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1
郭敬明寫的是別人的故事,而他自己的心情卻在字里行間折射出了這一代人的成長的蛻變。他的文筆很細膩,如同一枚細微的倒刺不小心扎進了手心柔軟的肉里,怎么弄也弄不出來,只有讓心不停的疼,不停的痛。用華麗的詞語寫武俠小說,用寂寞的詞語寫散文,用絕望的詞語寫他的心情。書里面的每個字都是他的一聲輕嘆,連起來卻是深不可測的憂傷,一聲一聲,一片一片,無止無境。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看上去似乎都很好,會笑,會運動,有文化,懂禮貌,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擁擠的人群,全是陌生的眼神;樓上樓下,全是冷漠的表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裝的有多累。鋼筋水泥鑄建了堅不可摧的石頭森林,而居住在這森林里的我們啊,卻因為受到太強的保護而脆弱的不堪一擊。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2
讀《悲傷逆流成河》是在18歲。是高二唯一一位好友贈與的生日禮物。翻開扉頁,還有當時傻傻記下的由衷感言。與“悲傷”形成最不相稱的映照。
一直喜歡郭敬明的文字,盡管《夢里花落知多少》的丑聞一度讓我對他產(chǎn)生些許抗拒的心理;蛎髅,或憂傷,陰晴的個性或許跟每個正在稚嫩與成熟中掙扎著蛻變的孩子一樣吧。當然包括我在內。
從第一部的《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華》,《愛與痛的邊緣》,《夢里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我漸漸地發(fā)覺小四成長了!侗瘋媪鞒珊印纷屛铱吹皆谛断铝嗣姞,冷嘲熱諷等種種不應讓這個風華正茂的男子承受的負擔之后對社會矛盾的深沉思考。
《CryMeASadRiver》幾行凝重的英文深深地刻在暗黃色陳舊質感的滄桑封面上,竟然無聲中有持續(xù)而細密的壓抑感充盈著我的胸口。記起某位朋友的評價:“逆流都成河了,順河還得了?”我想,這條河會映出我期待的精彩。
易遙,17歲,齊銘,17歲。在同樣逼仄狹長的弄堂里成長。但是他們是兩條同一個端點里放出去的射線,朝著兩個方向,越走越遠。
有這樣一個女生。他情愿把自己早上的牛奶給她喝。他情愿為了她騎車一個小時去買驗孕試紙。他情愿為了她每天幫她抄筆記然后送到她家。盡管他們只是一同生活在弄堂里被同樣的陽光以不同的強度照耀著成長的蓬勃生命;蛟S到最后,也永遠不會相會。因為他注定是超越愛情的存在。
高中少女未婚懷孕,尖銳而敏感,小四用細膩的筆觸描畫出這段古老弄堂里不愿提及的悲傷記憶。有些不堪的沉重,引人思索。
年少的愛情,或許理由簡單的幾乎有些可笑!皶䴙榱怂蚣。”“很帥。”“會在放學后等在學校門口送她回家!闭沁@樣的簡單,才會在人的胸膛里拉扯出一陣強過一陣的傷痛。十六歲的天空,頭頂掠過的卻是一片片淺灰色的浮云。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發(fā)生的一切都更顯得令人窒息。一不小心,胸口有鈍重的悶。特別是觸及了某些人熟悉的某些記憶時。
“妓女。爛女人。我恨她。可是我有時候還是很愛她。”尖銳而矛盾,這是易遙十三歲的年輕心臟里撒下的一大把荊棘的種子。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違反倫常和道德去嫌惡自己的母親!澳莻爛女人”,每天在愛中糾纏,用自己的卑微換取最愛女兒的成長。這是我看到過的最矛盾的親情。沒有溫馨的燈火,沒有貼心的關懷,沒有全家人的餐桌,在激烈的咒罵與淚水中交織出深刻的意味。冰冷的背后其實是鋪天漫地洶涌澎湃的情感。只是在生活面前,誰都必須選擇低頭。以逃避但仍倔強的姿態(tài)上演著這對母女之間無聲的愛。
小四的敏銳是朵妖艷的巨大玫瑰,帶著刺在最后愈發(fā)強烈地散發(fā)出刺鼻的全部香氣。第一次在里書中了解了有關墮胎的文字。竟是那樣極致的撕心裂肺。故事到這里開始走向寒冷寂靜的深淵。這段敘述是全書的高潮,為了最真實地觸摸到這個敏感的字眼,小四咨詢了自己在醫(yī)院工作的朋友。一幕幕像潮水漫過心臟。留下的是無盡的心酸。壓抑得人透不過氣來。盡管身為男性,在他的筆觸下清晰地提及“清宮”“擴宮器”“血肉模糊”“千刀萬剮”“劇烈疼痛”這些沉重的描述時,更顯得無可奈何的客觀與真實。
如同那段潮濕爾陰郁的上海老弄堂,故事似乎沒有一絲陽光照耀的溫暖氣息。即使偶爾幾絲光線,也是為了烘托更巨大的悲傷。結局吞沒了一切聲音。碎裂、掙扎、沉默、黑暗、仇恨、愛戀。一張張棱角分明表情各異的面孔在碰撞的激烈矛盾中一步步接近自己選擇的無邊懸崖。林華鳳,顧森湘,易遙,齊銘,以自己的方式在全書的末頁留下自己最后的背影,慢慢地閉上了疲憊的雙眼。也許,種種的錯綜復雜,只為了制造這最后的各分西東,卻是出乎意料的通往另外一個世界的遙遠距離。
印象中,所有的悲劇都選擇以一場壯烈的犧牲作為收尾的旋律。這種悲壯的唯美,或許是中國人印象中最完美不過的意象了。因悲壯而凄美而崇高。在讀者的迷離的淚水中收獲這一路最渴望得到的.認同。
我的淚水悄悄滴落,不是因為每一個人最后無不選擇的壯烈,不是易遙承受的無邊疼痛,不是林華鳳為女兒付出的不惜的卑微。而是易遙與齊銘之間的微妙情感。
從始而終,都能感受到這樣一種感情,沒有明晰的定義,不是愛情,也不是友誼。在易遙與齊銘之間,一直維系著。淚水滑落是因為這一段齊銘對于易遙最真摯的虔誠。
“——你恨不得掏出自己的全部去給她,塞給她,丟給她,哪怕她不想要也要給她。
——你一定會忍不住想要去幫她擦掉眼淚,一定會想要買好多的禮物塞進她的懷里,你一定會在她被毆打哭泣的時候感受到同樣的心痛,你也一定會在她向你求救的時候變得義無反顧,因為你想要看到她開心地微笑起來,哪怕一次開心地微笑起來。又或者不用奢求微笑,只要可以抬起手擦掉眼淚,停止哭泣也好!
我的身邊,也有如此深沉的感情,不是愛情卻超越愛情。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愛盡管不能經(jīng)過發(fā)酵,卻能越來越醇。在那段身處愛戀之中的日子里,卻被朋友越過友誼的情感所深深地觸動,自覺慚愧不已。
小四這段前所未有的深沉文字,在愛與痛中浮現(xiàn)出一個個破碎的青春的畫面;蚨嗷蛏,每個人都能從中尋覓到自己的影子?粗趧e人的述說中,慢慢地進入記憶的最深處,不再輕易觸碰。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3
一切都只像是一場夢,醒了,一切都灰飛湮滅。
四個人的世界,四個人的命運,以悲劇收場
《悲傷逆流成河》是郭敬明的作品之一,小說講述了四個主人公,四個人的愛情,四個人的命運。人物的刻畫讓人充分體驗到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讓人感受到現(xiàn)實社會的殘酷。
“我們的人生就像兩條射線,也許會無限貼近,也可能永遠沒有交點”齊銘,同學們眼中的榜樣,易遙,同學們眼中的“另類”,顧森湘,爸媽眼中的好孩子,顧森西,爸媽眼中的“壞孩子”。
易遙的悲傷是每天都在做著相同的噩夢,是來自同學的嘲笑,欺負,是因為齊銘的誤解,是媽媽每天的打罵。“我不想再見到你”“我就是恨不得你代替我姐姐去死”。無情的.話語是易遙內心最大的悲傷。
“可不可以就這樣,讓我在沒人知道的世界里,被時間拋向虛無”。當悲傷逆流成河時,眼淚是滾滾而來的河水,它將無情摧毀一切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系,淹沒悲傷,流至大海。當眼淚變成奔流到海,一去不返的河水時,那悲傷就是那條眼淚流過的溝壑,比海深一寸的溝壑。易遙的離開,齊銘的離開,顧森湘的離開,留下的是更多人的悲傷,三個如花般燦爛的生命在彌漫著污濁空氣的世界轉瞬即逝,來不及挽留,來不及嘆息。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我們可以輕易間讓自己的生命永遠,甚至來不及看清年華的美好與無奈。
有時候看見生命里那些來路和去路,就像一場天光,丟失著歲月皚皚,于是我總是習慣在某一個清澈的日子里把那些記憶拿出來,一遍遍地看,看著夕陽消失的方向,看我們那些清澈的寂寞已被關在另一座山崗。
花開花謝花滿天,紅銷香斷有誰憐。
寵辱不驚,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抒。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4
愛,羽化成傷。
時間撞上了時間,一切都開始顯得緩慢起來,在某一點的情感里陷入了深深的記憶中,沒有任何一絲的縫隙容許別人的任性,曾經(jīng)所有的殘缺如同心中那僅一半的拼圖,漸漸地一小塊接一小塊填補空缺,似我你那張開的指縫終得彼此的指間才能緊密,十指緊扣。
你那破碎過的梳妝鏡,匯聚,飛上妝臺;墜落的淚在收攏,逆流而上;放開手一路向北的我在倒退。。。
一切的一切在傾刻間變得完整。請給我一分鐘的時間,讓我追上你,擁抱你,從我的指尖延伸到你的發(fā)梢。從此親密的指尖沒有時間與空間的束縛。
那一場孤獨的等待換來一封收拾在心底寄不出的信,夾在時光的筆記本下,任由歲月的洗滌,不曾想起,不被記憶。
因為忘記,前世,今生。
抑或有一天會泛濫,抑或有一天沉在心的最深處,也不懼怕歲月漫長,若真有那么一天出現(xiàn),一切看起來都已不再重要。
一個人的時候,看一場一個人的電影,品味前生;喝一次一個人的酒,只求想起;走一條一個人的路,形同陌路;一個人,坐一次公車,從起點到終點,從終點到起點,深刻地體會蕓蕓眾生中的人來人往,任由陌生,熟悉,相知,許心的匆匆來了又匆匆地走了。
一個人的時候,給自己寫一封情書,只有自己才是自始至終最愛自己一生的人,即使別人有多愛你她的生命卻是有限。
徐志摩說過:愛是兩個人的事,如果你還執(zhí)著著,糾纏著,原地打滾痛苦的愛著。時過境遷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是自己挖了個坑,下面埋葬的全部都是青春。
若有一天,過往的一切歷歷在目曾是昨日,把手放在胸前,同自己說"我愛你"。只有你才是對我不曾不離不棄在一起,始終如一如影隨形。
若真會無從的寂寞,帶上相機,放下從一個城市仰望另一個城市的沖動,背上那個舊舊的包,放下越走越急的自己,穿上那雙最愛的帆布鞋,離開這個擁擠中夾雜陌生的城市,一個人去一回遠方。
有限的記性不知何時會將你背叛,沿途的一切就讓相片記錄,若有一天累了,蹲下來抱一次自己,是不是會覺得陌生?會不會覺得最熟悉的是自己的的身體,擁抱著竟會沒有心里那個人的氣息熟悉?或許徐志摩早已告訴了我們:有些事,我們明知道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有些人,我們明知道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局;有時候,我們明知道無路可走,卻還在前行,因為這已成了一種無法改變的習慣。。。
夾在記憶里的那一片枯葉,在歲月的洗禮下,剩下縱橫交錯的葉脈輪廓,每一次的觸摸都能讓你近乎尖銳的痛楚,只有他自己才會知道這一季節(jié)殷紅的切口。
徒步行走在熱鬧的街上,駐守于路旁街燈光芒下,竟有女子與你如此的相像,剎那間天旋地轉,恍若隔世;走上奈何橋,喝下孟婆湯,忘不了的是你笑靨如花。
寧愿相信前世的謊言,也不要今生的'擦肩而過。
你那像風一樣飄飄的裙擺,也像你那樣飄飄的背影像迷一樣退出我的世界。
有時,一個人,走進你的心里,不知不覺。無數(shù)次偶遇,你假裝毫不在意,只有等她走遠后,你才有了長久的注視。這種注意,不是愛情的甜蜜,只是默默的咀嚼,滋味苦中有澀,只能一個人品味。
然后,你步入孤獨,凄美著一段無言的心路;最后,心傷結了疤,你笑著流淚,那種隱痛還在心口。
沒有感情就沒有記憶,記得的忘不了?但感情終有一天,可以放下,沒有結果的等待,只是在自崛墳墓,里面埋的不是愛,而是自己已經(jīng)不再的青春。
這記憶的彌留是前世的牽掛。
今生,你從身旁走過,你不再回頭凝望,走過奈何橋,喝下的孟婆湯,
你,
已經(jīng)將我忘記。
我不再千山萬水尋覓你,
因為,
你不再屬于我。
這無奈的前世今生,被束縛的靈魂如當日你我望那枝頭破繭的蝴蝶,釋放、解脫、重生、飛翔。
你那殘余的記憶只是一份別人不會懂的無奈悲傷。
像一場慈悲的放生,游向深海。。。
前生許諾,若能重遇,生生世世,永生永世,依然你不離我不棄,不離開,在一起,我等你。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5
看完《悲傷逆流成河》這本書給我最多的感覺是現(xiàn)實——赤裸裸、殘忍而又過分的現(xiàn)實,這本書中的社會過分的殘酷。人物的刻畫很鮮明的讓人心疼,讓人能充分體驗到什么是世態(tài)炎涼,什么是人情冷暖。而在這本書中寒冷是遠遠大于溫暖的,而殘余的溫暖也會在最后變成寒冷。
易遙是最讓人同情而又心疼的。在作者塑造的四個主角中,我最喜歡的也是易遙。她雖墮落也因環(huán)境而起,這樣的性格能充分展現(xiàn)環(huán)境的殘酷。她的墮落也許是對冰冷家庭和周圍環(huán)境的絕望,從而想徹底的埋入黑暗,也許是由青春期女孩情竇初開的好奇引起的,這都是一種矛盾卻又真實存在的現(xiàn)象。易遙一開始也許只認為自己是依賴齊銘的,把他當成了生命中僅存的溫暖。當齊銘走向顧森湘的時候,易遙的世界徹底沉在了黑暗中,她既無助也為齊銘的新生而祝福。她和齊銘就是兩條從一個端點射出,卻走向不同方向的射線,不可能有結果。
齊銘是既讓人愛又讓人恨的。易遙愛他,她也愛易遙,可誰都沒有說出。齊銘對易遙的關心、心疼都讓人感動,但他卻逃脫不了母親的桎梏。在林華鳳暈倒時,母親的威脅中,易遙的無助時,他選擇了他的母親。他放棄了易遙,走向顧森湘,留下易遙一人面對黑暗。但是不得不說他是迷茫的,到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愛的是誰。但我更愿意相信他愛的是易遙,易遙的世界真的不能沒有他。
顧森湘,我對她并沒有太多的感情。我不知道她骨子里究竟是好還是壞。她是一個好姐姐。正如顧森西所說,顧森湘純潔的猶如百合,可是在這樣的社會里過多的純潔注定了悲劇。她不是白蓮,因為她沒有白蓮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一點點的骯臟足以顛覆她的整個世界。她沒有易遙的堅強。易遙可以在黑暗中茍延殘喘的活著,而她不能。她和齊銘都是優(yōu)秀的極端,但是他們并不一定適合。
顧森西,他和易遙一樣是“惡劣”的極端。他對易遙的好感也許只是同病相憐的感覺,這種好感并不是愛。他和易遙也不適合,兩個墮落的人在一起只能更加墮落,他們在一起也只能互相慰藉。
林華鳳和李宛心都是這個殘酷社會中典型的'市儈之人。她們都是尖酸刻薄的。林華鳳將對易遙父親的恨都轉嫁在了易遙的身上,卻無法否認她是自己女兒的事實,所以他對易遙始終是有愛的。她出賣身體為易遙賺取學費,她死后那信封上對女兒的愛稱“遙遙”足以表達心中對易遙的愛。她騙易遙說學費是她父親出的也是想在這黑暗中苦苦掙扎,抓住那唯一的一點點陽光罷了。李宛心和顧森湘的母親都是喜歡優(yōu)秀的孩子,也勉強可以定義為“趨炎附勢”,這樣的母親并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她們在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上也是可惡的,并沒有真正掌握母愛的定義。
易遙,顧森湘,齊銘,他們最終的結局都以悲劇收場。自殺對于他們三人來說都是一種對生活的絕望。顧森湘的單純性格決定了她不能被一點點的骯臟沾染,甚至可以說她是怯懦的,面對骯臟的世界不夠堅強。而易遙她在面對惡劣環(huán)境時并不害怕,她只是不能容忍朋友和所愛之人對她的不信任,或許應該說她不能容忍黑暗中沒有溫暖,沒有愛。而齊銘他應該是對自己的世界感到迷茫,也為事態(tài)炎涼而感到無奈。也許他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愛的是誰,究竟為誰而死。
言,言而不衷。離,離而不去。長到這樣一天,因了畏懼心的脆弱性,在接納萬事之前,自己已經(jīng)在眼前掛了一張濾網(wǎng),人事的悲喜色差陡然就被模糊羽化,看在眼里,也就沒有那么觸目,自然也就說不上驚心了。總覺得活得眷戀生世,朝朝暮暮孑然而繁華,越來越寂寞,又歡喜又害怕。
或許書中每個的故事結局都是很悲傷的,但是我們要學會向前看,不要停留在過去。
在這煙火的綱常世間,生命的河流深處是靜默。卻靜默得悲歡俱在。世界并不都由潔凈和精致的物象構成,關懷與溫情永遠只存在于更加龐大的冷漠與無情的對照之中。所以文字的生命可以脫離華美和虛幻而存在,一如這本書,又一次向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通往另一個與他以往的文字都不相同的世界。最終他把這一切展示給我們看。這是由瑣碎和平凡的生活細節(jié)構成的青春生命,是幅遠觀才能成形的油畫,是一句稀聲的大言。
看完這本書是讓人在悲哀之余禁不住的感慨。不由得對這幾條年輕的生命而感到惋惜和心疼,卻也無能無力。情不自禁的重新展望我們的世界,是否也有如此凄涼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