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无码AV在线,欧美日韩国产色,年轻人手机在线免费视频,伊人成人在线,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亚洲免费二区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4-08-27 05:24:48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三維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時鐘

  學具準備:每人準備一個時鐘、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úシ判履曷摎g晚會的片段)

  師: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師: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 新授

 。ㄒ唬┱J識鐘面上的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 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 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 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取方法進一步類推。

  4、 體驗1秒鐘

 、 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 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

  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 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④ 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 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據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 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 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ǘ┨剿鞣峙c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ㄈ┚毩暎后w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

  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ㄋ模┬〗Y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 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四:1

  補充:

  ①我們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 作業(yè)

  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如練習十四第3題)

  教學后記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應用“乘除法”等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感受列表策略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解決“租車”和“購買紀念品”兩個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讓學生掌握列表等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課題:淘氣他們學習今天要組織同學們去游樂園玩耍,這節(jié)課,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游園吧(板書課題:我們一起去游園)。

  一、租車

  1.出示情境圖

  師: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生1:數學信息是:有48人去游園,需要租車,小車每輛最多乘12人,租金是120元,大車每輛最多乘18人,租金是160元。

  生2:問題是:可以怎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師:把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讀兩遍,獨立思考,再與同伴說一說:可以怎么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生:獨立思考,與同伴交流可以怎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學生匯報思考的過程:可以租3兩大車,坐54人,有6個空位,租金是3×160=480(元);

  2.師:到底有幾種租車方案?我們來整理一下吧。出示列表:把你想到的租車方案,依次序填在表格里。

  小車輛數 大車輛數 可坐人數 租金/元 方案1 方案2 生:獨立完成表格,把各種租車方案都填在表格里,交流展示。

  展示完學生的列表后,師選出學生(有條理思考的)代表方案展示

  小車輛數 大車輛數 可坐人數 租金/元 方案1 4 0 4×12=48 4×120=480 方案2 3 1 3×12+18=54 3×120+160=520 方案3 2 2 2×12+2×18=60 2×120+2×160=560 方案4 1 2 1×12+2×18=48 1×120+2×160=440 方案5 0 3 3×18=54 3×160=480 3.怎樣租車最省錢?

 。1)觀察上面幾個方案,如何做最到省錢?你們有什么發(fā)現?

  生:最省錢的是方案4:租1輛小車和2輛大車440元。

  師:為何方案1和4都是坐48人,相同的人數,為何租金不同?

 。2)淘氣說:如果我們是40人,怎樣租車最省錢?你們能幫幫淘氣嗎?學生用列表的方法試著解決問題,匯報:租2輛小車,1輛大車省錢。

  小結:租車最省錢的策略是:車上的座位盡可能坐滿,如果坐不滿,空座位必須盡可能少,盡可能用大車。

  師:解決了租車的`問題,同學們開心的乘車去游樂園里玩耍了。在游園的時候,同學們又遇到了數學問題,請我們幫忙解決呢。

  二、購買紀念品

  1.師出示情境圖:觀察情境圖,你知道了什么?

  生:觀察,匯報:小包裝里有3個玩偶,每盒5元,大包裝里有4個玩偶,每盒6元。買30個玩偶,可以怎么樣買?

  師:大小包裝各需要幾盒?獨立思考問題“可以怎樣買?”

  請你寫出3種購買方案,哪種最省錢?

  問:怎樣寫出你的方案呢?(生:用列表)

  2.學生在題單上完成表格2,交流展示

  小包裝 大包裝玩 偶數量 金額 方案1 2 6 2×3+6×4=30 2×5+6×6=46 方案2 6 3 6×3+3×4=30 6×5+3×6=48 方案3 10 0 10×3=30 10×5=50 比較:哪種方案省錢?討論:省錢的方案有什么規(guī)律?(盡量購買大包裝盒的省錢,因為大包裝盒里每個玩偶的單價少)

  生:觀察表格,思考,交流,匯報。

  3.師:利用列表還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生:自由回答

  三、鞏固應用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用列表的方法解決了租車和購買紀念品時遇到的數學問題,F在你能用學到的知識,幫助笑笑和淘氣解決他們在游園時遇到的問題嗎?

  1.笑笑的問題是:買50個玩偶,怎樣買最省錢?

  2.淘氣的問題是:如果大車可8人,小車可坐5人,我們28人乘車,怎樣安排車輛空座最少?

  學生獨立思考,用列表的方法,解決這兩個問題。

  師巡視,個別指導。

  學生展示,匯報。

  四、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游園的活動中,學到了什么數學知識?

  學生回顧,思考,自由發(fā)言。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一、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梳理所學內容,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

  2.提高計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及數學應用意識。

  3.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體會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認真計算、自覺驗算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通過整理和復習,梳理所學內容,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

  三、教學難點:

  進一步學習計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歸納整理

  1.同學們,我們剛學過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行這一部分內容的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整理和復習)

  2.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你能把這些內容進行整理嗎?

  3.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4.針對小組匯報的各部分內容進行板書,同時對學生的匯報予以肯定和鼓勵。

  5. 同學們整理的非常全面。那么筆算減法要注意一些什么呢?怎么樣進行驗算?怎么樣估算?接下來,我們就先對筆算加、減法進行整理和復習。

 。ǘ⿵土曁岣

  1.梳理算法。

  (1)誰能分別編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xù)進位加、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xù)進位、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xù)退位的題呢?(老師板書)

 。2)獨立完成黑板上這些題。

 。3)訂正。

  在計算筆算加法時我們應該怎么做,應該注意些什么?

  在計算筆算減法時我們應該怎么做,應該注意些什么?

  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4)要想知道我們算的對不對,我們可以怎么辦呢?

 。5)誰來說說加、減法有哪些驗算方法?

 。6)把剛才的題進行驗算,全班集體訂正。

  2. 反饋測試。

 。1)練習十第1題。

  ①獨立完成

 、谌翁2道題進行驗算,寫在旁邊。

 、郏ǔ鍪菊n件)全班訂正、反饋。表揚鼓勵。

 。2)小老師。

 、俦纫槐饶膫老師當得好?看誰不但可以挑錯,還能給同學們講清楚。

  ②集體訂正

 。ㄈ┩卣箲

  其實計算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學好計算還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好多問題呢!

 。1)練習十第2題。

  ①(出示課件)

 、趶膱D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勰隳芴岢鍪裁锤嘘P系的數學問題?

 、苓叧鍪締栴}邊訂正答案:

  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雞? 337+118=455(只)

  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雞? 455+337=792(只)

  還剩下多少個雞蛋? 900-792=108(只)

 。2)整理圖書

  ①(出示課件)

 、趶膱D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③同桌合作完成這道題。

  合作要求:A. 給同桌提一個問題。

  B. 每人根據同桌提出的問題,先估計一下得數大約是多少。

  C. 根據這個問題列式計算。

  D. 提問題的同學進行驗算,檢查其計算的對錯。

 、苋嘟涣。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果現實情境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過程,學會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

  2.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會看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在與同伴合作統計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產生學習統計的興趣。

  4.通過換牙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命、自我愛護的積極情感,并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教學重點:

  1.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2.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教具、學具準備:

  笑臉,課件等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這節(jié)課你們打算怎么表現呢?(上課專心聽講,帶著小耳朵來;帶著小眼睛看老師;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帶著小嘴巴來。)

  老師帶你們玩?zhèn)游戲,非常簡單的數學小游戲。不過可要聽仔細,認真想,否則可要出錯的哦。往這邊看,搶答,(手指表示1)這是幾?(手指表示2)這是幾?(手指表示3)1加1等于幾? 老師剛才問了幾個問題?請一學生回答:你最后回答幾?

  再玩一遍。(手指表示1)這是幾?(手指表示2)這是幾?(手指表示3)1加1等于幾?老師最后問的一個問題是什么?1+1=?就是嘛,所以認真聽講很重要。如果你聽得不仔細,再聰明也答不上來。

  一、 導入新課

  1.通過課件在大屏幕上逐一出示幾張小孩子開心笑的照片,猜猜他的歲數

  大約是多少歲,并說說猜測的理由。

  師: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藥孜恍屡笥眩ㄕn件出示4位小朋友和他們名字丁丁,亮亮,歡歡和靈靈),你來猜猜看,他們今年幾歲呀?你怎么知道的?從哪兒看出來是*歲?(從牙齒上看出來**今年**歲了。)

  2.介紹乳牙、恒牙的有關知識

  師:確實有的時候從牙齒上也看出一個人的年齡。你知道嗎?咱們一生中要長出兩副牙齒,從一出生就長出的牙齒叫乳牙,可是這個牙跟我們的時間可不長,從6歲開始呢小朋友的乳牙就一顆一顆地掉了,到12歲的時候會全部掉光,那個時候就能長出一副新的牙齒,叫做恒牙。所以剛才同學們猜他們的年齡是6~12歲之間都是有道理的。(播放課件聲音:我7歲了,我換牙了)

  同學們,請你們看看同桌的乳牙和恒牙,并大聲地告訴其他同學,你幾歲了,你換牙了嗎?(板書:我換牙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了解同學們的換牙情況,并進行簡單的分類

 。1)介紹換牙期間對牙齒保護的重要性,由此引出想了解同學們的換牙情況。

  師:恒牙大約在14歲之前會全部長齊,所以換牙期間對牙齒的保護尤為重要。這是在換牙過程中因為不注意而長出來的牙齒。(課件出示蛀牙圖片)為了研制出一種高效的兒童牙膏,科學家們必須了解小朋友們的換牙情況!今天,老師就是帶著這樣的任務來的!誰愿意告訴老師你換了幾顆牙?

 。2)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換了幾顆牙,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依次貼上0顆,1顆,2顆,3顆,4顆,5顆……

  --萬一有一種學生沒有說,可以在讓學生帖笑臉時教師自然引出,幾顆牙的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

  2.引導學生思考統計的方法。

 。1)我看了同學們黑板上的這些情況呀,我想知道換1顆牙的有幾人,換2顆牙的有幾人?你想知道什么呀?這可把我們難住了,怎樣才能知道換每種人的有多少人呢?

 。2)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內進行交流。

  咱們在小組內商量商量,用什么辦法能知道換1顆牙的有幾人,換2顆牙的有幾人?等等等等。一個人在說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該怎么樣?看看他說的方法你會不會,咱們呆會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調查辦法最多?快說說,怎么調查每種情況有幾人?小組一起說一說,

  (3)全班集體交流

  你們想到了什么辦法?

  生可能會說:把幾顆牙的圍在一起。 師板書:分一分

  在幾顆牙的上面打個☆。 師板書:記一記

  老師說沒有換牙的同學請舉手,然后同學們就舉手。 師板書:數一數

  剛才有的小朋友沒有辦法,咱們小組內一交流,大家就想到辦法了,本來一個人只有一個辦法,你一個我一個,一交流就這么多辦法了,你說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法好不好呀?你以后碰到什么困難,就幾個人一起討論討論。

  2.選擇合理方法,統計全班同學的換牙情況。

 。1)師:剛才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分一分,記一記,數一數。那么哪一種方法能又快又準地表示出每種情況的人數呢?

  生可能會說:用分一分的方法。

  生可能會說:用記一記的方法。

  生可能會說:用數一數的方法。

  (2)引導學生一起把自己的換牙情況在黑板上表示出來,換了幾顆牙就把自己的

  笑臉貼到相應的位置上去。

  有學生提到記一記的方法,師:那接下來老師就采納她的意見,把小笑臉拿

  出來。問一學生,你換了幾顆牙?并請他把笑臉貼到相應的位置上去。輕人上去示范。其余排著隊伍上去貼一貼,比一比看誰的小笑臉排得最好

  4.認識統計圖、統計表

 。1)整理統計情況

  師:經過這么一整理,小朋友的換牙人數就清楚地知道了,剛才這個過程在數學上就叫做“統計”(板書統計)。讀題。

 。2)認識統計圖

  剛才咱們就統計了咱們班小朋友的換牙情況,把你們的換牙情況用著這樣的圖表示出來,這樣的圖叫做統計圖。(板書:統計圖),問:叫什么圖來著?

  剛才老師想知道換1顆牙的有幾人?換2顆牙的有幾人?現在你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你還能知道什么?換*顆牙的有*人。

  這次不準數了,只能看一眼,你能告訴老師換哪種牙的人最多嗎?沒有數怎么知道?(因為他最高)用這種方法看看換幾顆牙的人最少?

  小結:這個統計圖的作用還真不少,能一眼看出誰最多?誰最少?

 。3)認識統計表

  師:這個統計圖的作用還真不少,能一眼看出誰最多?誰最少?現在我們要把我們統計的結果告訴研制牙膏的科學家們,該怎么告訴他們呢?讓老師把黑板搬過去嗎?那怎么辦呀?

  生可能說:1。打電話。

  2.自己記住,回家告訴爸爸媽媽

  師:記一記,很好的方法,那我應該怎么記呀?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引出統計表

  你們就這個意思,讓我這么記下來,我想補充一點,在這畫一條紅線,你看現在這張表格是不是清楚多了?(完成統計表)

  把統計的情況畫成圖叫統計圖,那寫在表格里叫什么呀?(板書統計表)

  引導學生看統計表

  你看著統計表,能告訴老師換*顆牙的`有幾人?你還知道什么?

  5.教師小結

  這就是統計表的最大好處,不用去數,一眼就能看清楚各種情況的人數,有了這張統計表,科學家們就能夠根據你們的換牙情況發(fā)明出適合你們的牙膏了。我們知道第二次換的牙齒叫恒牙,你說要是這個恒牙壞了,還能再長出來嗎?所以保護牙齒相當重要。那保護牙齒要注意什么呢?咱們聽聽科學家怎么說的(課件播放):保護牙齒要做到經常刷牙,要保持口腔清潔,不要用舌頭舔新長出來的牙齒,不要咬鉛筆頭,咬嘴唇,啃指甲,更重要的是不要偏食,保持營養(yǎng)的均衡。

  看,本來我們班的換牙情況很亂,很糊涂,讓同學們這么一統計,就看得清清除楚,明明百百!你們說,統計的作用大不大呀?咱們可以用統計的了解咱們班的換牙情況,其實生活中的很多情況也可以用到統計,想了解小朋友喜歡哪個動畫片,可以統計,還有什么情況可以統計?

  三、課間操

  咱們一起學習到現在呀,我發(fā)現同學們學得很認真,那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非常簡單的數學小游戲。不過可要聽仔細,認真想,否則可要出錯的哦。往這邊看,搶答,(手指表示1)這是幾?(手指表示2)這是幾?(手指表示2)1加2等于幾?看來認真聽講真的很重要。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操場上參加各種活動的人數統計表

  師:課間休息了,瞧,操場上多熱鬧呀!請同學們來統計一下參加各種活動的人數,把他們填到統計表中。

  2.再次經歷統計的過程:統計各小組本節(jié)課的表現。

  師:看來,同學們這節(jié)課學到了不少知識!一些同學因為表現優(yōu)秀得到了笑臉呢!睡得到了笑臉請舉手!

  師:現在老師想了解哪個小組得到的笑臉最多,表現得最好,想給他們小組頒發(fā)最佳表現獎。有什么辦法?(統計)

  師在黑板上寫上1、2、3、4,要求學生將得到的笑臉貼在黑板上。然后給表現最幫的小組頒獎。

  想不想讓你們的班主任老師了解一下你們每一小組在這節(jié)課上的表現呢?(填寫統計表)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1

  3.課堂小結

  師:恭喜同學們,你們已經用你們的表現告訴了老師們你們這節(jié)課的收獲!老師覺得,你們每一個人在這節(jié)課的表現都是最棒的!希望這節(jié)課學到的統計知識能給你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和精彩!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鐘面的過程中認識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教學活動,逐步建立1秒、1分的時間觀念。

  3、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建立1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

  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

  時鐘、籃球、秒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孩子們,老師帶來一位好朋友,請你聽一聽,猜猜它是誰?那它在生活中可以做什么?

  2、師:看時鐘老爺爺歡迎我們來了!仔細觀察你認識鐘面上的什么?

  同學們喜歡過年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重溫過年時新年倒數鐘聲敲響的那一刻。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4、觀看秒在生活中的應用的視頻

  二、合作探究,發(fā)現新知

 。ㄒ唬┱J識秒針和1秒

  1、認識秒針(課件播放鐘表“嘀嗒嘀嗒”的聲音,出示鐘面)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作單位。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2、認識1秒

  思考:在一秒鐘的時間里你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3、小游戲:拍拍手

  4、認真觀察秒針是怎么走的,走了幾秒。

  5、知識應用

 。ǘ┱J識1分=60秒

  1、探究1秒鐘與1分鐘的關系

  讓學生觀察鐘面,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么變化?思考:當分針走1小格時,秒針走多少?

  驗證:同學們的結論是否正確?

  2、玩游戲

  寫數字、口算練習、拍籃球等。

  三、鞏固練習

  1、知識根據地

  2、數學高速路

  3、一分高下

  4、小法官

  5、火眼金睛

  四、自主評價,總結全課

  1、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

  2、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打算今后怎樣珍惜時間呢?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珍惜一分一秒,做時間的主人。ㄕ故緯r間的名言)

  五、拓展延伸,深化升華!蕾p時間名言。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贏得了時間就是贏得了一切。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六、作業(yè)

  1、第4頁“做一做”第1題。2、第6頁練習一第1、3題。3、第8頁練習一第10題。

  七、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秒針走1小格———1秒

  走1大格———5秒

  1分=60秒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能夠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法,討論交流法,講練法

  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

  課前作業(yè)預設與處理: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與大伙分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用兩位數加、減整十或一位數。課前三分鐘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口算方法。

 。1)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

  學生匯報。(一至五年級參加“世博會”的各班人數)

 。2)出示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3)提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求一共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級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計算,列式:35+34。

 。4)這個算是如何計算?互相交流算法。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通過觀察我們知道35+34中的'兩個加數沒有一個是整十數或一位數,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習過的加法然后進行計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計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加數拆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師: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1:還可以拆分另一個加數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時把這兩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然后進行計算也很簡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口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列式計算:39+44

 。3)學生嘗試計算39+44,并說說算法。

  經學生自由討論,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較算式,發(fā)現規(guī)律。

  師:對比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個位數相加不進位,后者個位數相加進位。

  三、鞏固練習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節(jié)小明用壓歲錢買一個玩具汽車39元,買一個天線寶寶75元,問他一共用去多少錢?

  組織學生分組練習,并在小組內互檢。

  四、課堂小結

  1.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它們的計算方法,我們要利用這個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你還有哪些疑問的地方?

  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二第1、2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周長是多少》。這是一次實踐活動。教材設計了用線圍一圍、用小棒擺一擺、用小正方形計算相應的周長、以及量一量、估一估等豐富的活動,旨在通過活動,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長的含義和計算方法的認識,同時在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學生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已經掌握了周長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教學,本節(jié)課的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相互交流,可以進一步明確周長的含義,并有創(chuàng)意地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口頭表達能力,并使學生熟練靈活地掌握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增強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周長的能力。

  2、在實踐活動中坦步提高動手操作水平,發(fā)展數學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增強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周長的能力。

  教學難點:

  在實踐活動中坦步提高動手操作水平,發(fā)展數學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荻Y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只要今天能獲得三顆星的小朋友就可以看到老師獎勵的禮物了。

  你們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信封。請你打開,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學具?你能告訴老師嗎?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用這些學具來研究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板書課題:周長是多少

  二、操作實踐,解決問題。

  (一)圍一圍。(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插圖)

  1、師:看,圖中的小朋友們正在圍著自己喜歡的圖形呢!

 。ㄨ匙、松樹、五角星、三角形)

  2、師:你能用一根絲線圍出你喜歡的圖形嗎?請大家拿出信封里的線圍一圍。

  要求

 。1)要把老師給你的線都用完。

 。2)把你圍好的圖形形狀填在作業(yè)紙第一張表格里。

 。3)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3、師:說一說,你圍的是什么圖形。

  展示學生的作品。同學們用線圍成的圖形真好看。

  4、師:用手指一指你圍成的圖形的周長好嗎?

  想一想,圍成的圖形周長是多少?怎樣量最方便?

 。ò丫拉直,用尺量一量)

  學生圍圖形、量周長、填表格,在小組內交流。

  5、評價:完成老師要求的小朋友可以在評價表里貼好第一顆星。

  設計說明讓每個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用線圍出美麗的圖形。進一步明確周長的含義,并有創(chuàng)意地解決實際問題。

  (二)擺一擺。(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插圖)

  1、師: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師:請你拿出信封里的小棒。

  量一量:4根短的長度是多少厘米?4根長的長度是多少厘米?

  3、師:你打算用幾根小棒,怎樣擺成正方形或長方形呢?

  先想一想,想好了再擺一擺。

  把你圍好的結果填在作業(yè)紙第二張表格里。

  交流:我擺的是長方形,它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周長是( )厘米。

  我擺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 )厘米,周長是( )厘米。

  4、互相評價:同桌兩人交流、評價。為成功的小朋友在評價表里畫上第二顆星。

  設計說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操作學具,獨立地擺出自己想象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口頭表達能力。

 。ㄈ┕酪还。

  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我們一起用紙頭來玩游戲吧。

  老師幫我們每人準備了一張小紙片(長:10厘米,寬:6厘米),你能從這張紙上看出有哪些數學問題,并提問出來讓其他同學來回答嗎?

  生:這是什么圖形的紙?回答:長方形的。

  生: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回答:有4條邊、對邊相等;有4個角,都是直角。

 。ㄉu價同學回答的問題)

  生:它的周長是多少?回答:長大約~厘米,寬大約~厘米,周長大約是30厘米。

  師:要確切知道這張紙的周長,怎么辦?(量一量)

  請大家測量一下這個長方形,并匯報你是怎么量的,看看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學生動手測量長方形的周長)

  學生匯報結果及方法。

 。1)102+62=32

 。2)10+6=16 162=32

  設計說明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自己提出問題,請同學回答,評價同學的回答。給他們留出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在提問、猜測、評價、驗證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ㄋ模┘粢患。

  師:如果老師讓你在這張長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你知道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ㄟ呴L是6厘米。邊長就是原來長方形的寬。)

  師:對,在長方形里剪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長方形的寬其實就是這個最大正方形的邊長。(板書:寬是正方形的邊長)

  師:下面請大家動手折一折,把這個正方形剪下來,注意不要剪歪了。

  學生動手剪正方形。

  師:你會計算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嗎?(64=24厘米)

  師:你能再把這個正方形剪成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嗎?

  學生動手剪。

  師:現在,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方法一:46=24(厘米) 242=12(厘米) 12+6=18(厘米)

  方法二:62=3(厘米) 3+6=9(厘米) 92=18(厘米)

  方法三:移一移,63=18(厘米)

  小結:大家剛才想出了幾種方法,這說明解決問題的途徑很多,只要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就會有新的發(fā)現。

  設計說明增加的剪一剪的內容,充分讓學生在折、剪中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和區(qū)別,掌握它們的特征,熟練周長的計算。讓學生體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ㄎ澹┢匆黄。(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插圖)

  1、看一看,你們的桌子上還有什么學具我們沒用呢?

  師:讀要求:用12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拿出12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

  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樣拼,小組合作,小組長記錄填表格。

  2、小組交流。(課件出示)

  一排擺幾個?擺幾排?長是多少?寬是多少?周長是多少?

  3、師:請你觀察一下這些數據,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4、師:都是由十二個小正方形組成的,周長怎么會不一樣呢?

  5、師:在我們拼出的3種長方形里,它們的周長哪個最長,哪個最短?

  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排出的圖形越長,它的周長越長,排出的圖形越方,它的周長越短。)

  設計說明:小組合作拼一拼,培養(yǎng)學生協作解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拼圖形和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在觀察、比較、找規(guī)律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能力。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內容: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認識圖形》中的第一課時《認識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直觀認識平面圖形的角,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直觀操作活動,了解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地認識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索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活動角。學生準備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學過了很多的平面圖形,你還記得嗎?知道的請大聲說出他們的名字。(教師出示課件,逐個出示圖形) 全體學生齊說: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師:在這些圖形中有一個圖形和其它四個不一樣,它是誰呢?

  生1:圓。

  師:說說你的理由,為什么?

  生1:圓沒有角。

  師:你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課題:認識角)

  二、探索新知

 。ㄒ唬┱医侵庇^感知角。

  師:你身邊的哪些物體上面有角呢?誰愿意來說一說。

  生:數學書上有角。

  生:黑板上有角。

  生: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師:請你用手指一指。(教師注意動作的引導和示范。)

  師:老師這也有幾個物體,請你仔細觀察一下,它們上面有角嗎?

  師:(出示課件:剪刀)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發(fā)現了角?給老師指一指。 (教師注意動作的引導和示范。)

  師:(出示課件:鐘面)鐘面上的角藏在哪兒?

  生:時針和分針組成了一個角。

  師:(出示課件:紅領巾)紅領巾的角呢?

  師:哦,原來角就是這個樣子的。

 。ǘ┱J識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出示課件:從屏幕中的剪刀、三角板、鬧鐘等實物圖中抽象出各種角,電腦閃爍出)。

  2、觀察角,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生:角有一個尖尖的地方,還有2條直直的線。

  師:這些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邊 { 板書:頂點 邊(直直的線) } (尖)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1教學目標

  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通過找一找、說一說、畫一畫等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通過觀察測量、動手操作,使學生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數學知識用于生活中。

  2學情分析

  在一、二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學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本節(jié)課將和老師共同參與一系列活動,認識四邊形并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一定基礎的學習技能,形成合作意識,并具有一定的觀察問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思維活躍,應充分給他們動手和表達的空間和時間。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直觀感知認識四邊形的基礎之上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驗證。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情景互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播放生活中各種不同的物體(表面是四邊形)

  活動2【講授】學習四邊形的特征

  1、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平面圖形和部分立體圖形。

  2、激勵學生判斷哪些是四邊形?并做好相應標注。

  3、師質疑:為什么其他圖形不是四邊形呢?

  4、在理解四邊形特點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說出生活中的四邊形。

  5、鼓勵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四邊形。

  活動3【活動】探究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

  1、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正方形,猜測她們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

  2、師質疑:你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呢?

  3、給與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尋找驗證的方法。

  4、課件展示探究活動的要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

  5、板書匯報結果:

  長方形 正方形

  對邊相等 四邊相等

  都是直角 都是直角

  6、師: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長方形一組對邊長,一組對邊短。

  順勢引導把長的.邊叫長,短的邊叫寬。而正方形各邊沒有長短之分,所以將每條邊叫邊長。(從而認識兩種圖形各部分名稱)

  7、通過對比,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他們各部分的名稱。

  活動4【練習】拓展應用

  1、師:通過剛才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你們不僅驗證了自己的猜想,還認識了這兩種圖形各部分的名稱。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在方格紙上畫出兩種圖形,并標出各部分名稱。

  2、師拿出一張長方形紙片,(近似正方形的長方形)讓學生判斷:這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如果是長方形,我們怎么把它變成一個正方形?

  師:能否利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驗證一下?

  活動5【講授】總結、延伸: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師:在生活中,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再難的數學問題都能找到答案,因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個有心人,去探索出更多的數學秘密。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說一說、估一估一系列活動中,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分數。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分數。

  難點:理解分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ㄒ唬┣榫痴勗挘瑢胄抡n。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什么節(jié)日嗎?(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有什么習俗呢?(賞月、吃月餅)(課件)同學們愛吃月餅嗎?(愛)

  師:這里有4塊月餅,怎樣分給兩個小朋友才公平呢?(課件)

  生:一人分2塊,這樣才公平。

  師:數學上把“公平、一樣多”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如果有兩塊月餅,又該怎么分呢?(課件)

  生:每人分一塊。

  師:現在月餅只有一塊(課件),還能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嗎?

  生:能。(師板書: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師: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塊);半塊用哪個數表示呢?用我們學過的數能不能表示出來呢?(不能,學生猜測1/2)師:對!就是 1/2,(課件出示1/2),誰知道1/2是個什么數?

  生:分數

  師:對!今天我們就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朋友——分數。(板書: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經歷由整數到分數的過程,著眼一個“探”字,抓住新舊知識間的連接點,知道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1、認識1/2

  師:誰能結合剛才分月餅的過程說一說1/2表示什么意思?

 。ㄒ龑W生說出: 表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書: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指名學生再次說說1/2的意思

  師:(師指另一份月餅)那這一份呢?(讓學生明白另一份也是這個月餅的1/2) 師:現在同桌相互說說1/2的意思。

  師:1/2怎么寫呢?(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寫:先寫一短橫—,表示平均分;再寫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兩份;最后寫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師:1/2怎么讀呢?(生讀一遍,再書空寫一遍。)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初步感知分數“1/2”的含義,學會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2、理解1/2

  (1)體會分數的實際意義

  師:大家想想,半塊月餅可以是 1/2,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是這樣分的?

  生:一個蘋果、一個蛋糕……(用生活實例完整地說一說1/2所表示的具體含義)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2)、動手折一折

  師:其實,我們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上也都藏著 1/2,想不想把它找出來?

  請看要求(課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 1/2涂上顏色)

  生:動手操作,動口說含義。

  師:(巡視指導),做完的同學同桌互相小聲說說,你是怎樣得到這張紙的 1/2 的?(學生把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生1:我把這張正方形紙片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這張長方形紙片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 1/2。

  生3:我把這張圓形紙片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師:追問,這些圖形各不相同,為什么都可以表示出1/2?

  生:都是把這些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

  師:對!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1/2 。

  【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發(fā)展自己,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進一步認識 1/2,豐富1/2的表象。著眼一個“動”字。通過有意識的追問,使學生感受到: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斷1/2,引出1/4

  師:老師也折了幾種圖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們的1/2呢?請大家用手勢判斷“對”或“錯”,看誰反應快!(課件出示:) 生1:第一一個對,因為它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 1/2。

  生2:第二個錯,因為它不是平均分。

  生3:第三個不是1/2,應該是1/4。

  【設計意圖:通過判斷練習,進一步明白1/2的含義,同時巧妙的引出了】

  4、 探索 1/4

  (1)、認識1/4

  師:誰來說說1/4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一個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 1/4。

  師:誰會寫 1/4?

  生:一生上臺板演,全班書空。

 。2)、探索1/4

  小組活動:折出一張正方形紙的1/4并涂一涂。

  師:小組先討論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動手,比一比哪一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組合作,小組交流,小組自愿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說說1/4表示什么意思?

  師:追問:這些圖形都相同,折法不同,為什么每份都能用1/4來表示?

  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1/4。

  師:很正確!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1/4。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理解 1/2的基礎上,自然的掌握1/4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明白:相同的圖形,雖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用表示 1/4,進一步明確分數的含義。】

 。ㄈ、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來!睜大雙眼到生活中看一看。

  1、看:下面的畫面讓你聯想到幾分之一?(課件)

  2、播放:多美滋1+1奶粉廣告。

  東東把一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來了八人,剛解決這個問題,又來了第九個人。

  看廣告讓你能聯想到幾分之一?

  生:能想到1/4。

  從哪個畫面中聯想到1/8?

  生:第一幅畫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從哪個面畫中聯想到的1/8?

  生:第三、四畫面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這里的1/2是整個蛋糕的1/2嗎?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

  如果開始就有9個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這塊蛋糕的?

  (四)回歸生活、全課總結。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分數,只要同學們善于觀察就能發(fā)現它們。下面就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內容吧!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具準備:投影儀、學具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小朋友們,上個周末我和聰聰、明明一起去了一個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嗎?

 。ǔ霈F游樂場情景: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

  游樂園里各種游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他們不同的運動變化分分類嗎?(學生說分類方法)在游樂園里,像(點擊出現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定格畫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車、小火車的直行、速滑這些物體都是沿著直線移動這樣的現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而(點擊出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現定格畫面)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這些物體都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移動這樣的現象,我們把他叫做旋轉(板書:旋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移和旋轉”。(齊讀課題)

  二、 新課: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轉都是物體或圖形的位置變化。平移就是物體沿直線移動。明明想問問你們:(出現明明及聲音。“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平移現象?”)先說給你同組的小朋友聽聽!再請學生回答。

  說得真棒,瞧,我們學校的觀光電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著(一條直線移動)就是(平移)!爸灰俏矬w或圖形沿著直線移動,就是平移!

  你們想親身體驗一下平移嗎?(想)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堊。我們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體做做平移運動嗎?(生說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現象表現在紙上,我們又該怎么做呢?聽!聰聰在邀請我們呢。斅敚骸靶∨笥眩靵硪埔瓶!”)

  2、移移看

 。1)圖上有一所小房子,現在我們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該怎么移嗎?(生說)好,讓我們一起來移移看。ㄖ行》孔诱w移動。)再問,小房子是向哪個方向移動的?(向上平移)移動了多遠?(5格)(2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圖形的每一條邊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現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該怎么平移呢?(自己說說看)

 。ㄉ盒》孔酉蛴移揭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條邊都要向下平移7格。)

  說得真棒,瞧。ǔ鍪疽苿樱┬》孔酉蛴移揭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條邊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 )平移了( )格。

  平移時,我們先確定物體平移的方向,再通過某一條邊確定平移的距離。

 。3)小房子又平移了兩次(出示定格畫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嗎?翻開書41頁,填在書上。

  兩生匯報,問怎么想的。(展示臺)

  我們再來看看,(出示)小房子……一樣的舉手!

  3、生活中的旋轉

  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不僅認識了平移的現象還學會了平移的方法。剛才我們還見到了另一種現象,是什么呀?(旋轉)

  旋轉就是物體繞著某一個點或軸運動(明明還想問問你們:“你見過哪些旋轉現象?”)(先說給同桌聽聽,然后匯報。)

  像鐘面的指針,指南針它們都繞著一個點移動,這些都是旋轉現象。

  小朋友們的思維真開闊,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旋轉的現象吧!起立,一起來左轉2圈,右轉2圈。旋轉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圍的物體體驗一下旋轉嗎?(師在生中看說。)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輕松輕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吧!

 。ㄐ蕾p)

  三、 小結:

  你能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轉嗎?

  四、練習、活動

  1、 區(qū)別平移、旋轉。

  你能區(qū)分平移和旋轉了嗎P43、3

  2、老師想送給你們一條小船。請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顏色。P43、1

  3、活動

  今天我們學習了──平移和旋轉,下面就用我們的學具來拉一拉,轉一轉,去感受平移和旋轉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吧!

 。▽W生活動,然后請上臺展示。)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生經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角的認識過程。知道角各部分名稱,了解角有大小,會比較角的大小。

  2、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的程度與角的大小有關。

  2、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教學準備:

  小棒、剪刀、三角尺、多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感受生活中的角 請同學們看幾組都蘊含著角的截圖。(課件) 師:在這幅圖的桌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認識的圖形? (生回答) 在我們看到的這些圖形里面還藏著一位朋友,其實剛才已經有小朋友提到了,老師知道她已經知道了,那到底是什么呢?(課件從具體圖案中抽象出四個角)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認識角)。

  2、師:看到了這么多角,想不想自己也動手摸一摸?(舉起大三角板)來,你們有嗎?取出來!邊摸變提問:這有角嗎?(生:有)師:用我們的小手心(動作)你有什么感覺?(生回答)師動作,那咱們再順著這個點往這摸,再順著這個點往這摸。(讓學生回答)還有嗎?你再來說說?咱們剛剛摸到的這個其實就是怎么認識的這個就是(角)。 3、咱們動口,老師動手,把角給畫出來。 先畫一個點,再順著這個點(畫一條線)看清楚了,這條線是怎么樣的?再順著這個點畫一條線。這兩條線是什么樣的?再看這個點呢?這個圖形就是什么了?

  二、教學角的特征、各部分的名稱

  1、剛剛聽到這個同學好聽的名字,數學家爺爺也給角的各部分起了很好聽的`名字。剛剛這個尖尖的點叫做角的(頂點)。咱們說的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

  角的兩條(邊)認識角了嗎?

  2、行,那么咱們現在就在教師里找一找,哪兒有角? (讓學生邊說邊比劃)

  3、讓我們閉著眼睛想想角好嗎?角的頂點是怎樣的?(一起說)邊呢?幾個頂點?幾條邊?清楚了嗎?那咱們跟著電腦書空一遍。(先畫一個點,直直的一條邊,再從這個點,畫一條直直的邊,行了嗎?)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千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

  千米的認識

  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公里)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正確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直接性”和“可視性”的體悟或者從感受經驗比較抽離,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二年級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會在走路上學、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驗中接觸到千米(公里),這就使得本節(jié)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考慮到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實際長度概念時選用學生熟悉周圍環(huán)境,這樣既能有效化解難點,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相應的換算。

  2、通過實踐活動,親身體驗“1千米究竟是多長”,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3、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認識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教學難點:

  通過體驗,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教學關鍵:

  通過親身體驗充分感知1千米究竟有多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我們之前已經學過了關于長度的單位,說一說,你學過哪些長度單位?你能不能把它們從大到小排列一下?

  板書:米(m) 厘米(cm) 毫米(mm)

  請說一說它們之間的進率。

  板書: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下面的括號中填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課桌的長度約是100( ) 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492( )

  學校運動會比賽跑200( ) 一枚一元硬幣的厚度約是2( )

 。ㄕf明:既復習了舊知,又為探索新知做好鋪墊,同時使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系統性。)

  3、師:國慶節(jié),老師從上海出發(fā)到南京,指示牌顯示距離南京還有268(?),后面應該是哪個長度單位呢?

  4、揭示課題:用米、厘米都太短了。上海到南京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

  板書:千米的認識

 。ㄕf明:從現實生活出發(fā)讓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使學生感受到認識千米的必要性。)

  二、探究

 。ㄒ唬⿲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千米”,如:

  1、出示圖片。

  圖1:路標。

  圖2:限速。

  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過“千米”?(讓生答)

  小結:表示鐵路、公路等比較長的距離時,通常用千米做單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書:(公里)km

 。ǘ┬抡n展開:

  1、初步建立“千米”觀念:

  師:各位同學,請大家看運動場的跑到圖,它的環(huán)形跑道一圈是200米,這樣跑幾圈剛好是1000米?(5圈)

  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 (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qū)分)

  練一練:

  2千米=( )米 (讓學生說想法)

  想:2千米就是2個1千米,即20xx米

  5千米=( )米

  想:5千米就是5個1千米,即5000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

  出示學校周邊地圖:這是我們學校周圍的地圖,從校門口出發(fā),你認為走到哪里是1

  千米呢?(學生討論,交流,反饋)

 。ㄕf明:以情激趣,使學生感到生邊處處有數學,由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

  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三、練習鞏固

  1千米在你們頭腦中已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讓我們來做一些練習,看看同學們的.掌握

  情況。

  1.填空

  8千米=( )米 4千米400米=( )米

  3千米25米=( )米 2750米=( )千米( )米

  讓學生獨立嘗試,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2)交流反饋。

  2.選擇題

  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身高約4( ),每小時能跑40( )

  A.厘米 B.米 C.千米

  海拔最高的大河位于我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雅魯藏布江,平均高度約為海拔4( )

  A.厘米 B.米 C.千米

  四、聯系生活,學會應用

  1、十一期間,小丁丁沒有選擇出門旅游,他在少年宮參加完活動準備去圖書館,請問,有幾條路可以選擇?

  620m

  620m

  小丁丁覺得路太遠了,他決定打車,請你任選走法,計算一下長度,如果選擇出租車,你的選擇起步價夠嗎?

  五、課后實踐:

  1、實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估一估走一千米需要多長時間。

 。ㄕf明:千米的實際長度的感知,只有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才能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六、板書:

  千米的認識

  千米(公里)km 米(m) 厘米(cm) 毫米(mm)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00米=1千米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材分析】

  《認識東南西北》是西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辨認東南西北是學生在學習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在設計上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活動,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

  【學生狀況和學情分析】

  我校地處農村地區(qū),大多數孩子來自農村,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還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與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庭學習環(huán)境不是很理想。

  正確辨認現實生活中的方向,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不具有太大的難度。這部分知識是在二年級認識上下、左右、前后幾個方向的基礎上深化的,學生已經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方向。因此,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注重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現實的活動情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探索中體驗東、南、西、北的`位置關系,并在活動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新。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給定一個方向

 。|、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

  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能力目標:通過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辨認方向,培養(yǎng)方向感,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通過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并在活動中體會方位知識的作用和價值,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

  能正確辨認生活中的方向。

  【教師教法】

  采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

  【學生學法】

  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觀察、游戲、交流等數學活動,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猜謎語導入(4分鐘)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生:喜歡),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讉謎語,想不想猜呀?(生:想)

  2.課件出示謎語,請同學們猜。

  (1)一點一點亮晶晶,越是黑來越是明,手指把它數一數,密密麻麻數不清。(謎底:星星)

 。2)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謎底:月亮)

 。3)圓圓金球掛空中,千萬家財買不來,夜里人人見不著,天一亮來就出工,從東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謎底:太陽)

  3.同學們真聰明,全都猜對了!掌聲送給我們自己吧!太陽照亮了大地的每個角落,送來了光明和溫暖,誰都離不開它,在生活中,太陽還是一位忠實的向導,能為我們指引方向。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太陽開始研究生活中的方向:認識東南西北(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語引出學生熟悉的太陽,再由太陽揭示課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探究新知(20分鐘)

  1.在教室里辨認東南西北

 。1)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早上的時候,太陽是從哪邊升起的嗎?(生:東邊)

 。2)師追問:那你知道東邊是哪邊嗎?可不可以用你的手指指給老師看看?

 。3)講到這里,老師想到了一首歌謠,(課件出示歌謠)同學們看,你們還記得它嗎?(生:記得)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它吧。ㄉR讀歌謠)

 。4)現在,讓我們全體起立,面向太陽,好不好?(生:好)現在,你能告訴我你的前面是哪個方向嗎?(生:能。我的前面是東面)你的后面是哪個方向?(生:我的后面是西面)你的左邊和右邊分別是什么方向?(生:我的左面是北面,我的右面是南面)

  (5)小組互相說一說:教室的四面各有什么?(學生互說)

 。6)游戲:我說你做

  請一名學生上臺,按老師的要求朝四個方向走一走。

  2.在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

 。1)同學們,在教室里,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如果我們站在操場上,你還能辨認四個方向嗎?(生:能)

 。2)小組討論交流:(課件出示學校操場圖)同學們,這就是我們學校的操場,請仔細觀察學校操場周圍的建筑,在小組里討論交流一下它們分別在操場的哪一面,好不好?

  (3)學生交流并匯報。

  3.認識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1)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老師呀,很想知道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有什么關系,想請四個同學幫幫忙,你們愿意幫幫老師嗎?(生:愿意)哇,同學們真熱心!這么多同學想幫老師。

  (2)請4名學生分別面向東、南、西、北4個方向站好,并說說各自面對的方向是哪方?其余學生觀察東面和西面有什么關系,南面和北面之間有什么關系。

 。3)師生共同總結: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1.充分利用情境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本節(jié)課首先利用情境圖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讓學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提出數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

  2.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由于學生已有口算加減法的經驗,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自主探究。通過與已有知識的對比,實現知識的遷移。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同時,鼓勵學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收集資料的信息卡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教材10頁情境圖。(出示PPT課件)

  (1)引導學生觀察,同時收集數學信息,并相互交流。

  (2)引導學生根據收集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2.結合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揭示課題:本節(jié)課我們就要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收集信息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探究體驗

  1.(1)出示例1(1),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2)學生根據題意列出算式:35+34=?

  (3)小組討論,交流算法,然后匯報。

  算法一 先算35+30=65,再算65+4,結果是69。

  算法二 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得數是69。

  (4)觀察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

  (5)引導學生共同總結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侔哑渲幸粋加數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然后用另一個加數連續(xù)加上這個整十數和一位數。

  ②把兩個加數都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然后用整十數加整十數,一位數加一位數,最后把兩次的結果加起來。

  2.課件出示例1(2),學生獨立完成。

  (1)各組匯報算法。

  算法一 先算39+40=79,再算79+4=83。

  算法二 用湊整法,先算39+1=40,再算40+43=83。

  算法三 先算30+40=70,再算9+4=13,最后算70+13=83。

  (2)引導學生比較例1(1)和例1(2)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例1(1)不需要進位,例1(2)個位數相加滿十了,需要向十位進1]

  3.小結: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可以根據數字的特點,靈活地選擇口算方法,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設計意圖: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礎,充分體現知識的遷移,給學生充分探究和交流的空間,展示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6-10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9-10

上冊數學練習二教案05-10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01

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數學教案01-03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yōu)秀10-24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熱]10-21

(合集)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16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