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3篇(精選)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 篇1
一、 目標:
1、 引導學生直接參與科學觀察活動,體驗看、聽、摸、聞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體會到科學觀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2、 通過觀察活動使學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研究自然的樂趣,從而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研究活動。
3、 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交流、合作對學習的作用。
4、 使學生領悟到大樹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體。
二、 重點:
開展科學觀察活動,體會到科學觀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三、過程:
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教學方法――期望達到的目標
一、引入(1-2分鐘)
1、 談話引入。
師:今天我們給大家上一門新的學科《科學》。
師:同學們一定會問,《科學》是學什么呢?它有哪些內容呢?我告訴你們,科學課有很多生動有趣的內容,比如,火山、地震、宇宙、天氣、植物、動物、人體、電、光等,F在我先把《科學》第一冊的內容用小圖標來表示,你們猜猜這些小圖標分別表示什么內容。
師∶同學們一定要問,這些內容怎么學呢? 我告訴你們,每個單元都有許多有趣的活動組成。我們學科學就是要親自參加、經歷這些活動。比如觀察螞蟻的身體,測測蝗蟲跳多高,看看蝸牛是怎樣爬的。通過這些活動長知識、長才干、長智慧。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2、引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課《我看到了什么》。這里有一幅圖,仔細看看圖上有什么,然后告訴大家我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樣的?
1、 引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
2、引入――激發(fā)看樹的興趣。
二、看圖片上的樹
1、 出示一張樹的圖片估計。
請你先看1分鐘,估計你能發(fā)現多少點情況?還有更多的嗎?
2、 組織學生交流、傾聽。
請幾位同學上臺來說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學聽聽他們能一口氣說多少點情況。
注意:做到不重復的補充介紹。
3、 再次估計。
你們再估計一下,看這幅圖你最多能一口氣說出多少點情況?
1、看圖先估計數量――激發(fā)起想看得更多的欲望。
2、 老師用手勢、用問題――鼓勵發(fā)言的學生,幫助其他學生傾聽發(fā)言。
3、 對圖片中能發(fā)現的內容作一個上限估計,為后面活動得到的數字作好比較的準備。
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教學方法――期望達到的目標
三、回憶在樹前曾看到過什么。
1、過渡:難道一顆大樹真的就只有這么多點情況嗎?(曾在樹前看到過其他情況)
2、回憶:
回憶在一顆真正的大樹前。曾經看到過什么?數數能說出幾點。比看圖的發(fā)現是多還是少?
3、小組內交流:
小組內說說你自己曾經在大樹看到過的情況是否比看圖的多?
4、全班討論:
為什么在真正的大樹前看到的情況比看這張圖片的發(fā)現多得多?
1、師設問――過渡到真正的大樹。
2、師追問――調動深長的回憶,互相影響引發(fā)回憶內容。把內容控制在自己真正看到過的范圍內。
3、生分小組討論發(fā)現真正的樹的內容比圖上看到的多。
4、討論、師追問――進一步明確為什么會多。
四、引導學生從看樹到觀察一顆樹。
1、 設問:
在真正的大樹前看到過的內容比看圖片的內容多得多。如果我們現在到校園里去,站在一顆真正的大樹前――請估計 一下自己:你看到的內容會比圖片、比我對大樹的回憶多還是少?
2、 思考:
天天都看到過樹,為什么再去看看,會看到更多的內容?
3、什么是觀察(當我們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帶著這樣的目的去看的時候,我們的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1、一步比較――為提出“觀察”做準備。同時激發(fā)學生實地看樹的興趣。
2、 “有目的地看”
3、追問――初步認識觀察與看是不一樣的。
五、交流觀察的
內容和方法
1、 提問:
如果現在去一顆樹底下,你想觀察樹的'什么?怎么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內容?
2、 小組討論:
看看你們小組會想出多少種觀察的內容和方法?
3、 交流:
哪個組先上來說說,其他同學聽聽是否可行,有沒有建議或補充,對他們進行幫助。
4、提出觀察建議:每組觀察一顆樹。用各種方法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建議課后觀察更多的樹,下一節(jié)課要描述自己觀察的那顆樹。
1、設問、追問――推動學生想一想觀察的內容。
2、組織學生自主討論、交流、爭論――希望學生相互啟發(fā)影響即將開始的觀察大樹的內容和方法。
3、師生共同交流――簡要了解觀察大樹不只是用眼睛,包括眼、耳、鼻、舌、手多種感官的運用。
4、老師的建議――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觀察、記錄和描述。用最簡單易行的方法觀察、記錄和描述。鼓勵學生觀察更多的大樹。
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教學方法――期望達到的目標
六、觀察大樹
學生分組觀察大樹。
老師觀察學生的觀察活動并參與。
科學教案 篇2
1、讓幼兒在沙地里自由自在地玩沙子?梢怨庵_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可以用鏟子、小桶、篩子等玩具玩沙子。
教師啟發(fā)幼兒:
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么感覺?
用腳踩過干沙子后,看看留下的腳印什么樣?
用手捏一把干沙子,試試能不能捏成一個球?
用鏟子挖洞、挖井、造房子,試一試能不能成功?
用篩子篩過的`沙子什么樣?摸一摸這些沙子有什么感覺?
2、模仿游戲:讓幼兒在沙池里或沙灘上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如烏龜、螃蟹爬,小兔跳等。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通過查閱資料進行專題研究,初步了解和體驗專題研究的基本態(tài)度。
2、了解人類進化的過程,關注一些和進化有關的有趣問題。
3、引導學生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培養(yǎng)學生尊重證據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經歷和體驗通過查閱資料進行專題研究的完整過程。
教學過程
1、對選擇的主題做出猜想之后,就要引導學生關注事實與證據,這是專題研究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2、計劃與組織。
在以往和科學探究活動中,學生的計劃與組織能力得到了鍛煉,知道了做好研究準備的基本方法和內容。教師可以組織研究相同問題的學生先進行商討,并制訂出研究計劃,然后集體交流和評議,再修改完善研究計劃。教材設計了一個范例,從計劃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對學生制訂研究計劃給予適當的指導。
3、事實與證據。
教師引導學生按照計劃開展專題探究活動,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尋找證據。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學校圖書資源比較豐富,能夠上網查閱資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資源,認真組織學生利用課堂或課外時間搜集資料;如果學校沒有足夠的查閱資料的條件,而學生家庭具備這些條件的,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書籍或網站,讓他們利用梨外時間查閱資料,搜集證據;如果學校和學生家庭均不具備足夠的查閱資料的條件,教師課前就要認真準備原始材料,以便在課堂上供學生查閱。
(2)、教師一寬一要指導學生做好資料卡,為后面的整理和交流提供豐富的材料,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記錄,注意證據的科學品質。教材中呈現了三個資料卡和一個采訪記錄,分別是探究小組和奇妙小組搜集的資料,就是要引領學生重視填寫資料卡,重視把搜集的資料記錄下來。
。3)、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攤材料和證據。
4、整理與分析。
學生搜集到的.資料往往是雜亂無章的,資料的來源也不盡相同。對這些數據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與解讀,是專題研究的重要步驟,也是思維加工的過程。教學時,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與討論:哪些可以作為證據驗證我們的猜想;哪些不符合我們的猜想;哪些是相互矛盾的,需要進一步研究。然后,可以開展集體交流,匯報小組形成的結論,對于不能形成統(tǒng)一意見的要組織全體學生討論,集思廣益。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各個研究小組提供對問題的解釋,與大家交流和分享。
活動延伸
對于研究問題如果不能形成統(tǒng)一結論,可以將不同的解釋展示出來,讓學生繼續(xù)查找資料,繼續(xù)關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這樣非常有益一于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千萬不要直接肯定或否定,強制學生認同某個解釋。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精選]09-19
科學教案(精選)10-07
(經典)科學教案10-24
科學教案(經典)08-13
科學教案(精選)08-16
(精選)科學教案09-07
【精選】科學教案09-06
科學教案【經典】09-08
[精選]科學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