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比賽中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知道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
2、通過判斷,辨析和驗證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和理解,并認識對稱軸,根據(jù)特征會找和畫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讓學生初步感知幾何圖形的美,同時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并理解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
教學難點:根據(jù)特征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準備:媒體、圖形等。
教學過程:
一、比賽引入,初步感知。
1.女同學和男同學比眼力,老師分別給你們看一個圖形的一部分,猜一猜是什么?出示:相關圖形的一半,
女:蝴蝶、飛機、
男:木梳、電筒、
宣布比賽結果,激化矛盾
男生覺得比賽內容不公平,女生猜的圖形另一半與看到的一半一樣,他們猜的圖形兩邊不一樣。
女生猜的圖形兩邊真的一樣嗎?(媒體演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認識完全重合(板書)
5.再次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A.出示:半張電話圖形,男生猜一猜是什么圖形?
B.能用最簡單的方法驗證電話圖形兩邊完全重合嗎?
C.演示:“對折”、“完全重合”
D.學生動手驗證樹的圖形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同桌互說驗證結果。
學生得出結論: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板書)
6.認識對稱軸
二、自主探究,體驗新知
1.判斷下列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雙喜圖在判斷中進一步明確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中間的直線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同一方向的一雙鞋對折后,圖形兩邊沒有完全重合,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
C、兩條相對的魚
D、葉子圖
2、用手式比劃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字母:E T 漢字:中田)
3.判斷圖中紅線是對稱軸嗎?(小組討論)
只有沿紅線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紅線才是圖形的對稱軸。
4.小結:我們怎樣來判斷圖形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三、動手操作,內化新知
1.以小組為單位挑出軸對稱圖形
A、每組都有一張信封,信封內有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圓各種圖形,學生動手驗證出軸對稱圖形。
B、學生動手找出各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C.小組匯報
2.小結:有的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有的軸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有的軸對稱圖形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
四、課堂總結,拓展提升
生活中有許多軸對稱現(xiàn)象,你能舉例嗎?
媒體出示生活中的軸對稱現(xiàn)象,欣賞對稱的美。
3,學生制作軸對稱圖形
總結:你是怎么剪的?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2
教學目標:
1.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大耳朵圖圖》嗎?圖圖是一個愛動腦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這不,圖圖又提出問題了:(課件出示教材第85頁例4)給下面的兩張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卡片四周圍上彩帶,哪個圖形用的彩帶多呢?大家猜猜看。
學生自由猜測:長方形用的彩帶多;正方形用的彩帶多;一樣多。
2.提問:看來大家出現(xiàn)了分歧。你認為彩帶的長短和什么有關呢?(圖形的周長)
3.揭示課題:同學們的思維可真敏捷。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兩張卡片的周長吧!(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二、互動新授
1.指出周長。
指名學生上臺用手指描一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并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什么是它們的周長。
2.探究方法。
師問:怎樣才能知道哪張卡片用的彩帶長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1)學生獨立在答題紙上列出算式計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必要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2)小組內說說自己的算法。
(3)班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說明算理。
、匍L方形:
生1:把四條邊的長度依次加起來。
即6+4+6+4=20(厘米)。
生2:先加兩條長邊,再加兩條寬邊。
即6+6+4+4=20(厘米)。
生3:用2條長邊的長度加上2條寬邊的長度。
即6×2+4×2=20(厘米)。
生4:先算出一組長邊和寬邊的長度,另一組長邊和寬邊的長度和這一組是一樣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即(6+4)×2=20(厘米)。
、谡叫危
生1:把4條邊的長度依次加起來。
即5+5+5+5=20(厘米)。
生2:正方形有4條邊,這4條邊的長度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乘法來計算。即5×4=20(厘米)。
3.問: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正方形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4.解決問題。
師:圖圖的問題解決了。小精靈又來請求幫助,我們看看它需要解決什么問題。(課件出示教材第86頁例5)
(1)指名讀一讀要解決的問題。
(2)小組合作學習。
、傩〗M合作拼一拼,并把拼的.圖畫在答題紙上。
、谠诋嫵龅膱D形上描出它的周長。
、塾嬎愠鏊磮D形的周長。
(3)小組代表展示小組合作成果。
小組1:16張擺一行。
小組2:每行擺8張,擺2行。
小組3:每行擺4張,擺4行。
(4)比較拼成的圖形的周長來解決問題。
(5)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拼一拼,并驗證拼法。
(6)師小結:小精靈的問題解決了,它開心地飛走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85頁“做一做”第1題和第2題。
(1)學生在答題紙上獨立解答。
(2)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2.完成教材第86頁“做一做”。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
(2)集體交流、訂正,說出自己的理由。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3
第一單元
第一課我愛我的家
教學目標:
。、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fā)愛家的情感。
。场⑼ㄟ^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溫暖,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教學難點:
了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課程準備:
1、教學課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1、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曲子,會唱的一起唱。
2、聽教師朗誦一首詩歌:《我愛我家》
3、同學們,你們都有自身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關心照顧下健康生長,你們愛自身的家嗎?現(xiàn)在請我們的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身的家。
二、認識自身的家庭
。、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自身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huán)境。
。、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不同地區(qū),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時候最想家
1、看圖說說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他們?yōu)槭裁聪爰摇?/p>
2、說說你什么時候最想家,為什么?
四、有家感覺真好
1、看照片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個什么樣的家。
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身也有一個溫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況,談談自身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關愛下生長的。
五、我愛我家
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身家居的外觀或內景,或者把家居的特點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動。
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并讓他說說怎樣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墻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干凈、整齊。
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么行動去愛我們的家?
六、講講我家歷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師先講講自身小時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長小時候的故事。
2、讓學生將自身的調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匯報,也可以將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
3、交流一下調查后的感想。談一談,自身從中知道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談我的煩惱。
1、教師:家庭是溫暖的,是我們快樂生長的搖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在實際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xiàn)在,請我們的同學說說心里話。
2、讓學生自身談談與家長發(fā)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決的。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驗。
3、教師設置三種選擇,學生先選其一,并說明自身選擇的理由: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爸爸媽媽有時對我不好,我還是愛他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4、選讀一位學生的習作,宣讀。
八、小結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愿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溫馨、更加美滿!
第二課、我們的學校
一、教學目標
1、結合自身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系。
2、通過觀看學校的櫥窗、展板、專欄、學校特色角等,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涵,在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的同時,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
3、通過了解學校的發(fā)展變化和全校師生取得的`各種成果,形成為學校感到驕傲自豪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學生發(fā)生“我也要為校爭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學校,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進對學校的認識和對未來學校的神往。
二、教學重點
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系。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
教學難點
從學校文化中,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為校爭光的愿望。
三、活動準備
1、收集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的照片,學校的展板、專欄、文化墻、學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過去和現(xiàn)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圖片。
2、收集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學校的照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魳芬耄
1)播放歌曲《學校中的喜悅》
2)提問:聽了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嗎?你們喜歡學校的生活嗎?
(二)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
1)看圖片,了解學校開展了哪些活動。
2)說說自身參與學;顒拥募o念品,回憶自身參與的學;顒,如入隊時的照片,參與活動時的照片,競賽中獲的獎,春游時買的小紀念品,活動后寫的日記,上課時畫的圖畫,制作的美術作品。
3)講一講對自身印象最深的學校活動。
。ㄈ⿲W校文化探秘
1)將學生實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學校文化寫成一個小報告。內容可以為“學校文化面面觀”、“我最感興趣的一角”、“我給學校文化的寄語”等幾方面展開。
2)小組討論,學校設計這樣的學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4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會以千克為單位讀出電子稱上小數(shù)形式顯示的重量,并能說出表示的實際含義。
2. 能力目標:結合對電子稱上顯示重量的認識,能進行以千克為單位的名數(shù)與克為單位的名數(shù)之間的改寫。
3. 情感目標:實踐、交流、探究與討論中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以千克為單位讀出電子稱上小數(shù)形式顯示的'重量,并能說出表示的實際含義。
教學難點:
能進行以千克為單位的名數(shù)與克為單位的名數(shù)之間的改寫。
教學過程:
一、引入階段
師:小丁丁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星期天,他陪媽媽去菜場買菜。(媒體出示主題圖)他們先買了什么?(魚)
二、探究階段
師:小丁丁在秤上會看到什么?(重量和價錢)
師:小丁丁看到什么?(1.528)
問:那么這里的1.528表示的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電子秤上的1.528是1.528㎏,也就是1528g。
問:1.528㎏中的1和小數(shù)點后面的528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小組討論)
生反饋:1.528表示魚的重量,小數(shù)點前面的1表示1千克,后面的528表示528克。1.528就是1.528千克。(多請幾個小朋友匯報)
師:小丁丁又買了些什么?誰來讀讀這些水果和蔬菜的重量?它們各表示幾千克或幾克?
練一練:
問:從上面的練習中你體會到什么?
小結: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是1000,小數(shù)點前面的表示多少千克,小數(shù)點后面的表示多少克。
三、跟進階段
1. 用千克表示
蘋果1970克()
葡萄1485克()
花菜730克()
盧筍545克()
蘑菇258克()
2. 填一填
2.432kg=()g
4.056kg=()g
0.630kg=()g
120g=()kg
0.078g=()g
1547g=()kg
42.24kg=()g
10000g=()kg
365g=()kg
3. 在〇填上<、>、=。
※5.3kg〇530g
0.655kg〇0.566kg
※7800g〇7.8kg
8.05kg〇8500g
3.35kg〇3.350kg
65.2kg〇6520g
問:打※你是怎樣想的?
四、拓展階段
選擇
一袋糖重250克,()袋這樣的糖重1千克。
A、4
B、8
C、4000
D、8000
8000克水與8千克鐵比較,()重。
A、水
B、鐵
C、一樣
D、無法比較
一只西瓜重2.540千克,一只香蕉重480克,一只西瓜比一只香蕉重()克。
A、2.60
B、20xx
C、2.060
D、2600
問:你是怎么想的?
五、總結
問: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周長的含義,掌握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的測量方法。
2.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多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初步觀察。
導入:(動畫課件)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恍屡笥选臃曝。為了參加全民運動會,它每天都要到操場上跑步鍛煉身體。瞧,它已經整裝待發(fā),開始鍛煉了。請同學們認真看它是怎么跑的,跑了多遠?(演示)
指名回答。(加菲貓沿著操場跑道,跑了一圈。)
教師提示:一圈也就是一周。
2.完整感知,認識周長。
師:(課件演示)我們稱操場跑道一周邊線的長度為這個操場跑道的周長。誰能一邊指著一邊說一說什么是操場跑道的周長?(指名說)
3.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周長。(板書:周長)
二、互動新授
1.遷移類推,理解含義。
師:生活中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周長,請你指出課桌面的周長。
學生動手操作后,在小組交流指的方法。
讓一名學生演示,并說出指的方法。
(從一點起,沿著桌邊用手畫一周,又回到剛才的起點,就是一周長。)
小結:桌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這個桌面的周長。
2.觀察比較,理解周長。
師:(出示教材第83頁例3情境圖)你能指出每個圖形的周長嗎?請你用筆描一描。
(1)讓學生獨立在課本上描出教材第83頁例3中圖形的周長。
(2)學生小組內交流。
(3)讓學生上臺指出每一個圖形的周長。
3.歸納周長的含義。
師:根據(jù)你自己的理解,說一說,周長指的是什么?
集體交流:
生1:周長就是四周邊線的長。
生2:周長就是一周的長。
生3:周長就是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
師小結: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4.量算結合,再識周長。
提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周長,怎樣測量物體的面或平面圖形的周長呢?你有辦法知道例3中你所喜歡的物體的周長嗎?
(1)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
(2)小組內演示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
小組1:三角板和數(shù)學教科書的封面,我們是用尺子先量了一下它們每個邊的長度,再加起來,就知道了它們各自的周長。
小組2:樹葉和鐘面,我們是用繩子直接沿著它們的邊繞了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繩子的長度。
小組3:有的可以用尺子量,有的不行。
小組4:把鐘表在尺子上滾一周,滾過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師追問:你怎么就知道滾了一周?
(在鐘面上做上記號,從0刻度開始,沿直尺滾一周,滾到哪里讀出那里的刻度就是鐘面的周長。)
師小結:測量周長的方法很多,在測量時我們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選用恰當?shù)姆椒ㄟM行測量。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83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用直尺量出圖形每條邊的長度,然后再計算出每個圖形的周長。
教師強調: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2.活動:把一張長方形紙沿對角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的周長相等嗎?先猜一猜,再動手操作驗證。
(1)先折出一條對角線。
(2)沿對角線把長方形分成兩個部分,也就是兩個三角形。
(3)描出每個圖形的周長并進行比較。
(這兩個三角形的周長都用到了長方形的長和寬以及一條公用的對角線,在長方形中,兩條長和兩條寬都是相等的,所以說這兩部分的周長是相等的。)
教師強調:一個封閉圖形所有邊長度的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6
教學內容:
教材第4頁例2及練習一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圖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并集體交流,使學
生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情境
復習四個方向,請學生介紹學校四個方向的建筑物。
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學校,可以使用校園示意圖。
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
出示第4頁彩圖。
1.這些小朋友正在繪制示意圖,看過他們的情況你能說出繪制校園示意圖時要畫上哪些內容嗎?
2.生繪制校園示意圖。
3.小組交流展示。
4.看第4頁彩圖,說說怎樣畫更簡便、更清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6頁第2題彩圖。
這是小明的房間,你能幫他介紹一下四面的擺設嗎?
2.一人說房間的陳設,一人繪制出平面示意圖。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
3.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把有關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會了繪制簡單的平面示意圖。課后請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一張標準的校園示意圖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看看,向他們介紹我們的校園。
板書設計:繪制平面圖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長方形面,使學生初步理解由面組成體的意義;使學生在認識長方形面、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操作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會求長方形的周長。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實踐能力。
2.過程與方法: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主動他就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能初步應用長方形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教學重點: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會求長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釘子板 活動記錄單學具準備:帶有長方形的盒子,釘子板學具,米尺
教學過程:
一、 聯(lián)系生活,引入新課上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留了個作業(yè)。
讓同學們觀察周圍的`物體,看哪些物體上有長方形,并量出他的長與寬,你們搜集到了嗎?(搜集到了)都搜集到什么?學生匯報自己收集到的長方形并說出它的長和寬。還有很多,是嗎?(是 )好了,同學們,看得出來,你們都是細心觀察的好孩子。同學們搜集到了這么多的長方形,看來,長方形在生活中到處可見,數(shù)學啊就在我們身邊,對嗎?這么多的長方形,它們的大小一樣嗎?舉起你手中的物體,師選出兩個大小不一樣的帶有長方形的盒子,讓學生到前面來。這兩個長方形哪個大?哪個?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指的是什么呢?誰能上前面來指給大家看看?那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呢?它們的周長一樣長嗎?誰能看出這兩個長方形,哪個周長長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可見長方形的周長是由它的長和寬決定的,長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長、寬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的周長。師板書課題:長方形的周長
二、 動手操作,探索新知大家手中都有一個釘子板學具,你能在上面圍出任意的一個長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長嗎?
好,聽好活動要求:每人先任意圍出一個長方形,然后由組長領著,選出你們最喜歡的幾個長方形填到報告單中,并求出每個長方形的周長,重點要想想: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的?活動中要注意分工合作。聽明白了嗎?那我們開始吧!老師巡視指導學生活動匯報操作情況老師看到了,同學們在活動中合作的非常好,哪個小組愿意第一個來匯報?想來幾人來幾人。其他小組也來匯報。老師在每個小組的匯報單中畫出他們用的不同方法:哪中方法是最簡單的?(長與寬的和乘2是最簡單的)你們同意嗎?所以我們常用長與寬的和乘2來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師板書: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怎么求長方形的周長?在小組里說一說,再匯報說。那么,如果知道了長和寬,我們能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嗎?
三、鞏固新知,應用實踐
1、基礎練習題:看圖算出長方形的周長
2、實踐題: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長方形,比如:我惡魔內數(shù)學書的封面,還有什么?學生舉例你最想知道哪個長方形的周長,一會你就去找一找,然后量一量算一算吧。學生匯報自己的實際測量情況。在實際測量中,我們難免會出現(xiàn)誤差,因此在測量中我們要力求準確,減少誤差。
3發(fā)散拓展題:請同學們看老師在釘子板上圍圖形,你也能圍出支援的圖形嗎?試一試,并切除這個圖形的周長。
四、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8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操作、想象等活動,會將三角形按邊分類,并知道三角形的名稱及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量、猜、想象等活動進一步辨析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3.在操作、辨析等活動中初步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關系。
教學重點:三角形邊的特征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關系。
教學準備:搭三角形的小棒、PPT
教學過程:
引入
師:看PPT,這3個圖形是什么圖形?
生1:三角形
生2: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師:對啊,這些都是三角形,我們已經知道三角形按角來分,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三角形的分類,不過今天我們是按邊來分類。
出示課題:三角形的分類
新知探究
動手操作: 搭三角形
要求:(1)想一想用哪三根小棒
。2)搭一搭形狀不同的三角形
討論交流,歸納分類
把搭的不同的三角形展示到黑板上
師:想一想,這么多三角形,你準備分為幾類,怎么分?
生1:分三類沒有邊相等的分一類,有兩條邊相等的分一類,有三條邊相等的分一類。
生2:分兩類沒有邊相等的分一類,有邊相等的分一類。
。ㄈ绻麤]有學生說出第二種想法)師:指著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我能不能說這個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生:可以
那你們覺得三角形,按邊可以分為幾類?
兩類:有兩條邊相等的分為一類,沒有邊相等的分為一類。
學習三角形的名稱和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我們同學們想知道,這些三角形我們叫它們什么三角形嗎?
。1)自學課本P58
師:沒有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邊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
。2)通過練習,鞏固概念
歸納小結:有2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這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一條做底,底所對的角叫做頂角,腰和底所夾的角叫做底角。有3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三角形按邊的分類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了三角形的名稱,那這回誰能把三角形按邊的分類來說一說:
三、動手操作,再次探究
1.等腰三角形可能是( )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
。1)學生動手操作 (2)上來展示 (3)交流
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三種都有可能,媒體演示。
2.等邊三角形可能是( )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
。1)學生動手操作 (2)上來展示 (3)交流
發(fā)現(xiàn):等邊三角形只可能是銳角三角形,媒體演示。
動手折一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等腰三角形有1條對稱軸
等邊三角形有3條對稱軸
師: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那能不能說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生:不行,因為還有不等邊三角形。
總結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要問嗎?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不同題型,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連續(xù)進位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連續(xù)進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練習(練習三第1題)。
6×7+4= 2×8+6= 7×9+5=
5×5+3= 3×9+7= 8×6+4=
2.提問: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乘法計算順序是什么?在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練習三第2題。
43×8= 7×44= 39×5= 75×6=
3×284= 9×263= 6×724= 355×8=
學生分組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注意連續(xù)三次進位的題目,指名回答時要讓學生說清楚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幾,是如何得到的。
2.練習三第3題。
(1)出示題目中條件,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小云有5本相冊,每本96張照片;小蘭有4本相冊,每本126張照片。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小云有多少張照片?
小蘭有多少張照片?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練習三第4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樣解答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4.練習三第5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樣解答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5.對比練習(練習三第6題)。
13×3= 2×14= 24×2=
16×3= 4×14= 24×3=
先讓學生觀察每組中上下兩道題,說一說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再動手計算。
三、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學生,你獲得哪些解決問題的經驗?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使學生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使學生經歷毫米的含義以及1毫米長度單位觀念的形成過程。在實際測量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會用毫米作為測量物體長度,從而提高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4、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和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體驗1毫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厘米= 10毫米;會簡單的換算;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在二年級我們學習過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要精確地測量物體長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請說一說你是怎樣測量物體長度的?(學生匯報: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所量物體的一條邊,看這邊的另一端指向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讀數(shù)時要平視。)
3、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并用手比一比有多長?(學生回答)
4、填上合適的單位(課件演示,指生回答)
5、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出示例1情境圖,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
。2)4人小組合作,分別估計一下數(shù)學課本的長、寬、厚。將估計的結果填在記錄表的“估計”一欄中。
。3)對估計的結果進行反饋。
6、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果。
7、提問: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時,該怎么辦呢?
8、能不能用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或厘米來精確地表示書本的厚度?(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毫米的認識)
【設計意圖:借助游戲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出長度單位,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和質量觀念。在活動中產生知識上的沖突,為新知的出現(xiàn)做好鋪墊】
二、新授知識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認識厘米與毫米的關系。
觀察自己的直尺,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個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間還有更小的格。每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個小格一個小格地數(shù)(一毫米一毫米地數(shù)),10個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個1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25px=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長?(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毫米5厘米=()毫米70毫米=()厘米
(6)你能測量出書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個小格,是6毫米)
三、想一想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長?拿出一張光盤,看一看,摸一摸。這張光盤的厚度就大約是1毫米。(小魔術: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盤,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縫隙寬度大約1毫米。讓學生反復做一做,加深對1毫米的認識。)閉眼想象并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猜一猜,幾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2)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長度接近1毫米。(電話卡的厚度、學生卡的厚度)【通過多次的直觀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讓概念從實際中來,便于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3)說一說,測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會用到“毫米”作單位?(小的物體)
。4)生活中的毫米:①1角硬幣、1元硬幣的厚度大約是2毫米。②人的手指甲大約10天長1毫米,腳趾甲大約20天長1毫米。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用到毫米。
四、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或數(shù)。
一只螞蟻長約3()。
一本字典厚70(),也就是()厘米。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1
教學目標:
1、基本掌握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
2、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實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過討論和比較,明確算理。
教學重難點:
在明確算理的'基礎上,基本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課前準備:
口算卡片、幻燈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表內除法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
復習除法筆算的格式。
9÷2=
指名板演。提問各部分名稱。
導入新課。
出示課題:除法。
二、新授
1、教學40÷2。
出示場景圖。
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0÷2
2、教學46÷2。
先自己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告訴你的同桌。組織全班交流。
明確:4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十,也就是20。出示第二個問題:平均每個女孩買多少枝?
3、練習。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6÷2。
4、教學筆算46÷2。
先用小棒擺一擺,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組織全班交流。
明確: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來是23枝。板書口算的想:40÷2=20 6÷2=3 20+3=23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選擇幾題說說算理。
自學除法筆算的方法。
指導筆算除法的順序和方法。
提問: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
第二個4是怎么來的?
第二個和第三個6分別是怎樣來的?
三、練習
做做第1題。
說明46÷2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板書2 46說明豎式的寫法,以及在橫線格上的位置。
做想想做做第2題。
課堂小結
討論并指名回答。
作業(yè)
直接寫得數(shù)。
寫完后比一比每組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1)先獨立做前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比一比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完成后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2
教學目標:
1、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
2、復習鞏固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辦法,能夠準確進行測量并求周長。
3、利用周長的相關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的數(shù)學問題。
4、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
5、在交流的過程中回憶求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重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如何觀察立體圖形,通過我們自己親自動手搭積木,我們學會了什么?
2、除了學習觀察立體圖形,我們還學習了求什么圖形的周長?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有關圖形方面的知識。
二、鞏固探究
1、復習觀察立體圖形
每出示一個,讓學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積木照樣子搭一搭。搭出圖形之后,認真觀察,說一說從正面、側面、上面可以觀察到什么樣的形狀?
交流,訂正。
2、復習周長的計算方法。
什么叫周長?怎樣求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又該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題,匯報訂正。
3、完成第13題。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20厘米長的鐵絲,用它圍成一個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
還是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剛才我們又是動手操作,又是測量計算,累了吧?我們一起到足球場去輕松一下吧!看!這就是我們將要去的足球場。出示第14題。
自己看圖、讀題,想一想,在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這道題一共讓你求出幾個問題?會不會解答?
做完這道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三、拓展實踐
我們再獨立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1、足球場是個長方形,長120米,寬95米。李林繞著足球場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學校北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實驗園,長是30米,寬是20米,如果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墻,籬笆長多少米?
3、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
四、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板書設計:
總復習
立體圖形 求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
總復習(四)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歷,回答問題。
2、復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復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
4、能夠根據(jù)已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通過復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在以前的復習中,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
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復習整理?
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
二、鞏固探究
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
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
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告訴了我們什么?
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
3、復習“搭配中的學問”
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F(xiàn)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
這是我們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
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
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
4、回顧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體回顧:
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
三、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四、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頁的例1、例2和“做一做”,練習一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的數(shù)的口算。
2.使學生會用兩種讀法讀一個乘法算式。
3.使學生知道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簡便算法。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6捆小棒(每捆10根),以及例2的圖;學生準備6捆小棒(每棒10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算。(教師每題讀一遍,學生寫得數(shù),集體訂正。)
6×4 9×3 5×3 9×7 7×3
8×5 7×5 4×8 6×8 2×9
2.指名回答問題。
。1)6個十是多少?
10個十是多少?
12個十是多少?
。2)8個百是多少?
10個百是多少?
12個百是多少?
3.先讀數(shù),再回答問題。
。1)4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十?
。2)80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百?
(3)120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百?
二、新課
1.教學例1。
先讓學生擺小棒,每堆擺2捆(每捆10根),擺3堆。在學生擺的同時,教師也在黑板上擺出來。然后提問:
“每堆有多少根小棒?”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用加法和乘法)
“用加法怎樣計算?”(20+20+20=60)
“用乘法怎樣計算?”(20×3)“你能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嗎?”(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3堆,也就是3個20,列成乘法算式就是20×3。)
“20×3得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想:每捆是10根,3個2捆是6捆,也就是3個20是60,所以20×3=60。
教師可以結合敘述,在算式下面對照寫出想的過程,如:
接著請兩個學生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然后教學乘法的另一種讀法。
教師告訴學生乘法的讀法除了已經學過的'一種外,還有一種,即20×3還可以讀作“3乘20”。
齊讀兩遍。
2.做第1頁“做一做”中的題。
第1題,教師先出示題目讓敘述用兩種讀法讀出3個乘法算式?梢韵茸寧讉學習好的學生做示范,然后把每個算式齊讀兩遍。接著再讓學生口算這3道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做20×4,訂正時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然后再分別做200×4和20xx×3。做200×4時,可提醒學生:你能不能按照剛才學的方法想出怎樣算?如果學生有困難,還可以啟發(fā)他們想:200是幾個百?2個百乘以4是幾個百?必要時在200下面注明“2個百”。使學生明確:2個百乘以4是8個百,也就是800,所以200×4=800。 最后讓學生做20xx×3。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第2題,讓學生一欄一欄地做。在學生獨立做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并及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個別輔導。訂正時,指名說一說左邊兩欄的計算過程。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可有意讓學生在讀乘法算式時用新學的讀法讀。
3.教學例2。
教師分步出示例2的圖。先出第一組圖。問:“這幅圖中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帶著學生數(shù)出是300個。再出第二組圖。問:“這組里面有多少個小正方體?”(300個)“現(xiàn)在有幾個300了?”(2個300)類似地,出示第三、第四組圖。最后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出乘法算式?”(300×4)“這個算式還可以怎樣讀?”(4乘300)“你能根據(jù)前面的計算方法,想出這道題該怎樣計算嗎?”可以讓學生討論。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4
一課時
教學內容
小樹有多少棵。(教材第30~31頁)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明確算理。
難點: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能夠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植樹造林、綠化環(huán)境的好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小樹的問題,有興趣嗎?
【設計意圖:借助談話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師:請看下面的情境圖,說說從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課件出示教材第30頁情境圖)
學生可能會說:
我知道每捆楊樹有20棵,圖中有3捆楊樹。
我知道每車裝有楊樹500棵。
師: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想到什么問題呢?
生:3捆楊樹一共有多少棵?
師:這個問題你會解答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1:可以用加法計算,每捆有20棵楊樹,3捆就是3個20相加,即20+20+20=60(棵)。
生2:我們也可以根據(jù)乘法的意義用乘法計算,3個20的和是多少,就是20×3;根據(jù)乘法口訣“二三得六”,知道3個2是6,可以推算出3個20是60。
師:你喜歡用加法計算還是喜歡用乘法計算?為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喜歡用乘法計算,因為用乘法計算簡便。
師:4捆楊樹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
學生嘗試自己計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對解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
師:園林工人運走了3車樹苗,一共運走了多少棵?
生1:已知每車樹苗是500棵,3車就是3個500相加,500+500+500=1500(棵)。
生2:求3車樹苗有多少棵,就是計算3個500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即500×3,根據(jù)5×3=15,可以推算出500×3=1500(棵)。
師:算一算下面的式題,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30頁最下面式題)
學生嘗試獨立計算,討論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只要學生說得合理,就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匯報,經歷探索多種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可能會說:我學會了整十、整百數(shù)與一位數(shù)的口算乘法。
我知道可以用表內乘法來解決很多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的能力!
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教學反思
1.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進而引導學生探索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2.這是整個單元內容學習的'起點,要格外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重視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歸納。
3.這節(jié)課的教學對學生來說并不難,是在以前已經學習的乘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可以完全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探索,以合作的方式總結出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方法。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5
《軸對稱圖形》
教學內容:
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新增內容《軸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比賽中凸現(xiàn)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知道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
2、通過判斷、驗證、比較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和理解,并認識對稱軸,根據(jù)特征會找和畫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在判斷、驗證、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思辨和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交流、合作中學生學會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會找并且會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學科素養(yǎng):
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思辨和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會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比賽引入,聚焦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師:今天上課我們先做個游戲,比一比女同學和男同學誰的眼力最好,老師分別給你們看圖形的一部分,你們馬上猜出這個圖形是什么?準備好了么?
(出示多媒體):
女生::蝴蝶。
師:女生,你們都同意么?(出示)
反饋:很好(豎起大拇指)。
出示:
男生1:木棍。男生2:鏟子。男生:……
出示:
反饋(淡淡地宣布):第一局男生輸了。
出示第二輪題:
女生異口同聲:飛機。
隨即媒體出示:
反饋:真厲害。
問:現(xiàn)在輪到男同學了,媒體出示——
男生3:盆子。男生4:帽子。男生:……
媒體出示:
反饋:第二輪男生又輸了,再看最后一輪。
出示:
女生興奮地叫起來:剪刀!
隨即出示并贊揚道:女生的眼力真厲害,男生看你們的了。
出示:
男生5:書。
男生6:乒乓板。
男生:……
出示:并同情地說道:哎!可惜,又錯了。
生:老師,這不公平,女生猜得簡單。
教師回頭一看銀幕:你們猜得也很容易的呀!
生:不是的,女生猜的圖形兩邊一模一樣的。
。ǚ謩e指著不同圖形讓同學們用語言說一下上下還是左右兩邊一模一樣)
評價:你不僅會觀察圖形中的特征,還能用簡潔的語言敘述出來,一句話就讓大家都聽明白了,真厲害!
師:老師畫一條直線(教師在媒體的蝴蝶上畫了一條對稱軸,)你們說的是不是這條直線的兩邊一模一樣。
追問:那么飛機和剪刀的這條直線在哪里?(學生用手比劃)男生猜的圖形有沒有這條直線?
【設計說明:由于比賽內容的不公平,必然導致比賽結果的不公平,從而激發(fā)每個學生在為不公平比賽申訴中發(fā)現(xiàn)圖形的特征,即直線的兩邊完全重合,直接突出知識點】
二、緩和矛盾,揭示概念
問:這樣看來不是我們男同學的眼力差,而是女同學猜的圖形很特殊。那么男同學,如果老師也給你們這樣的圖形,你們能一下子猜出來嗎?
銀幕出示:半個兔子頭
男生:兔子
追問:老師把圖打印了出來,你們剛剛說女生的團都有一條直線,兔子的直線在哪里?(指一指)
追問:你們剛剛又說直線兩邊的圖案是?
操作:那么我想請一個同學用最簡單的方法證明直線兩邊的圖形完全一樣?(停頓,給同學們思考后)不過我提個要求,要求邊驗證邊說出驗證過程。
生:邊操作邊說,把“兔子頭”對折,直線兩邊一模一樣。
(在學生折前:你是不是隨便折,那你怎么折?在學生折的過程中:教師抓住“對折”要沿著一條直線對折、“一模一樣”數(shù)學中叫“完全重合”,引導“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完全重合”。(板書)
師:像這樣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后,直線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什么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并標注拼音zhóu)
全班朗讀課題。
【設計說明:通過比賽,直接抓住圖形的主要特征,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在動手操作驗證中揭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自然流暢。】
三、在判斷、辨析中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現(xiàn)在如果給你一個圖形,你能判斷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嗎?
出示圖1:
生:手勢判斷(是軸對稱圖形),一位學生上臺演示證明(先指一指直線,再折,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敘述概念)
出示圖2:
生:手勢判斷(一小部分學生認為是的)
師:請認為是軸對稱圖形的同學上來驗證給大家看。
反饋:生活中有一些圖形看看是的,很有迷惑性,但實際上卻不是的。
出示圖3:飛機和
生:手勢判斷(是軸對稱圖形),一位學生上臺演示證明,下面的學生一起說:沿
著一條直線對折后,直線兩邊完全重合,所以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說明:在正與反的判斷辨析中進一步明確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完全
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出示圖4:
生:手勢判斷(一部分學生認為是的)
師:這一次請大家在腦中“折一折”驗證一下,驗證后可以改變注意。
一會兒,僅剩下少數(shù)學生堅持說“是的”,教師請其中的一位學生動手驗證,結果發(fā)
現(xiàn)不完全重合。
反饋:最開始的時候很多同學一會兒說是,一會兒說不是,但是后面老師說了句什么話,腦中折一下,很多人改變了主意是怎么回事?
生:老師,如果這雙鞋背靠背,或者頭對頭就是軸對稱圖形了。(準備實物再對折)
師出示圖5:
生:手勢判斷(大部分學生認為不是的)
生1:如果兩條魚嘴對嘴或尾對尾就是了,并上臺演示對折,不完全重合。
生2:我認為是的,這樣折不行,這樣折就行了,生演示
評價:對呀,說的真好,很會動腦筋,思維非常靈活,當發(fā)現(xiàn)這樣折不行,可以換個角度折,只要找到一條直線,沿著這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說明:在判斷完圖3時,部分學生有可能還停留在直線兩邊“一模一樣”,而對對折后完全重合理解還不夠透徹,通過圖4的判斷,讓學生在腦中“折”(發(fā)展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到引導學生動手驗證,在辨析中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圖5由于圖4的負遷移,會產生爭議,組織學生辨析,明確只要找到一條直線,直線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同時又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更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四、認識對稱軸
師:剛剛同學們都說了軸對稱圖形都能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的,直線兩邊完全重合。(教師用手指出并畫對稱軸,如圖像這樣的一條直線我們稱它“對稱軸”)
。ㄉ吓_畫愛心,如果畫的不一樣)
反饋:觀察生1畫的和老師有什么不一樣?
師:一般在數(shù)學上,畫對稱軸用直線,兩邊都要出頭。
追問:還有同學想畫么,老師最后請一位同學上來畫(畫一個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溜冰鞋)
反饋:你看看,同學們有不同意見了。讓你畫對稱軸,只有軸對稱圖形才有,不是軸對稱圖形沒有對稱軸,老師和你開個玩笑的。
全體學生練習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反饋略(書P:54/3)
五、認識幾何圖形中的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到對稱軸。
師:接下去,同桌合作在信封內的幾何圖形中挑出軸對稱圖形。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
生1:圖3、圖4、圖6是軸對稱圖形。
生2:圖2也是軸對稱圖形。
生3:我折過的,圖2不是軸對稱圖形。
師:看樣子,其他圖形沒意見,分歧在圖2。請生3演示證明給大家看為什么它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3:演示證明
生2:這樣折不行的,應該這樣折,生2迫不及待上前演示證明:
師:對呀!只要找到一條直線,沿著這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師:接下去請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看誰找得最多!
反饋:圖2有一條對稱軸。圖4有兩條對稱軸。圖3有4條對稱軸。
討論圓的對稱軸。
生1:圓有四條對稱軸。并用自己的學具指給大家看他所折的折痕。
生2:還有也,這位學生用自己的學具又折出兩條。
生3:有很多很多條,這位學生也用自己的學具演示給大家看。
師:由于學具比較小大家看不清楚,老師請電腦演示給大家看。(多媒體演示)
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條數(shù),數(shù)學上叫無數(shù)條。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數(shù)學中的軸對稱圖形,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軸對稱圖形嗎?
生1:黑板是軸對稱圖形。
生2:窗子是軸對稱圖形。
生3:紅領巾是軸對稱圖形。
生4:大眾出租車的牌子。
生……(教師規(guī)范成平面圖形)
師:老師也找了一些。(媒體出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有臉譜、剪紙……,滲透民族文化教育)
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
師:今天的回家作業(yè)就是利用課上所學的知識,剪一個軸對稱圖形,并向大家介紹你的巧方法。
【設計說明:由于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怎樣讓課堂教學得于在課外有趣的延伸,剪一個軸對稱圖形,既體現(xiàn)了對軸對稱圖形進一步理解和運用,又有動手的樂趣,一舉兩得!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
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意義。
2.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3.初步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出示:421×4=726×7=285×4=561×2=478×4=
要求學生計算出這些算式結果,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2
這是我們在前一節(jié)課學過的內容,但前一節(jié)課只算了買3個微波爐要用多少錢。這里還有這么多的商品呢?你能看圖提出一些數(shù)學問題來大家解決嗎?
下面請同學們翻開書第29頁看著第4題,請你幫助這些小動物判斷一下,它們的計算究竟對不對?如果有錯,錯在什么地方?又該怎樣克服呢?
2.教學練習五第5題
。1)讓學生在書上計算出結果,抽一個學生的作業(yè)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3題。完成后集體訂正。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7題。
四、課堂小結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認識歸一應用題的結構特點,能正確地分析歸一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這類應用題的解答規(guī)律;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歸一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學會有條理有根據(jù)的進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訓練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動腦分析、仔細檢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歸一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會解答此類應用題.
教學難點 線段圖的畫法及檢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激趣引入.
課前,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調查各自所用的學習用品的價錢)
1.教師:我想買些學習用品做獎品,但是不知道哪種好,價錢又合適.正好同學們做了調查,誰愿意介紹一下. 學生介紹,如:這種鋼筆很好用,每支8元. 師問:我要賣6支,需要多少錢?用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一數(shù)量關系? 列式:8×6=48(元)單價×數(shù)量=總價
2.教師:剛才我看到××的鉛筆很好看,他告訴我買這3支鉛筆共花了4元5角,我想買這樣的10支,要花多少錢呢? 此時,學生可能會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對的,請他說說是怎樣算的;如果沒有,教師則問:要想知道10支這樣的鉛筆要花多少錢,就要先求出什么?(單價) 根據(jù)哪一數(shù)量關系求單價?(總價÷數(shù)量=單價)
3.教師導入:生活中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樣的問題.
二、嘗試討論,學習新知.
1.出示例3:學校買3個書架,一共用75元.照這樣計算,買5個要用多少元?
。1)請學生自由出聲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小組討論:嘗試用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并分析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
(3)教師提問:“照這樣計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題目的意思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組匯報,全班重點圍繞“線段圖的畫法”、“照這樣計算”的含義展開討論:
“照這樣計算”即按照3個書架是75元這樣的單價去計算5個書架的價錢.每個書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剛才的思路解題.
a.每個書架多少元? 75÷3=25(元)
b.買5個要用多少元? 25×5=125(元)
教師讓學生獨立列出綜合算式并訂正:75÷3×5 教師提問:這道題怎樣檢驗?請檢驗這道題.
教師指名完整地說說這道題的解題思路.
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把第三個條件改為“6個、9個、12個”,問題不變,仍求要用多少元?怎樣列式?為什么?
2.將第三個條件改為“200元”,問題改為“可以買多少個書架?”成為例4.
出示例4:學校買了3個書架,一共用75元.照這樣計算,20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架? 讓學生獨立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重點討論:線段圖應該怎樣改?這道題要先求什么?
、蹖W生獨立解題
。產.每個書架多少元? 75÷3=25(元)
b.20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架? 200÷25=8(個)
④共同討論:怎樣列綜合算式?為什么要給75+3加上小括號? 200÷(75÷3)
、萁處熖釂枺哼@道題怎樣檢驗?
、抟龑W生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是什么?改為“400元”、“800元”、“1000元”,問題不變,應該怎樣列式?
3.請同學們自己試做下面兩道題.
、僖惠v汽車2小時行70千米.照這樣計算,7小時行多少千米?
②一臺磨面機5小時磨小麥250千克.照這樣計算,磨1750千克小麥,需要幾小時?
訂正:
①a.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70÷2=35(千米)
b.7小時行多少千米? 35×7=245(千米)70÷2×7
、赼.每小時磨小麥多少千克? 250÷5=50(千克)
b.磨1750千克小麥需要幾小時? 1750÷50=35(時)1750÷(250÷5)
請學生分別說說各題的解題思路是什么?
教師提問:比較例3、例4和試做(3),每兩道題之間的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解題思路上有什么相同地方? 使學生明確:從應用題的結構上看,前兩個條件相同(給出了總數(shù)量和份數(shù)),都有“照這樣計算”的語句,第三個條件和問題不同.從解題思路上看,第一步都要求出單位數(shù)量(即每份數(shù)是多少、單價、速度等),教師點題,出示課題:歸一應用題.
三、鞏固練習,發(fā)展思維.
1.獨立分析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綜合算式. ①小林看一本故事書,3天看了24頁.照這樣計算,7天可以看多少頁? ②小林看一本故事書,3天看了24頁.照這樣計算,全書128頁,多少天可以看完?
2.在正確的算式后面畫“√”,并說出為什么.
、傩∶5分鐘走300米,照這樣的速度,他家離學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鐘? A.300÷5×720B.720÷(300÷5) C.720÷5÷300D.720÷300÷5
、谛∶5分鐘走300米,照這樣的速度,他從家到學校要走15分鐘,他家離學校有多少米? A.300×5×15B.300×(15÷5)C.300÷5×15
。3)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下面的應用題.
某食堂4天用大米800千克,照這樣計算,1600千克大米夠吃幾天?
四、課堂小結,質疑問難.
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什么?應用題的結構有什么特點?(先求出一份數(shù)是多少)解題的思路是什么?解題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同學們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yè).
1.三年級同學在校辦工廠勞動,5個同學糊了35個紙盒.照這樣計算,12個同學一共可以糊多少個紙盒?
2.三年級同學在校辦工廠勞動,5個同學糊了35個紙盒.照這樣計算,要糊154個紙盒需要多少個同學?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8
課題:
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第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推理。
2.通過運用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教材第90頁主題圖,談話引入:今天天氣真熱,童童想到冷飲店買些冷飲。請大家觀察價目表,看看這里有哪些品種的冷飲,價錢分別是多少?
學生看圖,教師指名說說每種冷飲的名稱和價錢。
教師整理板書: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磚1.5元,蛋筒2.2元。
提問:通過這些商品的價錢,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2.談話:童童想買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個貴一些,你能幫她比一比嗎?揭題:怎樣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3。
提問:如何比較0.8和0.6的大小?
課件出示:0.8 ○ 0.6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交流、匯報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0.6。 10101010
出示兩個正方形,讓學生在正方形中分別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小結:兩個小數(shù)都是零點幾的,我們可以比較它們的小數(shù)部分,十分位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
2.試一試。
提出問題:比一比雪糕和冰磚的價格,并和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出示:0.8 ○ 1.5
(1)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匯報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數(shù)部分是0,1.5的整數(shù)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寫成分數(shù)是88,
想法三:因為8比15小,所以0.8
(2)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多,這些方法都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我們還可以用數(shù)軸來表示這兩個數(shù)。
(出示數(shù)軸圖)提問:你能在數(shù)軸上標出0.8和1.5的位置嗎?
學生在教材中的數(shù)軸上標出兩個小數(shù)的位置。
學生匯報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結:兩個小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不相同時,可以先比較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
(3)引導:在數(shù)軸上標出0.6,比較0.6、0.8和1.5這三個數(shù)哪個,哪個最小。學生獨立標出位置,并比較大小。
(4)任意選兩種冷飲,比一比價格,再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主要比較以下四種情況:
0.8○2.2 0.6○2.2 1.5○2.2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比較的方法,師生共同講評。
比一比:四種飲品,哪種冷飲最貴,哪種,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結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
提問:我們在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時,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來比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師總結。
(1)采用換算單位法,把較大的`單位換算成小的單位。
(2)數(shù)軸比較法,先把這些數(shù)依次在數(shù)軸上標出,然后比較其大小。
(3)整體比較法,即位數(shù)相同,從位比起,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誰大這個數(shù)就大;位數(shù)不同,先看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整數(shù)部分相同的時候,就比較十分位上的數(shù),十分位上的數(shù)大,這個小數(shù)就大。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兩條彩帶各長多少厘米嗎?(6厘米和9厘米)
再問:用分米作單位,這兩條彩帶分別長多少?
再問:你能比較這兩個小數(shù)嗎?(0.6分米
(2)要求:先寫出小數(shù)再比較大小。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說說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根據(jù)圖中的涂色部分寫出小數(shù),然后比較大小。
指名匯報,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比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先回顧比較小數(shù)大小的方法,再獨立完成,完成后指名匯報。
4.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先在數(shù)軸上標出數(shù),然后按順序把三個數(shù)填入括號內,最后集體交流,說說比較的過程。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9
教學目的:
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學生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位數(shù)時商111間有0的筆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被除數(shù)中間不夠商1怎么辦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32:8 45:5 63:7 4296 54:9 25:5
2.列豎式計算,并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760:4 405^2
3.被除數(shù)末尾或中間有。時怎么辦?
二、新授
1.出示例7:星光小學832名學生分4批去參觀天文館,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抛x題,做什么方法,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
⑵832^4=?自己列豎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請兩個學生板演
、菂R報: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夠商1,怎么辦?為什么要寫0,不寫行不行?還有沒有不同的寫法?
、却蜷_書31頁,看看書上的'兩種寫法,你認為哪種好?為什么?
2.做一?做:615^3 624:6 21892 525:5
⑴同桌任選一題列豎式計算,再同桌交換檢查,說說算法。
⑵請學生板演
⑶集體訂正
3.判斷對錯33頁,第2題
、胚@些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⑵集體訂正
4.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20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數(shù)學題,引起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開發(fā)他們的智
力,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邏輯思考能力。
2)讓他們學會通過思考與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揮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解答例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善于思考。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準備課堂上要講的內容,預測提問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使用的時間。多媒體課件,火柴棒,小獎品。
教學過程:
課前先向學生播放一些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生活例子。講一個小故事,動物中的數(shù)學“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通過小故事起到讓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興趣。)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火柴游戲,層層導入:同學們還想知道知道數(shù)學更多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一起玩一個與數(shù)學有關的趣味游戲好嗎?
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擺法。
1、下圖是用24根火柴桿排成1大1小兩個正方形,只能移動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變成3個正方形,你會嗎?
2、六角星變菱形用18根火柴擺1個六角星(見圖)。請你移動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變成6個面積相等的菱形。你知道應該怎么移動嗎?
3、用12根火柴桿,組成4個連靠在一起的單位正方形,如下圖。游戲要求:
。1)試試看,移動3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2)恢復原狀,再試試看,移動4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答對進行適當?shù)莫剟睿,并進行分析,然后逐漸深入課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結合生活,小組互動。
此環(huán)節(jié)分為四個小部分:
1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2從日常生活出發(fā),模擬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
3最后進行統(tǒng)計,對表現(xiàn)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4、對相關題目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認識數(shù)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shù)的學習興趣。
具體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謎底是:王
2.一減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減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謎底是:三
3.+-×(打一成語)
解析:把支分解開即為“+、-、×”)謎底是:支離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5、成績是多少?(打二個數(shù)學名詞)
解析:學習成績是用得分的數(shù)目計算的。問“多少”,可以換一個說法,改問“幾何?”在中國古代數(shù)學書里,問一種物品有多少個,總是問“物有幾何?”直到現(xiàn)在,有些地區(qū)的方言里,買東西問價錢,還是說“幾何?”所以,問“成績多少”,等于是問“分數(shù),幾何?”謎底是兩個數(shù)學名詞:分數(shù)、幾何.
二、探究拓展題:
現(xiàn)在小明一家過一座橋,過橋時候是黑夜,所以必須有燈。現(xiàn)在小明過橋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媽媽要8秒,小明的爺爺要12秒。每次此橋最多可過兩人,而過橋的速度依過橋最慢者而定,而且燈在點燃后30秒就會熄滅。問小明一家如何過橋?
答案:
第一步:小明與弟弟過橋,小明回來,耗時4秒;
第二步:小明與爸爸過河,弟弟回來,耗時9秒;
第三步:媽媽與爺爺過河,小明回來,耗時13秒;
最后:小明與弟弟過河,耗時4秒,總共耗時30秒,多么驚險!
三、自主創(chuàng)作題:
根據(jù)自己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自主創(chuàng)作一幅與數(shù)學有關的圖畫。(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課堂總結。
。ǹ偨Y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數(shù)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shù)的學習興趣。)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2-16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4-05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5篇12-30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5篇)01-14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5篇03-09
初一上冊數(shù)學教案02-10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1-24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