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8篇[實用]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大膽猜測、動手操作,知道螞蟻喜歡吃什么。
2.養(yǎng)成仔細觀察、樂于探究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1)前期開展過螞蟻長什么樣,怎么抓螞蟻等有關活動。
。2)和幼兒討論過螞蟻喜歡吃什么。
2.物質(zhì)準備:糖果、餅干、水果、飯米粒等。
活動過程:
1.回憶導入,猜測激趣。
。1)師:這幾天,我們在戶外活動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小螞蟻,誰來說說你在哪里發(fā)現(xiàn)了小螞蟻?
。2)師:上一次我們猜測了螞蟻喜歡吃什么?你還記得嗎?誰來說一說。
2.尋找螞蟻,動手驗證。
(1)師:那現(xiàn)在帶上你們準備的食物去找找螞蟻,把食物放在那觀察能不能吸引小螞蟻過來,還可以比一比哪種食物吸引的螞蟻多。
。2)幼兒自由尋找螞蟻并嘗試用食物吸引螞蟻。
請幼兒把準備的食物嘗試吸引螞蟻,并觀察螞蟻。
鼓勵沒有成功的幼兒要耐心等待一會。
個別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師幼交流,拓展延伸。
。1)師:誰成功吸引到小螞蟻了,你用的什么食物?
。2)師小結:小螞蟻不怎么挑食,她喜歡吃的東西也比較多:肉、糖果、餅干、骨頭和一些水果。他們最喜歡吃甜甜的'東西了。
。3)師:你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
延伸:螞蟻用它的嘴咬著食物拖著走。你們下次可以再仔細觀察一下,小螞蟻和他的小伙伴是怎么搬運食物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教育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了解小雞的生長過程及基本特征。
2、進一步學習根據(jù)教師的提問,表述自己看到的圖片內(nèi)容。
3、樂意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小雞的生長過程,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一段音樂、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26、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做小雞“嘰嘰嘰嘰”的動作,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猜猜這是什么小動物呢?
二、新授部分。
1、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片,了解小雞的生長過程。
教師:你知道小雞是怎么來的嗎?雞蛋是怎樣變成小雞的呢?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誰在孵蛋呢?(母雞媽媽)
教師:雞蛋有什么變化?(裂開了、破裂了)
教師:雞蛋怎么會破呢?誰在里面?(雞蛋里面有小雞)
教師:小雞是用什么啄破蛋殼的呢?(小雞是用嘴巴啄破蛋殼的.)
教師:你看到小雞了嗎?蛋殼裂開了,它的身體是在蛋殼里還是蛋殼外呢?
教師:哇!小雞推開蛋殼,出來了,我們仔細看看它的眼睛是怎么樣的呢?
教師:小雞站起來了,羽毛怎么樣了呀?它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雞叫。
2、引導幼兒了解小雞長大后的樣子,知道它與公雞、母雞的區(qū)別。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小雞長大后是什么樣子的呢?(有的長成公雞,有的長成母雞)
教師小結:小雞還小的時候分不清楚有什么不同,等小雞長大以后有的長成公雞、有的長成母雞,公雞的雞冠更大,尾巴更長,母雞的雞冠更小,尾巴更短。
教師:小雞和公雞有什么不一樣?公雞是怎么叫的呢?
教師:小雞和母雞又有什么不一樣呢?母雞怎么叫的?
三、游戲;小雞長大了。
游戲玩法;
幼兒隨音樂用動作表現(xiàn)小雞生長的過程,教師用語言進行提醒。最后,
當教師說:“小雞變、變、變”時,幼兒用動作或用聲音變成公雞或母雞。
效果分析: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讓紙張向前飛的更遠。
2.在活動中體驗距離的遠近與多種相關因素有關。(如:紙的外形、紙的輕重、投擲的力量等)
3.體驗科學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牛皮筋、夾子、繩子、透明膠、剪刀。
2.相同質(zhì)地大小的紙若干張。
3.幼兒用記錄單人手一張,教師隨堂記錄單一張。
三、活動過程
一、以問題導入主題,引起幼兒設想。
1.用什么辦法能讓紙離開你跑的很遠?(讓幼兒說出自己的辦法。)
2.教師肯定幼兒提出的各種辦法,鼓勵幼兒思考還需要什么工具。
二、幼兒操作并記錄。
1.出示幾種物品,“老師這兒有一些物品,看看你能用得上嗎?
2.大家站在同一條線上,第一次嘗試!罢l的紙跑得遠?怎么能記錄他的紙跑到了這個位置?”“你用的`什么方法?這種方法怎么會讓紙跑的比其它紙遠呢?把你剛才使用的方法記錄下來。能不能再想辦法讓紙跑的比這個位置更遠?”
3.第二次嘗試。“誰的紙超過了這個距離?(做個記號)你用了什么方法?你怎么會想到使用這個物品呢?再試試別的辦法。如果你每試一次都比前一次遠,就將這種方法記錄下來!
4.幼兒自由嘗試,教師注意觀察并記錄。幼兒使用什么方法讓紙越跑越遠。
三、評選出讓紙跑得最遠的方法,并引導幼兒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紙張跑得這么遠?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jīng)驗,了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2、發(fā)現(xiàn)轉動的有趣現(xiàn)象,感受現(xiàn)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操作材料:筷子、輪子、塑料玩具、傘、圓紙片、牙簽、木片、蓋子。
2、學具:陀螺、電風扇、法條玩具、錄音機、磁帶、鐘表。
3、視屏展示儀、電視機
活動過程:
一、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轉動的經(jīng)驗。
1、幼兒猜謎:說它是輛車,可它不是車,風兒一吹來,腦袋隨風轉。猜猜什么?(風車)出示風車,請幼兒講講是怎么猜出來的?
2、師幼小結:有了風,風車就轉動。
二、通過游戲,讓幼兒發(fā)現(xiàn)轉動是運動的方式。
1、是:你能讓自己的身體轉動起來嗎?試一試,看看自己的身體哪些部位能轉動。
2、幼兒探索繩梯部位的轉動。
3、幼兒交流:
(1)幼兒交流;你讓身體的哪一部位轉動起來了,請你試一試。
。2)師:如果我們身體的一些部位不能轉動,行不行?
4、師幼小結:我們的身體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轉動,讓我們做事、運動更靈活.
三、探索使物體轉動的方法。
1、師:你能夠想辦法讓桌上的東西轉動起來嗎?玩的時候動腦筋能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
2、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大膽的告訴同伴,并請想法奇特的幼兒在視屏儀上演示.
3、小結:小朋友真會動腦筋,想出了許多的辦法讓籃子里的東西轉動起來,而且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
四、拓展生活經(jīng)驗
1、請小朋友到周圍找一找那些東西能轉動?轉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幼兒在活動室里尋找幼兒交流:哪些東西能轉動,轉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
2、在我們的周圍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能轉動?轉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名稱:
神奇的魔術師
二、活動目標:
初步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三、活動準備:
魔術師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種圖形卡片各一張、14個圖形卡通掛飾、三種圖形寶寶的家。
四、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游戲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老師打扮成魔術師的樣子對孩子們說:"我是神奇的魔術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邊說邊轉一圈,從帽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問:(1)我變出了什么?你們認識嗎?
幼兒自由回答(2)那請你們說說它的特征。
幼兒自由回答(3)你見過什么東西是三角形的?
幼兒自由回答
2、用同樣方法,從帽子里變出正方形,提問相似問題。
3請小朋友到魔術帽里變出圖形,提問相似問題。
(二)、進行游戲:圖形娃娃找家
1、以魔術師的身份變出圖形娃娃,送給孩子們。
師:我的本領可大了,還能把你們變成圖形娃娃,看我變變變(從隱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圖形娃娃掛飾,讓幼兒辨認形狀),你喜歡哪一個,就自己取一個掛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狀的'娃娃?
2、圖形寶寶累了,我們帶寶寶回家吧!介紹游戲規(guī)則,先來看看咱們的家在哪呢?(帶幼兒找和自己形狀相同的標志牌)介紹規(guī)則:孩子們聽音樂跳舞,自己隨意表現(xiàn),音樂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個寶寶找得又快又準。
3、進行游戲,游戲時可隨意變換標志牌的位置,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興趣,隨時結束。
(三)、課堂小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并且還把圖形寶寶送回了家,大家高不高興?好啦!下次老師再帶你們認識更多的圖形寶寶。
五、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一、 設計意圖
孩子們都喜歡種子,每天孩子們吃水果都會遇到種子,這個資源易得,種子的外形變化多而且有有趣味,種子與植物密切相關, 此主題的價值在于:種子來源于大地、自然,是很好的教育利用自然資源。幼兒可以通過尋找種子,對種子的種類、形狀、顏色、構成、利用有認識,幼兒自己進行種植記錄來了解種子的生長過程,從而和春天加以聯(lián)系,知道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了解種子的傳播方式,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它的利用價值。整個活動可以使幼兒有更廣闊的探索空間,探索自然界的.奧秘。
二、 預設的網(wǎng)絡圖:略
三、 總目標:
1. 在生活中收集種子,感知了解種子和果實的關系,體驗種子的多樣性
2. 通過為種子觀察、分類,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統(tǒng)計能力。
3.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能夠有條理地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和想法提高語言交流能力
4. 通過觀看課件與視頻,感受自然的生動有趣,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活動準備:
(一)、各種各樣的種子的收集、種植與觀察
。ǘ、在生活中討論種子的來歷,生長的位置,種子的差別
五、活動過程:
觀察和自由談論收集的種子:
1、 從什么果實里收集的種子?
2、 種子的不同樣子?
誰知道種子是什么樣子的?
結合幼兒帶來的種子一起觀察與討論:
1. 幼兒自由猜想,相互交流經(jīng)驗
2. 教師總結幼兒的想法:尤其是談到的傳播方式,重復幼兒的問題,引導幼兒注意大家的不同認識。
例如: 香蕉種子、菠蘿種子是怎樣的。 最大的種子是什么?
播放種子的相關課件:種子的樣子和成熟后傳播的方法向中心型、發(fā)散型、無序型。
1. 討論:剛才看到了哪些種子?
2. 他們分別長在植物的什么地方?
小結;種子的傳播方式,種子的多樣性,成熟后是怎樣傳播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體驗時間的行程。
2、初步認識時鐘,正確地辨認整點。
重點:認識時鐘,能正確地辨認整點。
難點:引導幼兒合理地安排時間,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掛圖10號:我的一天。自制鐘一個。
2、“我的一天”小圖片、固體膠、鉛筆幼兒每人一份。
3、多媒體課件“鬧鐘”
活動過程:
一、你的一天做了些什么?
1、師:有誰知道什么是一天嗎?
2、請幼兒自由說說(看幼兒的回答情況,可請孩子與自己旁邊的小朋友商量。)
3、對于我們?nèi)说囊簧鷣碚f一天很短,但一天又很長,因為在一天里我們可以做許多的事情。小朋友想一想,在一天的時間里,我們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二、說說“我的一天”。
1、請幼兒隨意的說說一天要做哪些事。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出示部分圖片)一天要做的事情還真是多,老師挑了幾件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好嗎?圖片上的都是什么事情?
這些事情在一天當中是有計劃的安排好的`,時間相對固定。就象小朋友做早操排隊一樣,他們也要排隊的。誰來給他們按他們發(fā)生時間的先后給他們排隊?
3、幼兒將卡片按時間的前后順序排隊。
4、請幼兒將自己的小卡片進行排隊,并用固體膠固定在報紙上。
三、認識時鐘
1、你們的小卡片旁邊有什么?這些鐘上缺了什么?
2、使用多媒體課件,認識時鐘,學習整點。
四、聰明的“小鬧鐘”。
我們小朋友一起動手,讓小卡片旁邊的小鬧鐘變聰明好嗎?
1、確定每件事情的時間,并寫上數(shù)字。
2、幼兒用筆根據(jù)數(shù)字,畫上相應的時針和分針。
3、幼兒愉快出活動室。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在學生分組實驗時,教師要融入到學生之中,充當四種角色:
、俳M織者: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愉快的氛圍,組織學生實驗;
、谔骄空撸鹤鲆幻闷嫘暮軓姷膶W生,與學生共同探究;
③發(fā)現(xiàn)者:仔細觀察實驗情況,并認真傾聽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實驗中的問題;
、苤笇д撸寒攲W生探究感到困惑時,要及時指導。
設計意圖:教師最大的成功是調(diào)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如若一味地牽引,則是剝奪了學生自我發(fā)展的權利,因此教學中,我給予學生極大地探究空間和充分的探究時間,在開放中組織,在參與中指導,讓探究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行。
【活動目標】
使學生通過實驗增加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重點、難點】
①分組匯報實驗現(xiàn)象:
在匯報時,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尤其是不同的意見。如:小玻璃瓶在水中有的灰上浮,但有的組會下沉,這就要讓學生把瓶子拿出來,再做實驗,然后觀察,會發(fā)現(xiàn)有的瓶子沒有蓋,水進去了,就沉下去了……
、谒伎伎偨Y:
讓學生認真觀察上浮和下沉的物體,發(fā)現(xiàn)這些物體的特點:
上浮的:輕,是用木頭、塑料、泡沫等材料做的;
下沉的:重,是用玻璃、金屬、石頭等材料做的。
設計意圖:材料是活動的基礎,為學生提供什么樣的材料,什么時間提供材料是大有學問的。教師提供的材料,必須經(jīng)過仔細選擇:既簡單,能為每個孩子開辟一條探究之路;又要豐富,讓孩有可能通過各種各樣的路子去探索;還要有結構,能在探究中體現(xiàn)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
【活動準備】
教師出示探究問題:
⑴小玻璃瓶在水中上浮,用什么辦法讓它沉下去?
、葡鹌ぴ谒邢鲁,用什么辦法讓它浮上來?
學生分組選擇一個問題進行探究,有興趣的可以探究兩個問題。
2、制定探究計劃
首先由小組討論,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如讓小瓶下沉的方法有:灌水,灌沙子或裝石子,把小瓶綁在石塊上……
然后小組匯報交流,完善探究方案。
設計意圖:設計實驗方案既減少了實驗的盲目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孩子們設計的實驗也許是稚嫩的,站在科學的高度上講也許是不太科學的,但是學生在根據(jù)自己的設想進行實驗時,初步的學會了科學的看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有利于實驗方案更趨于科學可行。
3、分組探究
在學生分組探究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探究過程,在學生探究出現(xiàn)問題需要幫助時,出出主意,還要關注學生獨特的實驗方法。
4、表達與交流
匯報實驗情況要注意以下三點:
、乓寣W生邊演示邊匯報;
、谱寣W生說清實驗步驟和方法,尤其是說清從失敗到成功的實驗過程。
、窃趯W生交流時肯定學生的多種方法,尤其是有創(chuàng)意的方法。
我預設的交流情景:
生:我們小組研究的是:讓橡皮泥浮上來。我們是這樣做的,橡皮泥做成小片(下沉)——捏薄點兒(下沉)——捏 得更薄(沉、漏了)——再捏(先浮后沉)——捏成碗狀或船形(。湃肭鷦e針(仍然上。
師:通過捏你們發(fā)現(xiàn)橡皮泥有什么變化?
生:橡皮泥的形狀變了。被捏成了船的形狀。
師“形狀變了,就可能改變物體的沉浮。坐過船嗎?鋼鐵做的輪船能浮在水面上是什么道理呢?
生:改變了鋼鐵的形狀。里面是空心的。
師:還有什么方法讓橡皮泥上浮嗎?
生:我們把橡皮泥粘在木塊上,也會上浮。
生:粘在乒乓球上也上浮。
師:借助比橡皮泥輕的物體也能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設計意圖:全班交流的過程是學生發(fā)散思維的'過程,許多閃光的思想火花會在交流中產(chǎn)生,教師不應該滿足于“沙+黃豆”的交流層面,而應該把學生的思維引向“小蘇打+白醋”生成新物質(zhì)的研討層面,這樣才能使不成熟的想法更成熟起來,在相互交流中,會使學生的想法更科學,認識更完善。
三、拓展活動,嘗試解決實際問題
1、揭秘:通過以上的兩次實驗探究,讓學生揭開 課始 兩個塑料球一浮一沉的秘密。
2、潛水艇實驗;出示自制的潛水艇模型,讓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潛水艇自由上浮和下沉的秘密,并說明道理。
3、設計打撈沉船方案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教育要體現(xiàn)STS目標,即科學—技術—社會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這個活動能讓學生體驗到科學為生活服務,讓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四、實驗設疑,激發(fā)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師出示沉浮子:“水中的小瓶能停留在水中的任何一個位置”,這太奇怪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小瓶有什么秘密,還是水有什么特殊?……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有趣的實驗現(xiàn)象,會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探究繼續(xù)下去。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2-16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科學活動教案06-14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07-20
科學活動教案(優(yōu)秀)07-20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07-20
【精】科學活動教案07-20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7-16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4篇02-21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3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