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數學教案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加號、等號,知道它們表示的意思,初步學習2的加法算式,并進行運算。
2、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三副圖的意思。
3、專心的'進行自己的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螃蟹
2、數字卡1、1、2,符號+、=。
3、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1、教師出示一只小螃蟹圖片,邊演示邊引導幼兒觀察:
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
鼓勵幼兒講述小螃蟹先吐了1個泡泡,又吐了1個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個泡泡。
2、啟發(fā)幼兒思考:
小螃蟹先吐的1個泡泡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又吐的1個泡泡可以用什么符號和數字幾來表示?
一共吐了2個泡泡可以用什么符號和數字幾來表示?
3、引出"+和=",初步了解加號表示把它兩邊的數合起來,讓幼兒知道可以用"+1表示又吐了1個泡泡,
等號表示它兩邊的數一樣多。幼兒認讀并空手練習書寫加號、等號。
4、教師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導幼兒說一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操作活動。
1、看圖列2的加法算式。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三幅圖,看圖說說三幅圖的含義,并在下面的空格處寫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義。
2、看分合式寫數字。
仔細觀察分合式,在空格處天上正確的數字。
3、看圖說算式。
請幼兒介紹看圖的加算式活動,說一說三幅圖的含義,引導幼兒講述為什么要用加法。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配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配的含義。
2、在教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平均分享玩具或者事物等,培養(yǎng)分享意識和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具:蘋果6個,梨10個。
學具:操作題(若干)
教學過程
(一)體會分配的含義。
1、出示蘋果6個,讓幼兒隨意分一分。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的是什么?
——那我們來數一數有幾個蘋果呢?
2、請幼兒說說是怎樣分的?
——哦,那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把蘋果分一分,你 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誰愿意來呢?
——那請問你是怎樣分的呢?(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分的是幾和幾)
——我們來表揚一下這位小朋友!
3、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各種不同的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有兩種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那我們還可以怎樣分呢?
4、小結:把物體分成兩份,或多份。每一份的數量都是相同的,我們把這樣的放每一份都是一樣的分法叫做“平均分配”。
5、教師講述平均分配的概念,讓幼兒學會說概念。
。ǘ┻M一步理解平均分配的含義。
1、教師出示10個梨,演示幾種分法,讓幼兒說說是不是平均分配。
2、如果是平均分配,分成了幾份,每份有幾個?
3、再讓幼兒學說平均分配的概念。
。ㄈ┯變翰僮鳌
教師取8張卡片平均分配,讓幼兒和教師一起來按要求分配。
1、8個圓片分成兩份,每份幾個?
2、8個圓片分成四份,每份幾個?
3、8個圓片每份1個,可以分成幾份?
。ㄋ模┳尲议L和幼兒一起完成作業(yè)單上的操作題。
“現在請小朋友拿出筐子里的操作題和鉛筆,每個小朋友只拿一張操作題,然后請家長輔導孩子完成操作題!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平均分配的意義,也能對人事物進行平均分配。首先我不是憑空講課,使幼兒理解更困難。而是以實物操作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幼兒能更明了的學到知識,理解平均分配。最后以操作題的方式,讓幼兒對平均分配進行鞏固練習。
在本次活動中,我也發(fā)現了很多不足。由于家長在孩子旁邊,孩子們就會有一定的注意力分散,所以導致了孩子們上課時的注意力不夠,就直接影響到了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孩子對概念還不是很夠理解,平均分配還不夠著重突出。我會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更進不足,努力把教學工作做到更好。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再過幾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很多孩子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還有幾天就到新年呀?”,幼兒對于“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fā)著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fā)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設計了這個“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并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示了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等場面,使原來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為幼兒更好地理解“年、月、日”這一抽象概念。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過游戲,知道日歷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它們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自制外型似房子關的.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qū)分);年歷、臺歷和掛歷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鉛筆、人手一份;
3、20xx年年歷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2、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lián)系,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并認讀。
2、你認為數字與房子有什么關系?(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置問題,引導幼兒發(fā)現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lián)系。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
——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媽給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這些房子比較大?
——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這些房子比較小?
——最小的月是幾月?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
1、認識日歷、臺歷和掛歷。
2、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
3、幼兒嘗試在年歷上找節(jié)日和自己的生日。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復習比較物體大小、長短的方法。
2. 按大小、長短的特征,給物體進行分類。
3. 喜歡參與操作游戲,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小猴、大象、小松鼠的圖片各一張
桌子的圖片、毛巾圖片、各種餐具的圖片若干
實物:豆子、香腸、大碗、小碗每組各一份。
活動過程:
1. 設置問題情境:“小猴請客”,復習目測比較物體大小、長短的'方法。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今天是星期天,小猴要請它的好朋友大象一家 和小松鼠一家來做客,它們的個頭一樣大嗎?誰大?誰小?
老師:小猴為它們準備了兩張桌子,哪一張是為大象一家準備的?哪一張是為 小松鼠一家準備的?
老師:想想,這兩條毛巾分別是為誰準備的?
2. 通過實物操作,學習按物品大小不一和長短特征進行分類。
操作游戲:“分豆子”,學習按物品大小特征進行分類。
老師小猴子為客人準備了好多好吃的,先是豆子,我們要把大的豆子放在大碗 里給大象吃,把小的豆子放在小碗里給小松鼠吃。
操作游戲:“分香腸”,學習按物品長短特征進行分類。
老師:看小猴子還為客人們準備了好吃的香腸,把長的給大象吃,短的給小松 鼠吃,快動手分分吧。
3. 通過操作活動的:“擺餐具”,鞏固按物大小和長短的能力。
老師:客人們就要到了,我們快把餐具擺在桌子上吧。
4. 通過游戲“小孩兒、小孩兒真愛玩”,訓練幼兒迅速分辨物體大小、長短的能力。
小猴、大象和小松鼠一起玩得可開心了,我們也來和它們一起做個游戲吧。
游戲玩法:在游戲場四周,分別放置玩具:大蘋果、小蘋果、長絲帶、短絲帶。 老師站在游戲場中心,幼兒圍著老師站立,老師說兒歌:小孩兒,小孩兒真愛 玩,摸摸這兒、摸摸那兒、摸摸大蘋果跑回來!幼兒迅速跑至大蘋果,用手觸 摸后跑回老師身邊。老師可隨機說出不同的指令。游戲反復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9-26
大班數學教案03-3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3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5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31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0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1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2-21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14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