭這種朦朧的美。學生在這優(yōu)美的意境當中、欣賞著美麗的畫面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提高了。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另外在品讀“中午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抓住 “建筑”一詞,我采用圖片教學法,不僅讓孩子了解到那里蘊藏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還進一步感悟到日月潭的風光秀麗,同時體現了課內外學習的結合。
三、拓展延伸,歌頌美
在朗讀、理解之后,我讓學生說說你還了解臺灣的什么,知道的小朋友可以來說說,這時我也補充了臺灣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圖片資料,使學生對臺灣產生了美好的向往。這時,老師導語“在臺灣也住著和你們一樣的小朋友呢!讓我們隔海相望,和他們說說心里話吧!”孩子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他們的情感再次得以釋放,那么我們一起來欣賞臺灣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可是,上完了這節(jié)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 比如說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當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叫日月潭時,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于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沒有及時鼓勵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學生了。通過課后反思,我認識到應該尊重到每一個學生,從鼓勵的角度出發(fā),表揚他在課前查找了大量關于日月潭的資料。這樣不僅可以保護這個學生的表現欲望,而且會使其他學生的信心倍增,積極性提高,從而使課堂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 再有,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當今大力提倡感性語文教學的同時,就更應該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語文素養(yǎng)。反思自己,由于我的語言比較枯燥,沒有把孩子們帶入到這如詩如畫的美景當中,孩子們沒有充分地感受到日月潭秀麗的風光,更何談讀出美呢?
《日月潭》教學反思2
這篇美麗動人的傳說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日月潭的秀麗風景、兩位英雄的義舉,還有那一處處留白帶給學生的思考,拓展學生思維想象的空間。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大尖哥和水社姐取得金斧頭和金剪刀的來之不易,我也是采用了清風雅韻一樣的說話訓練內容,學生通過想象說話,把原來抽象的“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變成了一幅幅具體生動的畫面,學生在理解時也更立體一些。著實感受到兩位英雄得到金剪刀和金斧頭的艱難,對兩位英雄更是充滿了敬佩之情。
文中的.訓練點還可以挖掘,比如英雄在海底與惡龍決戰(zhàn)三天三夜的情況,我想一定是充滿了驚險和刺激;英雄變成兩座青山后,鄉(xiāng)親們的感激場面;游客來到日月潭,聽了這個故事后的想法……課文中的留白成為課堂上的亮點。
《日月潭》教學反思3
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描繪了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qū)——日月潭。日月潭是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那里風景優(yōu)美、氣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作者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日月潭的瑰麗風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以一則招聘啟事引入,讓學生當小導游,活躍了課堂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我把讀貫穿全文,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在品讀中層層深入。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在講述完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中的美景后,我又進行了如下設計,教師邊導語“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在不同的時候變化著自己的新裝……”,邊出示微風吹拂下、夕陽西下、月光映照下的日月潭,孩子們看著這些美麗的畫面心中又蕩起了圈圈漣漪,對美麗的日月潭又產生了無限的遐想,進一步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此時,我發(fā)現孩子們已經被這美麗的日月潭所陶醉所吸引,就勢讓孩子們用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夸夸日月潭,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躍躍欲試,有的說“日月潭你什么時候都美啊!”有的說“日月潭景色宜人!”還有的說“日月潭風光秀麗!”孩子們的情感得以釋放。
在朗讀、理解之后,我讓學生說說你還了解臺灣的什么,學生通過課前查找的.資料說了一些,這時我也補充了臺灣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圖片資料,使學生對臺灣產生了美好的向往。這時,老師導語“在臺灣也住著和你們一樣的小朋友呢!讓我們隔海相望,和他們說說心里話吧!”孩子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他們的情感再次得以釋放。新的課程標準要求課堂上要體現民主、開放、平等。學生是真正的主人、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學生的學習伙伴。在《日月潭》的教學過程中,我還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靈氣、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日月潭》教學反思4
在教學《日月潭》第一課時中,我檢查初讀情況時,發(fā)現大多數學生通過之前的堂上預習,已基本能把課文讀得通順、流利。我突發(fā)靈想,不想再“走教案”了,就對孩子們說:“你認為這篇課文哪部分寫得美,先把它多讀幾次,再爭取背下來,然后向大家做介紹?凑l背得快,說得好!庇谑钦n堂上書聲瑯瑯,我則巡堂找學困生,聽他們朗讀,抽查識字效果。當多數學生能背1到2個小節(jié)時,我只請了兩個學生當堂背誦并點撥品析詞句。然后指導堂上寫6個生字,下課前布置學生回家繼續(xù)讀背課文。
第二天在教學第二課時中,我先讓同桌互相檢查背書,交流自己欣賞的語句,與此同時,我再次去找昨天未接受檢查的學困生,了解其完成讀背作業(yè)的情況。接著請部分學生當堂背誦并指導品析詞句。
如此讓學生在讀背中感悟,我感到效果挺不錯。這既能給孩子充分的讀背課文的時間,也不需老師以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但是,老師必須“該出手時需出手”,在精要之處做點撥,發(fā)揮主導作用。
我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及最后一句話,給“風光秀麗”換上意思接近的優(yōu)美詞語,學生就有機會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了;但當學生質疑:讀不懂“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這部分內容時,有些學生說“把日月潭當作人,它的身上就像披了一塊紗巾,所以看上去不大清楚!睂Υ耍冶硎菊J同,馬上指導他們用比較的方式讀這個小節(jié)的'前后兩句話,注意日月潭在“太陽高照”與“蒙蒙細雨”下的不同情形。雖然孩子們好像弄明白了,但我仍感到意猶未盡。
第三天一早,天空彌漫著薄薄輕霧,“真是天助我也!”我心中暗喜;氐綄W校,利用早讀時間,我請孩子們遠望窗外,說自己的所見所想。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但理解了課文的第四小節(jié),還積累了“若隱若現、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及“早晨,霧中的紅太陽就像咸蛋黃一樣可愛!边@樣的詞句。
在讀背中感悟,點撥在精要處,既給學生帶來收獲,也使我感受到作為教師的滿足與快樂,教孩子們學語文,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呀!
《日月潭》教學反思5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的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在這次教學中我們主要采用的是“先學后教”的模式,它也是我們在以后教學中所應用的重要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我們學年主要采用先預習,再通過小組內學習交流匯報完成識字教學,而在學生提前預習課文時,我們主要利用讀,標,圈,劃,打的形式讓學生提前完成預習,在第二課時時展示小組合作交流匯報等小組自學識字過程。之后在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在“品”中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達到教學目標,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貼近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導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2)讓學生當小老師完成識字教學的初步過程,在在點撥的過程中完成整個識字。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
(3)通過品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隱隱約約”、“朦朧”等詞語,同時感受日月潭的秀美風光。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著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并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通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并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于是,學生又通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就通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新的學習方法。由于“先學后教”這種新的模式,對于我們來說這個詞語在心里雖然是根深蒂固,但在模式的教學過程只是一個初始階段,有些地方還是把握的不好,所以在教學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1、為了完成教學內容丟掉了朗讀,結果還是缺少朗讀而使整個教學脫節(jié)。
2、有些小細節(jié)不夠注意。比如當學生說話出現語病時,我沒有指出。如果從小就訓練學生的'語言規(guī)范,以后學生說話就會很有邏輯性,很規(guī)范。當學生說出了好詞好句時,應該馬上把這些詞語板書,并讓大家跟著這個學生齊讀,營造用好詞很光榮的氛圍。
3、在板書過程中粘貼的生字不應提早摘掉,而導致沒有板書。
總之在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改進和提高的,爭取努力鉆研學習新的教學模式,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語文課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fā)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這也正是我在這節(jié)課中努力追求的。
《日月潭》教學反思6
本文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故事性很強的文章。課文的內容比較生動,而且簡易,學生讀上去沒有太大的語言困難。我在新授本文之前先讓學生進行了預習,從而對課文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了這篇課文中兩位主人公大尖哥和水社姐所具有的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課文伊始,我出示了日月潭的風景圖。漸漸引導學生了解日月潭有這樣美好的景象,來之不易。從而揭示出在惡龍吞噬了太陽和月亮之后,人們失去了光明,天地之間是一片漆黑的。這時候兩位英雄人物,大尖哥和水社姐在這種情況下是挺身而出的。為了拯救人們,他們披荊斬棘、翻山越嶺,吃盡苦頭才打敗惡龍,讓人們重見了天日。在這類語言豐富的故事性文章中,最重要的`還是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而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還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開展了本文的復述比賽。學生對于這樣的活動,參與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現進行評比,在根據每組選出的優(yōu)勝者,在班級中進行比賽,一節(jié)課上,八位優(yōu)勝者,各自發(fā)揮自己的才干,想盡各種辦法,再加上形象的肢體語言,讓自己能以最佳的方式把本文復述出來。而未參加比賽的同學在觀看其他同學表演的過程中,也是受益匪淺!
《日月潭》教學反思7
今天早上把小鬼們帶到多媒體教室上課。在早讀課時先讓大家欣賞廬山瀑布的美景,學生興致極高。我心里真是高興,想著等到的新課一定會很精彩。心里充滿自信?蓻]想到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卻不能集中精力聽講,做小動作的同學也很多,致使整堂課顯得十分僵硬,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現在想想,可能是一方面自己心急,沒舍得花時間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以為學生面對課件里直觀的圖片資料,應該會像早讀課時興致高漲,可為什么反而提不起學生的.興致?是不是我在課堂上拋出的問題難度大?記得在講讀第二自然段時提出:為什么稱它為日月潭?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應該就能回答得出來,可實際上只有一半同學能從文中找出原因。在講讀第四自然段時,要求學生反復讀句子,用“——”畫出點明景色特點的詞語,結果連優(yōu)生都不理解什么叫“點明景色特點”,更別說畫出詞語了。
我只好臨時改變教學設計,先講解第一句話,結合圖片,引導學生找出“清晰”這個詞后,再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句話,結果還有近一半學生沒找出“朦朧”。不知道學生是否因為這個節(jié)接觸到的新詞都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還是自己的教學方式不適合學生。對于那些抽象詞語,我已找出圖片幫助他們理解了,比如:群山環(huán)繞、茂盛、名勝古跡等,可是這節(jié)課就沒能達到預期的精彩?
《日月潭》教學反思8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整堂課上下來,教學效果比較好,有幾點成功的:
1、文章的文字寫得很美,是鍛煉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好文章。所以我抓住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讓學生自由讀,讀出感受,讀出問題,讀突出層次:讀通讀順——理解感悟——有感情地讀——背誦積累。在幫助學生理解詞義時,采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讓孩子體會詞語的意思,如“隱隱約約”、“朦朧”、“仙境”等詞。
2、新課標提出了:“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币虼苏Z文學習最終目的就是運用。在學習課文時,對于寫得美的'第3、4自然段,通過反復品讀、熟讀成誦的方式,幫助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然后扣住一些好詞強化訓練,讓學生用詞語說話,把好詞運用到自己的語言中。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圍繞一個問題:“你喜歡什么時候的日月潭?為什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這樣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為自學、變講為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
《日月潭》教學反思9
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是因為它“那里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那里風景優(yōu)美、氣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然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被光華島分成兩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尊重學生的讀書體驗,注重情感的生成。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讀書與形象的圖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去想象日月潭的美,并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體現學習的主體性。
1、合作學習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苯處熃M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于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fā),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如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抓住“你喜歡什么時候的日月潭?為什么?”這個問題,讓各學習小組學生分組學習交流,再請代表發(fā)言,根據學生的回答確定教學內容。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為自學、變講為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但是在匯報學習成果時如果我能多請幾名代表交流會更好。
2、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比缭诶斫庹n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我讓學生想象黃昏時日月潭的美景,接著給他們欣賞幾幅黃昏時的日月潭圖片。讓學生欣賞后進行說話訓練黃昏時的日月潭怎么樣?有的說:“黃昏時,日月潭變成金黃金黃的了,好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輕紗!庇械恼f:“黃昏的時候,金色的陽光照在湖面上,銀光閃閃,美麗極了!”還有的說:“黃昏,日月潭和周圍的建筑變成了金色,好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服,亮晶晶的,十分動人。”隨著孩子的回答,不時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這樣的設計不但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還讓學生學會表達交流,正確運用詞語。
3、重視朗讀教學
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指導朗讀上,采用多種讀書形式,如自由讀、默讀、指導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例如,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先由學生默讀,理解本段內容,再讓學生看課件,讓學生明白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然后帶著感受再讀課文,逐步引導學生將課文的語言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再到有感情的朗讀,落實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行為。在讀中使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起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注重情境教學
在本課教學中,多次利用了圖片,不但創(chuàng)設了情境,也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思維的擴展。充分利用好圖片,把看圖與朗讀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語言。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啟發(fā)學生的想象,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處。
5、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老師在教學中,體現了這一理念,例如:在教學3、4自然段時,讓學生小組自由讀書思考,讀自己喜歡的景色,把課堂上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在解決疑難中大膽創(chuàng)新,從低年級就培養(yǎng)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及主動探究的能力。并為學生鋪設體驗成功的平臺,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更加重視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逐漸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
6、總結全文時
分層作業(yè),既有基礎部分:讀(有感情地讀課文)、抄(摘抄好詞好句);也有課外拓展部分:查(查找有關日月潭的傳說)。
7、教師的過渡語和體態(tài)語言的運用得加強。
俗話說:上好一節(jié)課容易,但要上好每一節(jié)課很難。我們應關注細節(jié),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備,多思,多學。
《日月潭》教學反思10
《日月潭的傳說》講述的是關于俺國臺灣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個動人的傳說,是民間故事。從第一課時,俺提問同學了解哪些民間故事,同學紛紛舉手,急著談到精衛(wèi)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就可以看出來,同學對民間故事的興趣很濃。所以在第二課時的公開課教案中,根據三年級同學的年齡特點與同學對民間故事的趕興趣程度,俺采取了引導同學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讀課文。
第二自然段中說到,兩條惡龍吞吃了太陽和月亮,天地間漆黑一團。俺提問:“惡龍吞吃了太陽和月亮,此時人間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引導同學想象,失去了太陽和月亮,人間漆黑一團,人們生活極其不方便;沒有了太陽和月亮,植物、農作物無法生長,人們要忍受饑餓和寒冷等,認識到失去日、月的不便,發(fā)生
與人們相同的感受。同樣地引導同學想象,在這份設計中,還運用了些,這就算是這節(jié)課處置得當的地方吧!
當然,這節(jié)課也有些缺乏的地方。上完課后,張老師的一句話立刻點醒了俺。在教學第四自然段的“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心萬苦,終于從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時,俺先引導同學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么苦,然后邊總結邊反復地反問:“他們能停下來嗎?”而張老師建議俺,在教師邊總結的'同時,邊引導同學反復讀這句話。教學這句話時,俺想要達到的目的也是這樣,但張教導的方法效果更勝一籌。教學無定法,但法與法間也有相通之處。
還有“回到潭邊,他倆又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潛入湖底,與兩條惡龍激戰(zhàn)了三天三夜!痹谡劦阶x完這句話的感受時,同學只說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與惡龍激戰(zhàn)的時間很長,其實這兒俺也可以充沛運用想象的工具,使他們加深對“激
戰(zhàn)”一詞的理解。
“學無止盡”,雖然說俺現在上課有進步了,但還應“更上一層樓”吧!例如,張老師建議俺多看特教的語文教案,丁老師認為語文的教學應該再拓展開去等。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學習!
《日月潭》教學反思11
在識字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而且難度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學生慢慢的由認讀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后的認字,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游戲中就把文中的字認識了。
在課文教學中,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圖片,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后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
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運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更象形的知道了為什么這個湖會叫日月潭,并讓學生運用關聯詞“因為……所以……”說一說日月潭名字的由來,這樣較好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為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伙伴讀,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并在老師適時的點撥下,體會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整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導學生在讀熟、讀美的基礎上,練習了背誦。
最后,帶領學生欣賞了我制作的日月潭風光,在學生觀察圖片及教師的敘述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發(fā)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而且我把蘇軾贊美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作為了拓展,幫助學生更多的積累古詩。
可是,上完了這堂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為單一,評價缺乏實效。在本堂課中,我重復性的語言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日月潭》教學反思12
《日月潭的傳說》是一篇關于臺灣著名風景區(qū)日月潭的民間傳說,講述的是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歷經艱險,最后又化作青山守衛(wèi)在日月潭的故事。教學本課,為了讓學生更形象地理解課文,了解人物形象,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在想象的基礎上加以表達,抒發(fā)情感,并結合板書,達到文情融合為一的效果。
課文開頭說日月被兩條惡龍吞吃了,天地間漆黑一片。為了給后面體會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舍生忘死的'高尚品質作鋪墊,我啟發(fā)學生進行想象:沒有了光明,人們的生活會怎樣?因為學生都有過停電的感受,所以,大家的感想很多。有的說沒有光明看不清前進的路,有的說沒有了光明就不能做任何事,生活極其不便,還有的孩子聯系日常生活,說沒有了光明,動植物包括人類都難以生存,忍受饑餓和寒冷,等等。通過交流,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了沒有光明的嚴重后果,感受到了人們迫切救回日月的心。
后面的想象也較多,比如引導學生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如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的?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他們有的說會遇到狂風暴雨,有的說會遇到猛獸,有的說會遇到寒冷和饑餓……說的有理有據。我又讓學生邊觀察圖,邊想象兩位英雄如何戰(zhàn)勝惡龍,也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特別是男孩子的斗志,說得很是精彩。
《日月潭》教學反思13
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那里有所了解。課前我布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使文本的學習得以拓展,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三維目標的整合,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整體感知,發(fā)現美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遵照課標的精神,在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默讀全文,找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語句,和小伙伴讀一讀并且互相交流。每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尋找到他們心中認為美的地方也是不同的。我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角度考慮,采取上述做法,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初進一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二、層層深入,感悟美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贊美都蘊含于文章之中,隱藏于文字之下。為讓學生欣賞到這里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贊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在品讀中層層深入。如品讀“清晨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學生起初只能通過“薄薄的”“隱隱約約”等詞語的表面感覺美,這也正是由于他們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為主。我想到只有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才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所以我借助課件通過讓學生看圖感受霧之薄,像隔著一層紗。之后我還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假使我們乘著小舟在這輕紗薄霧籠罩下的湖面上飄來蕩去,你們是什么心情呀?”通過移情讓孩子獲得心理愉悅進而體會日月潭這種朦朧的'美。學生在這優(yōu)美的意境當中、欣賞著美麗的畫面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提高了。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另外在品讀“中午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抓住 “建筑”一詞,我相機補充圖片資料,并伴隨導語“在潭北的半山腰上,有因供奉文圣孔子、及武圣關羽而得名的文武廟。南邊青龍山上有玄奘寺,那可是為紀念唐玄奘法師到西天取經,宣揚中外文化而建立的呢!”這樣一來,不僅讓孩子了解到那里蘊藏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還進一步感悟到日月潭的風光秀麗,同時體現了課內外學習的結合。
三、拓展延伸,歌頌美
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在講述完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中的美景后,我又進行了如下設計,教師邊導語“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在不同的時候變化著自己的新裝……”,邊出示微風吹拂下、夕陽西下、月光映照下的日月潭,孩子們看著這些美麗的畫面心中又蕩起了圈圈漣漪,對美麗的日月潭又產生了無限的遐想,進一步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此時,我發(fā)現孩子們已經被這美麗的日月潭所陶醉所吸引,就勢讓孩子們用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夸夸日月潭,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躍躍欲試,有的說“日月潭你什么時候都美啊!”有的說“日月潭景色宜人!”還有的說“日月潭風光秀麗!”孩子們的情感得以釋放。
在朗讀、理解之后,我讓學生說說你還了解臺灣的什么,學生通過課前查找的資料說了一些,這時我也補充了臺灣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圖片資料,使學生對臺灣產生了美好的向往。這時,老師導語“在臺灣也住著和你們一樣的小朋友呢!讓我們隔海相望,和他們說說心里話吧!”孩子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他們的情感再次得以釋放。我們班正好有一位來自臺灣的小朋友潘德貴,我利用這一條件,讓孩子們知道臺灣小朋友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和我們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地像一家人一樣。此時情感價值態(tài)度觀目標得以落實。
可是,上完了這節(jié)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 比如說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當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叫日月潭時,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于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沒有及時鼓勵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學生了。通過課后反思,我認識到應該尊重到每一個學生,從鼓勵的角度出發(fā),表揚他在課前查找了大量關于日月潭的資料。這樣不僅可以保護這個學生的表現欲望,而且會使其他學生的信心倍增,積極性提高,從而使課堂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 再有,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當今大力提倡感性語文教學的同時,就更應該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語文素養(yǎng)。反思自己,由于我的語言比較枯燥,沒有把孩子們帶入到這如詩如畫的美景當中,孩子們沒有充分地感受到日月潭秀麗的風光,更何談讀出美呢?
《日月潭》教學反思14
一、給學生濃濃的“情”
記得李吉林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倘若語文教學舍棄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學,必然走進繁瑣、機械、無效的死胡同。這句話給我極大觸動,沒有靈魂、沒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雖有靈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靈魂和細膩情感相結合的生命才是豐富的。所以,作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給學生一個豐富的生命。在這節(jié)課中,我努力地給學生最濃的“情”。
這里的“情”首先指我對學生的關愛之情,我對課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沒有我的拋磚引玉,又怎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呢?
這里的“情”還具體指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導入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精心創(chuàng)設了“乘飛機旅游,聽導游介紹”的場景。這個情境再現的是兒童生活中的場景,當學生進入了這個情境時,必然會激起情感,進而激發(fā)起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助于他們體會到課文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
這里的“情”還具體指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對日月潭之美的贊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贊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要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覺得什么美?”是我教育的主線,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么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二、引學生細細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贊美都蘊含于文章之中,隱藏于文字之下。為讓學生欣賞到這里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贊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后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里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群山環(huán)
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跡”也很美。并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群山環(huán)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范品讀意在情激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通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三、讓學生真正地“活”
小語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為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fā)展”,教學應是沒有強制的活動,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fā),從而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近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開課導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病⑾嘈艑W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在引導。相信學生能把書讀好,一次沒有讀出來沒關系,讓他們繼續(xù)讀,直到能讀出來為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边@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著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并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通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并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于是,學生又通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就通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活。
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么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fā)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在這節(jié)課中努力追求的。
《日月潭》教學反思15
日月潭令人神往,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臺灣,因為它“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更因為它有著別具一格的“日潭”和“月潭”。教學兩課時的分割中,我是這樣考慮的:第一課時在通讀課文的同時,重點學習了課文的第1、2自然段,主要了解一些關于日月潭的信息,比如“是我國臺灣省的一個湖”“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湖中央的美麗小島——光華島,‘日潭’、‘月潭’名字的由來”等。第二課時圍繞課文第3、4自然段感悟日月潭的美。通過“畫一畫、讀一讀、品一品、說一說”來感受日月潭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呈現出來的不同的美。
【“碧綠”的感悟】
在學習第2自然段時,學生對“碧綠”一詞發(fā)生了興趣,理解也層層深入:
。1)從“碧綠”讀出了日月潭的水非常清澈。
。2)因為第1自然段中說“那里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而大樹是綠色的,它的樹影倒映在湖水中,所以湖水變得碧綠碧綠的。
。3)它說“日月潭很深”,所以水就特別綠。
【這個地方學生的發(fā)現非常好,但可惜的是我在課堂上沒有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加以提升,就這么過了,F在想想,我應該再啟發(fā)孩子往深處想想:水深跟“碧綠”又有什么關系呢?】
【美的解讀】
1、“仙境”:讓孩子們充分自讀,畫一畫美的句子后交流,第一個孩子(金典)找到了描寫“蒙蒙細雨”的那句話,并對“仙境”作了解釋,認為仙境就是腳踩白云,很美很美的。于是引導孩子比較細雨中的日月潭是如何像仙境的,孩子們也能從“蒙蒙細雨”中體會到“仙境”的感覺。但在讓孩子們美美地讀這句話時,我非常隨意地問了一句:你還讀出了什么呢?
2、“輕紗”:聽完曉琪的一番話,我的腦海中馬上閃現出這么一句話:孩子的能力真的是不可限量的。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孩子是如何體會的:
我覺得“輕紗”這里也寫得非常美,就像我們在《找春天》一課中講到的: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而日月潭被蒙蒙細雨披上了一層輕紗,就變得像春天的`小姑娘一樣,好像在跟我們捉迷藏似的,非常神秘。
【點評】
孩子的體會做到了前后聯系,融會貫通,使日月潭的美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這是我在備課中不曾預設的。本以為在“輕紗”的理解中,學生會聯系到新娘的婚紗,但曉琪的回答真的讓我驚訝,佩服之極,心中不由得冒出這樣的念頭:曉琪,我能有你,真是一種幸福!
3、“清晨”“中午”不同的美:而后在體會日月潭不同時間段中的美時,孩子們的思維依然非;钴S。比如雨聆在理解“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時,她把日月潭比作了天上的銀河,那“晨星”和“點點燈光”就像是天上的星星一般,這美也就不言而喻了。至于“中午”的美,孩子們也能感悟到日月潭不同于朦朧,而顯現出來的清晰,從而也明白了“隱隱約約、朦朦朧朧”的反義詞是“清清楚楚”。
“把課堂留給學生,學生將還以精彩!痹谧罱慕虒W中,我更注重了備課,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中不再細膩,不再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而是以版塊的形式呈現,課堂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的生成,以生成促教學,讓學生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上燦爛綻放。
【 《日月潭》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日月潭教學反思02-19
《日月潭》教學反思07-24
【精選】《日月潭》教學反思07-06
《日月潭》教學反思06-13
日月潭教學反思06-18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03-11
(精選)《日月潭》教學反思07-10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07-24
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