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集合【8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
一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一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過程與方法:
用舉例、分析、綜合、概括的方法,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分類。
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可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不斷變化著的。
【教學重點】:
能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教學難點】:
間接感受抽象物質的存在性以及物質的變化。
【教學準備】:
師:塑料袋、易拉罐、水結冰圖片
生:蠟燭、火柴、鐵繡釘、紙
【教學過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質構成的
1、切身環(huán)境導入:觀察我們的周圍,由哪些物質構成了我們的教室?
2、學生自由發(fā)言,(預計大多為可視性的具體物體)教師指出:我們能直接觀察到的物體都可以叫做物質。
3、深入探討:我們的教室其實不僅存在這些可以看的見摸的著的物質,還有我們不能直接感觸到的空氣、火、聲音、電、光,它們是物質么?
4、建議作出討論,要求學生列出證據和理由。
5、教師介入抽象物質的界定:對學生見解適當點評,必要情況下以空氣做示例,塑料袋實驗證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質構成。
6、小結:無論是實際存在的物質還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感觸的到的物質,都說明了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
二、過渡物質在變化:
以教室為例,教室里同學們所列舉的物質都是一成不變,沒有任何變化的么?
學生會列舉許多變化,教師給予肯定。
1、師引入演示:在我們的教室里還有老師帶來的兩種物質——易拉罐和水結冰的`圖片。
討論:捏扁易拉罐和水結冰也同樣是物質發(fā)生了變化,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呢?(物質本身沒有變,形狀改變,變化速度不同)
我們生活里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2、分組實驗發(fā)現(xiàn):實驗盒里有火柴和鐵釘,它們會發(fā)生變化么?它們的變化又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實驗討論:火柴燃燒過以后變成了什么物質?和之前一樣么?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么?(除變化速度不同以外,都產生了新的物質)
我們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么?
3、比較前后兩種實驗:這兩組實驗有什么相同和異同點?
(前者沒有產生新的物體,后者產生新的物體)
三、讓物質發(fā)生變化:
1、在教師提供的鐵絲、熱水、紙張、蠟燭、火柴中,它們都會產生在怎樣的變化呢?(學生的思維面不會停留在課本展示的變化中,要求學生作出適當合理的解釋,教師適當補充,尤其是蠟燭的燃燒)
2、各種變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重點在自然產生的變化和人為產生的變化、變化速度的快慢、是否產生新的物質)
3、過渡引申:我們說的是我們現(xiàn)有的物質,對于巖石、房屋、馬路在變化么?世界上有不變的物質么?說出你的依據。
四、總結:
世界總是在不斷的變化,有些變化只是改變物質的形態(tài),大小,有些變化就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研究。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發(fā)現(xiàn)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體下落有直線和曲線之分,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對不同物體按下落方式進行記錄。
3、探索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情況也不同。
教學準備:
各種糖紙、羽毛、報紙、塑料積木、球、繩、沙包等,記錄紙、筆,白紙人手兩張
教學過程:
一、 引題
秋天到了,一片片樹葉落下來,樹葉落下來是怎么樣的?(幼兒自由講述)
二、 幼兒探索并討論。
1、幼兒猜想并嘗試:你桌上東西落下是怎么樣的?每一樣東西都試一試。
2、引導幼兒和同伴比較,發(fā)現(xiàn)物體下落時的異同。
“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手里的東西落下來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交流:
。1)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幼兒自由交流)
。2)為什么有的物體落的快,有的物體落的慢?
4、小結:所有的物體都會下落的,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師演示一張皺紙和一塊積木,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物體下落路線是不一樣的。
三、 幼兒分組探索,按照物體下落的路線進行歸類記錄。
1、請幼兒分組實驗,觀察桌上的`物體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請你再去試一次,把你的發(fā)
現(xiàn)記錄在紙上,你這些東西按照落下的路線記在紙上!
2、每組派一個孩子交流各組的發(fā)現(xiàn),并介紹自己的記錄方法。
“你是怎么記錄的?”“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簡單小結:不同物體下落的路線不一樣,有的是直線的,有的是曲線的,直線的落地快,曲線的落地慢。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同樣的東西形狀不同,落下來的情況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兩張紙)幼兒猜想:你可以用什么辦法讓他們落下的時候不一樣?
2、幼兒自己嘗試,教師引導幼兒將紙折成不同的形狀
3、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
五、延伸:
讓幼兒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傘,觀察其與其他物體下落的不同。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減少水和添加動物、植物會引發(fā)生態(tài)群落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細致、準確地記錄看到的現(xiàn)象。
【教學重點】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
【教學準備】準備若干魚、水、水草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生態(tài)瓶,確定實驗方案:
1、交流:生態(tài)瓶里的生物生活得還好嗎?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態(tài)瓶里的動植物生活的比較好。
3、思索:如果改變生態(tài)瓶中的一些條件會怎樣呢?
4、引導:減少生態(tài)瓶里的水是改變生態(tài)瓶的非生物環(huán)境,增加生態(tài)瓶里的生物是改變生物的數量。
5、學生小組自由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案。
二、實驗一:減少生態(tài)瓶里的水:
1、實驗方法:選擇2個生態(tài)瓶,盡量一樣的,一個生態(tài)瓶的水減少一半,另一個水量不變,兩個生態(tài)瓶中的生物數量都不變。
2、引導:要觀察生物有什么變化,我們可以采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面一分鐘浮出水面上來的'次數。
3、進行實驗和觀察記錄。實驗結果:由于水量減少,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減少,氧氣量減少,水少的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比較多。
三、實驗二:增加生態(tài)瓶里的生物:
1、實驗方法:選擇2個一樣的生態(tài)瓶,一個生態(tài)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個的小魚數量增加一倍,其他條件不變。
2、預測生態(tài)瓶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3、同樣采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面一分鐘浮出水面上來的次數。
3、把實驗前后生物的活動情況進行對比并記錄,再得岀實驗結果:水草增加,產生的氧氣量就增加,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會減少;小魚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魚浮到水面的次數會增多。
4、討論:如果小魚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會怎樣呢?(小魚浮出水面次數更多,甚至會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過多,影響植物對光的吸收,還會減少動物的活動空間,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四、總結拓展:
1、討論:要讓生態(tài)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們要注意什么?
2、回家繼續(xù)觀察生態(tài)瓶,嘗試寫科學觀察報告。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氣象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系。
2.學習通過觀察天氣做天氣記錄。
3.對探索天氣奧秘感興趣。
重點:了解氣象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系,對探索天氣奧秘感興趣
難點:學習通過觀察天氣做天氣記錄。
活動準備:
1.天氣預報的錄像。
2.記錄圖表、筆、各種類的大小天氣情況(刮風、下雨、雷電、晴天、陰天)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天氣預報。
。1)師導入: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段錄像想請小朋友們跟著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的時候一定要坐神氣,小耳朵要聽仔細錄像里面說的是什么,又說了哪幾個城市?
。2)教師播放“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 錄像。
師:這位阿姨在干什么?(在播放天氣預報)你聽到了哪幾個城市的天氣預報(北京、上海、南京),每個城市的天氣一樣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3)引出其它天氣情況,并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師:除了下雨,下雪……你還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天氣情況呢?(出刮風、打雷、晴、陰等圖)
2、教師和幼兒一同討論記錄天氣的方法。
(1) 引導幼兒說出除了說還可以用動作、繪畫來表示天氣。
師:我們的天氣預報除了播音員叔叔、阿姨用說的方式來告訴大家天氣情況,他們還用什么方法讓大家知道天氣情況(動作、繪畫)?我們今天就來學學怎么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
(2)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將看到的和聽到的天氣變化情況記錄下來,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大膽設計。
師:晴天可以用什么圖示來表示呢?雨天、陰天、下雪天呢?(幼兒自由回答雨點、雪花、烏云、太陽等)
師:天氣記錄表上除了天氣狀況的標志,還有哪些標志呢?例如我們應該怎樣才能知道這是哪一天的天氣?(日期)
3、分組記錄天氣。
(1)師:請你做小設計師自選2-3張?zhí)鞖鉅顩r小圖片貼白紙上設計對應圖標記錄在旁邊。
。2)教師展示、講評、修正并完善幼兒的天氣記錄。
師:你們有誰設計了晴天的天氣標記?請你們送上面來?我們看看他們是怎么設計的?
師:還有誰設計的是和他們不一樣的?你設計了什么?(陰天、下雨、打雷等)
我們來說說到底用什么標記表示最好,讓大家一看就知道。
4、教師總結。
師:上面我們看的是一段旅游天氣預報,除了旅游天氣預報還有農業(yè)氣象、海洋氣象、航空氣象、交通、水文氣象等的天氣預報,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喜歡天氣預報,因為有了它,我們就可以知道今天、明天、后天等的天氣情況,給我們的生活、生產帶來方便。例如農民伯伯知道要下雨就可以不用給植物澆水,爸爸媽媽知道天氣冷了就可以給寶寶多穿衣服,船就可以提前進港口停泊……所以天氣預報對我們重不重要!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如果電能從一點流到另一點,兩點之間一定有導體連接,這兩點之間就構成一個電的通路,否則就是斷路。
2、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是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的電路。
過程與方法:
1、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并在反復觀察和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不同連接方式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勇于挑戰(zhàn)、繽密推斷的態(tài)度。
2、樂于交流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
【教學難點】能運用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電路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一個電路檢測器、兩個四個接線頭的盒子(其中一個只有一組通路,另一個有三組通路)、實驗記錄單;一節(jié)電池(配電池盒)、一個小燈泡(帶燈座)、導線幾根。
【教學過程】
一、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活動一:關于第一個接線盒的研究
1、發(fā)給每組一個接線盒,觀察接線盒外面的四個接線頭及對應的數字標號
2、打開盒蓋,看到1號和3號接線頭在盒子的里面是用導線連接在一起的。
3、蓋上盒蓋,討論:如何用電路檢測器檢驗出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斷路?
4、用電路檢測器實際檢測,看看檢測結果是不是和前面觀察到的一樣。
活動二:檢測、推測第二個接線盒內導線的連接情況
1、發(fā)給每組另外一個接線盒,說明盒子上面的四個接線頭在盒子里面是有導線連接的。不打開盒子,直接用電路檢測器來檢驗,能知道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嗎?
2、學生先討論檢測順序,然后再開始檢驗,并把檢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1-21-31-42-32-43-4
通 路
斷 路
3、檢驗完后,根據檢驗結果推測接線盒內的連接情況,把推測結果畫在記錄紙上(教材17面)。
4、各小組匯報推測結果,并討論哪種推測是合理的。
5、打開接線盒,讓學生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樣連接的。
二、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
活動一:電池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
1、發(fā)給每組兩節(jié)電池、兩個電池盒、一個小燈泡、一個燈座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看看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2、啟發(fā)思考:在不同的兩種方法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學生匯報后,教師作適當講解。(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一節(jié)電池的電壓是1.5V,兩節(jié)電池串聯(lián)起來的電壓是3V,所以小燈泡會特別亮。兩節(jié)電池并聯(lián)起來,電壓還是1.5V,所以小燈泡不太亮。)
活動二:小燈泡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
1、發(fā)給學生兩個小燈泡、兩個小燈座、一節(jié)電池、一個電池盒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都亮起來?纯茨苡袔追N方法。
2、啟發(fā)思考:在不同的連接方法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學生匯報后,教師作適當講解。
。ㄕf明:“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這一活動,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讓學生直接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按照教科書上的電路連接方式連接電路,重點放在讓學生觀察兩種連接方法有什么不同,觀察小燈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上。這樣做更有利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并聯(lián)電路和串聯(lián)電路的本質不同。)
三、拓展活動:看誰的設計最有特色
提供學生若干材料,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設計電路,比一比誰的設計最有特色、最實用。
板書設計:
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
通路 斷路
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電路檢測器)
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 串聯(lián)電路 并聯(lián)電路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配置吹泡泡的溶液;
學會提問題并分析問題,從眾多的問題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比較問題研究的可行性,找出問題的核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問,善于選擇問題,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的行為。
教學準備:
1、吹泡泡游戲需要用的配料:洗潔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鐵絲。
2、乒乓球、尺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如何盡可能多的提出問題。提問題也是有訣竅的,如我們可以在仔細觀察各種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也可以在科學小制作的過程中提出問題,還可以對一些已有的結論提出懷疑。在提出更多的'問題后,我們當然要想辦法尋找問題可能的原因,因為這是科學探究的必經過程。那么如何在眾多的問題中選擇出適合我們小學生研究的問題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的問題。
引入課題(板書)選擇能夠研究的問題
二、玩游戲提問題
通過玩吹泡泡的游戲,要求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出新問題。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注意用氣要均勻。
3、用細鐵絲彎成各種形狀的框制造泡泡。(框框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
4、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樣越多越好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把它們記錄下來:
1、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
2、怎樣才能把泡泡吹的大一些?
3、怎樣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
……
三、如何尋找問題的答案
啟發(fā)學生思考:為了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你會怎么做?
介紹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1、到圖書館或上網查資料
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記憶,我們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卡。
指導學生看課文中的信息卡,指導學生分析信息卡包括哪些內容和怎樣呈現(xiàn)。
2、自己通過觀察和實驗找答案。
指導研究乒乓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關,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分析得出結論。
四、如何選擇我們能研究的問題?
1、多提可能通過觀察、實驗、調查能夠找到答案的問題。
2、多提與科學知識有關的問題。
和生物有關,和物體的運動變化有關,和地球天文有關的知識都是科學知識。
3、多提不涉及復雜知識的問題。
4、想辦法把暫時不能研究的問題,轉化成可以研究的問題。
五、拓展
依照以上的標準,選一個自己能夠研究的有關吹泡泡的問題。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膨脹現(xiàn)象,初步了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2、會用比較的方法觀察事物。
3、萌發(fā)對物體膨脹現(xiàn)象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活動準備】
1、海帶每組一份;
2、紫菜、木耳、壓縮海綿、銀耳每組分別一份;
3、癟的乒乓球每人一個;
4、錄像資料。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
教師出示海帶,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膨脹的現(xiàn)象。
二、感知物體遇水膨脹的.現(xiàn)象。
1、幼兒操作并觀察海帶遇水膨脹的現(xiàn)象。
2、請幼兒交流操作結果。
3、教師小結:干海帶放進水里有,體積慢慢變大了,這種現(xiàn)象叫吸水膨脹。那么你在生活中還看到哪些物體吸水后體積變大,產生了吸水膨脹的現(xiàn)象。
4、請幼兒講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脹的現(xiàn)象。
5、幼兒分組操作,觀察所提供的物體吸水膨脹的現(xiàn)象。
6、分組派一名幼兒來介紹實驗結果。
7、教師小結:海帶、紫菜、木耳、壓縮海綿、黃豆、紅棗、茶葉等這些物體放到水里后,體積就慢慢大了,它們都產生了吸水膨脹的現(xiàn)象。
三、感知物體遇熱膨脹的現(xiàn)象。
1、教師出示一個癟的乒乓球,請幼兒想想怎樣才能讓它恢復原樣?
2、幼兒操作并觀察、比較。
3、小結:癟的乒乓球,受熱發(fā)生了膨脹。物體隨著溫度升高,體積慢慢變大了,這種現(xiàn)象叫做遇熱膨脹。你們還知道哪些物品遇熱膨脹?
四、幼兒觀看錄像資料,了解生活中的吸水和遇熱膨脹的現(xiàn)象。
五、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一起發(fā)現(xiàn)了生活中有許多吸水膨脹和遇熱膨脹的現(xiàn)象,下次活動我們再來一起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現(xiàn)了遇冷膨脹的現(xiàn)象。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繼續(xù)尋找哪些物體遇水、遇熱會產生膨脹的現(xiàn)象,并請幼兒將尋找到的物體投放到班級的科學角中,從而產生資源共享。
大班科學教案:食物的旅行
中班科學探究:神奇的肥皂膜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導體和絕緣體;
2、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趣
1、觀察簡單的電路連接,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么流的?
2、請一個學生將電路中的導線剪斷。
學生觀察:說說出現(xiàn)什么情況?為什么?
3、你能想辦法重新接亮小燈泡嗎?
生:將電線重新接上就可以了。
生:我用回形針將電線連接起來。
生:我用鑰匙圈將電線連接起來。
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檢驗活動:哪些物品連接在兩條電線間也能使小燈泡發(fā)亮?
1、探究:簡單電路演示中,燈泡亮與不亮的原因分析是什么?
學生交流答案。
2、預測:同學們帶來的物品中,哪些能連接電線使小燈泡亮起來呢?
3、學生操作:實際檢測。
小組長拿出老師課前為同學們準備的檢測器材。
(1)將所帶物品有序地放到桌子的'左邊。
。2)把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看看燈泡是否發(fā)亮。
。3)用兩個檢測頭接觸實驗物品的兩端,看看燈泡是否發(fā)光。
(4)重復檢測一次。提高檢測的準確性,減少失誤。
(5)把檢測時燈泡是否發(fā)亮記錄在記錄表上。
。6)檢測其他物體。
4、討論哪些物體容易導電?哪些物體不容易導電?
5、交流探索結論:像鐵釘、硬幣這樣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像木頭、塑料、橡皮泥這樣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
三、探究導體和絕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1、導體和絕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你能舉幾個例子分析它們各起什么作用嗎?打開我們帶來的導體或絕緣體,分析推測各種材料的作用。
2、探索導體和絕緣體不同的用途。
在電器中,凡是需要電流通過的部分,都要用導體,導體外部或導體間需要隔離的部分一定要用絕緣體,以防漏電。因此,在各種電工工具中,凡是直接與人體接觸的部分必須用絕緣材料做成,這樣人在操作時才能安全。
四、拓展延伸: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1、師: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請以少先隊的名義寫一份倡議書,教育大家都來安全用電,好嗎?
2、師:安全用電,同學們不但要自己記在心里,而且回到家以后,還要向其他人宣傳一下,讓更多的人了解電的知識。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科學教案(經典)08-13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經典]科學教案08-02
科學教案(精選)08-16
科學教案【精選】07-26
(精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