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tǒng)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3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繼續(xù)初二(2-6)班歷史科教學工作,回顧本學期的工作及教學成績,都達到了學校的預期目標,但實驗班(2)班的情況良好,普通班(3-6)班的情況相對差一些,這與學生的努力和教師的辛勞是分不開的。從學校實際出發(fā),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吸納新知識,努力提高合格率,爭取較高優(yōu)秀率。為了能進一步的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總結了幾條經驗
一、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拼命趕進度不可取。在考試中,考生答題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歷史的基礎知識有很大的關系,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歷史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jié)過關。由于各位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歷史的知識和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盡量降低落后面。那種為了留的復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生跟不上的學生對歷史失去興趣。
二、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平時教學與復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根據(jù)今年試題中出現(xiàn)的內容,對初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huán)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三、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鉆研教學大綱(歷史課程標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zhàn)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學歷年武裝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二歷史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
四、強化教學過程的相互學習、研討。聽完課后能與上課老師及時進行交流,提出不足之處,以求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五、加強分析教學,中考試題中,材料分析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在日常教學及復習中加強了這一部分的力度,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這一部分相對得分較高。
六、理直氣壯抓好學有余力、有特長的學生參加學科活動,給有特長的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展個性的氛圍,鼓勵他們冒尖,脫穎而出,為將來培養(yǎng)專門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七、從實際出發(f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在教學上下功夫,努力使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扎扎實實抓各學段的合格率,提高合格率,最后取得較高的升學率及較好的優(yōu)秀率。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fā)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歷史使命。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根據(jù)我校中研室的工作計劃,初中歷史學科課堂教學比武于20xx年10月15-16日(星期三~星期四)在泰寧三中舉行,來自全縣各中學的十二位教師參加了課堂教學比武,取得了較好成績,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六名教師,F(xiàn)將教學比武活動情況進行小結。
一、教學比武活動目的
本次歷史學科教學比武是在泰寧縣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的領導下進行的,是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進一步激發(fā)廣大歷史教師的教學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而舉行的。全縣歷史學科教師積極參加,認真準備,充分展示的自己的教學風采。
二、教學比武結果
本次教學比武采取統(tǒng)一上課課題的方式進行,統(tǒng)一課題為八年級上冊第10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經過評委們的評議,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六名教師。一等獎:龍湖中學廖厚才老師; 二等獎: 三中謝輝龍老師;下渠中學湯英老師 三等獎:三中黃秀萍老師;開善中學楊祖慧老師;大田中學楊善文老師。
三、課堂教學比武活動情況
在教育局和進修學校的領導下,在泰寧三中領導的支持下,通過周密細致的準備,本次歷史學科教學比武活動圓滿結束,取得了較好成績,展示了教師的風采,檢閱了歷史學科隊伍。
本次課堂教學比武得到全縣歷史學科教師的熱烈響應,各校都做了充分準備,教研組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為了上好課,老師們查找了許多資料,都使用了多媒體課件,有的老師的教學課件制作得很好,起到了較好的作用。老師們能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梢哉f,這次教學比武對老師們也是一次檢驗,使老師們認識到新課程就是要以人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學必須圍繞學生的學而展開。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1、準備充分。教師們對首次歷史學科課堂教學比武非常重視,關于教學比武的通知提前近半個月下發(fā),指定一個課題內容讓老師們去準備,從每位老師的上課情況及教案來看,老師們的準備是充分的,查找了大量有關的資料,制作了教學課件,精心設計教案。有的教案設計得很好,說明他們能認真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如龍湖中學廖厚才老師,他是一位有著二十多年教齡的老教師,憑著自己較好的專業(yè)功底和對工作的執(zhí)著追求,精心備課,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他對教材的處理恰當,條理清楚,知識的講解到位。
2、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程,鉆研教材。參賽教師都能認真和領會初中歷史課程標準,鉆研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有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有的老師能在鉆研教材的前提下,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打破課文的結構和順序,重新設計,思路新穎,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湖中學廖厚才老師、下渠中學的.湯英老師和三中的謝輝龍老師,他們能吃透教材,設計出較好的教案。但也發(fā)現(xiàn)個別老師還是照搬“教參”,按教材的順序照本宣科,也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分不清重點和難點,沒有做到重點問題重點突破,這反映出有的老師在理解和處理教材方面的欠缺。
3、根據(jù)課文,制作教學課件。參賽教師能根據(jù)教材,上網(wǎng)查找有關資料,制作教學課件。教學課件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本次課堂教學比武中,可喜地看到,老師們能較熟練地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如,龍湖中學廖厚才老師、下渠中學的湯英老師所設計的課件,既有教學板書設計、提問的問題及練習,又有插圖和影像資料,非常豐富生動。也有的老師的課件還有待改進和提高,如有的僅僅起到幻燈片作板書的作用。
4、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十分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以人為本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老師們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氣氛較活躍,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有的老師平易近人,有較大的親和力,如二中李霞老師、下渠中學的湯英老師。有的老師在教學中設計了許多問題讓學生思考,留下較多時間讓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和探究,然后讓學生代表回答,做到師生互動,相互交流。但也有的老師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不夠,老師自己講得多。
5、講課生動、細致,講解、分析較好。有的老師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語言特長,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講解,語言生動,把學生帶入歷史情境中,在逼真的歷史情境中感悟歷史、理解歷史,如,梅口中學鄧水和老師。有的老師的教學語言較平淡,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影響了教學效果。
6、教學比武在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課堂教學比武中發(fā)現(xiàn)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
。1)教學觀念有待進一步轉變。有的老師還是以自己講授為主,課堂上老師講得多,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符合新課程精神和理念。
。2)加強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領會,認真鉆研教材。有的老師備課不夠細,沒有吃透教材和課程標準,不能從整體上把握教材,造成講課照本宣科,也沒有主次之分。
。3)加強對歷史知識的學習,給自己“充電”。老師們要加強歷史知識的學習,借閱有關的書籍,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今后要加強本學科的教學教研工作,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程精神,進一步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充分發(fā)揮教研組的力量,加強集體備課和學習,加強校際間的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努力提高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篇3
自己教歷史有六年時間,和老教師相比自己的教學水平業(yè)務能力還很稚嫩,現(xiàn)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總結如下,和各位同行共勉。主要從課堂教學,復習方法,和作業(yè)輔導三個方面來說:
一課堂教學是靈魂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取得良好的教學的關鍵。我認為課堂上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在于采用多種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在備課時選取與學生生活有關系的或是他們感興趣材料,以材料為主線來完成課堂教學,避免單純的說教。這樣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參與意識,使他們積極地發(fā)表自已的見解、看法,使他們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樂于表現(xiàn)自我。在我看來,下面的方法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
1、把握知識結合點,激發(fā)學生興趣。
知識結合點是不同知識之間的有機結合,它反映的客觀世界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轉化。學生往往對于各種事實和現(xiàn)象之間的那些結合點比較感興趣,能否正確把握知識結合點,是抓住學生的興趣的根本。因此,在備課的時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結合點。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取得某種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只有教師在教學中恰當、準確地把握了各種知識的結合點,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果。
2、設疑、解疑激發(fā)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思維以疑問為起點,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解疑,有所進取。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釋疑、解惑,可極大地引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憤憤,口悱悱的狀態(tài),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當他們苦于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教師給予解惑,他們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問,一問一答,使學生很快進入了角色,引起興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覺悟,這比平鋪直敘講理論更有峰回路轉之效。
3、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激發(fā)興趣。
歷史教學往往理論強,比較抽象,但這不能和枯燥無味劃等號。如果我們在注意理論性、科學性的同時,能講究一點趣味性,把闡述理論同形象化敘述融為一體,就可以使理論增添感情的色彩,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講授中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觸類旁通、以少勝多的效果。比喻恰當,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而且能加深學生理解,加深印象,從而有利知識的鞏固。這樣,會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了,取譬貼切,印象深刻。這比泛泛地講,效果要好的多。
4、運用課本知識和社會熱點知識激發(fā)興趣。
知識就是力量。針對中學生求知欲強的特點,在講課時盡量運用現(xiàn)成的教材滿足學生的要求,并適時的引入社會熱點知識。一些教師在備課時總是千方百計地搜尋教材以外的材料,不善于就地取材,利用教材現(xiàn)成的材料。孰不知,教材上的材料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具有較高典型性。因此,教師必須重視這些現(xiàn)成材料,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F(xiàn)成的東西似乎沒有新意,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但只要教師認真?zhèn)湔n,善于吸收消化,靈活運用,輔之恰當適量的社會熱點,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現(xiàn)在的學生涉獵面很廣泛,獲取信息的途徑有很多,如果只單純的說教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胃口,必須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除了上面說的方法,教師富有魅力的語言表達,穿越歷史的小話劇,人物角色置換的方式都能夠讓學生茅塞頓開,趣味無窮。
二 復習課是補充
臨陣磨槍不能當成學生應付考試的法寶,如何在非常有限的時間里發(fā)揮出學生最大的潛能,讓學生在各科時間都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提高復習效率這就看教師的本事了。
我把一節(jié)課45分鐘分割成幾部分,教師總結歸納5分鐘,背記知識點15分鐘,習題訓練15分鐘,批改講評10分鐘。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既要動口動手動腦還要交流探討,時間安排的非常緊湊,知識點聽教師串講一遍,背記一遍,練習一遍,同桌批改一遍,糾錯一遍,通過各種方式在學生腦袋里已經過了四五遍,印象很深刻。
在學生練習題選擇上我偏重于拔高訓練,所選的習題都是各省市中考的知識點,難度要高一些,學生在訓練中提高了應試能力。
還有就是課堂上的小調劑,天氣熱了學生困了講個笑話,男女生比賽背記,過火車回答問題等等,都能使學生在枯燥疲憊的學習中提高興趣。
三 作業(yè)輔導
學生作業(yè)主要以練習冊為主,題量有些大,刪掉了一些。設計的一些作業(yè)主要放在課堂上完成,例如評價人物的小論文,知識點脈絡圖,設計表格等,小組內探討解決然后寫在書上備用。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心得,在今后教學中還需要和大家多交流多溝通,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初二歷史教學反思03-08
初二歷史教學反思13篇03-15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八篇01-19
初二歷史教師的教學總結05-19
初二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05-18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七篇01-21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集錦五篇01-19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合集九篇01-22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錦集五篇01-24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總結集錦9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