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无码AV在线,欧美日韩国产色,年轻人手机在线免费视频,伊人成人在线,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亚洲免费二区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9-05 10:21:43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10篇【合集】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10篇【合集】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琳瑯滿目”“津津有味”等詞。

  4.通過學習課文,體會親情,學會關心親人。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親情,學會關心親人。

  [教學準備]

  生字卡、掛圖、橘子。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兩個橘子)出示詞卡:橘子

  看清“橘”字,把字形記住,讀一讀。

  2.誰來說說老師手中的橘子?(樣子,顏色,味道,其他)學生觀察說話。

  3.這兩個橘子里還藏著一個小故事呢?你們想知道嗎?

  板書課題:兩個橘子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讀課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可以問問老師或同學。

  2.小組學習。

 �。�1)組長安排活動:抽查生字讀得準不準,課文讀得順不順,還有哪些字不會認,互相幫助。交流記憶生字的好辦法。

 �。�2)組長檢查后給組員記成績:表現(xiàn)最好的用綠色彩筆在書上課題旁畫一個笑臉,有進步的畫一個黃色的笑臉,還要努力的用紅色畫一個笑臉。

  (3)教師巡視,了解各組學習情況,重點幫助能力較差的學生。根據(jù)組長的表現(xiàn)來畫出“笑臉”(標準與上面相同。)

 �。�4)小組擂臺賽:小組交流認讀生字。

 �。�5)教師小結小組學習的情況。

  三、鞏固識字,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小老師”來帶讀生字,可以說說你用什么好辦法來記住它。

  (2)游戲:猜猜猜(看動作猜生字、詞語。)

  教師出示相關的卡片,提出要求:看看我的動作,猜猜我表演的是哪一個字?

  (老師可以請一位學生來猜,也可以請全班學生舉起自己手里相對應的卡片,并說: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3)指名一個同學讀課文的第一段,請他邀請幾個小朋友與他合作讀完課文。(借此了解學生是否知道本課有幾個自然段。)

 �。�4)請讀書的孩子上臺來,臺下的`小朋友給他們提出“讀”的要求。

  (聲音要響亮,不讀錯字,不添字掉字)。

  (5)讀書的同學也給臺下的小朋友提出聽的要求(認真聽,不說話)。

 �。�6)讀后評議:誰讀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四、作業(yè):

  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找一找,看看還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它們。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理解課文,朗讀感悟。

  1集思考: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小主人公是誰?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自由讀課文1自然段。(印度吉拉達邦兩兄弟零用錢)

  當兄弟倆得到父親給的零用錢后的心情怎樣?(非常高興)

  結合自己平時得到零用錢后的心情理解兄弟倆的“連蹦帶跳”。指導朗讀。

  2.結合掛圖,學習第2自然段。

 �、傧旅嫖覀兏S這兩兄弟來到了集市(理解“集市”:交易的市場)。兄弟倆看到了什么?

  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話。

 �、谑前�,集市上的東西可多啦,書上還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你能找到嗎?對,就是“琳瑯滿目”它用來比喻優(yōu)美的事物很多。根據(jù)你的理解試著用“琳瑯滿目”來說一句話。

 �、壅埓蠹议]上眼睛想象著眼前是琳瑯滿目的水果,你試著聞一聞,吸一口氣,感受一下。你能感受到什么?(香氣撲鼻)在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你能感受到“香氣撲鼻”?

 �、苣憧吹竭@琳瑯滿目、香

  教案《語文A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兩個橘子》教案》,

  氣撲鼻的水果,有什么想法?兄弟倆是怎么做的呢?

  弟弟:買了甜桃,“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你在吃什么東西的時候也會感覺到津津有味呢?

  哥哥:想到媽媽在發(fā)燒,買了兩個最大最好的橘子。(哥哥心里很牽掛媽媽的身體。)

 �、輬D文結合,相機指導朗讀。

  3.回到家后,故事是怎樣發(fā)展的?

  1)自讀課文3—6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媽媽接過哥哥手里的橘子后心情怎樣?

 �。ā斑@兩個橘子多惹人喜愛呀!”)這個時候媽媽說這句話的心情是怎樣的?試著讀一讀這句話。

  當聽到哥哥的話以后,她是怎樣說的?

  理解媽媽說的話:“看著這兩個橘子,我心里真甜��!”

  學生談自己的體會,教師相機讓其朗讀,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

  3)指名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哥哥、媽媽,其他同學讀旁白,分角色朗讀課文。

  4)讀后評議:他讀得好不好?為什么?

  三、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我們認識了印度的兩兄弟,你更加喜歡誰?你覺得他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你想對弟弟說什么?

  2.談談你在家中是怎么對待父母的。當你有零花錢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3.你做過讓爸爸媽媽開心的事情嗎?說說看。

  四、作業(yè)設計。

  把你做的讓爸爸媽媽愉快的事情寫下來。

  第三課時

  一、復習:我會認。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詞語卡。

  2.游戲:摘橘子。

 �。ò瀹嬮贅�,上面貼上幾個寫著詞語和生字的大橘子。)先自由地讀一讀,再指名上臺來摘橘子。讀對了,其他小朋友說:“對對對,跟你讀�!睅ёx三遍后,獲得小獎品。如果錯了,小朋友說:“錯錯錯,不能摘。”換一名同學進行。

  二、朗讀:我會讀。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分角色再朗讀課文。

  3.說一說哪個同學讀得最棒。

  三、寫字:我會寫。

  1.復習字音,指名認讀:

  兄錢鮮味燒鼻最呀

  2.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交流識字小竅門和要注意的地方。

  味:共8畫,右邊是聲旁“未”,不是“末”。

  鼻:共14畫,上面是自己的“自”,中間是“田”,下面是橫、撇、豎。

  燒:共10畫,右上角不要多一點。

  2)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觀察結果。

  3.觀看老師范寫。

  寫正確,不要錯筆畫:“燒”字不要加一點;“錢”字不要少一點。

  寫美觀,注意結構特點:

  “兄”:上面的“口”要寫得上大下小,整個口字在橫中線上面,下面的兒字,撇要展開。

  “鼻”:上中下結構,最后的一撇和一豎不要出頭。

  “最”:上下結構,“曰”字下面像一個“取”字,注意要把取字的第一橫拉長。

  4.學生先臨寫一個,再在田字格中練習寫兩個。

  5.展示交流學生作業(yè)。

  四、開心樂園:我會說。

  用你最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琳瑯滿目香氣撲鼻津津有味惹人喜愛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宇,會寫出12個生宇。能正確讀寫“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隨風飄動”等詞語。

 �。病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yōu)美語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難點】

  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tài),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培養(yǎng)對大自然美的體驗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掛圖、學生查找有關荷花的資料。

  【教學安排】

 �。痴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要出一個謎語考考大家,咱們比一比,看誰最聰明!“美麗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綠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今天咱們就一起去荷塘著荷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出示掛圖:看,說著說著,荷塘就到了(出示掛圖)。師范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

 �。场⒊鍪旧~,指讀,正音:

  荷花 挨挨擠擠 蓮蓬 飽脹 仿拂

  舞蹈 翩翩起舞 晴蜒 衣裳 隨風飄動

 �。�、師:看了荷花,聽了描述,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三、研讀課文,體會感情:學習第一、二、三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思考:在這三段中,休最喜歡哪一句?

  交流重點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著作一大幅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1、在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畫。這是一幅極富色彩且讓人賞心悅目的畫兒,你來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

  (綠、白、嫩黃……色彩豐富)

  (朗讀)

 �。�、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組成的,你來看看作者都描寫了荷花的那些姿態(tài)?

 �。ㄗ⒁馀c掛圖的聯(lián)系,把具體形象和文宇訓練統(tǒng)一起來)

 �。ɡ首x)

 �。�、荷花的.姿態(tài)是不是只有這幾種;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ɡ首x)

 �。础⒛氵€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態(tài)?作者為什么只描寫了這幾種?

 �。�、你認為,這這句話中,哪個字用的好?為汁么?(活)這一個字,寫出了作者欣賞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間處處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來找找看。(朗讀)

  挨挨擠擠:挨挨擠擠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勢來表現(xiàn)

  露士:重點講出小蓮蓬的可愛和蓮蓬是在化瓣中包襄著的科學道理。

  飽脹:用手勢來表現(xiàn)。

 �。丁⑦@幅畫呀,色彩多、姿態(tài)多還得是活的,這么好的畫兒是誰畫的呀

 �。ù笞匀唬┠谴笞匀坏谋绢I(可真了不起)。

 �。�、有感情朗讀前三個自然段。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尋著清香到了美麗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畫)。這幅畫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這三個自然段,體會體會荷花的美

語文教案 篇3

  “人的生殖”不僅是7年級(下)生物第1章的一個重點,也是7年級學生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具有重要教育意義的一課。上好這一課,無疑對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yǎng),正確愛情觀、人生觀的形成,以及良好社會道德感、責任感的養(yǎng)成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我精心設計教學,以父母生育、養(yǎng)育我;我敬愛、報答父母為主線,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喧染氣氛的作用,前后呼應,把人體生殖知識的教學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教學目標

  1.1 基礎知識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說出它們的功能;2)描述受精過程以及胚胎發(fā)育過程。

  1.2 能力培養(yǎng)

  1)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有關的插圖和模型。培養(yǎng)觀察讀圖能力;2)收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1.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關注孕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環(huán)境;2)培養(yǎng)尊重婦女、敬愛父母的情感。能與父母交流對生育和養(yǎng)育的認識。

  2 重點和難點

 �。�1)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受精的過程;、

 �。�2)胎兒和母體間的物質交換;

 �。�3)增進敬愛父母的情感。

  3 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酒精、煙草和某些藥物對胎兒的不利影響的資料。從父母那里了解生育、養(yǎng)育自己的情況;

 �。�2)教師:自制CAI,男性、女性生殖系統(tǒng)結構模型。

  4 課時安排 1課時。

  5 教學過程

  5.1 引入: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情景《世上只有媽媽好》的親情氛圍中引入課題,非常自然、輕松地與學生交流:①我們人類的祖先是古代的類人猿,那么你又是怎么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呢?②為什么一定要爸爸、媽媽兩個人才能生出你來呢?③先想想被子植物是怎樣繁殖后代的?(啟發(fā)學生回憶開花、傳粉、受精、結果等知識)④看來,爸爸媽媽的生殖細胞也一定要經過結合,形成受精卵,才能生出你來�?梢�,我們人的生殖并不神秘,而是生物界的普遍現(xiàn)象,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⑤那么我們人的生殖細胞分別叫什么?是怎么產生的?又是怎樣結合的呢?我們得從我們人體的另外一個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開始談起。

  5.2 第1部分: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5.2.1 指導學生自學,要求 1)按順序認識生殖系統(tǒng)各結構的名稱和功能?聯(lián)想一下在自己身上的位置,哪些已在發(fā)生變化?2)試著填寫側剖面圖中的結構。

  5.2.2 思考與討論:(分組交流)l)男、女生殖系統(tǒng)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什么?為什么?2)子宮的名稱和它的功能有關嗎?為什么?小結:結合模型,利用CAI認識備器官的功能。

  5.2.3 指出:結構上男女確實有別,但功能上也存在著共同點。CAI展示書本上的練習題2,分組討論交流。小結指出:男女又是平等的。

  5.3 第2部分:生殖的過程

  5.3.1 設疑:男性生殖細胞(精子)是怎么跟女性生殖細胞(卵細胞)結合的呢?從哪進?在哪與卵細胞結合?最終又到哪“安家落戶”?利用CAI講述排卵、受精、懷孕、胚胎發(fā)育的過程。

  5.3.2 再設疑:胎兒在母體子宮內怎么“吃喝”、呼吸、排泄?指導學生閱讀書本及有關插圖,然后得出結論:胎兒是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

  5.3.3 CAI展示學生收集的資料:酒精、煙草及藥物對胎兒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及孕婦懷孕期間身體各部分增重的一組數(shù)據(jù)。分組交流自己的想法:l)你對母親懷孕有了什么新的認識?2)你認為婦女在懷孕期間應該注意些什么?

  5.3.4“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胎兒經過40周的發(fā)育就成熟了。成熟了的胎兒和胎盤從哪排出呢?CAI展示分娩過程,指出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排出就叫分娩,意味著新生兒的誕生。過程雖然簡單,但是對母親來說卻是十分不易,伴隨有劇烈的陣痛,如不順利、難產,則必須剖腹手術,以確保母子平安。讓學生明白母親生育之艱辛,再要把子女養(yǎng)育成人就更不容易了,不知還要花費多少心血。分小組交流:l)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父母?怎樣報答父母的生育和養(yǎng)育之恩?2)婦女節(jié)就要來到了,母親節(jié)也不遠了,你想為媽媽做些什么?在Flash MTV《燭光里的媽媽》的深情氛圍中,與同學們一起,祝所有的婦女們、母親們:節(jié)日快樂!

  5.4 結束語:正常的人有生育能力,但有的夫婦由于身體的原因不能如愿。然而現(xiàn)代生物技術發(fā)展到今天,可以給他們帶來福音了,課外閱讀“試管嬰兒──談現(xiàn)代輔助生殖技術”。思考:生物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會帶來一些其他的問題嗎?引導學生關注有關的社會問題。

  5.5 作業(yè)設計: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一篇短文,在班內展示交流。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8個字,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4、初步學習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在生活中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教學難點:

  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過程,培養(yǎng)在生活中思考的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解疑。

 �、�(課前布置學生帶自己的成長記錄冊或小時候的照片)

  師:有沒有同學帶來自己的成長記錄冊?

  (翻開印有出生石灰私自小腳丫、小手印的一頁)大家看,這是某某同學出生時手和腳的樣子�,F(xiàn)在請大家比一比。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仓该卮�,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慢慢地長大,我們的身體在不斷變化。

  ⒊你們在一天天長大,很多事物在時時刻刻變化著。今天我們要學習《科利亞的木匣》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的。

 �、磶煟捍蠹乙呀涱A習了這一課。通過預習,同學們一定產生了許多疑問,

  今天,老師把科利亞帶來了,你們來問問他吧?CAI(出示一個小男孩的圖象)生質疑。

  5、教師過渡:同學們可真會提問,而且還很有禮貌,克里亞可愿意回答了。請大家打開課文,答案都在課文里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科利亞都對你說些什么?

  6、生自讀課文,自主質疑。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基本內容。

 �、弊杂勺x課文,看看課文圍繞木匣,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餐阑プh。

 �、橙嘟涣�,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的。

 �、闭页稣n文哪些段落是寫“埋木匣”的。

 �、沧杂衫首x,邊讀邊思考,科利亞和媽媽是怎樣埋木匣的?可在關鍵句子下面做上記號。

 �、承〗M交流。

 �、慈嘟涣�,引導學生了解科利亞和媽媽都使用“量步子”的方法埋木匣的。

 �、抵笇Ю首x。

  四、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說說科利亞和媽媽是怎樣埋木匣的。

  二、中心切入,研讀品味。

 �、闭页稣n文哪些段落是寫“挖木匣”的。輕聲朗讀邊讀邊思考邊批注,要求學生在疑難的地方畫上問號,把喜歡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

 �、惨龑W生質疑,教師小結并板書中心議題。

 �、辰處熤笇W生讀“挖木匣”的部分。

 �、艐寢尀槭裁茨芎芸焱诔鱿渥�?科利亞為什么第一次沒有挖到自己的木匣,而第二次就挖到了呢?他是怎樣想出來的呢?

  ⑵在讀中品味,感受科利亞的感情與情緒“焦慮——被嘲笑——冷靜思考——興奮”的`變化過程。

 �、唇柚鷦赢�,直觀呈現(xiàn)“挖木匣”部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進一步了解科利亞的思考過程及人物特點。

  三、拓展內化,揭示主題。

 �、弊x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你能給最后一個問句換種肯定的說法嗎?

  ⒉導讀、品悟、揭示并板書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在起變化。想一想:你的周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引導學生用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或自己經歷過的事例,說說對“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的體會。

 �、辰Y語:親愛的同學們,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周圍事物在一天天的變化,你們也在一天天的長高長大,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號,但是只要我們像科利亞那樣勤于動腦、善于發(fā)現(xiàn),面對變化著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策略。那,還有什么困難能難倒我們呢?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并引導發(fā)現(xiàn)偏旁與字義的關系。

  2、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用數(shù)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

  3、朗讀詞語、通過讀記積累詞語。

  4、正確、流利、有感情背兒歌。

  5、圍繞“合作”這個主題,進行口頭表達。

  重點難點:

  圍繞“合作”這個主題,進行口頭表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音樂)聽到選這熟悉的聲音,又到了“我的發(fā)現(xiàn)”時間了,這一次我們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課件(帶有“钅、衤、疒”旁的三組字)

  钅 鋼  銅  鐵   釘

  衤 被  裙  褲   襖

  疒 病  疼  痛   瘋

  2、學生自由讀一讀,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交流發(fā)現(xiàn):每一行的字都有一個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點擊偏旁)

  可是,你們知道嗎?這12個字里藏著秘密呢?聰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導學生觀察課件的12個字與“钅、衤、疒”字的關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與服裝、被子等有關;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與疾病有關)

  4、小組讀、指名讀、互讀、再脫掉拼音讀。

  5、你還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6、  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字的偏旁與字的'意思有關。

  三、我會填?

  1、出示課件(不帶詞語)

  一只( )  一個( )  一把(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2、你能根據(jù)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嗎?(小組內練習后推薦一人講給大家聽)

  3、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4、在生活中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說嗎?

  5、拓展

  五顆(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間( )

  四、我會讀?

  小朋友們認得、填得真好,咱們接著往下學。(點出“我會讀”。)?出示課件圖片上寫著“我會讀”中的詞語。

  書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運動褲  本領  習慣  宣布  稱贊  議論紛紛自信  粗糙  疲勞  吞吞吐吐

  學生自己讀一讀詞語,邊讀邊想:這些詞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讓學生說說“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詞語。

  五、讀讀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繞口令形式的兒歌,在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借助插圖,在讀中感悟。

  1、下面我們就來學一首兒歌:走山路。(出示課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配樂朗讀)

  3、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讀,男女生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4、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看課件:小豬、小鹿和小兔為了什么事急壞了?

  6、老師指著課件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7、指導背誦(四人小組合作、開火車)

  8、齊背兒歌。(配樂)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合 作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與別人合作做成過事情,選一件講給同學聽。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

  1、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合作的圖片。

  2、指導學生簡單地說出圖意。(讓孩子們暢所欲言)

  3、板書課題《合作》

  4、師講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組內每人講與別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組派代表在班里講。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增強了口語交際的自信心和勇氣)

  6、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發(fā)展健康的個性)

  二、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而且要發(fā)揚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個人多關心身邊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三、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是展示自己搜集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諺語等。這一項活動要提醒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展示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比如:比比誰說的諺語多,比比哪組搜集的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多;同學之間進行詞語本交流,合作制作詞語卡片,互贈自己喜歡的詞語。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積累“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任重道遠”、“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語;能準確流暢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課文。

  2、翻譯十則名言警句,深入理解其。

  3、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提高思想品德修養(yǎng)。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是9月23日,再有5天就是一個“圣人”2562周年華誕。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有很多很多人去山東省曲阜fù市“朝圣”!這個圣人是誰呢?(ppt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天我們在成都獅子山上,就不大可能跑到山東的孔子廟去拜祭,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第10課《<論語>十則》來紀念孔子誕辰2562年。(PPT2:“論語”。)學習該課的目標是(PPT3:“展標”。齊讀目標。)

  二、誦讀課文

  學生齊讀;正音。

  三、直譯、理解(弄清每一則談的主要是哪個方面。板:求知態(tài)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以下隨機PPT4:“直譯理解”)

  第一、二則:抽生解釋紅色的字并直譯;抽生判斷每句談的各是哪個方面。

  第三則:抽生解釋、直譯后強調“可”“以”及省略的'“之”。

  第四、五則:抽生解釋、直譯。強調學與思的關系和通假字“女”“知”

  第六、七則:抽生解釋、直譯。思考為什么把兩則合在一起解釋翻譯。

  第八則:抽生解釋、直譯。思考并回答前后三句的關系。理解“仁以為”。

  第九則:抽生解釋、直譯。啟發(fā)學生理解其深刻含義:處于亂世,君子能堅守道義,潔身自好。

  第十則:抽生解釋、直譯。啟發(fā)學生理解正面闡釋“推己及人,仁愛待人”與反面闡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自由朗讀

  1、把文中的成語找出來。

  2、把自己最喜歡的格言、警句背一背。

  五、分讀課文(男、女輪流,捕捉感受)

  六、分享感受(圍繞三方面)

  1、自己感受最深或收獲的是什么?

  2、自己過去做得不好的是什么,今后怎么辦?

  七、結束語:

  同學們,讓我們積累相關的成語、格言、警句,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并把它內化為我們的文化和修養(yǎng),傳承我們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就是我們對孔子的紀念!

語文教案 篇7

  一、音樂、畫面,讓小朋友的心靈詩化

  一篇美文對小朋友的心靈的“詩化”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潤物無聲的過程,這種影響既有感覺、思想認識等因素,也有表達情感的語言和方法的因素,這兩者是融合著的,因此它對同學心靈的“詩化”是全面的�!靶撵`詩化”的過程也是人文化的過程,是為同學的終身發(fā)展墊底的過程。這一課例中,音樂、畫面的引用為同學心靈的詩化架起了一道美麗的彩虹橋:

  課開始,通過出示美麗的珍珠泉畫面,將小朋友們帶入美麗的珍珠泉中,再通過描述珍珠泉的美景讓同學發(fā)出這樣的感慨:“珍珠泉真美啊,珍珠泉實在太迷人了”,接著讓小朋友們借助音樂和畫面在靜、清、綠的水中和有趣的泡泡里徘徊,他們看著美麗的畫面,聆聽著泡泡的聲音,感受著這所有的一切,這樣,美麗的珍珠泉不知不覺地從小朋友們的視覺中走向同學的心靈深處。

  二、對話、感悟,讓小朋友在珍珠泉中漫游

 �。�、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綜合的語文學科,它的課堂教學就是對話,是師與生之間、心靈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它強調同學與老師之間的平等、民主展示、寬松融合、認真對待、自主發(fā)展。這一課例中,老師是同學學習伙伴、與同學同歡樂,同思索,不時地加以引導。比方:

  師:為什么說太陽篩下一束束金光,而不說射下呢?

  生:射下表示太陽光直射,而這里因為有密密的樹葉遮擋著,太陽光不能直射到。

  生:太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有些光線被遮住了,有些光線穿過縫隙,找到地上,所以用篩下一束束金光。

  師:你說得真棒,俺想你一定也能把它讀好。

  生: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

  在這樣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師生對話氛圍里,課文中的難點輕易地解決了。只有如此,才干在對話中小朋友們理解了課文,同時也不知不覺地漫游了珍珠泉。

  2、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教學要重文本的.整體感悟,重語句朗讀熏陶。

  文章的主旨在一次次的閱讀中,一次次的朗讀中得到感悟,得到情感的體驗,在體驗中師生完成了文本主題的生成。為了突顯“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俺們村的珍珠泉!”所蘊含的情感,俺布置多次出示這句話,在整體感悟中第一次出現(xiàn),而后又分別出現(xiàn)在感受完水和泡泡里,最后回歸整體時又再現(xiàn)它的身影。通過這一系列的在教師的導語中,在同學的感悟聲中反反復復的朗讀、交流,同學的情感愈來愈濃,愈來愈強烈,這樣同學的情感和美麗的珍珠泉融為一體,不知不覺中他們的情感徘徊在珍珠泉里了。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字詞句訓練,鞏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與運用。

  2. 積累名言、成語,幫助學生豐富語言,發(fā)展語言,理解自尊和尊重別的重要。

  3. 讀懂名人幽默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幽默感。

  教學重點:

  鞏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背誦名人名言。

  教學準備:

  把名言的內容用漫畫表現(xiàn)出來。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練

  (1) 形近字組詞。

  先分析例子了解偏旁部首的含義與組成詞語的關系;默讀、齊讀形近字;說一說是怎樣使用的?

  (2) 訪寫句子。

  反復朗讀,感知句意。分析句子間的關系。訪寫句子。

  2.日積月累。

 �。�1) 老師范讀,簡單介紹人物。

 �。�2) 放手讓學生自讀,讀熟為止。

 �。�3) 借助漫畫理解名言。

 �。�4) 練習背誦。

 �。�5) 拓展: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關于自尊自強的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1、 知識窗。

  自讀,互讀,讀后交流。

  擴展:講故事。

  2、開心一刻。

  a) 正確讀一讀。要有感情。

  b) 議一議兩人的話外之一是什么?

  c) 編一編:把幽默改成短劇,適當加一些內容。

  d) 演一演:先表演后展示。

語文教案 篇9

  一、作者簡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chuàng)作,轟動了法國文壇。許多作品流傳甚廣,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小說有《漂亮朋友》等;短篇小說有《項鏈》《我的叔叔于勒》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二、故事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寫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當時的法國資產階級不僅和工人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激烈,而且也和小資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激烈起來。小資產階級貧困破產已成為普遍的社會問題。一部分不甘心破產的小資產階級成員,紛紛踏上了漂洋過海的險途,企望在美洲、亞洲甚至非洲闖出一條大發(fā)橫財?shù)纳�,夢想著有朝一日腰纏萬貫榮歸故里。本篇小說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寫出來的。

  三、理解詞義

  1.拮據(jù):手頭緊,經濟狀況不好。

  2.與日俱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

  3.十拿九穩(wěn):形容很有把握。

  4.襤褸:形容衣服破爛。

  5.文雅:(言談、舉止)溫和有禮,不粗俗。

  6.煞白:面色極白,沒有血色。

  7.張皇:驚慌,慌張。

  8.狼狽: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

  9.詫異:覺得十分奇怪、十分驚訝。

  10.鄭重其事:

  形容對待事情非常嚴肅認真。

  四、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④):故事開端,寫菲利普盼望于勒歸來。

  第二部分(5-19):故事的發(fā)展,插敘舊事,采用對比手法,概括介紹了于勒去美洲前后貧富不同的情況及菲利普夫婦相應的不同的態(tài)度和看法。

  第三部分(20-48):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面對已淪落為窮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婦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

  第四部分(49段):故事的結局,一家人躲避于勒。

  五、句子解析

  1.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父親這句永不變更的話有什么作用?

  這個句子在小說中多處出現(xiàn),這是作者在極力渲染菲利普夫婦盼望于勒歸來的一個細節(jié),真是望眼欲穿,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相見。這永不變更的話一方面給讀者留下了懸念,一方面為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2.文章中關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況,是運用什么敘述順序交代的?有什么作用?

  本題運用插敘作用分析法。插敘。介紹于勒的經歷,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歸來的急切心情,為情節(jié)的發(fā)展做了鋪墊。

  3.“信”在小說起什么作用?

  這兩封信,神奇地改變了于勒在菲利普夫婦心目中的印象。第二封信成了菲利普家的“福音書”,“有機會就要拿出來念”,還給別人看,這封信還促成了菲利普二女兒的婚事,使情節(jié)得以進一步發(fā)展。圍繞著這兩封信,更好地表現(xiàn)了菲利普夫婦自私、虛榮、惟利是圖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整個社會的風氣,二姐夫的求婚就是例子。所以,“信”是作品情節(jié)發(fā)展的催化劑,它對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都有重要的作用。

  4.第20自然段中,“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边@里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本題運用自然環(huán)境描寫作用分析法。這句話運用了明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明了景色的明麗,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驕傲”的心情:于勒就要給他們帶回來一大筆錢,他們可以很體面地生活了。為下文他們遇到于勒后情緒的變化作鋪墊。

  5.文中描寫兩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蠣這一細節(jié)有什么作用?

  本題運用細節(jié)描寫作用分析法。這處細節(jié)描寫極為形象地描寫了兩位太太吃法的文雅,也正是這種文雅的吃法打動了愛慕虛榮的菲利普,為下文他故作高雅,主動邀請妻子、女兒吃牡蠣,直至于勒的出場做了鋪墊。

  6.“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謝謝您,船長�!狈治龃颂幨÷蕴柕淖饔�。

  此處菲利普神態(tài)異常,多處省略號可以看出他說話語無倫次,生動地體現(xiàn)了他內心的極度恐慌。虛榮、勢利、自私的個性躍然紙上。

  7.“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边@三種稱呼有什么深刻含義?

  “我”默念的話語中“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從人物關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親的弟弟”,意思沒有什么不同,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語意上的重復,但是,從排列的順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寫“我的親叔叔”,其中一個“親”字,反映了“我”對處于貧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對父母六親不認的困惑、苦悶及不滿,飽含諷刺意味。

  8.作者在小說結尾處,安排了一個“十個銅子”小費的細節(jié),這是多余的嗎?

  小說寫若瑟夫付完牡蠣錢,按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以結束了,但作者安排了若瑟夫給十個銅子小費的細節(jié),讓小說中的幾個主要人物來一次集中表演。于勒接過錢,趕緊道謝,并尊稱自己的侄兒為“年輕的先生”,表現(xiàn)了他的社會地位低下,生活艱辛。

  9“在我們面前,天邊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贝颂幍摹白仙年幱啊庇惺裁瓷羁毯x?這段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紫色的陰影”語意雙關,既實指哲爾賽島,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婦心頭的陰影。此處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了人物失望、沮喪的心情。與剛上船時的心情形成鮮明的對比。

  六、課文主題

  這篇小說通過展示于勒從窮到富再到窮的升沉過程,描述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tài)度的幾度變化,揭露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小資產階級的自私冷酷、極度虛榮的特點,同時,也通過寫若瑟夫對窮于勒的憐憫,表達了作者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貧弱者的思想感情。

語文教案 篇10

  一、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訓練點

  l、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ㄈ┑掠凉B透點

  感悟郝副營長的美好心靈,學習他不怕犧牲的精神,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回報祖國。

  (四)美育滲透點

  讓學生體會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辨別美的能力。

  二、學法引導

  學過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ǎ┲攸c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部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

 �。ǘ╇y點

  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lián)想。

 �。ㄈ┙鉀Q辦法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步驟

  (-)揭題,練說

  1、板書課題。

  2、練說。教師提問:①你見過什么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么地方?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W生聯(lián)系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ǘ├砦模氄f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系。

  (我與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弄清火光與燈光的關系。

 �。ㄟ@里教師可設計幾個填空,輔助學生弄清這一問題。)

 �。�1)戰(zhàn)斗間隙,郝副營長劃著______,借著______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______。他充滿了對未來的______。

 �。�2)守敵的圍墻被炸開一個______,突擊連馬上______,后續(xù)部隊在黑暗里______,在這______的時刻,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______,______為后續(xù)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zhàn)斗勝利了,現(xiàn)在孩子們能夠在______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______。

 �。▽W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研究完成上述填空后,可引導他們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燈光充滿了無限的向往,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弄清文中三個多好啊間的.關系。

  (課文三次出現(xiàn)多好�。∵@句話,可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來,標上序號,然后讀一讀上下文,找出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說這些話時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過小組交流、集體匯報的形式,幫助學生弄清這一問題。第一次說這話是對天安門廣場燈光的贊嘆,是引起我回憶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說這話的是郝副營長,他看了書中插圖后,對圖上的孩子能在燈光下看書深感羨慕。第三次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激情,練讀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激戰(zhàn)部分要讀出猛烈、著急;戰(zhàn)斗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zhàn)友無限崇敬之情�?刹扇≈缸x、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zhàn)斗深沉的懷念。)

  3、自由感情朗讀全文。

 �。▽W生在感情朗讀當中自然感受到當前生活的幸福,聯(lián)想到先烈的獻身精神,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ㄋ模┭由焱卣�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業(yè)

  1、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2、練筆:仿照課文的敘述形式寫篇作文,內容自選。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絕招》教案03-31

語文樂園教案06-08

(經典)語文教案07-26

語文教案【精選】07-25

語文教案(經典)08-10

(精選)語文教案08-06

[經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7-3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語文教案10篇【合集】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10篇【合集】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琳瑯滿目”“津津有味”等詞。

  4.通過學習課文,體會親情,學會關心親人。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親情,學會關心親人。

  [教學準備]

  生字卡、掛圖、橘子。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兩個橘子)出示詞卡:橘子

  看清“橘”字,把字形記住,讀一讀。

  2.誰來說說老師手中的橘子?(樣子,顏色,味道,其他)學生觀察說話。

  3.這兩個橘子里還藏著一個小故事呢?你們想知道嗎?

  板書課題:兩個橘子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讀課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可以問問老師或同學。

  2.小組學習。

 �。�1)組長安排活動:抽查生字讀得準不準,課文讀得順不順,還有哪些字不會認,互相幫助。交流記憶生字的好辦法。

 �。�2)組長檢查后給組員記成績:表現(xiàn)最好的用綠色彩筆在書上課題旁畫一個笑臉,有進步的畫一個黃色的笑臉,還要努力的用紅色畫一個笑臉。

  (3)教師巡視,了解各組學習情況,重點幫助能力較差的學生。根據(jù)組長的表現(xiàn)來畫出“笑臉”(標準與上面相同。)

 �。�4)小組擂臺賽:小組交流認讀生字。

 �。�5)教師小結小組學習的情況。

  三、鞏固識字,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小老師”來帶讀生字,可以說說你用什么好辦法來記住它。

  (2)游戲:猜猜猜(看動作猜生字、詞語。)

  教師出示相關的卡片,提出要求:看看我的動作,猜猜我表演的是哪一個字?

  (老師可以請一位學生來猜,也可以請全班學生舉起自己手里相對應的卡片,并說: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3)指名一個同學讀課文的第一段,請他邀請幾個小朋友與他合作讀完課文。(借此了解學生是否知道本課有幾個自然段。)

 �。�4)請讀書的孩子上臺來,臺下的`小朋友給他們提出“讀”的要求。

  (聲音要響亮,不讀錯字,不添字掉字)。

  (5)讀書的同學也給臺下的小朋友提出聽的要求(認真聽,不說話)。

 �。�6)讀后評議:誰讀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四、作業(yè):

  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找一找,看看還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它們。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理解課文,朗讀感悟。

  1集思考: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小主人公是誰?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自由讀課文1自然段。(印度吉拉達邦兩兄弟零用錢)

  當兄弟倆得到父親給的零用錢后的心情怎樣?(非常高興)

  結合自己平時得到零用錢后的心情理解兄弟倆的“連蹦帶跳”。指導朗讀。

  2.結合掛圖,學習第2自然段。

 �、傧旅嫖覀兏S這兩兄弟來到了集市(理解“集市”:交易的市場)。兄弟倆看到了什么?

  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話。

 �、谑前�,集市上的東西可多啦,書上還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你能找到嗎?對,就是“琳瑯滿目”它用來比喻優(yōu)美的事物很多。根據(jù)你的理解試著用“琳瑯滿目”來說一句話。

 �、壅埓蠹议]上眼睛想象著眼前是琳瑯滿目的水果,你試著聞一聞,吸一口氣,感受一下。你能感受到什么?(香氣撲鼻)在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你能感受到“香氣撲鼻”?

 �、苣憧吹竭@琳瑯滿目、香

  教案《語文A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兩個橘子》教案》,

  氣撲鼻的水果,有什么想法?兄弟倆是怎么做的呢?

  弟弟:買了甜桃,“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你在吃什么東西的時候也會感覺到津津有味呢?

  哥哥:想到媽媽在發(fā)燒,買了兩個最大最好的橘子。(哥哥心里很牽掛媽媽的身體。)

 �、輬D文結合,相機指導朗讀。

  3.回到家后,故事是怎樣發(fā)展的?

  1)自讀課文3—6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媽媽接過哥哥手里的橘子后心情怎樣?

 �。ā斑@兩個橘子多惹人喜愛呀!”)這個時候媽媽說這句話的心情是怎樣的?試著讀一讀這句話。

  當聽到哥哥的話以后,她是怎樣說的?

  理解媽媽說的話:“看著這兩個橘子,我心里真甜��!”

  學生談自己的體會,教師相機讓其朗讀,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

  3)指名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哥哥、媽媽,其他同學讀旁白,分角色朗讀課文。

  4)讀后評議:他讀得好不好?為什么?

  三、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我們認識了印度的兩兄弟,你更加喜歡誰?你覺得他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你想對弟弟說什么?

  2.談談你在家中是怎么對待父母的。當你有零花錢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3.你做過讓爸爸媽媽開心的事情嗎?說說看。

  四、作業(yè)設計。

  把你做的讓爸爸媽媽愉快的事情寫下來。

  第三課時

  一、復習:我會認。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詞語卡。

  2.游戲:摘橘子。

 �。ò瀹嬮贅�,上面貼上幾個寫著詞語和生字的大橘子。)先自由地讀一讀,再指名上臺來摘橘子。讀對了,其他小朋友說:“對對對,跟你讀�!睅ёx三遍后,獲得小獎品。如果錯了,小朋友說:“錯錯錯,不能摘。”換一名同學進行。

  二、朗讀:我會讀。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分角色再朗讀課文。

  3.說一說哪個同學讀得最棒。

  三、寫字:我會寫。

  1.復習字音,指名認讀:

  兄錢鮮味燒鼻最呀

  2.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交流識字小竅門和要注意的地方。

  味:共8畫,右邊是聲旁“未”,不是“末”。

  鼻:共14畫,上面是自己的“自”,中間是“田”,下面是橫、撇、豎。

  燒:共10畫,右上角不要多一點。

  2)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觀察結果。

  3.觀看老師范寫。

  寫正確,不要錯筆畫:“燒”字不要加一點;“錢”字不要少一點。

  寫美觀,注意結構特點:

  “兄”:上面的“口”要寫得上大下小,整個口字在橫中線上面,下面的兒字,撇要展開。

  “鼻”:上中下結構,最后的一撇和一豎不要出頭。

  “最”:上下結構,“曰”字下面像一個“取”字,注意要把取字的第一橫拉長。

  4.學生先臨寫一個,再在田字格中練習寫兩個。

  5.展示交流學生作業(yè)。

  四、開心樂園:我會說。

  用你最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琳瑯滿目香氣撲鼻津津有味惹人喜愛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宇,會寫出12個生宇。能正確讀寫“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隨風飄動”等詞語。

 �。病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yōu)美語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難點】

  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tài),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培養(yǎng)對大自然美的體驗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掛圖、學生查找有關荷花的資料。

  【教學安排】

 �。痴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要出一個謎語考考大家,咱們比一比,看誰最聰明!“美麗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綠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今天咱們就一起去荷塘著荷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出示掛圖:看,說著說著,荷塘就到了(出示掛圖)。師范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

 �。场⒊鍪旧~,指讀,正音:

  荷花 挨挨擠擠 蓮蓬 飽脹 仿拂

  舞蹈 翩翩起舞 晴蜒 衣裳 隨風飄動

 �。�、師:看了荷花,聽了描述,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三、研讀課文,體會感情:學習第一、二、三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思考:在這三段中,休最喜歡哪一句?

  交流重點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著作一大幅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1、在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畫。這是一幅極富色彩且讓人賞心悅目的畫兒,你來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

  (綠、白、嫩黃……色彩豐富)

  (朗讀)

 �。�、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組成的,你來看看作者都描寫了荷花的那些姿態(tài)?

 �。ㄗ⒁馀c掛圖的聯(lián)系,把具體形象和文宇訓練統(tǒng)一起來)

 �。ɡ首x)

 �。�、荷花的.姿態(tài)是不是只有這幾種;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ɡ首x)

 �。础⒛氵€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態(tài)?作者為什么只描寫了這幾種?

 �。�、你認為,這這句話中,哪個字用的好?為汁么?(活)這一個字,寫出了作者欣賞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間處處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來找找看。(朗讀)

  挨挨擠擠:挨挨擠擠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勢來表現(xiàn)

  露士:重點講出小蓮蓬的可愛和蓮蓬是在化瓣中包襄著的科學道理。

  飽脹:用手勢來表現(xiàn)。

 �。丁⑦@幅畫呀,色彩多、姿態(tài)多還得是活的,這么好的畫兒是誰畫的呀

 �。ù笞匀唬┠谴笞匀坏谋绢I(可真了不起)。

 �。�、有感情朗讀前三個自然段。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尋著清香到了美麗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畫)。這幅畫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這三個自然段,體會體會荷花的美

語文教案 篇3

  “人的生殖”不僅是7年級(下)生物第1章的一個重點,也是7年級學生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具有重要教育意義的一課。上好這一課,無疑對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yǎng),正確愛情觀、人生觀的形成,以及良好社會道德感、責任感的養(yǎng)成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我精心設計教學,以父母生育、養(yǎng)育我;我敬愛、報答父母為主線,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喧染氣氛的作用,前后呼應,把人體生殖知識的教學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教學目標

  1.1 基礎知識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說出它們的功能;2)描述受精過程以及胚胎發(fā)育過程。

  1.2 能力培養(yǎng)

  1)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有關的插圖和模型。培養(yǎng)觀察讀圖能力;2)收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1.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關注孕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環(huán)境;2)培養(yǎng)尊重婦女、敬愛父母的情感。能與父母交流對生育和養(yǎng)育的認識。

  2 重點和難點

 �。�1)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受精的過程;、

 �。�2)胎兒和母體間的物質交換;

 �。�3)增進敬愛父母的情感。

  3 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酒精、煙草和某些藥物對胎兒的不利影響的資料。從父母那里了解生育、養(yǎng)育自己的情況;

 �。�2)教師:自制CAI,男性、女性生殖系統(tǒng)結構模型。

  4 課時安排 1課時。

  5 教學過程

  5.1 引入: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情景《世上只有媽媽好》的親情氛圍中引入課題,非常自然、輕松地與學生交流:①我們人類的祖先是古代的類人猿,那么你又是怎么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呢?②為什么一定要爸爸、媽媽兩個人才能生出你來呢?③先想想被子植物是怎樣繁殖后代的?(啟發(fā)學生回憶開花、傳粉、受精、結果等知識)④看來,爸爸媽媽的生殖細胞也一定要經過結合,形成受精卵,才能生出你來�?梢�,我們人的生殖并不神秘,而是生物界的普遍現(xiàn)象,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⑤那么我們人的生殖細胞分別叫什么?是怎么產生的?又是怎樣結合的呢?我們得從我們人體的另外一個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開始談起。

  5.2 第1部分: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5.2.1 指導學生自學,要求 1)按順序認識生殖系統(tǒng)各結構的名稱和功能?聯(lián)想一下在自己身上的位置,哪些已在發(fā)生變化?2)試著填寫側剖面圖中的結構。

  5.2.2 思考與討論:(分組交流)l)男、女生殖系統(tǒng)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什么?為什么?2)子宮的名稱和它的功能有關嗎?為什么?小結:結合模型,利用CAI認識備器官的功能。

  5.2.3 指出:結構上男女確實有別,但功能上也存在著共同點。CAI展示書本上的練習題2,分組討論交流。小結指出:男女又是平等的。

  5.3 第2部分:生殖的過程

  5.3.1 設疑:男性生殖細胞(精子)是怎么跟女性生殖細胞(卵細胞)結合的呢?從哪進?在哪與卵細胞結合?最終又到哪“安家落戶”?利用CAI講述排卵、受精、懷孕、胚胎發(fā)育的過程。

  5.3.2 再設疑:胎兒在母體子宮內怎么“吃喝”、呼吸、排泄?指導學生閱讀書本及有關插圖,然后得出結論:胎兒是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

  5.3.3 CAI展示學生收集的資料:酒精、煙草及藥物對胎兒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及孕婦懷孕期間身體各部分增重的一組數(shù)據(jù)。分組交流自己的想法:l)你對母親懷孕有了什么新的認識?2)你認為婦女在懷孕期間應該注意些什么?

  5.3.4“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胎兒經過40周的發(fā)育就成熟了。成熟了的胎兒和胎盤從哪排出呢?CAI展示分娩過程,指出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排出就叫分娩,意味著新生兒的誕生。過程雖然簡單,但是對母親來說卻是十分不易,伴隨有劇烈的陣痛,如不順利、難產,則必須剖腹手術,以確保母子平安。讓學生明白母親生育之艱辛,再要把子女養(yǎng)育成人就更不容易了,不知還要花費多少心血。分小組交流:l)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父母?怎樣報答父母的生育和養(yǎng)育之恩?2)婦女節(jié)就要來到了,母親節(jié)也不遠了,你想為媽媽做些什么?在Flash MTV《燭光里的媽媽》的深情氛圍中,與同學們一起,祝所有的婦女們、母親們:節(jié)日快樂!

  5.4 結束語:正常的人有生育能力,但有的夫婦由于身體的原因不能如愿。然而現(xiàn)代生物技術發(fā)展到今天,可以給他們帶來福音了,課外閱讀“試管嬰兒──談現(xiàn)代輔助生殖技術”。思考:生物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會帶來一些其他的問題嗎?引導學生關注有關的社會問題。

  5.5 作業(yè)設計: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一篇短文,在班內展示交流。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8個字,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4、初步學習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在生活中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教學難點:

  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過程,培養(yǎng)在生活中思考的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解疑。

 �、�(課前布置學生帶自己的成長記錄冊或小時候的照片)

  師:有沒有同學帶來自己的成長記錄冊?

  (翻開印有出生石灰私自小腳丫、小手印的一頁)大家看,這是某某同學出生時手和腳的樣子�,F(xiàn)在請大家比一比。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仓该卮�,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慢慢地長大,我們的身體在不斷變化。

  ⒊你們在一天天長大,很多事物在時時刻刻變化著。今天我們要學習《科利亞的木匣》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的。

 �、磶煟捍蠹乙呀涱A習了這一課。通過預習,同學們一定產生了許多疑問,

  今天,老師把科利亞帶來了,你們來問問他吧?CAI(出示一個小男孩的圖象)生質疑。

  5、教師過渡:同學們可真會提問,而且還很有禮貌,克里亞可愿意回答了。請大家打開課文,答案都在課文里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科利亞都對你說些什么?

  6、生自讀課文,自主質疑。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基本內容。

 �、弊杂勺x課文,看看課文圍繞木匣,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餐阑プh。

 �、橙嘟涣�,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的。

 �、闭页稣n文哪些段落是寫“埋木匣”的。

 �、沧杂衫首x,邊讀邊思考,科利亞和媽媽是怎樣埋木匣的?可在關鍵句子下面做上記號。

 �、承〗M交流。

 �、慈嘟涣�,引導學生了解科利亞和媽媽都使用“量步子”的方法埋木匣的。

 �、抵笇Ю首x。

  四、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說說科利亞和媽媽是怎樣埋木匣的。

  二、中心切入,研讀品味。

 �、闭页稣n文哪些段落是寫“挖木匣”的。輕聲朗讀邊讀邊思考邊批注,要求學生在疑難的地方畫上問號,把喜歡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

 �、惨龑W生質疑,教師小結并板書中心議題。

 �、辰處熤笇W生讀“挖木匣”的部分。

 �、艐寢尀槭裁茨芎芸焱诔鱿渥�?科利亞為什么第一次沒有挖到自己的木匣,而第二次就挖到了呢?他是怎樣想出來的呢?

  ⑵在讀中品味,感受科利亞的感情與情緒“焦慮——被嘲笑——冷靜思考——興奮”的`變化過程。

 �、唇柚鷦赢�,直觀呈現(xiàn)“挖木匣”部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進一步了解科利亞的思考過程及人物特點。

  三、拓展內化,揭示主題。

 �、弊x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你能給最后一個問句換種肯定的說法嗎?

  ⒉導讀、品悟、揭示并板書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在起變化。想一想:你的周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引導學生用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或自己經歷過的事例,說說對“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的體會。

 �、辰Y語:親愛的同學們,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周圍事物在一天天的變化,你們也在一天天的長高長大,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號,但是只要我們像科利亞那樣勤于動腦、善于發(fā)現(xiàn),面對變化著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策略。那,還有什么困難能難倒我們呢?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并引導發(fā)現(xiàn)偏旁與字義的關系。

  2、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用數(shù)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

  3、朗讀詞語、通過讀記積累詞語。

  4、正確、流利、有感情背兒歌。

  5、圍繞“合作”這個主題,進行口頭表達。

  重點難點:

  圍繞“合作”這個主題,進行口頭表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音樂)聽到選這熟悉的聲音,又到了“我的發(fā)現(xiàn)”時間了,這一次我們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課件(帶有“钅、衤、疒”旁的三組字)

  钅 鋼  銅  鐵   釘

  衤 被  裙  褲   襖

  疒 病  疼  痛   瘋

  2、學生自由讀一讀,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交流發(fā)現(xiàn):每一行的字都有一個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點擊偏旁)

  可是,你們知道嗎?這12個字里藏著秘密呢?聰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導學生觀察課件的12個字與“钅、衤、疒”字的關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與服裝、被子等有關;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與疾病有關)

  4、小組讀、指名讀、互讀、再脫掉拼音讀。

  5、你還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6、  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字的偏旁與字的'意思有關。

  三、我會填?

  1、出示課件(不帶詞語)

  一只( )  一個( )  一把(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2、你能根據(jù)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嗎?(小組內練習后推薦一人講給大家聽)

  3、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4、在生活中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說嗎?

  5、拓展

  五顆(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間( )

  四、我會讀?

  小朋友們認得、填得真好,咱們接著往下學。(點出“我會讀”。)?出示課件圖片上寫著“我會讀”中的詞語。

  書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運動褲  本領  習慣  宣布  稱贊  議論紛紛自信  粗糙  疲勞  吞吞吐吐

  學生自己讀一讀詞語,邊讀邊想:這些詞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讓學生說說“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詞語。

  五、讀讀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繞口令形式的兒歌,在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借助插圖,在讀中感悟。

  1、下面我們就來學一首兒歌:走山路。(出示課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配樂朗讀)

  3、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讀,男女生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4、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看課件:小豬、小鹿和小兔為了什么事急壞了?

  6、老師指著課件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7、指導背誦(四人小組合作、開火車)

  8、齊背兒歌。(配樂)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合 作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與別人合作做成過事情,選一件講給同學聽。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

  1、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合作的圖片。

  2、指導學生簡單地說出圖意。(讓孩子們暢所欲言)

  3、板書課題《合作》

  4、師講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組內每人講與別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組派代表在班里講。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增強了口語交際的自信心和勇氣)

  6、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發(fā)展健康的個性)

  二、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而且要發(fā)揚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個人多關心身邊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三、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是展示自己搜集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諺語等。這一項活動要提醒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展示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比如:比比誰說的諺語多,比比哪組搜集的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多;同學之間進行詞語本交流,合作制作詞語卡片,互贈自己喜歡的詞語。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積累“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任重道遠”、“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語;能準確流暢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課文。

  2、翻譯十則名言警句,深入理解其。

  3、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提高思想品德修養(yǎng)。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是9月23日,再有5天就是一個“圣人”2562周年華誕。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有很多很多人去山東省曲阜fù市“朝圣”!這個圣人是誰呢?(ppt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天我們在成都獅子山上,就不大可能跑到山東的孔子廟去拜祭,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第10課《<論語>十則》來紀念孔子誕辰2562年。(PPT2:“論語”。)學習該課的目標是(PPT3:“展標”。齊讀目標。)

  二、誦讀課文

  學生齊讀;正音。

  三、直譯、理解(弄清每一則談的主要是哪個方面。板:求知態(tài)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以下隨機PPT4:“直譯理解”)

  第一、二則:抽生解釋紅色的字并直譯;抽生判斷每句談的各是哪個方面。

  第三則:抽生解釋、直譯后強調“可”“以”及省略的'“之”。

  第四、五則:抽生解釋、直譯。強調學與思的關系和通假字“女”“知”

  第六、七則:抽生解釋、直譯。思考為什么把兩則合在一起解釋翻譯。

  第八則:抽生解釋、直譯。思考并回答前后三句的關系。理解“仁以為”。

  第九則:抽生解釋、直譯。啟發(fā)學生理解其深刻含義:處于亂世,君子能堅守道義,潔身自好。

  第十則:抽生解釋、直譯。啟發(fā)學生理解正面闡釋“推己及人,仁愛待人”與反面闡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自由朗讀

  1、把文中的成語找出來。

  2、把自己最喜歡的格言、警句背一背。

  五、分讀課文(男、女輪流,捕捉感受)

  六、分享感受(圍繞三方面)

  1、自己感受最深或收獲的是什么?

  2、自己過去做得不好的是什么,今后怎么辦?

  七、結束語:

  同學們,讓我們積累相關的成語、格言、警句,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并把它內化為我們的文化和修養(yǎng),傳承我們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就是我們對孔子的紀念!

語文教案 篇7

  一、音樂、畫面,讓小朋友的心靈詩化

  一篇美文對小朋友的心靈的“詩化”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潤物無聲的過程,這種影響既有感覺、思想認識等因素,也有表達情感的語言和方法的因素,這兩者是融合著的,因此它對同學心靈的“詩化”是全面的�!靶撵`詩化”的過程也是人文化的過程,是為同學的終身發(fā)展墊底的過程。這一課例中,音樂、畫面的引用為同學心靈的詩化架起了一道美麗的彩虹橋:

  課開始,通過出示美麗的珍珠泉畫面,將小朋友們帶入美麗的珍珠泉中,再通過描述珍珠泉的美景讓同學發(fā)出這樣的感慨:“珍珠泉真美啊,珍珠泉實在太迷人了”,接著讓小朋友們借助音樂和畫面在靜、清、綠的水中和有趣的泡泡里徘徊,他們看著美麗的畫面,聆聽著泡泡的聲音,感受著這所有的一切,這樣,美麗的珍珠泉不知不覺地從小朋友們的視覺中走向同學的心靈深處。

  二、對話、感悟,讓小朋友在珍珠泉中漫游

 �。�、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綜合的語文學科,它的課堂教學就是對話,是師與生之間、心靈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它強調同學與老師之間的平等、民主展示、寬松融合、認真對待、自主發(fā)展。這一課例中,老師是同學學習伙伴、與同學同歡樂,同思索,不時地加以引導。比方:

  師:為什么說太陽篩下一束束金光,而不說射下呢?

  生:射下表示太陽光直射,而這里因為有密密的樹葉遮擋著,太陽光不能直射到。

  生:太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有些光線被遮住了,有些光線穿過縫隙,找到地上,所以用篩下一束束金光。

  師:你說得真棒,俺想你一定也能把它讀好。

  生: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

  在這樣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師生對話氛圍里,課文中的難點輕易地解決了。只有如此,才干在對話中小朋友們理解了課文,同時也不知不覺地漫游了珍珠泉。

  2、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教學要重文本的.整體感悟,重語句朗讀熏陶。

  文章的主旨在一次次的閱讀中,一次次的朗讀中得到感悟,得到情感的體驗,在體驗中師生完成了文本主題的生成。為了突顯“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俺們村的珍珠泉!”所蘊含的情感,俺布置多次出示這句話,在整體感悟中第一次出現(xiàn),而后又分別出現(xiàn)在感受完水和泡泡里,最后回歸整體時又再現(xiàn)它的身影。通過這一系列的在教師的導語中,在同學的感悟聲中反反復復的朗讀、交流,同學的情感愈來愈濃,愈來愈強烈,這樣同學的情感和美麗的珍珠泉融為一體,不知不覺中他們的情感徘徊在珍珠泉里了。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字詞句訓練,鞏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與運用。

  2. 積累名言、成語,幫助學生豐富語言,發(fā)展語言,理解自尊和尊重別的重要。

  3. 讀懂名人幽默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幽默感。

  教學重點:

  鞏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背誦名人名言。

  教學準備:

  把名言的內容用漫畫表現(xiàn)出來。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練

  (1) 形近字組詞。

  先分析例子了解偏旁部首的含義與組成詞語的關系;默讀、齊讀形近字;說一說是怎樣使用的?

  (2) 訪寫句子。

  反復朗讀,感知句意。分析句子間的關系。訪寫句子。

  2.日積月累。

 �。�1) 老師范讀,簡單介紹人物。

 �。�2) 放手讓學生自讀,讀熟為止。

 �。�3) 借助漫畫理解名言。

 �。�4) 練習背誦。

 �。�5) 拓展: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關于自尊自強的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1、 知識窗。

  自讀,互讀,讀后交流。

  擴展:講故事。

  2、開心一刻。

  a) 正確讀一讀。要有感情。

  b) 議一議兩人的話外之一是什么?

  c) 編一編:把幽默改成短劇,適當加一些內容。

  d) 演一演:先表演后展示。

語文教案 篇9

  一、作者簡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chuàng)作,轟動了法國文壇。許多作品流傳甚廣,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小說有《漂亮朋友》等;短篇小說有《項鏈》《我的叔叔于勒》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二、故事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寫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當時的法國資產階級不僅和工人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激烈,而且也和小資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激烈起來。小資產階級貧困破產已成為普遍的社會問題。一部分不甘心破產的小資產階級成員,紛紛踏上了漂洋過海的險途,企望在美洲、亞洲甚至非洲闖出一條大發(fā)橫財?shù)纳�,夢想著有朝一日腰纏萬貫榮歸故里。本篇小說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寫出來的。

  三、理解詞義

  1.拮據(jù):手頭緊,經濟狀況不好。

  2.與日俱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

  3.十拿九穩(wěn):形容很有把握。

  4.襤褸:形容衣服破爛。

  5.文雅:(言談、舉止)溫和有禮,不粗俗。

  6.煞白:面色極白,沒有血色。

  7.張皇:驚慌,慌張。

  8.狼狽: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

  9.詫異:覺得十分奇怪、十分驚訝。

  10.鄭重其事:

  形容對待事情非常嚴肅認真。

  四、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④):故事開端,寫菲利普盼望于勒歸來。

  第二部分(5-19):故事的發(fā)展,插敘舊事,采用對比手法,概括介紹了于勒去美洲前后貧富不同的情況及菲利普夫婦相應的不同的態(tài)度和看法。

  第三部分(20-48):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面對已淪落為窮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婦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

  第四部分(49段):故事的結局,一家人躲避于勒。

  五、句子解析

  1.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父親這句永不變更的話有什么作用?

  這個句子在小說中多處出現(xiàn),這是作者在極力渲染菲利普夫婦盼望于勒歸來的一個細節(jié),真是望眼欲穿,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相見。這永不變更的話一方面給讀者留下了懸念,一方面為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2.文章中關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況,是運用什么敘述順序交代的?有什么作用?

  本題運用插敘作用分析法。插敘。介紹于勒的經歷,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歸來的急切心情,為情節(jié)的發(fā)展做了鋪墊。

  3.“信”在小說起什么作用?

  這兩封信,神奇地改變了于勒在菲利普夫婦心目中的印象。第二封信成了菲利普家的“福音書”,“有機會就要拿出來念”,還給別人看,這封信還促成了菲利普二女兒的婚事,使情節(jié)得以進一步發(fā)展。圍繞著這兩封信,更好地表現(xiàn)了菲利普夫婦自私、虛榮、惟利是圖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整個社會的風氣,二姐夫的求婚就是例子。所以,“信”是作品情節(jié)發(fā)展的催化劑,它對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都有重要的作用。

  4.第20自然段中,“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边@里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本題運用自然環(huán)境描寫作用分析法。這句話運用了明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明了景色的明麗,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驕傲”的心情:于勒就要給他們帶回來一大筆錢,他們可以很體面地生活了。為下文他們遇到于勒后情緒的變化作鋪墊。

  5.文中描寫兩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蠣這一細節(jié)有什么作用?

  本題運用細節(jié)描寫作用分析法。這處細節(jié)描寫極為形象地描寫了兩位太太吃法的文雅,也正是這種文雅的吃法打動了愛慕虛榮的菲利普,為下文他故作高雅,主動邀請妻子、女兒吃牡蠣,直至于勒的出場做了鋪墊。

  6.“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謝謝您,船長�!狈治龃颂幨÷蕴柕淖饔�。

  此處菲利普神態(tài)異常,多處省略號可以看出他說話語無倫次,生動地體現(xiàn)了他內心的極度恐慌。虛榮、勢利、自私的個性躍然紙上。

  7.“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边@三種稱呼有什么深刻含義?

  “我”默念的話語中“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從人物關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親的弟弟”,意思沒有什么不同,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語意上的重復,但是,從排列的順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寫“我的親叔叔”,其中一個“親”字,反映了“我”對處于貧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對父母六親不認的困惑、苦悶及不滿,飽含諷刺意味。

  8.作者在小說結尾處,安排了一個“十個銅子”小費的細節(jié),這是多余的嗎?

  小說寫若瑟夫付完牡蠣錢,按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以結束了,但作者安排了若瑟夫給十個銅子小費的細節(jié),讓小說中的幾個主要人物來一次集中表演。于勒接過錢,趕緊道謝,并尊稱自己的侄兒為“年輕的先生”,表現(xiàn)了他的社會地位低下,生活艱辛。

  9“在我們面前,天邊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贝颂幍摹白仙年幱啊庇惺裁瓷羁毯x?這段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紫色的陰影”語意雙關,既實指哲爾賽島,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婦心頭的陰影。此處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了人物失望、沮喪的心情。與剛上船時的心情形成鮮明的對比。

  六、課文主題

  這篇小說通過展示于勒從窮到富再到窮的升沉過程,描述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tài)度的幾度變化,揭露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小資產階級的自私冷酷、極度虛榮的特點,同時,也通過寫若瑟夫對窮于勒的憐憫,表達了作者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貧弱者的思想感情。

語文教案 篇10

  一、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訓練點

  l、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ㄈ┑掠凉B透點

  感悟郝副營長的美好心靈,學習他不怕犧牲的精神,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回報祖國。

  (四)美育滲透點

  讓學生體會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辨別美的能力。

  二、學法引導

  學過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ǎ┲攸c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部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

 �。ǘ╇y點

  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lián)想。

 �。ㄈ┙鉀Q辦法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步驟

  (-)揭題,練說

  1、板書課題。

  2、練說。教師提問:①你見過什么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么地方?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W生聯(lián)系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ǘ├砦模氄f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系。

  (我與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弄清火光與燈光的關系。

 �。ㄟ@里教師可設計幾個填空,輔助學生弄清這一問題。)

 �。�1)戰(zhàn)斗間隙,郝副營長劃著______,借著______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______。他充滿了對未來的______。

 �。�2)守敵的圍墻被炸開一個______,突擊連馬上______,后續(xù)部隊在黑暗里______,在這______的時刻,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______,______為后續(xù)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zhàn)斗勝利了,現(xiàn)在孩子們能夠在______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______。

 �。▽W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研究完成上述填空后,可引導他們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燈光充滿了無限的向往,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弄清文中三個多好啊間的.關系。

  (課文三次出現(xiàn)多好�。∵@句話,可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來,標上序號,然后讀一讀上下文,找出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說這些話時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過小組交流、集體匯報的形式,幫助學生弄清這一問題。第一次說這話是對天安門廣場燈光的贊嘆,是引起我回憶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說這話的是郝副營長,他看了書中插圖后,對圖上的孩子能在燈光下看書深感羨慕。第三次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激情,練讀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激戰(zhàn)部分要讀出猛烈、著急;戰(zhàn)斗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zhàn)友無限崇敬之情�?刹扇≈缸x、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zhàn)斗深沉的懷念。)

  3、自由感情朗讀全文。

 �。▽W生在感情朗讀當中自然感受到當前生活的幸福,聯(lián)想到先烈的獻身精神,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ㄋ模┭由焱卣�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業(yè)

  1、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2、練筆:仿照課文的敘述形式寫篇作文,內容自選。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絕招》教案03-31

語文樂園教案06-08

(經典)語文教案07-26

語文教案【精選】07-25

語文教案(經典)08-10

(精選)語文教案08-06

[經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