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无码AV在线,欧美日韩国产色,年轻人手机在线免费视频,伊人成人在线,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亚洲免费二区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時間:2024-07-11 18:06:57 教案 我要投稿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方形的面積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51頁。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學會區(qū)分、比較周長和面積。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周長和面積的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3、體驗周長和面積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學會區(qū)分、比較周長和面積。

  教學過程:

  一、通過復習舊知,導入本節(jié)練習。

  二、練習

  1、比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它們的周長是否也相等。

  這道題可以先讓學生猜想,然后再通過計算來驗證。從而得到: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它們的周長不一定相等。還可以進行拓展訓練,如果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它們的面積是否相等。

  2、第5題

  先讓學生交流一下怎樣包書皮,親自動手包一包、試一試,然后再出示該題讓學生思考。得到:長方形紙的寬應比書本的長長一些,長要比書本寬的2倍多些。從而判斷用這張紙來包書皮是完全可以的。

  3、“聰明小屋”

  可以先求出一個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再算6個長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如果學生還有其他算法,只要有道理,教師都要加以肯定,予以表揚。周長36厘米,面積12平方厘米。在計算周長時,如果學生用(12+6)×2一定要讓他說說是怎樣想的,并要給與充分的肯定。

  4、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加一些練習題。

  課堂練習設計: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練習,使學生能夠熟練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能通過實際測量,培養(yǎng)學生的與人合作交流以及實踐能力。

  3、讓學生在運用公式計算面積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教學資源:

  投影儀、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做練習八第6題

  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出每個圖形的面積。

  2、同桌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思考和計算的。

  3、全班組織交流評議

  二、做練習八第7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仔細看圖。

  2、提問:你從圖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3、學生獨立完成。

  4、交流時要求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做練習八第8題

  1、先讓學生猜一猜。

  2、再讓學生動手拼一拼。

  3、學生計算兩個圖形的`周長,指名兩位學生板演。

  4、集體評議。

  四、做練習八第9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目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鞏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

  五、做練習八第10題。

  1、學生準備好《少年報》的報紙。

  2、討論計算面積必須已知什么條件。

  3、嘗試解決第一個問題后反饋交流。

  4、小組討論嘗試解決第二個問題。

  (1)先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測量

 。2)嘗試計算出結果。

  六、全課:

  1、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有何收獲?

  2、作業(yè):完成練習冊。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2、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對比練習。

  教學重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行題目的變式練習和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的探究練習

  教具準備

  準備一張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和一塊手帕。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

  4×9060×3300×94×5020×46×500

  22×1315×1115×1770×437×58×53

  2、請同學們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公式,教師板書。

  3、計算下面各圖形的面積。(單位:厘米)

  由學生說明每個圖形的含義,再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并規(guī)范書寫格式。

  4、先估算黑板的面積,再測量它的長和寬,并計算面積。

  學生先估算黑板的面積,然后派兩個代表到前面來測量長和寬。全體同學計算它的面積,再看一看,計算結果和估算結果相差多少,從而豐富自己估算的經驗。

  5、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手帕先估算面積,再測量它的邊長,算出自己手帕的面積。

  引導學生通過基礎練習加深對面積公式的理解清楚地知道求長方形面積必須知道長和寬兩個條件,求正方形面積只知道

  正方形的邊長就可以了。

  二、探究新知

  1、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半場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解題,并口頭分析,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李小林要從下面的長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圖形?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學生讀題并分析:從長方形中所剪下的一個最大的正方形,要以長方形的寬為張方形的邊長。

  指導學生在教材上畫出要剪下的正方形,再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6×10=60(平方厘米)

  6×6=36(平方厘米)

  60-36=24(平方厘米)

  答:剩下的部分是長方形,它的面積是24平方米厘米。

  三、對比練習

  1、花園里有一個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長是64米,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讀題,教師指導學生思考:求正方形面積需知道什么條件?邊長與周長又有什么關系?

  提問:題中給了正方形荷花池的周長,怎么求邊長?

  指導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

  64÷4=16(米)16×16=256(平方米)

  答:面積是256平方米。

  2、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你能畫幾個?算出它們的周長,填入表中。

  長(厘米)寬(厘米)面積(平方厘米)周長(厘米)

  1611634

  821620

  441616

  通過畫圖填表格引導學生發(fā)現:

 。1)有三種情況。(只要想哪兩個數相乘是16就可以了)

  (2)面積一定的長方形長和寬越接近,周長越短,當長和寬相等成為正方形時,周長最短。

  教師說明:這一結論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將會得到更充分的證明。

  3、從一張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紙上,剪去一個長6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小明想到三種方法(教材第69頁第10題的圖)剩下部分的面積是多少?周長呢?

  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圖,討論這三幅圖的面積和周長的變化。

 。1)三幅圖剩下的面積相等,都是76平方厘米。

  (2)第一幅圖的周長和原正方形的周長相等仍是40厘米;第二幅圖的周長比原正方形多了兩個4厘米,是48厘米;第三幅圖周長比原正方形多了兩個6厘米,是52厘米。

  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圖,再計算剩下部分的面積和周長。

  四、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計算下面各題的周長和面積。

  (1)長23厘米,寬17厘米,求周長和面積

 。2)正方形邊長=12分米,求周長和面積。

 。3)正方形周長是36米,求邊長和面積。

  2、張大伯要在一塊邊長為4米的正方形菜地的四周圍上一圈籬笆,要用多長的籬笆?菜地能種多大面積的菜?

  五、思維訓練

  1、一塊長方形綠地,寬24米,長是寬的2倍,這塊綠地的面積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種4棵松樹,綠化隊應該準備多少棵松樹就夠了?

  2、一個長方形,它的寬增加2厘米、面積增加8平方厘米,正好變成一個正方形,原來的長方形面積是多少?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2、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鍛煉數學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

  通過操作得到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并會運用。

  【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人人要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應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懊娣e”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他們聽說過。但是,他們的認識僅僅是“物化式”的感性認識。因此,本課通過一系列活動,包括觀察、描述、操作、思考、交流和應用等等,從實物中的面積——圖形中的面積——生活中的面積,來引導學生實現“面積”的知識建構,實現從實物——抽象的認識過渡,建立起“面積”的空間觀念,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并讓學生知道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能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思路】:

  首先讓學生認識“面”,例舉我們周圍的一些物體的面;由于物體的面有大有小,進而引出面積的定義: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積。接著讓學生舉例說明比較生活中物體表面面積的大小。其次讓學生認識平面圖形的面積,總結出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圖形的面積。再次讓學生運用觀察法、重疊法及測量法來比較出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最后讓學生區(qū)分周長和面積這兩個概念,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這兒有一幅畫,漂亮嗎?為了使這幅畫長時間保持整潔漂亮,我想給它封上一層塑料膜,那我需要考慮這幅畫的什么呢?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面積”。(板書:認識面積)

  二、認識物體表面面積的含義

  1、認識“面”

 。1)摸一摸

  我們周圍許多的物體都有面,出示一本數學書,這是數學書的封面,你能摸一摸數學書的封面嗎?指名摸

 。◣熥⒁饧m正學生錯誤的摸法,張開手掌,認真的慢慢的摸這個面的全部,靜靜的感受它的大小,自己動手摸摸看。)

  摸一摸自己的課桌面,再摸一摸鉛筆盒蓋的面。

  說明:這些都是“物體的表面” (板書:物體表面)

 。2)比一比

  那剛才摸的鉛筆盒蓋的面和課桌面比,哪一個面大,哪一個面?引導學生說完整。

  看看前面的黑板,想一想數學書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個面大,哪個面小?

  2、初次感受面積的含義

  通過觀察、比較物體的表面你發(fā)現了什么?(物體表面有大有。

  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那么課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課本封面的面積,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積。(師可邊指板書邊引導學生說)

  你還能舉例說說嗎?同桌互說、指名說。

  在我們今天的教室里還有很多物體比如說桌子、凳子、練習本,三角尺等等,請同學們任意選擇兩個物體的面,先用手摸一摸它們的面,再說說什么叫他們的面積,(要把它們的面摸完整)最后比一比哪個面的面積比較大,哪個面的面積比較小。

  三、認識平面圖形面積的含義

  1、請小朋友們看這里的一些物體,都認識吧。(紅領巾、鐘面、小正方體、樹葉、直尺)這些物體中,它們的的表面是什么樣兒的呢?

  2、現在我將這些物體的表面描畫下來(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不規(guī)則圖形、長方形)這些圖形都叫做平面圖形。板書:平面圖形

  這些平面圖形也有大小,我們把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叫什么呢?(板書: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圖形的面積)

  四、比較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1、那在這些平面圖形中,你覺得哪個面積最大?哪個面積最?

  2、咱們今天一起認識了面積的含義,其實面積的用途相當廣泛。比如說到我們祖國的國土面積就居世界第三位?矗∵@就是咱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我國一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域。今天老師從其中描出了江蘇、安徽、四川、湖南四個省份。觀察一下,你想說些什么嗎?(多媒體出示)

  生:我看出四川省的面積最大,江蘇省的面積最小。

  師:說的很好。這幾個圖形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出它們誰大誰小。(板書:觀察)

  3、老師這里還有一道題目請大家?guī)兔鉀Q一下。多媒體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

  (例2),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

  生:看出來的。

  師:我知道你們都是直接看出了它們的大小,但老師要提醒大家,有時直接觀察大小不太可靠,所以老師今天更想知道除了用直接看的方法,你還能用其他的方法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

  動手操作,幾個要求:你可以用老師提供的透明方格紙、小紙條等等,如果覺得有用就用,老師更欣賞你能用自己身邊的材料來比較。如果你暫時還不會可以看看周圍同學的操作,相信你會得到啟發(fā)。(播放音樂)

  生1:重疊

  師:同不同意,和他一樣的舉手。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把它叫做重疊法,老師想了解一下有沒有同學使用了老師提供了透明方格紙。……

  小結:物體表面的面積和平面圖形的面積都是有大小的,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大小,如:觀察、重疊、數格子等。

  五、練習反饋,應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題

  剛才同學們運用了自己的方法都能比較出一些平面圖形的大小,老師還想來考一考大家、,看這四個圖形你覺得哪個圖形的面積最大呢?想一想:有沒有更好辦法來比較呢?(數格子,出示方格)自己數一數、再比一比。(集體交流)這個圖形你是怎么數的。浚ń涣靼敫竦臄捣ǎ

  2、想想做做第4題。

  你們今天學習得真棒!咱們的數學課真有意思。∥覀兊恼n本上還給我們準備了一些有趣的圖案,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完成課本想想做做第4題。

  提問:同學們剛才描出來的是這個圖形的什么?(周長)那老師想將它涂成紅色,涂色的部分是這個圖形的什么呢?(面積)

  周長和面積是好朋友,不過好朋友有時也要分清楚。

  3、想想做做第4題。

  最后咱們一起去一所漂亮的小學去看看,(課件出示)這是這所小學的平面圖,你覺得這所小學建的怎么樣?你最喜歡這里面的什么地方?你覺得這個地方的面積怎么樣了?

  對于有些面積相近的圖形,只要學生說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4、實踐運用:選擇教材77頁的動腦筋作為一個實踐活動。

  五、總結全課:

  你們今天學得高興嗎?你有哪些收獲?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探索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初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能力。

  3.情感態(tài)度。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身邊的數學,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名片一張、多媒體課件一套。邊長是1cm的小方片若干,學生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提問:你知道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嗎?(學生提到的逐一讓他用手勢表示單位面積的大小)

  如果表示操場的面積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如果要表示這張名片的面積呢?(教師出示一張長方形名片)

  請學生來估計一下名片的面積。

  你想知道名片到底有多大嗎?要求名片的實際面積就是求什么?(長方形面積)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已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定的認識,且能具體感受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大致有多大,這樣導入能讓他們進一步鞏固己學的知識,同時也會產生對新知識的渴望。這些都為下面的新知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師:同學們能利用你們手里的'小正方形,擺出一個面積為6平方厘米的圖形嗎?

  生:(很快擺出)。

  師:同學們能擺出一個面積為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嗎?

  生:能。(兩種擺放方法:一字排開或者雙行。)

  師:有什么辦法能驗證擺出圖形的面積就是6平方厘米呢?

  生1:我們用的是6個面積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師:能用算式表示下嗎?

  生1:1×6=6(平方厘米)

  生2:2×3=6(平方厘米)

  師:大家想一下,怎么擺出面積為2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呢?生1:20個小正方形排成一排。

  生2:每行10個,擺成2行。

  生3:每行4個,擺成5行。

  生4:每行5個,擺成4行。

  師:大家擺放的都是正確的。下面大家能根據老師出示的圖形,看看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有多大?(每個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

  生5:我查了一共是24個,就是24平方厘米。

  生6:每訂有6個,共有4行,4×6=24(平方厘米)。

  生7:每行有4個,一共有6行,4×6=24(平方厘米)。

  師:一個長為4厘米、寬為6厘米的長方形面積怎樣計算呢?

  生:4×6=24(平方厘米)。

  師:總結:長方形面積=長×寬。那么正方形面積怎么計算同學們嘗試一下計算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每個小方格的面積為1平方厘米)

  生:6× 6=36(平方厘米)。

  師總結: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嘗試運用。

  師:我們學會了用多種方法測量長方形的面積,也知道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下面我們來口答幾個圖形的面積。(多媒體逐一出示下列幾個圖形,口答下列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生2:正方形有四條邊,6乘4等于24平方分米。

  師:現在有兩種意見,你同意誰的意見?為什么?

  生3:我同意第二位同學的意見。

  生4:我認為第二位同學這樣算出來的是周長,所以是不對的。

  師:大家再看一下,這樣算是周長,而我們要求面積。

  師:剛才第一位同學說這個圖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也可以用兩條邊相乘來計算嗎?

  生:因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長方形用“長×寬”計算面積,現在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所以可以改為用“邊長×邊長”計算面積。

  師:這位同學的解釋你們明白嗎?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師:同學們真厲害,歸納出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以后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就方便了。

  設計意圖:對于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我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把它放在練習中。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通過正方形的特點,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fā)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三、總結延伸,歸納整理。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你能談談你的學習體會和感受嗎?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3—124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十八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師準備卷尺,生準備一張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20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面積的含義,并舉例說明。

  2、讓學生說一說學過的面積單位,并比劃一下它們的大小。

  二、新課。

  1、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讓生拿出準備好的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一下它的面積。生擺完后問:一共擺了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沿長邊擺幾個正方形?沿短邊擺幾個正方形?

  根據生的回答,是在黑板上畫出圖形(畫長方形時用1分米表示1厘米):

  師問: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幾厘米?沿長邊一排擺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幾平方厘米?每排正方形的個數與長方形的長有什么關系?這個長方形的寬是幾厘米?沿寬邊擺里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排數與長方形的寬有什么關系?一共擺了多少個正方形?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答,師小結并板書: 5×3=15

  長×寬=面積

  2、練習!白鲆蛔觥钡念}目,讓生先量出它的長和寬,再計算它的面積。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長方形的長和寬是多少厘米,再計算。

  2、做練習二十八的第2題。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做練習二十八的第3題。

  先讓一生與老師共同測量出黑板的長和寬,再讓生計算。

  四、作業(yè)

  練習二十八的第4、5題。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7

  (一)教材說明

  1.本單元教材內容

  全單元教材主要由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簡單的換算、解決問題等內容構成。

  2.本單元教材的編寫特點

  (1)教材的設計思路由側重于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到通過測量活動來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學習面積和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3)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富有現實意義。

 。4)讓學生在經歷操作、估測等活動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和合作學習的樂趣。

  (二)單元教學提示

  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讓學生經歷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實踐探索等數學活動過程,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上。

  1.在動手操作中認識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

  2.突出學生的探究過程,引導學生主動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3.教學過程緊緊圍繞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這一主題展開。

  (三)各節(jié)教材內容分析和教學建議

  面積和面積單位

  本節(jié)教材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兩個內容,共由3個例題、2個課堂活動和練習六構成,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建立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概念,為后面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單元主題圖:向學生展示了朝夕相處的教室,讓學生看到教室里有很多的面。通過主題圖的學習,為生的學習活動了良好的示范,有利于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面積的重要性。

  例1:了觀察物體的面和平面圖形,讓學生主要通過摸一摸、看一看來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到物體的表面和平面圖形都是有大小的,這種大小在數學上就稱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面積。

  例2:仍然是比較面積的大小,不過方法在例1的基礎有了變化,通過比較的兩面墻中貼瓷磚的大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樹葉的大小等,讓學生產生統一面積單位的需要。

  例3:認識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本小節(jié)主要包括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應用面積公式求面積,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以及比較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這節(jié)教材突出了探索性、實踐性和應用性。

  例1:是用任意個1cm2的正方形拼長方形,在拼的過程中去發(fā)現用的正方形個數與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的關系,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之間的關系。

  例2:是測量出給定的長方形的長和寬之后,再用1cm2的正方形紙片去覆蓋長方形,并發(fā)現面積的平方厘米數與長、寬厘米數之間的關系。通過上述兩次操作活動,引導學生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例3:先計算電視熒屏的面積,再計算遮電視機的方巾的面積,通過教師一句啟發(fā)性的提問“正方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很自然地過渡到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例4:有兩項任務:一是估測,二是比較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

  簡單的換算

  面積單位的換算是面積教學中的難點之一,本節(jié)教材內容限定在“簡單的換算”之內。之所以說“簡單”,是因為一是涉及的`面積單位換算在兩個相鄰單位之間進行;二是較大單位的數是較小單位的數的100倍、10000倍;三是單位換算只在兩個相鄰的單名數之間進行,不出現復名數與單名數之間的換算。本節(jié)教材的內容包括探索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共設計了3個例題和1個課堂活動。

  例1:以求大正方形的面積的形式探索1dm2與1cm2之間的進率。

  例2:hm2和km2三年級小朋友沒有這些相關知識經驗的感受,那么探索這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關系,以及hm2與m2、km2與m2之間的進率關系就更難了。因此,教材對這幾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關系作了淡化處理。用“同樣地”三字告訴學生,像上面那么去推導也一定能得出1hm2=10000m2,1km2=100hm2。

  例3:是面積單位的換算在生活中的應用。簡單的單位換算涉及的內容不多,所以只設計了課堂活動,沒有設計習。

  解決問題

  例1:表面上是“估計圖中大約有多少只企鵝”,實際是通過估計面積來估計企鵝的只數。這個問題不是要學生得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主要是讓學生經歷估計過程,獲得一些基本的估計方法。

  例2:主要是體現解決問題,教學的重心應放在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上。“給教室的地面鋪方磚,需要多少錢?”選用不同價格的磚,需要的錢也就不一樣。

  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基地

  活動內容比較多,涉及的知識不僅包括數學方面的,也包括生物、氣象等多方面的,一方面讓學生強調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同時,又強調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整個活動可以分為活動準備、開展活動、活動3個部分。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8

  設計說明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在學生認識了面積和面積單位,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重視直觀教學,注重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通過生動有趣的課件,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完成學習任務;谝陨蠋c,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讓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是《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jié)課從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引入,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先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迫切愿望,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融入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不同的實驗任務,通過多媒體演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內在聯系,類推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最后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課堂訓練,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鞏固已掌握的知識,從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重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上,教師創(chuàng)設了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探究的過程中,通過猜測把所學知識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雖然有一些學生不知從何入手,但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經過組內同學的幫助,很快理解了其他同學的想法,不僅學會了知識,還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3.重視知識的探究和方法的指導。

  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教師經過精心設計,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和統計表格,發(fā)現長方形的面積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積和,從而總結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充分體現了“知識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教學價值觀。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直尺 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紙

  學生準備 直尺 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紙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長方形的面積(一)

  ⊙創(chuàng)設情境,故事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有一天,烏龜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挑戰(zhàn),這次進行粉刷墻面的比賽,看誰能贏。

  1.課件出示:兔子粉刷一個長方形的墻面,烏龜粉刷一個正方形的墻面,它們同時開始,同時完工。

  2.學生會出現爭議,教師引導:怎樣才能比較出誰贏了?(要想比較出誰贏了,就要知道它們粉刷墻面的面積到底哪個大些)

  3.揭示課題。

  在實際生活中,有些物體的面積用單位面積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實際,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一種計算面積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長方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情境,能迅速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開展教學作鋪墊。

  ⊙觀察發(fā)現

  1.課件出示教材53頁長方形①。

  提出問題:長方形①的面積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一擺。

  2.小組合作,在長方形里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

  師:能說一說你們擺的結果嗎?

  預設

  生1:我正好擺了6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所以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6平方厘米。

  生2:每行擺3個,正好擺了2行,所以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3×2=6(平方厘米)。

  師:第二名同學的方法不用密鋪,只要用面積單位分別擺滿長和寬,就能算出擺滿長方形所需的面積單位的個數。所以我們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7-7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經歷獲得新知的學習過程。

  2、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能較準確地估計出

  給定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積。

  3、滲透猜想--實驗--發(fā)現--驗證的學習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

  體性,為今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打下基礎。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長方形卡紙若干、尺子。

  教學重難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那么常用的面積位有哪些呢?

  2、這是一張長方形紙板,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怎樣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測量?根據學生的回答電腦演示測量過程,完成填空:這張長方形報紙可以擺()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平方分米。

  3、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可以得到這張報紙的面積,如果要測量學校操場、籃球場、高樓墻面的面積,也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量,方便嗎?所以我們就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計算。(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引導猜想,確定目標。

  1、我們先來探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出示一個長方形,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圖形變化,得到四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

  2、通過這個長方形的變化,請你猜想一下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它的什么有關?(板書:猜想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它的長和寬有關)

  三、自主探究、操作實驗。

  1、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與長和寬有關呢?我們可以做個實驗。(板書:實驗)

  2、請同學們從學具袋里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同桌兩人用這些小正方形合作擺一個長方形,并做好記錄,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

  3、學生動手擺和填表。

  4、學生展示結果,一人說,另一人板書。

  板書:

  面積(平方厘米)

  長(厘米)

  寬(厘米)

  5、仔細觀察表格,你發(fā)現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嗎?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小組的同學。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發(fā)現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6、兩大組學生分別用擺一擺、算一算的方法進行驗證。(板書:驗證)

  四、整理歸納,提示學習方法。

  1、現在,大家知道計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了嗎?學生齊讀。

  剛才,我們是怎樣找到這個計算方法的?

  2、猜想--實驗--發(fā)現--驗證這種學習方法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當中,經常想起這種方法,用好這種方法。

  五、應用公式,鞏固深化。

  1、完成課本78頁的做一做,推導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2、完成課本79頁第2題。

  3、完成課本78頁例3。(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展示,并請學生解釋:

  為什么求玻璃的大小,卻要計算辦公桌的面積?)

  4、這是一塊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打碎之前的面積嗎?說說你的想法。

  5、在我們的教室里,有很多物體表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請大家任

  選一個,先估計它的面積,再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面積。

  被測物體

  估計面積

  長(邊長)

  寬(邊長)

  計算面積

  六、 課堂總結。

  1、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2、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教學后記:這節(jié)課改變了傳統的“傳遞--接受”的模式,嘗試采用“問題--探究”模式,教學過程注重學習方法,注重思維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fā)現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10

  教學設計說明: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生數學學習過程是積極主動建構知識和自我發(fā)展的過程。它必須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新的知識經驗之間發(fā)生交互作用來完成的。本課的教與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認識了面積單位以及通過數格子的方法知道圖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讓學生數一數長方形中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理解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只要看它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其次,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用面積單位度量長方形面積的過程,明確每行擺的個數和行數的乘積就是面積單位的總個數,即多少個面積單位。第三,創(chuàng)設適宜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演示下,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正確的表象,溝通長方形的長、寬與每行擺的個數和行數之間的對應關系,揭示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之間的關系。最后,引導學生用面積單位拼擺不同的長方形,并用表格記錄長、寬和面積,體會數的意義不同,數值的大小是相同的,面積單位的總個數是長、寬這兩個數的乘積,驗證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面積”中的教學重點。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知道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教材在討論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注意創(chuàng)設適宜的問題情境,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量一量,擺一擺,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與長和寬之間的關系,然后再進一步推廣到任意長方形的面積都可用“長×寬=面積”的方法計算。

  學情分析:

  本課時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首先讓學生估計長方形的面積,預測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會有不同的計量方法。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滿卡片;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卡片的長、寬各擺一排;有的直接用尺量卡片的長、寬,算長乘寬的積……對于學生的各種計量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加以分析、比較,特別是第三種方法,為什么可以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好處?要請學生講算理和原因,并通過實驗驗證、舉例說明其正確性和運用價值,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長方形面積。至于正方形面積公式,學生是通過長方形面積公式遷移形成的。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第六冊第66—6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經歷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通過對數學內在規(guī)律的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遷移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推理、歸納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長方形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你們能用數學語言說一說,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3、你們的學具里有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一看有多大?現在老師把它放到大屏幕上,今天,我們就用這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ㄒ唬、感悟測量方法

  1、課件出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下面的長方形,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18平方厘米,里面有幾個1平方厘米?還有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有28個1平方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小結:長方形有幾個1平方厘米,它的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由此可見,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只要看它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 = 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

  3、估測一下桌面上綠色長方形的面積。

  (1)那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積?

 。2)學生動手在綠色長方形上擺放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要擺放整齊。師巡視。

 。3)誰來說說綠色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4)學生匯報:一行擺6個,擺3行,6×3=18(平方厘米)

 。5)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這樣來計算?

  4、課件出示:一行擺5個,一列擺4個的長方形。能算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自己的想法。

  5、測量長方形的面積還要再擺滿小正方形嗎?我們剛才怎樣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一行擺的個數×擺的行數

  (二)、推導測量方法

  1、計算黑板的面積,操場的面積也這樣擺小正方形嗎?有沒有更簡潔的方法?

  2、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推測一下長方形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厘米?

  3、生先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

  4、全班交流: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一行擺5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有5個1厘米,長是5厘米;擺4行,寬可以擺4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有4個1厘米,寬是4厘米。(課件展示)

  5、通過剛才的推測,我們發(fā)現一行擺的個數與長方形的長的厘米數是相同的,擺的行數與寬的厘米數是相同的。

  6、你發(fā)現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驗證測量方法

  1、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呢?我們來驗證一下吧!

  活動要求:

  拼一拼:任取幾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填一填:把這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填在第66頁的表格中。

  想一想:

 、倌愕拈L方形里有幾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②這個長方形長、寬分別是多少?

 、坶L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什么關系?

  2、學生活動,匯報交流。

  3、通過大家動手實驗,發(fā)現長方形的面積的確都是等于長×寬。現在算長方形的面積還要拿面積單位去擺嗎?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4、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通過猜想、驗證你們獲得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你們這么厲害,老師想考考你們,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老師在電腦里畫了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猜猜老師可能怎么畫?

 。2)計算屏幕上長方形的面積:長10米、寬6米;長6米、寬6米。(通過課件演示將長方形逐漸變成正方形。)

  5、自主推導正方形的面積

  正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的?為什么?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一張長方形的餐桌,桌面長14分米,寬9分米。要配上同樣大小的玻璃,這塊玻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張長方形的A4紙,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從這張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四、回顧過程,總結方法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我們是怎樣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

  五、拓展延伸:一塊正方形的菜園,有一面靠墻,用長24米的籬笆圍起來,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 = 面積單位的個數

  長方形的面積 = 一行擺的個數×擺的行數

  ↓ ↓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 ↓

  正方形的面積 = 邊長 × 邊長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操作、描述、討論的活動中,經歷探索長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2.理解長方形面積公式,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3.在拼長方形和用語言描述圖形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掌握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求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并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準備: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若干,表格2張。每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3個,每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0個,米尺每人一把。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剛剛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誰能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說給大家聽聽呢?

  生:學習了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分別演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師:指著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問:你怎么知道它就是1平方厘米?

  生: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另外兩個同桌也相互說一說)

  2.師:這是老師辦公桌上的玻璃臺板,大家看一下這是一個什么形狀的臺板?你會測量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嗎?你選擇哪個面積單位去測量?怎樣測量?

  3.談話導入。

  同學們,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果要測量教室地面的面積、籃球場的面積、游泳池的面積等等,這么大的面積也用面積單位一個個去量,行得通嗎?這種辦法比較麻煩,有沒有其它簡便的方法來求長方形的面積呢?學生商量得出:這么大的面積如果用面積單位來測量太麻煩,所以,我們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那就是要學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師板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實踐操作探索

  師:那么怎樣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呢?先讓我們來做個拼拼擺擺的游戲。

  1.引導學生先用12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學生交流并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把它們的長、寬和面積都填入表中。

  3.引導學生觀察統計的數據,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通過面積單位的擺一擺,你們有什么發(fā)現?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

  4.總結歸納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根據學生交流,師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試一試

  1.出示課本第93頁的題。

  2.學生自己試算。

  3.全班交流。

  四、練一練

  1.第一題:計算下面長方形的面積。此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并交流。

  2.第二題:計算練習本的面積。此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3.第三題:計算課桌面的面積。此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12

  教學目的:

  1.通過激趣,

  2. 引導學生自己去實驗發(fā)現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3. 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4. 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5. 通過教學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 滲透實驗發(fā)現驗證學習方法的教學,

  7. 發(fā)揮學生的性,

  8. 為今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打基礎。

  9.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結構: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結構進行教學。

  教學設想:通過激趣,誘發(fā)學習動機,培養(yǎng)積極主動的探索精神。突出數學教學的基礎性和發(fā)展性,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基本教學理念。

  教具:長方形、紅旗、課件等。

  學具:學習紙、直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新居結構圖,質疑:

  2、出示4dm2dm的正方形,用哪個面積比較合適?用1平方分米小正方形怎樣去量?比較兩種擺法。

  3、談話引入課題:我們偉大的祖國幅源遼闊,誰知道我們國家的國土面積有多大?武漢市的面積呢?我們關山小學的面積呢?用面積單位一個個的.測量合適嗎?

  4、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哪些知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歸納: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是什么?課件提示。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同學們提出的這個問題進行學習,希望大家自己動腦,小組使用,共同來解決。

  二、實踐探究,尋找方法。

 。ㄒ唬┨峁┎牧,啟發(fā)學生大膽去猜想。

  1、課件出示長2厘米、寬1厘米長方形。

  2、把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通過課件進行圖形變化得到四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的變化。

  3、質疑:如果把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不斷地變化,可以得到多少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

  4、猜一猜:通過這個長方形的變化,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可能和什么有關呢?

 。ǘ┓纸M實驗,發(fā)現計算方法。

  1.師點撥: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與長和寬有關呢?我們可以做個小的實驗。

  2、布置實驗要求:用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擺任意長方形找出你們所擺長方形的長和寬以及面積并記錄下來。

  3、課件出示實驗報告單,各組實驗,記錄實驗結果,教師巡視指導。

  4、匯報測量結果后,現場在課件中輸入各小組的實驗結果。各小組帶領組員認真觀察表格并對思考題開展積極討論。(觀察實驗報告單)

  思考:長方形面積所含的平方厘米數和長方形的什么有關系?它們有什么關系?

  5、各組匯報討論結果,發(fā)現:長方形的面積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的乘積。

  6、引導學生發(fā)現方法(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激情鼓勵。

  (三)分類驗證,確認計算方法。

  1.引導質疑:這個發(fā)現是否準確無誤呢?這個方法是否對計算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適用呢?我們還要對這個發(fā)現進行驗證。

  2.布置驗證要求,討論驗證方法。學生自主驗證,交流驗證結果。

 三、整理歸納,提示學習方法。

  1、提問:學到這兒,同學們知道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了嗎?我們是怎樣找到這個計算方法的?

  2、歸納:實驗發(fā)現驗證。滲透學習科學方法的教育。

  四、應用深知、鞏固深化。

  1.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2.應用公式計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同學們想測量一下藏在我們身邊的一些長方形的面積嗎?同桌兩個同學合作,找到長方形的面,進行測量。一邊測量一邊把結果記錄在紙上。

  播放音樂讓學生測量,然后各組交流測量的情況。

 。1)回到導入題。課件出示新居的結構圖,給出數據,請學生計算新居各部分的面積。

  (2)課件出示破鏡子的畫面,給出數據,讓學生計算出長度。

  五、深化拓展

  學習了這個方法你有什么打算?

  六、開放題:課件出示一幅設計圖,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請你來當設計師為我們關山小學設計一幅新校規(guī)劃圖。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 77、7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通過解決卡片面積問題,促使學生經歷“問題研究→發(fā)現規(guī)律→形成方法”的研究過程。體驗不斷改進測量方法的意義和作用:在直接測量的方法基礎上逐漸改進測量方法,發(fā)現間接測量方法,總結求長方形面積的一般方法。

  2. 在探索求長方形面積的一般方法過程中,理解這種方法的原理,并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計算能力進行相應的訓練。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和討論研究等學習方式逐漸自覺地改進測量方法,形成新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等于長方形的長與寬的乘積。

  教學準備:

  課件、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若干、長方形卡片、直尺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我們剛剛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復習導入

  概括起來我們知道了兩件事:什么是面積和面積單位;知道用面積單位鋪滿的方法可以知道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面積。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面積的知識(板書課題:長方形的面積)。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啟發(fā)研究

  這張方形卡片的`面積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這張長方形卡片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2)怎樣才能準確知道卡片的面積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們剛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積?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積是多少?

  (2)誰估計得比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測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鋪”情況。

  (1)沿長擺了幾個?有這樣的幾行?一共是幾個幾?

  (2)算式怎么表示?(板書:4×3=12)這里的4表示什么? 3呢?一共有多少個面積單位?

  (3)用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全部鋪滿,這是一種方法,誰和他的方法一樣?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來測量卡片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面積,通過鋪滿、數面積單位的個數,使學生建立和深化面積意識:把所有的面積單位都數上,才是卡片的面積。]

  3.展示交流“半鋪”情況:沿長一行,沿寬一列。

  (1)探究方法:這是沿長擺幾個,沿寬擺幾個?

  (2)能想象出鋪滿是多少個面積單位嗎?

  (3)課件演示:沿長……沿寬……一共是多少個……

  (4)這種方法不用全擺滿,通過想就知道全部鋪滿以后有多少面積單位了。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卡片的面積,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全鋪麻煩,到鋪一部分,只擺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積單位的總數,在操作中對直接經驗進行修改。]

  4.運用半鋪方法測量長方形面積。

  (1)用這個方法,比比誰能很快地求出這個長方形卡片的面積。

  (2)面積是多少?(課件展示:沿長……沿寬……一共是多少個……)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卡片的面積,促學生深入思考,再次豐富學生間接測量經驗,優(yōu)化方法的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探究更簡便的方法——間接測量方法。

  (1)“半鋪”的方法比較簡單,但它是不是適用于任何一個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呢?

  (2)那我們今后就揣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著平方米的面積單位到處去測量面積吧。比如足球場場地面積……,想說些什么?

  (3)討論:我們不妨把這張卡片就當作……,大家開動腦筋,小組研究能不能找到簡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為什么長20厘米就能擺20個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呢?

  (5)為什么寬是4厘米,就能擺這樣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長和寬還真的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呢!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測量較大面積卡片的方法,引起學生自覺改進舊方法的意識,發(fā)現長方形長、寬與面積單位邊長個數的關系,突破由面積單位到長度單位的轉化這一理解難點。]

  6.利用多張卡片深化理解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1)計算長方形卡片面積。

  它的面積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課件)看到長9厘米,就說明能擺……,寬6厘米,說明……,一共多少個面積單位?所以……。怎樣列式?

  (2)計算長方形卡片面積。

  比比誰能很快地算出這張卡片的面積,面積是多少?怎么列式?(板書算式。)

  大家共同研究,有了這么了不起的發(fā)現!

  [設計意圖:培養(yǎng)想象能力,內化操作活動,展現思維狀態(tài),推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深化理解面積計算方法。]

  (三)歸納公式

  (1)研究到現在,你知道量出長和寬后怎樣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嗎?

  (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

  (3)(指算式)看到長幾厘米,就知道能擺幾個面積單位,寬幾厘米,就知道能擺這樣的幾行。所以長的厘米數乘寬的厘米數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數。

  三、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驗證公式

  1.這種發(fā)現對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適用嗎?

  2.交流反饋:選取教室里表面是長方形的物體,先估計它的面積,再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面積,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較接近。

  3.練習: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鞏固新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數學的價值。]

  四、總結研究過程,滲透數學研究的方法

  回顧一下咱們的研究過程:同學們經歷了“解決長方形卡片面積問題—直接測量到不斷改進測量方法—發(fā)現規(guī)律:間接測量方法—形成方法:總結求長方形面積的一般方法”的研究過程。今天我們研究出了求長方形的好方法,能解決許多的實際問題,其實利用這個方法,還可以求其他圖形的面積,今后我們會繼續(xù)學習。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一課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 77、78頁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是根據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有關知識,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量一量,擺一擺,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與長和寬之間的關系,然后再進一步推廣到任意長方形的面積都可用長×寬=面積的方法計算。

  根據教材的要求,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是長使學生經歷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會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教學難點是讓學生學會自行探索,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并理解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正好等于長方形所含的厘米數與寬所含的厘米數的乘積。

  本節(jié)課教學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積的教學,以至關系到整個小學階段平面圖形面積的教學。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面積等。這些平面圖形面積的求法都是在計算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推導的。所以,這節(jié)課又是小學階段平面圖形知識的重點。

  學情分析

  本課時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后進行的,學生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拼擺,列表觀察、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經歷“實驗——猜想——驗證”學習過程,推導和歸納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運用轉化、類比等數學思想方法,大膽猜測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概括、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

  教學目標

  1、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并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實驗——猜想——驗證”的數學學習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驗學習的過程。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會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學生學會自行探索,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出示兩張面積大小相近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1、猜一猜: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2、議一議: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3、想一想:如果是兩塊比較大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土地,要知道它們的面積是多少?你能用什么方法求出?

  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1、學生猜出三種可能

  2、通過議一議,能說出:擺、拼、疊等方法。

  3、學生會用說出“擺”的方法,部分學生可能找不出方法,應該有學生想到用“量”“算”的方法。

  1、通過猜想,理解“面積”的“大小”

  2、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辦法。

  3、激發(fā)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4、設置生活問題。引起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

  二、操作實踐,探究方法

  (一)探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擺一擺:請各小組用12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學具擺長方形,有幾種不同的擺法?

  教師巡視

  2、它們的長、寬和面積各是多少?填在下表里。

  (表略)

  展示小組學習情況

  3、從表中你發(fā)現什么?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

  4、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

  1、學習小組操作

  有些小組有只擺一、兩個長方形的可能。

  2、完成表格。

  能說出長方形的長、寬與小正方形的行、列個數物關系。

  3、學生通過觀察,初步感知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與寬有關,并能猜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它的長與寬的乘積。

  通過小組實踐操作和觀察分析

  1、初步感知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與寬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自主探究、觀察分析的能力。

  3、掌握一定學習數學方法。

  (二)驗證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

  學習例1

  例1,一個長方形長是5厘米,寬是3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1、擺一擺:用面積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一擺,要用多少塊小正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2、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又是怎樣想的?

  3、議一議: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4、試一試:求下面各長方形的面積,說一說你是是怎樣想的?

  小結: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是怎樣?

  1、學生能正確用擺的方法求長方形的面積。

  2、大部分學生能說出自己的操作過程,并能展示自己的數學思維過程。

  3、理解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正好等于長方形所含的厘米數與寬所含的厘米數的乘積。

  4、會概括長方形的計算方法。

  5、嘗試練習的正確率相對較高。

  學生通過擺、說、議、練

  1、進一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偨Y、歸納法計算方法。

  2、知道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3、嘗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請你快速說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出示沒有數據的長方形)

  分小組討論:為什么算不出來?

  2、猜一猜:如果它的寬是4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最小可能是多少?

  3、如果寬是4厘米,長分別中8、7、6、5厘米時,面積分別是多少?

  3、出示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

  4、歸納正方形的計算方法。

  1、學生的思維可能受阻,通過學習小組長討論會找到解決辦法 。

  2、能通過學習分析、類比方法推導、歸納出正方形的計算公式。

  設置挑戰(zhàn)性的問題

  1、讓學生進一步掌握計算長方形面積的基本策略。

  2、適當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3、歸納正方形的計算方法。

  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一個長方形菜園,長是12米,寬比長短2分米,這個菜園的面積是多少?

  2、長方形與正方形圖形的組合,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大部分學生能根據要求認真作答,相比之下,直觀的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學生可能完成得更好!

  檢查學生應用知道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與策略。

  四、拓展延伸,實踐應用

  1、一塊面積是16平方米的土地,在你的眼中,它是什么形狀的?

  2、猜一猜,量一量:

  我們的教室的面積是多少?

  3、實踐應用題

  量一量,算一算:你的房間的面積是多少?你家住房總面積約是多少?

  4、全課總結、質疑

  1、學生的空間想象得到訓練,思維得到拓展。

  2、學生的猜測結果與實際會產生差距。

  學生對本堂課學習收獲比較大,知識得到落實,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體驗,數學思維得到培養(yǎng),并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注重學生的實踐。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培養(yǎng)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拓展學生的應用數學的能力。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相關文章:

長方形面積教案07-18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06-26

《長方形的面積》教案設計10-16

小學數學教案:長方形的面積12-21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范文7篇04-26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匯編6篇04-15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5-10

有關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3篇05-08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范文合集5篇05-04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