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无码AV在线,欧美日韩国产色,年轻人手机在线免费视频,伊人成人在线,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亚洲免费二区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時間:2024-09-13 22:28:43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合集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角的度量》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合集15篇)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

  角的度量,一向是許多教師感到頭痛的一個知識點。數(shù)學概念多,(如中心點、0°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shù)學語言)知識盲點多,幾乎沒有舊知識作鋪墊,操作程序復雜,尤其是對于動作不夠協(xié)調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是一次關于手與腦的挑戰(zhàn)。

  角的度量這一課,要求學生能到達會用量角器正確量出角的度數(shù)的目標。具體說來,就是會把量角器的`中心點對準角的頂點,并能根據(jù)角開口方向的不一樣,確定一條邊為0度,選擇量角器內圈(或外圈)數(shù)據(jù),按正確的方向讀出另一條邊所指的度數(shù)。

  由此,我認為應采取“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的教學策略,并經過三個層次的活動來實現(xiàn)。具體實施如下:

  1、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帶著問題的思考和解決中進行學習,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學探索本事,使學習過程成為問題解決的過程;

  2、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膯栴}情境,呈現(xiàn)學習資料,使學生經歷在現(xiàn)實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學模型的過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進行教學法的加工,以及必須程度的創(chuàng)造。既能夠充分利用教材的題材,也能夠創(chuàng)設更貼合學生現(xiàn)實的、趣味的情境,使學生充分體會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道理。

  3、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初步學習將簡單實際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4、重視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數(shù)學思想隱含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中,是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2

  在教學《角的度量》一課時,我努力在課堂中營造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們在這種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很多,而且很抽象、枯燥。要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到并掌握知識,我設計“比眼力”的小游戲引發(fā)認知沖突,激起學習需要。為了讓量角器“活”起來,我精心設計了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來深入認識量角器的各部分;放開手,讓他們自主探索,尋找量角的方法。為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識,我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問題,再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似退實進,教學過程設計中,我用了三個層次來進行引導。

  第一層是課題的引入。一開始出示兩個角(無法用眼睛觀察比較),讓學生比較大小,引出比較的方法是先要知道角的大小。然后質疑:怎樣才能知道這兩個角有多大?從而引出課題。

  第二層是認識量角器,重點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這里又分認識量角器、認識1°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3個層次進行教學。認識量角器時,采用“學生自主觀察、認識、發(fā)現(xiàn)”的方法,研究量角器的特點。課堂中學生的回答非;钴S。

  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時,又分以下層次來學習的:

 。1)在量角器上讀出一個角的度數(shù)。

 。2)在量角器上讀出兩個角的度數(shù)。因為讀角時學生容易把內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學生通過這兩個角的認讀,深有體會地說:讀角時要注意把內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我發(fā)現(xiàn)學生有了以上讀角的經驗,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找錯的概率就小了,讀角的度數(shù)也較容易了。

 。3)是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學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角的經驗,我用嘗試的方法讓學生自己來探求量角的方法。但是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并沒有我想象的那樣好,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量角的過程上也沒有講在關鍵點上。在此過程中,我感覺到學生學的并不透徹,還有部分學生不懂。

  于是安排四人小組互相學習量角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動手量,看看別人是怎么量的,會的同學教教不會的同學。這樣通過互助互動環(huán)節(jié),大部分學生學會量角了,也能掌握其中的要領。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3

  教學之后,從以下方面進行反思

  (1)問題引入,體會“單位”產生的必要性。

  問題是啟發(fā)學生思考與探索的開始。在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時,提出需要知道“相差多少”(或“∠2比∠1大多少”)這一問題,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對測量單位和工具產生的需要的體驗。

  (2)了解單位產生的過程,理解量角器的構成要件和工作原理。

  一般來說,教學前大多數(shù)學生已知道量角需要“量角器”,但對量角器的構造原理卻不甚了解。教學中,可分三個層次組織教學:一是請學生觀察量角器的構成,嘗試說明量角器上的數(shù)字所表達的意思;二是組織學生看教材內容或用多媒體演示角的單位產生的.過程,演示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1°角到2°角,再到3°角等依次遞增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并體會角的動態(tài)形成過程,為后續(xù)教學中理解平角和周角的動態(tài)定義奠定基礎;三是再次回到量角器上,進一步理解量角器上的數(shù)字所表達的含義,特別關注“0°刻度線”和“1°角”的位置,為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shù)打下扎實的基礎。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4

  集體備課準備《角的度量》,原因是覺得這節(jié)課可以放手給學生,學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認識量角器,從而會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shù),從實踐中獲得認知。在準備過程中我借鑒了強震球老師執(zhí)教的《角的度量》一課以及叢琳老師執(zhí)教的《角的度量》,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變化和更改。

  《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認識量角器并會用量角器量角及畫角。在第一次的備課和模擬講課時,對于重點的把握不夠準確。比如說,在用量角器量角時,一定要讓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在講課的時候就應該強調出每個小角的頂點都聚集在一點上。同時在用小角量角的時候要強調出小角的頂點和所量角的頂點一定要重合,這樣在后邊的教學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講課的時候注意強調了這幾個地方,在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shù)時,不需要過多的強調學生就知道要把頂點和中心對齊。對于教學重難點的合理把握有助于我們更好的教學,哪些地方要多下功夫哪些地方不用,弄明白這些,課上起來會更加的輕松自如。

  本節(jié)課的引入部分最初設計的是黃金礦工小游戲,繩子擺動的過程中和水平面會形成一個夾角,但是沒有實際的意義,和生活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有些學生可能知道,大部分還是不知道的,放在此處比較突兀。后來導入部分改為比較兩個學生所畫的角的大小,這兩個角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沒有再出現(xiàn),開頭提出來的問題應該再后邊解決。此處如果改為這兩個角的大小是一樣的.,但是一個角的兩條邊很長,一個較短,讓學生比較,造成矛盾和沖突,然后引入此課,這樣較好。

  接著是用小角來量大角是由幾個小角組成的,第一次學生上前演示的時候,操作的很正確,但是沒有大膽的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去講去說去做。這也說明我們老師有時候過于著急,怕學生說不好,怕學生說錯,于是便搶在學生的前面去說,但是學生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表達的更加準確。在用小角量大角這一部分,如果把半圓量角工具折成扇子,先出示一個小角,然后像變魔術一樣展開出現(xiàn)4個角。而不是一個個去鋪上四個小角,趣味性更高,同時也可以很自然的就引入另一種量角工具,小角都連在一起的半圓量角工具。效果會更好,給學生更深的印象。

  讀刻度數(shù)時需要分清是內刻度還是外刻度,在模擬講課時這一部分的強調不夠,只是稍微提了一下。在后來的講課中雖然注意講解用內刻度還是外刻度,但是在畫60度和120度的角的時候還是有學生內外刻度搞錯畫錯角,可以讓學生利用前面銳角、鈍角的知識來判斷自己所畫的角是否正確。同時這一部分對于是內刻度還是外刻度可以讓學生進行辯論,通過討論得到最終的正確結果,而不是直接的去告訴最終結果。

  在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上還有很多的欠缺,比如說:用量角器量的角都是一些方方正正的角,如果角傾斜了,學生還會嗎?145度的角是怎么讀出來的雖然知道,但是147度、148度、149度呢?習題部分環(huán)節(jié)太多,需要整合到一起,先認識在讀再量再判斷,量角后又判斷又量角,比較混亂。

  整體上看這節(jié)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比較清楚,課堂上的效果較好,試講時忽視的重點在講課中注意強調了,但是還要加強自身的素質,對于一些過渡語言和激勵性的語言以及評價語等等較少,以后應該在自己比較欠缺的地方多加注意,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yè)知識技能。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5

  本單元包括“直線、射線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畫角”四小節(jié)資料。其中用量角器量角和畫角是學生較難掌握和理解的資料。所以在教學本單元時要異常注意各個擊破,用學生樂于理解的形式讓學生掌握。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1、重視對“直線、射線和角”的認識

  學生在空間觀念的`認識上有必須的難度,所以在教學這一單元前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利用課件輔助學生理解,效果更好。對于直線、射線、線段的相同點和不一樣點,從能不能延長,端點個數(shù)來加以區(qū)別。由認識射線,引出角的概念。本知識點學生在學習時表現(xiàn)不錯,但在做練習題時,對于“經過任意一點畫直線”和“經過任意兩點畫直線”出現(xiàn)了疑點,有的學生把每個點都用上,不能正確理解要求。

  2、重視對量角器的認識。

  量角和畫角的前提是認識量角器。課前要讓學生準備齊量角器,讓每一個學生參與進來。課上經過學生觀察和教師提示,明確量角器的構造:一個中心點、0—180度的刻度線(等分)、內圈刻度、外圈刻度、0刻度線。要讓學生指著量角器,充分認識內圈刻度是從右邊讀數(shù),外圈刻度是從左邊讀數(shù)。為量角和畫角做好充分的準備。

  3、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

  對于量角和畫角,我都安排學生在課前預習。讓學生有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課上經過組內交流,班內匯報,教師示范。學生基本都能掌握量角和畫角的基本方法。我提示學生在量角時,注意“點對點,邊對邊,另一邊看刻度”,學生在量角時,容易出現(xiàn)把內外圈刻度讀錯的情景,要及時指出錯因,及時糾正。學生會量了,畫角就很容易了。

  4、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作圖,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和細心的習慣。課前準備好作圖工具和紙,按部就班的進行,不能偷懶,慢慢地就會有一個好的習慣。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6

  1.角的度量這一單元看似內容不多,但比較抽象,學好本單元內 容,對今后學習平面圖形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2.角的度量是本單元的難點,是比較開放的一個章節(jié),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先讓他們觀察量角器的形狀是半圓形的,我們也可以叫它半圓儀,再讓學生拿量角器認真觀察,然后讓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這樣比直接告訴他們哪是0刻度線,哪是中心點的效果要好的多,他們的記憶會更加深刻。接著讓他們明白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小圓圈來表示。

  3.什么是1度呢?因為半圓是180度,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

  4.怎樣比較角的大小,讓學生試著量一量,量后會出現(xiàn)幾種錯誤,

  一是頂點沒有和中心點重合;

  二是0度刻度線沒有和角一邊重合;

  三是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時看成了外圈刻度或是應看外圈刻度時看成了內圈刻度。

  5.這時我給他們他們講解正確的量角方法。并編了一首口訣,

  中心對頂點,0度對一邊,要知角度數(shù),分清內外圈。

  6.當學生學會了量角,還應讓他們知道,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而是與叉開大下有關。再引導學生用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圖釘做一個活動角,讓學生自己通過動手操做來體會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而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叉開的越大的角就越大。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7

  這一課時,我的教學思路是這樣的。首先由兩個角比大小,大多少的問題提出,引出產生角的“計量單位-度”的必要性。通過認識1度的來源,認識量角器的原理的構造。再嘗試量角的過程中掌握量角的操作步驟。我的教學準備有:PPT、量角器、三角板。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在認識量角器的構造上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明確每個構造的名稱,本結構過于倉促,導致學生再后面量角的過程不能準確的.使用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還有上節(jié)課角的認識,頂點-邊-邊的認識時間也不夠,所以無法正確的表達。掌握量角的步驟時,先讓學生嘗試量∠1的度數(shù),我在學生當中巡視,有幾個學生發(fā)現(xiàn)要點點重合。虞茂豪同學經過自己獨立的思考,發(fā)現(xiàn)了量角的步驟,于是請他在黑板上演示。然后師生共同總結出了量角的步驟,并完成書上量角步驟文本橫線。為方便記憶,板書三句口訣“點點重合,線邊重合,在內讀內圈,在外讀外圈“。然后每個學生量∠2的度數(shù),我每個學生都看過去,操作不當給予糾正。臨近下課,由學生上講臺量黑板的一個角,會量會說的就可以出教室。量角過程花了大量時間,整整用了一節(jié)課,導致本課時花了兩節(jié)課多的時間。午間批改習題完成質量來看,學生還是掌握的很不理想。

  量角步驟技能的掌握很重要,需要學生在大量操作的情況下才能熟練掌握。為讓每個學生掌握,我實在花費了太長時間,兩節(jié)課多,這是不符合教學安排的。

  問題:要讓每個學生在40分鐘內很好的掌握量角的技能,要如何做到?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8

  教材分析:

  例3給出一個角,要求學生用三角尺上的角去度量這個角的大小。用三角尺上的哪一個角去量,可以自由選擇。由于三角尺上角的大小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與表達各不相同。如果用三角尺上較大的銳角去量,那個角正好等于較大銳角;如果用三角尺上較小的銳角去量,那個角正好等于較小銳角的2倍;如果用三角尺的直角去量,那個角比直角小。教材安排這些測量活動的目的有兩點:一是讓學生明白,測量角的大小就是尋找一個大小已知的,并且與被測量角大小相等的角;二是讓學生體會,準確測量角的大小,要有統(tǒng)一的度量工具和計量單位,這與測量長度需要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測量面積需要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測量容量需要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是一致的。

  量角器是常用的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例3著力教學量角器的構造和計量角的單位。先觀察量角器的圖畫,說說量角器上有些什么,了解量角器的結構。然后指出計量角的單位是“度”,并在量角器上表示出1度角有多大。

  量角器的構造比較復雜,學生觀察量角器會看到它是半圓形,上面有許多刻度線,所有刻度線都相交于量角器的中心點;以中心點為頂點,任意兩條刻度線為邊,都能組成一個角;量角器上像這樣的角有許許多多,而且形成的角的大小不同。還會看到量角器上的兩圈數(shù),都是0、10、20……90、100……180;兩圈數(shù)的排列分別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方向剛好相反。就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都能看到量角器的形狀以及它上面的刻度線、數(shù)字,但想不到中心點與兩條刻度線組成一個角。想到這一點十分重要,關系到量角器量角方法的原理,應該引起教學的注意。1度的角比較小,教材在量角器上表示出1度的角。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量角器上每相鄰的兩條刻度線都組成一個1度的角。2個1度的角連起來就是2度的角,幾個1度的角連起來就是幾度的角。

  量角器上,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有內外兩圈刻度。內圈刻度從右往左依次是10°、20°、30°……180°,外圈刻度從左往右依次是10°、20°、30°……180°。教材要求學生“從右邊起,依次找出0°、20°、90°、135°、180°的刻度線”“從左邊起,依次找出這些度數(shù)的刻度線”。教學不僅要完成這些活動,還要體會0°刻度線和20°刻度線組成20°角,0°刻度線和90°刻度線組成90°角,0°刻度線和135°刻度線組成135°角,0°刻度線和180°刻度線組成180°角,從而進一步體會量角器上有許許多多個大大小小的角,而且每個角的度數(shù)都能看出來或算出來。

  認識量角器以后,就能使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設計的教學活動線索是“圖示方法——模仿操作——交流體會”。先圖畫演示怎樣把量角器正確地放到要量的那個角上,看出這個角是多少度;再照樣子用量角器在教材上量一量,經歷量角器量角的操作過程,初步學會使用量角器;然后交流用量角器量角的體會。一要體會量角器的中心點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就能在量角器上找到一個與要度量的角大小相等的角。量角器上的角有多少度,被測量的那個角就是多少度,從而明白量角器量角的原理。二要聯(lián)系上面的操作,說說使用量角器的方法與要領,掌握正確使用量角器的技能。三要體會有了量角器以及統(tǒng)一的計量單位“度”,就能準確測量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角的練習由易到難地編排!熬氁痪殹崩锏牧拷,都使用量角器的外圈刻度線。第1題已經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只要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就能說出各個角的`度數(shù)。第2題要把量角器放到角的上面,量出各個角的度數(shù)。由于只使用量角器的外圈刻度線,把量角器放到角上不是很難。練習十三第9、10兩題里的量角稍難些,一是把量角器正確放到角上比較難,二是選擇量角器的內圈刻度還是外圈刻度比較難。為此,第9題的圖畫里已經把量角器放到角上,只要根據(jù)與角的一條邊重合的0°刻度線,選擇量角器的外圈或內圈刻度,就能得出被測量的角的大小。第10題的圖畫里,也示范了量角器放到角上的方法,減少學生測量中的困難。

  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沒有用文字語言講述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操作步驟,希望學生通過觀察教材里的測量,聯(lián)系自己進行的量角活動,交流體會并總結使用量角器的方法。練習十三第8題,給出四幅用量角器量角的圖畫,其中三幅使用量角器的方法都不對,或是量角器的中心點沒有和角的頂點重合,或是沒有把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或是沒有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教材問“(這些)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否正確”,引導學生在辨析正誤和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學會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估計角的大小是比較難的!熬氁痪殹钡3題給出了兩個角,要求學生判斷“兩個角的大小一樣嗎?先估計,再用量角器量”。題目不要求說出每個角的大小,它們的度數(shù)仍然可以用量角器量得。這道題要讓學生明白:角的大小與畫出的邊的長短無關,與其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因為角是同一頂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射線只有一個端點,是無限長的。盡管畫出的兩個角的邊長短不同,以射線的觀點看待角的邊,就能理解這兩個角同樣大。練習十三第13題估計少先隊隊旗中三個角的度數(shù),可以利用第6題量得的三角尺的各個角的度數(shù)進行估計。如隊旗上的∠1和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差不多,應該是90°;∠2比三角尺上的45°角大些,∠3比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大些,這兩個角的度數(shù)也能有所估計。培養(yǎng)估計角的大小的能力,可以讓學生反復觀察三角尺上的各個角,記住每個角的度數(shù),作為估計角的大小的參照。

  實踐反思:

  1.學生在課始對用量角器量角是非常感興趣的,都渴望能自己動手自己解決問題,但我在教學時,沒有很好的利用學生的這點好奇心理,在課始最重要的10分鐘,沒有能抓住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刻,反而用一種程序化的教學慢慢平復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實屬不該。

  2.對于習慣性教學中我們經常念叨的“點對點、邊對邊、最后看另一條指向幾就是幾度”“和右邊0刻度線重合看內圈,和左邊0刻度線重合看外圈”,學生理解起來有思維邏輯和語言表述上的困難?赡苁墙虒W中傳授方法來的太快,學生經歷的不夠,沒有形成真正的經驗;也可能是知識要領不是源自學生自己的發(fā)現(xiàn),所以落實在行動上就會有錯誤。如“和右邊0刻度線重合看內圈,和左邊0刻度線重合看外圈”,有的學生把左右看成是角開口的左右。再如:“最后看另一條指向幾就是幾度”。學生在擺放量角器時還會出現(xiàn)另一條邊在量角器外面的情況,就無法讀出度數(shù)。

  3.對于操作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特別是角的一條邊不在水平上,需要轉動量角器或書本的情況,學生應用不夠靈活,不夠機智。

  量角也屬于一種操作技能,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才會熟能生巧。我會耐心等待,給孩子們一個從不會到會,從慢到快,從機械到靈活的過程。相信孩子們一定能行的!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9

  《角的度量》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度量各種角的度數(shù)。

  曾看見過學生拿著量角器手無足措的樣貌,用量角器的直邊和圓弧夾的角比在角上,原先學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找角,并讓學生在紙量角器上畫出各種不一樣大小的角,這樣在動手過程中認識了量角器的中心點、0度刻度線、內外圈刻度、1度的角,還掌握了度數(shù)的寫法。之后我讓學生觀察畫在紙量角器上的各種角,找找它們的共同點:角的頂點都在量角器的中心點、都有一條邊在0度刻度線上,從而讓學生明白量角的`本質就是讓量角器上的角與要量的角重合,也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疊在要量的角上。怎樣重疊呢?我安排學生討論,并且動手操作。經過討論與操作,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0度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刻度線表示的度數(shù)就是這個角的大小。這樣量角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經過這節(jié)課我認識到教師的教怎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僅會量角,還理解了量角的本質。也正因為理解了量角的本質,學生變得“自能”“自得”了,真正實現(xiàn)了在技能教學中還學生一個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空間。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0

  《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是在認識了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這也是一節(jié)操作課應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本事。因為這部分資料數(shù)學概念多,知識點多,操作的要求比較高。其中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度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以及度數(shù)是看內圈刻度還是外圈刻度都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所以在講授新課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觀察和有序操作的良好習慣,同時也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本事。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fā)此刻兩個地方學生理解掌握比較困難: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怎樣看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為突出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我在教學設計時凸顯以下特點:

  一、在活動中感受知識,構建新知

  首先我出示了兩個自制的活動角讓學生觀察,一方面復習角的知識,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好基礎,另一方面經過觀察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從而順其自然的引出本節(jié)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調動起學生的進取性。然后我還出示了教師的教學三角板與學生的三角尺比較同一個角,讓學生摸一摸、比一比這兩個角的大小,經過學生動手操作感受我們生活中的角,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更喜歡自我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新知識。知識的獲取不僅僅用耳朵去聽,要讓學生自我去感受體會知識的構成過程,這樣的印象才會更加深刻。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認識量角器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先觀察自我思考,再與同桌合作交流,讓學生自主探究量角器的相關知識。如學生發(fā)現(xiàn)量角器中有兩圈刻度,有兩個0刻度線,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知識比教師直接告訴他知識要重要得多。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tài),尊重學生的想法,多巡視,多引導,與學生一齊發(fā)現(xiàn)討論問題。將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次教研活動中教研組長也多次強調教師在課堂中是起主導作用,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我們要不斷的反思怎樣才能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

  經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自我做的比較成功的地方有:

  一、首先我在導入新課部分利用我們身邊熟悉的事物作比較引出新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更喜歡自我動手操作。

  二、在歸納量角器的使用步驟時,我總結概括出學生更容易讀記的短句(點對點、線對邊、再看另一邊)讓學生讀起來郎朗上口,記起來印象深刻,為后續(xù)畫角奠定基礎。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少數(shù)學生對于內圈刻度、外圈刻度不理解,所以就給量角帶來致命的漏洞。

  2、由于角的畫法的變換性以及量角器的擺放的不確定性,導致部分學生讀錯數(shù)。

  3、講解時間過多,實際操作訓練時間不足,學生沒有充分熟悉量角的過程。

  4、對于學生的掌握情景不能面面俱到,異常是基礎較差的學生應當個別指導。

  5、由于學生綜合素質不高,運用自主學習造成后面知識教學時間不足,拓展訓練部分練習沒有完成。

  最終,應對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將真實地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自我能夠在不斷的自我反省中成長,在不斷的自我實踐中發(fā)展,在不斷的自我成長中創(chuàng)新。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1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之上,接著學習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氛圍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探究生活化

  本課我給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觀察、動手實踐,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中交流的機會。首先,讓學生回憶測量線段的長短、物體質量分別需要什么工具?(尺子、秤稱)角的大小用什么測量?這樣引起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學生思維的有效問題。我覺得這樣的設計既自然,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分析事物。

  二、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中學習數(shù)學

  教學這一內容時,是從學生的認識量角器入手:先讓學生觀察量角器,通過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同桌之間相互說說,然后小組交流討論,每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后,我根據(jù)匯報結果進行歸納總結。為了加強記憶,課件展示量角器的中心點、零度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這樣不僅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還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學測量角的大小時,先讓學生試著量,然后說出測量度數(shù)及方法。測量結果不盡相同,想出的方法不是很準確,語言不如教材那般準確。但不可否認,學生的思維在自然而流暢地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本課所采用的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的方法與“向兒童呈現(xiàn)學習的材料,強化正確的答案”的傳統(tǒng)學習方法相比,學習效果顯然優(yōu)于后者。

  然而,四年級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完整的角,還沒有認識到角是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而成,量角為什么要“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對于角的旋轉過程、方向沒有建立表象,加以認識,自然讀度數(shù)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況下看外刻度線或內刻度線,盡管總結出量角方法,學生仍是不知所措。

  三、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實踐證明,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把握遠遠遜于對形象的記憶。盡管也有教師的示范,但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太抽象。如何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學會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變了策略,除了指名上來量角,集體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組互相學習量角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動手量,看看別人是怎么量的,會的同學教教不會的同學。還有,讓學生全面認識量角器的構造和如何指導學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參與到對量角器的產生過程(知識的源頭)中去,不能只讓學生對量角器的認識停留在中心點、內外圈、零刻度線、刻度等一些標志性的靜止狀態(tài),而無法用思維的連續(xù)性去指導量角行為的連貫性,“量角器為何能量角”這一問題解決了也就突破了量角這個難點。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37—38頁的內容和練習四的相關練習題 教學目標:

  1. 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用量角器量角。

  2. 通過一下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準備:

  每個同學一個信封,信封里有兩根相同的小棒,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小組操作——深化角的本質

  教師給每位同學準備一個信封,里面放有兩根相同的小棒,但同桌兩個同學的小棒長短相差很多。

  師:取出自己信封里的兩根小棒擺角。同桌比一比,看誰擺的角達? 師:同桌兩個同學的小棒長短不一樣,這樣比較角的大小公平嗎?

  二、層次鋪墊——突破難點

  (一)量角器的認識

  1. 認識量角器

 、抛寣W生仔細觀察量角器:上面有些什么?這些刻度怎么分的?這些數(shù)有什么規(guī)律?

 、茖W生匯報研究的結果。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匯報,教師板書:中心、0刻度線、內刻度、外刻度。

  ⑶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展示: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是1° 。

  2. 游戲

  師:我們做個游戲,看怎么把我們的身體變成一個達量角器。

  教師帶著學生量手臂伸開,右(左)手是0刻度線,,手是180刻度線胸前是中心點,也可以看成角的頂點。下面我們用身體表示出量角器上各個度數(shù)的角是什么樣的。從0度開始,即從兩臂重合開始,右(左)臂不動,左(右)臂慢慢展開,一起表示出0度到90度的逐步變化過程,到90度時停下來感受一下,然后繼續(xù)91度,100度??180度。

  師:我們表示量角器上各個度數(shù)的角時,哪里在動,哪里不動?

  回答后小結:0刻度線不動,每個度數(shù)的角都是從0刻度線處張開的。

  (二)用量角器量角

  1. 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在量角器內刻度上找出角(90°、30°、60°135°)并用手比劃同樣大的角,再在三角板上找到這些角并記一記。

  2. 學習量角的方法

 、沤處煶鍪疽粋角,先讓學生估計大小,在嘗試用量角器量角。 ⑵學生小組交流探究量角的方法。

 、墙處熝菔驹敿毥榻B量角的步驟并板書。

 、瘸鍪60°、120°的角,讓學生讀出角的度數(shù)(在作業(yè)紙上)。根據(jù)手中的量角器,師生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呢?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

  (三)知識整理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一起來回顧一下。

  量角器的結構有那些?應該作業(yè)量角?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運用已經學到的知識。

  三、拓展延伸——熟練應用

  1. 做一做:教材38頁中的“做一做”。

  2. 量一量:教材39頁第3題各時間所成的角的度數(shù)。

  3.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

  “角的度量”的教學難點有兩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本課突破對策具體步驟如下:

  1.由角的大小的意義引出可以用單位小角來度量角的大小。

  2.做游戲(伸展運動)想象角的動態(tài)變化,為抽象的量角器測量奠定了直觀的基礎。

  3.學習量角器的測量和內外刻度原理,都是采取層層滲透、處處鋪墊的方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3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之上,接著學習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氛圍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探究生活化

  本課教學,我給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實踐,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中交流的機會。當學生通過操作體會到用對折的方法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有一定的誤差,比較麻煩,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不可能總是用對折、撕等方法進行比較,我就提出:要知道生活中的角的大小都能用剛才所說的對折、撕開的方法去比較去度量嗎?因此,就引起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學生思維的有效問題。我覺得這樣的設計既自然,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分析事物。

  二、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中學習數(shù)學

  以往教學這一內容時,從度的引入到量角器的認識,教師必然有一大段的介紹與陳述,而且字字精練,講究數(shù)學語言的準確性。從教師的角度講,這說明教師對知識理解透徹,語言表述能力較強。但再看看學生吧,什么度、中心點、零度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老師還沒講完已經要張冠李戴了。本節(jié)課是從學生的認識角度去教學概念的:先由比較角的大小著手,當兩個類似大小的角出現(xiàn)時,形成了第一個認知沖突,由此學生想出了很多比較大小的方案,從教師的角度,這些方案很平常甚至稚嫩,但如果從學生的角度想,這些方案就很有創(chuàng)意了。第二個認知沖突便是學生提出問題“很小很小的角到底是多?學生想出的方法更奇特了,但不可否認,學生的思維在自然而流暢地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雖然語言不如教材那般準確。本課所采用的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的方法與“向兒童呈現(xiàn)學習的材料,強化正確的答案”的傳統(tǒng)學習方法相比,學習效果顯然優(yōu)于后者。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4

  “角的度量”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大小基礎上進行的,是小學階段幾何初步知識的一個重要資料,也是操作性課題,感覺比較抽象、枯燥。這節(jié)課中數(shù)學概念教多,有1°的認識、中心點、零度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shù)學語言。量角對四年級學生而言,有必須的難度。

  課堂上我首先經過故事講述、動態(tài)演示1度角的產生;還讓學生閉眼感知想象1°的角有多大,自我畫1°的角。使“度”的概念形象化,并且分解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難點。剛開始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拿著量角器就想量角,但卻不知怎樣放在要量的角上。于是我及時讓學生

  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一樣的角,并讀出量角器上大小不一樣的角。認識量角器時,我是讓學生仔細觀察自我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學生的回答很不錯,如:“我發(fā)現(xiàn)量角器上的有兩行數(shù),這些數(shù)的排列有規(guī)律,一行從左往右,一行從右往左,中間正好是90度”“量角器上有很多刻度”等。但在讀角時學生卻容易把內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這時我讓學生在量角器上讀出內圈和外圈相對的兩個角的度數(shù)如(30°、150°),學生經過這兩個角的認讀,認識到讀角時要注意把內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

  同時還要注意讀量角器上沒有標數(shù)的角如(75°)這樣能夠讓學生注意,不僅僅要會讀有標上刻度數(shù)的角,并且要會讀沒有標刻度數(shù)的`角,要認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確地讀出量角器上的角來。有了以上讀角的經驗,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一樣的角就容易了。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并鼓勵學生說如何量角的。學生經過一系列的學習,掌握了量角的方法。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5

  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歷來是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學的難點。學生學習這個知識常見的問題有二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針對學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教師常常抱著習以為常的心態(tài),要求在熟記量角“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的三大步驟的前提下,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技能訓練。在教學角的度量中,覺得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中下層的學生,掌握的較難,在課前,我也預設到了這節(jié)課學生的難度,但是課上了以后還是不盡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數(shù)分內圈和外圈,學生看量角器時,不論角的一邊對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線,他們習慣看的是外圈的度數(shù);有的即使外圈內圈看對了,但是在讀刻度的時候,有時把四十幾讀成五十幾,從哪邊讀過來在他們的頭腦中比較模糊。

  我認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與學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頭做的,中心點與零刻度線找起來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給學生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學生對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個方向讀數(shù)容易受錯覺指引,再加上有兩排數(shù)據(jù),有時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線沒找準外,視覺上產生的錯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級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完整的角,還沒有認識到角是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而成,量角為什么要“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對于角的旋轉過程、方向沒有建立表象,加以認識,自然讀度數(shù)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況下看外刻度線或內刻度線,盡管總結出量角方法,學生仍是不知所措。實踐證明,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把握遠遠遜于對形象的記憶。盡管也有教師的示范,但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太抽象。

  改進方向:

  1、安排四人一組,讓會的同學手把手教不會的學生,這樣能夠做到所有學生都能動手嘗試量角。

  2、加強學生對量角步驟的理解,配合以動手操作,做到言行一致。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1-05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06-25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06-22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03-05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熱)07-11

(推薦)《角的度量》教學反思07-05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優(yōu)]07-06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實用)07-10

[推薦]《角的度量》教學反思07-09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范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