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无码AV在线,欧美日韩国产色,年轻人手机在线免费视频,伊人成人在线,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亚洲免费二区

讀《浮生六記》有感

時間:2022-06-16 10:08:33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浮生六記》有感15篇

  當(dāng)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浮生六記》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浮生六記》有感1

  《浮生六記》這本書因為是言的關(guān)系,反反復(fù)復(fù)糾結(jié)了幾次,都未選擇沉心閱讀。

  一方面是字太過于晦澀難懂,易曲解作者思想;一方面是現(xiàn)當(dāng)代有越越多的學(xué)作品多如繁星,難免吸引目光;另一方面,自身無法與作者沈復(fù)的心境相較,無法理解他與蕓娘之間的情感。

  是故,從網(wǎng)上找了譯對照閱讀,卻未想到比現(xiàn)代電影、電視劇更為吸引。

  《浮生六記》共六篇,前三篇《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記錄了沈復(fù)與妻子蕓娘的感情生活,從小事中揭露二人情感的細膩,展示了如何在當(dāng)世做自己。

  后三篇《浪游記快》、《中記歷》、《養(yǎng)生記道》,缺少了蕓娘的內(nèi)容,也有很多學(xué)者疑似后人偽作,故尚未深讀。

  心無所住,寧靜以致遠。

  中沈復(fù)與妻子陳蕓1歲訂婚,18歲結(jié)婚,十余次搬遷的顛沛,也不乏二人游玩的恬樂,雖是六記生活閑趣,也充斥著酸楚苦澀與時代禁錮,當(dāng)時二人不論身在何處,皆能保持著最純凈的心靈,從容豁達,多像佛家《金剛經(jīng)》中所注:"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眾多智慧禪師以此句為經(jīng)書之主旨,都有不同的程度的理解,可基本大意均一致,即為人應(yīng)該對世俗物質(zhì)無所執(zhí)著,才有可能深刻領(lǐng)悟佛心。

  沈復(fù)中年凄苦,40歲被貢局裁員,可蕓娘多方努力打破兩地分離到揚州與落魄的沈復(fù)團圓,僅過了個月,陳蕓血疾病發(fā),四處借貸救治無果,二人陰陽兩隔。

  次年,其父親去世,奔喪后一直住于湖北的廢院,靠畫藝為生。兩年后,年僅18歲的兒子逢森去世。

  三年內(nèi),三白先生埋父、喪偶、失孤,影射到現(xiàn)代,也是鮮少有人能夠承受如此悲慟。

  隨時間流逝,其著下《浮生六記》,一方面回首自己的歷歷在目的生活,一方面以余生思念蕓娘及親人,"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為結(jié)尾,聊以慰藉。

  從中考量,若非不糾不固、心自所處,也不會有今日一書,是故,心應(yīng)無所結(jié),無所鉆、無旁騖,不停滯、不頑固、不拘泥,白駒過隙,生然一顆本心,則一生淡然欣樂。

  不完美亦是多彩般完整。

  縱觀六記中,二人因一碗粥結(jié)緣,平淡無奇但情真意切,毫無忸怩作態(tài),更無學(xué)究之氣,但蕓娘的超然脫俗被封建社會禁錮,三白先生晚年的`凄慘,似也不是那么完美,故靈秀沖淡,卻讀如一縷嫣然清風(fēng)徐徐拂面。

  可不完美就是乏陳、缺憾嗎?實不盡然。

  結(jié)局的不完美掩蓋不了三白夫婦的甜蜜、陳蕓的靈慧賢巧、沈復(fù)的情真滿腹、二人游玩的幸福恬淡還有細微之處的閑適,如繁星般的種種經(jīng)歷過足矣,古完美只是一種向往追求,以上述本心渡過多彩般起伏的人生才是完整之命。

  最近的網(wǎng)絡(luò)上的一句"老獨愛傻白甜",也是應(yīng)了這個期望,年紀越大越是看不得那些悲虐痛,即是內(nèi)心對完美的許愿。

  越是拒絕的,越是要學(xué)會接納,接受它、理解它、消化它,佛家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皆為浮生一夢,帶著一顆博容的本心,成為一個不完美、無所住的尋夢人。

讀《浮生六記》有感2

  經(jīng)過了前兩卷的行樂之日,沈復(fù)還是不得不迎來了坎坷之日。在這卷中,我們能深切的體會到沈復(fù)的痛苦,能深切感受到他對命運的痛斥,蕓娘最終因為難得尋得的'妾被強權(quán)者奪走,大病一場去世,蕓娘是如此的深愛沈復(fù),以至于最后也是為了沈復(fù)而去。

  蕓娘死后,可見沈復(fù)本來便不如意的日子,失去精神支柱后,將變得愈發(fā)的折磨人。然而,蕓娘的死,確實令沈復(fù)極其痛苦,但沈復(fù)則并沒有多大多大地抱怨,他依然是順其自然,故后來的一卷依然是記敘一些愉快的事情,只不過語氣當(dāng)中,多了一份寂靜,一份孤獨。而幸虧如此,沈復(fù)才得以寫出《浮生六記》不是嗎?

  蕓娘死后,由于接觸太深,實在是令人傷感,后三卷的劇情看著也變得乏味了,末尾兩卷聽聞是后人補寫。但無論如何,我認為沈復(fù)的浮生,在蕓娘死后,便結(jié)束了。

  讀《浮生六記》,實在是感觸很深,從最初的不懈,到后來的沉浸,從其中得到啟發(fā),再到最后為蕓娘的死與沈復(fù)一同悲傷。這早已不僅僅是沈復(fù)的自傳了,它也已融入了我自己的感情,成為了我自己的一段浮生,即使我不在這其中;蛟S有很多人也有著同樣的感觸。讀《浮生六記》,我們不僅會跟沈復(fù)一起追憶過往,被蕓娘和沈復(fù)以及他們的愛情所感動,還會隨著這本書一同瀏覽這段浮生,從中得到眾多啟示!案∩魤,為歡幾何?深愛之人,夢中追尋;聞夢中事,啟現(xiàn)上事。”

讀《浮生六記》有感3

  終日蹉跎酒對歌,浮生若夢幾離合。天南地北奔波久,剩水殘山已無多。

  在新年第一天,往暢和園消磨一捧心事幾串眼淚,期待很久的《浮生六記》,自然不負我望。譚正巖扮的沈復(fù),梅派青衣竇曉璇扮蕓娘。實在郎才女貌呵~

  先說暢和園的布置,著實精致,早有準備是園林廳堂,見了實景仍不免美到嘆息。大堂兩側(cè)的對聯(lián),出將入相的側(cè)門,右邊司琴司鼓的長廊,懸頂天花板上的宮燈。座位不多,我坐第三排,沈復(fù)的胡須蕓娘的'頭面,眼角眉梢見得清清楚楚。中間譚老板唱到喝粥一節(jié),瞧向這邊的一雙妙目,直教我私心忒忒啊。

  本來擔(dān)心劇本改得不好,敷衍一段死后十年的故事,倒像是兩世姻緣?山袢湛磥韰s好,不顯得太傳奇,而又有一片鐘情其中,竟不忍心糾結(jié)蕓娘是喜兒還是喜兒是蕓娘了。

  當(dāng)年看《浮生六記》,不忍釋卷。知道人間有此種煙火神仙,十三歲的鐘情,藏粥,情投意合,方知相敬如賓竟也是人世良緣。布衣小菜,幾近窮途,印象最深是沈復(fù)吃醬瓜腐乳,不得其解,自嘲為情之所鐘,雖丑不嫌。

  或許這出戲打動人半是因為所演得自始至終是回憶,沈復(fù)是回憶,喜兒是回憶里的蕓娘,故事自始至終是過去的,而重新開始不過圓一出夢。而《浮生六記》于我,是和沈復(fù)一樣的記憶,看戲便也是回憶的癡。兩下相合,不過如此。

  十年不曾執(zhí)君手,孤燈長眠不到頭,削肩長項人依舊,只是你神情消瘦為誰愁?

  沈郎,十年不曾見而今又執(zhí)君手,神情多消瘦——奴本為君愁。

  天下鐘情,或如《牡丹亭》,所要的不過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了。人生若有知己如此,死死生生,自然在所不惜,只是于我固然是晚了的,于天下人,也多半晚了吧。日日歲歲,平白這么久,而誰與記浮生呢?由來癡心一片,情重愈珍,遇不到人情之所鐘、雖丑不嫌,姑且過自己的日子,倒也罷了。

  一出半是歡欣的戲,從譚正巖剛出來就開始哭,到騙粥、到賞月、到死、到活,一年的眼淚,偏在今天流完了。周圍人看我應(yīng)多是奇怪,而我,不能夠在境遇里露一點怯弱,偏合宜為別人掉眼淚。

  最喜歡的是譚老板喝粥前那一段唱詞,他本知道粥里有藥可還是喝了,為著清醒總是抵不過糊涂,為著思念時渴望哪怕有一點相關(guān),所以十年后的沈復(fù)亦知自己何其幸運。

  你本是一碗粥、一盞酒、一捧愁,醉本難收。江湖出身本無求,將身醉倒且干休,逞陰謀便逞陰謀。

  《浮生六記》于我便是這一碗粥,只是迷魂過后,醒來找不到我的仙山。蕓娘說,一粥而始,一粥而終,他年若做傳奇,當(dāng)名《食粥記》。本也想把這篇小文以此為名,卻安敢自比沈復(fù),安得敷衍傳奇。想天下之大,浮生為夢,究其真假,半已蹉跎。痛哉!

讀《浮生六記》有感4

  和如今在人海茫茫中遍尋不到真心愛人的男男女女相比,沈復(fù)和蕓娘真是不能再幸運了。少時懵懂,你心上記掛著我,我心中惦念著你,再加上一點緣分,就結(jié)成了夫妻。

  通篇看下來,沈復(fù)本是很平常的人,一點點說不上才華的書畫雅好,也不是長袖善舞遇人皆強的大丈夫性格,說起長處來,一是為人磊落,二便是癡情了?吹骄硭奈乙褯]了興致,說來也是,卷三中蕓娘剛剛香消玉殞,任誰哪有心情看沈復(fù)大段大段的浪游旅記。其實蕓娘也并非如林語堂所夸就是非她不娶的奇女子了。不過是通點書畫、通情達理又性格爽直不矯情,身上還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部分多點兒。

  《浮生六記》的可貴處,便是一個對的男人遇到了一個對的女人,并且二人誠心相待。對于愛情,我們還能夠要求更多嗎?書中寫滄浪亭內(nèi)二人消夏對飲,課書論古、品月評花,當(dāng)真是神仙眷侶!沈復(fù)談及生活細節(jié),一腐一瓜里更能見得二人生活里也是平等對話、相互影響。寫到蕓愛惜字畫,修修補補中仿佛可見其蹙眉凝視、欣喜開懷之相,一顰一笑里更是藏著刻在記憶里的入骨柔情,于旁人閱見尚且如此,為夫者于心中想必已憶之百遍,心如絞痛。

  看卷一時我心中一半歆羨一半不以為然,神仙眷侶之多,現(xiàn)實中雖不甚多,瑪麗蘇文中卻不少見,沈復(fù)、蕓娘二人無非是小打小鬧,哪里比得上天馬行空的YY人生。一直看到卷三才仿佛被重重一擊,坎坷中一句一句皆是日常,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婆媳公媳矛盾、兄弟爭利、囊中羞澀的絕望無助、刮風(fēng)下雨的舉步維艱,沒有平常人一輩子遇不上的殺父之恨、家族世仇,有的全是生活中一天天相互扶持過來的坎坷際遇?吹健袄嫌H又以盟妓一端,憎惡日甚,余則調(diào)停中立。已非生人之境矣!焙汀袄C經(jīng)之后,蕓病轉(zhuǎn)增,喚水索湯,上下厭之!毙刂斜瘧崱n郁、焦躁集聚,難以自持,仿佛我便在蕓的身邊,陪她領(lǐng)略著一個個難以承受的白眼,仿佛我便是沈復(fù),眼睜睜望著心愛之人受盡委屈卻無力改變現(xiàn)狀。好好一對眷侶,何以竟要遭受這樣的境遇!然而轉(zhuǎn)念,這便是生活的苦難,父母不會因忠貞的愛情而疼惜你,金錢也不會因瀟灑的做派而親近你,坎坷中,唯一的溫暖便是夫妻間的.不離不棄相互勉勵和朋友一次次的出手相助。

  想起剛剛成婚沈復(fù)便外出學(xué)習(xí),兩個人刻了“愿生生世世為夫婦”的圖章,一人執(zhí)朱文,一人執(zhí)白文,通信時便印在下面。年紀如此之輕、相處如此短暫就可以認定彼此為生生世世的愛人,沈復(fù)和蕓娘,縱然命運多舛,仍是何其幸運!

  不過薄薄一本幾十頁的小書,卻悄悄藏匿了一段不離不棄令人感佩的愛情。與其叫《浮生六記》作沈復(fù)的小傳,不如索性如蕓娘所說,取名《吃粥記》,去定格一份早夭卻深重的生生世世之情。

讀《浮生六記》有感5

  周末,在書店里看書,找了本沈復(fù)的《浮生六記》看。

  看言對我說比較困難,所以看的,是由張佳偉瑋翻譯成白話的。

  《浮生六記》這書名是早就聽說了的,卻從沒有看過。如今得了一機會,花上幾個小時,慢慢翻看。

  作者沈復(fù),字三白,號梅逸。其《浮生六記》記載了其與妻子蕓娘之間的生活軼事,亦描述了一些生活游歷的細節(jié),而且,如今僅殘余四卷,這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小書,為何在人中頗具盛名?隨手翻看,不過記錄了些細碎小事,說不上恢宏龐大,甚至連宏圖大志也全無,卻流傳甚廣,也是讓人費解。

  細細看完后,終于有點點知道,這小小一本書,里面包含的深情與意趣,確實值得回味。

  沈復(fù)的妻子陳蕓,自幼與沈復(fù)熟識,兩情相悅,婚后沈復(fù)的生活起居,均由她照顧?瓷驈(fù)描寫的妻子,處處充滿了對她的欣賞、敬佩與感激,從性格、樣貌、言行、喜好,各個方面描述得異常詳細和豐富,一位甘于犧牲、知性得體的古代女性形象躍然紙上。

  蕓娘不得不讓人欣賞。她是聰明的,自小會背誦琵琶行,翻到一冊琵琶行后,居然因為能背誦,而一個字一個字對照認字,從此識了字,通曉吟詠詩詞;蕓娘是雅致的,地上雜亂的有青苔的小石頭,也能做成假峰,種上云松,盆景之精妙立刻得之;蕓娘是大方的,往的人朋友聚在一起談?wù)撛姰嫞|娘買了釵子沽酒,沒有半點猶豫;蕓娘是巧思的,為夫君及朋友聚會想出各種辦法,讓他們能在園林中對著花烹茶煮酒;蕓娘是豪氣的,不拘小節(jié),扮作男子,與夫君一起遍處游玩,卻也隨機應(yīng)變。

  由此看,確實像翻譯者說的,沈復(fù)看起,真的有點“配不上他妻子”,甚至有點渣。這男子的形象,跟現(xiàn)如今的很多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中的丈夫形象何其相似。既調(diào)和不了父母與妻子之間的誤解矛盾,也無法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環(huán)境,就連一日三餐也無以為繼,需要妻子處處節(jié)省精打細算。等妻子染上重病,也無錢醫(yī)治和休養(yǎng)。而稍微出去掙得一星半點,不是想著把錢趕緊拿回上繳財政,反而在廣州這花花世界一呆就是半年,日日沉醉在煙花之地。這沈復(fù)到底是有些什么好?值得蕓娘傾心付出,甚至操勞為丈夫?qū)ひ捯恢男℃,不?fù)得而郁郁寡歡病死。

  這充滿了俠氣的女子,怎生就嫁與了沈復(fù),并在無盡的窮苦中消耗掉最好的時光,最后抱憾而逝。

  看這《浮生六記》,讓人恨不得鉆到書里,提起沈復(fù)的耳朵,指點他怎么去賺錢,或者怎么去掙得一官半職,給家里和妻兒掙夠生活費用,而不是日日賦閑在家,凈顧得吹牛,讓妻子為縫補破舊的衣服花盡了心思。

  可是,我突然不想說這男兒到底應(yīng)該如何頂天立地,女子在古代又如何為傳統(tǒng)思想禁錮空有一身本事而仍舊需要倚仗夫君的。

  就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沈復(fù)不過這樣的生活,他還是沈復(fù)嗎?還能寫出《浮生六記》嗎?

  這世界不缺一生追逐名和利,追求富裕無憂生活的人啊。在沈復(fù)生活的年代,應(yīng)該有很多類似他一樣,學(xué)識不錯,家境還可以的子弟,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謀得錢財或官職,太太在家中富養(yǎng),還可以養(yǎng)幾個像樣的小妾,一堆仆人,有個大宅子,不用自己費心去修葺門前庭院,用廢舊的材料修修補補。

  但是,能有幾人,能像沈復(fù)一樣,生活瑣事記錄,能流傳到百年之后,仍有人津津有味地閱讀,品味,再討論?

  昨天看了李銀河的一篇,只有審美的生活才值得一過。深以為然。而沈復(fù)所過的生活,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實現(xiàn)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追求藝術(shù)的美好,給予人最大的'滿足感,遠勝于追逐俗世間的名利金錢所得到的快感。這不正是我們這一代新爸媽給孩子們引導(dǎo)的嗎?我們帶著孩子學(xué)鋼琴、學(xué)舞蹈、學(xué)繪畫、學(xué)棋、學(xué)國學(xué),不是為了讓他們真的就去當(dāng)音樂家、畫家、藝術(shù)家,只是為他們把藝術(shù)的大門打開,讓他們能領(lǐng)略到藝術(shù)之美,領(lǐng)略到藝術(shù)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以后不進入這一行業(yè),但也能在平凡一生中,有自己自得的一隅,有所寄托,得以給寂寥或嘈雜的生活一點點不一樣的色彩。

  李銀河提到,羅曼·羅蘭曾經(jīng)說過:“藝術(shù)賦予心靈以最珍貴的財富,即自由。因此,沒有別的任何人能夠比藝術(shù)家更愉快。”

  《浮生六記》里,沒有勾心斗角,沒有華麗辭藻,只是平實地描述感情、生活、旅行與景色,可你卻能在這只字片言里,發(fā)現(xiàn)作者眼里的藝術(shù)之美,并且跟著作者一起,體會夫妻之情,體會水之景,體會友聚之樂,體會小物之趣。

  不禁想起現(xiàn)在的社會,有人掙錢多了,看見另一些人沉迷于興趣中生活清苦,不僅不認同,還嗤之以鼻,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意。

  可人生本就有千種不同,無所謂誰笑話誰,誰又過得比誰更加高級?

  只是,如果能自己找尋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將生活過成詩,把柴米油鹽譜成曲子,聊以慰藉寂寥的人生,這不就夠了嗎?

讀《浮生六記》有感6

  清秋夜雨,燈影映窗紅?赐炅 浮生六記 也該寫點什么很少看這種言情類的貨色,但,我感動于沈復(fù)與陳蕓的愛情。我贊慕著他們的平常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傾心于他們的誠摯恩愛至逝世不渝,我仰望著他們畢生平常卻心懷磊落,心無羈絆,超然脫于塵俗。

  《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崎嶇記愁》,《浪游記快》,后兩記疑是偽作《中山記歷》和《攝生記逍》,這個我是百度來的。這是一本自傳體散文集,四記交叉相聯(lián),所記所敘固然都是日,嵤拢戒佒睌,然情真意切,一點不靦腆作態(tài),更無學(xué)究之氣,惟是靈秀沖淡,讀來如一縷嫣然清風(fēng)漸漸拂面。

  打開《閨房記趣》,沈三白刻畫了一個清麗靈妙的女兒形象:“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tài),令人之意也消! 這是他年少時初見陳蕓的情景。 那夜,蕓給他吃自制的腌菜暖粥,吃的正香時,蕓堂兄擠身而入,戲謔笑道:“我要吃粥你不給,本來是專門給你夫婿籌備的!” 呵呵,當(dāng)時沈陳二人就酡顏了。讀此處我亦莞爾微笑,圓滿姻緣一粥引之。

  爾后便是兩人成親,一段最幸福美妙的'時間。我一遍遍地被他們的真愛打動著。他們的戀情并不驚天動地,也非曠世絕戀,更非千古名唱。我只是為他們最平凡最輕微的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而深深激動。

  夫妻飲茶談詩論詞,蕓曰:“杜(甫)詩鍛煉精絕,李(白)詩灑脫落拓;與其學(xué)杜之深嚴,不如學(xué)李之生動!

  春景,三白欲攜蕓遠出遠足,蕓巧扮男裝,見人問則以表弟對之。呵呵,竟無人識辨。

  夏日,蕓頭戴茉莉花,三白戲謔說佛手為香之君子,茉莉為香之小人,何以親小人而遠君子,蕓亦笑說:“我笑正人愛小人! 夫戲妻謔,笑俗為雅。

讀《浮生六記》有感7

  最近讀了一本書,是清朝沈復(fù)寫的《浮生六記》,一部自傳體隨筆,讀完之后有許多感概,記錄下來,也算是我人生成長中的一道印記。

  其實人生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總是不斷有新的認識,新的領(lǐng)悟,一直到老,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心路歷程,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將自己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下的心得記錄下來,后人讀后也會別有一番滋味吧?正如欣賞一次花開,又如看到竹筍在破土而出,一節(jié)節(jié)地成長,有時甚至能聽到生命膨脹時那清脆的聲響……

  《浮生六記》的第一記是“閨房記樂”,寫的是作者和夫人蕓的愛情和家居生活。我邊讀邊感嘆唏噓:他們生活在官宦之家,衣食無憂,而且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然后互相傾慕,終成眷屬;楹笠彩腔ㄇ霸孪拢淝湮椅,兩人又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于是面對良辰美景,你恩我愛,琴瑟和諧,聯(lián)詩對句,樂趣多多。斯文風(fēng)雅的姑蘇小城,為他們夫婦的生活平添了幾分浪漫,名揚天下的獅子林,滄浪亭,是他們飲酒抒懷的私家園林,而錢塘江,西湖白塔,又好似專為他們而設(shè)……我知道,這是真正有過的文人雅士的生活場景,我羨慕,他們夫婦簡直是一對不食人間煙火,不知人間苦痛的神仙眷侶,紅塵中竟還有如此超凡脫俗完美幸福的`人生!老天爺對他們豈不是太眷顧了?!

  帶著這種有點嫉妒的心情,我繼續(xù)往下讀,第二記是“山水記趣”,無非是沈復(fù)在盆景山石方面的情趣愛好,于我來說仍是第一部分的延伸,無他。然而第三部分的"坎坷記愁"使我看到了沈復(fù)夫婦完整的人生——原來浪漫幸福只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也有貧病交加,窮困潦倒;也有遭人猜忌,左右為難;也有顛沛流離,也有生離死別,讓人掩卷嘆息,不忍卒讀。這段文字不是蘸著血,也是和著淚寫成的。讀過我也有一種噙過黃連的感覺,滿口是苦!

  原來,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人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權(quán)利,人人也都有品嘗痛苦的義務(wù),任何人不要抱怨命運,不要哀嘆人生,當(dāng)苦難降臨時,坦然接受它吧,這樣你會多幾分堅強,幾分冷靜,少幾分焦慮和絕望;當(dāng)幸福到來時,才會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學(xué)會品味和享受……生活的辯證學(xué)也正在于此,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fēng)順,總是有歡樂,也有苦痛;有風(fēng)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涌;有春暖花開,也有風(fēng)霜雨雪;有艷陽,也有陰霾;有月圓也有月缺;有離合也有悲歡;有抱憾終生,也有回味無窮;有志得意滿,也有窮途末路;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有絕處逢生;有樂極生悲,也有否極泰來;有愛也有恨,有喜也有痛……

  我的人生也是如此,我有過挫折,總是抱怨生活對我不公。其實想想看,自己也有很多順利的地方。所謂挫折,也跟自己心胸狹窄有關(guān),而順利之處,也是自己付出的結(jié)果。所以一切都是有因果的,當(dāng)然這種因果跟佛教的因果報應(yīng)不同。它是客觀的,自然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所以又是另一種辯證。嗚呼!辯證真是無所不在,讓人不得不折服。

讀《浮生六記》有感8

  回憶就像一扇窗,推開了就再難合上。

  輕輕劃一葉畫船,隨波蕩漾在凄離的水面上,誰也不知這是要飄向何方。暖懷的回憶,飄著梨花淡淡,那是我最難將忘的夢鄉(xiāng)。

  故鄉(xiāng)明月再回首,卻早已不是當(dāng)年模樣。今夜又逢中秋,天卻陰沉,帶著霏霏細雨,舉目不見皎月霜華。一個人走在他鄉(xiāng)的路上,思念伴隨著回憶游蕩。故鄉(xiāng),那是我揮之不去的夢絮,但自從你離開后,我便再沒有踏足回鄉(xiāng)。因為我怕,我怕那里到處都是你的影子,你的淺淺一笑,你的絮絮柔語,你的脈脈情意。這些往日的美好,怎能讓人將息,徒然傷悲罷了。

  尤記得那年還幼,你拉我進你的閨閣,一碗涼粥,卻是如此甜香。如今憶起,不覺舔舐嘴唇,好似那股香甜至今仍停留在兩唇之間,在那齒舌中迂回多年。更記那會兒我兩第一次相見,你削肩長頸,瘦不露骨,眉清目秀,顧盼神飛,兩齒味露,讓我深深醉在其中。握手未通片語,而兩人魂魄恍恍然化煙成霧,覺耳中惺然一響,不知更有此身矣。

  這艘畫舫,是那年中秋,你與我一同攜手乘往,那夜也如同今夜一般,昏昏暗暗,你卻賭氣發(fā)愿說如我兩能白頭到老就云開月現(xiàn),我心里暗自緊張,我怕天有不測風(fēng)云,我兩不能白首偕老。月還是出現(xiàn)了,你很是高興,我心里也如墜石落地,那夜的月,很圓很亮,皓潔霜華照在船上,映著我兩相擁的影子,好長好長。

  你喜歡李白的詩,也愛譜詞作對,我便把你的詩提到了我作的畫上,我的畫配著你的詩,這是換千金都買不來的'稀寶珍藏。后來家道中落,你仍不離不棄,隨我離開家鄉(xiāng),四處流浪。那些日子或許清貧,但卻是最美好的時光。我們一同填詞作畫,下廚煮飯,你做織紅,我賣字畫,這樣的日子,沒有大富大貴的喧鬧,更給我們的別致生活添加了幾分閑情雅趣,正如你所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

  然而我最怕的事還是來臨,你悄悄的便離我而去,去向那遙遠的縹緲地方;蛟S去到那里就沒有了痛苦,沒有了饑寒,但你卻怎舍得沒有了我?尤憶起那年七夕,我為你刻了兩方圖章,那陰陽文字,可是刻得清清楚楚,“愿生生世世為夫婦”,你食言了,但我不惱,“僅斷續(xù)疊言來世,此生緣盡來世續(xù)”。

  如今,我又乘上了這艘畫舫船,讓它載著我在這水面上隨波飄蕩,我不知會飄到何處,或許它將帶我去尋你,到你去了的地方。在那里的再次相見,我們是否還記得彼此,還會相視一笑,牽手同行。

  一朵梨花映春融,世間再無煙霞色,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你便是那一朵粉白無暇的梨花,曾幾何時,這朵梨花悠悠飄入我的心里,那潔白的花瓣,那幽然的香味,是我今生最美好的記憶。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婆娑世界,彼岸花開,可憐紅顏遭天妒,香消玉殞夢方破。往影匆匆,襲上心頭,那是愁,是怨,還是該喜,該憂?喜是你又回來了,在我的夢里,在我的心里,在我的回憶里,從來不曾離開過,憂是那可望不可即,牽不到你,擁不了你,感覺不到你,那是一種莫名的哀傷。但我卻又甘愿承受這樣的哀傷,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把你刻進靈魂里,今生他世,永難遺忘。

  為你攏一袖芬芳,紅葉的信箋情意綿長,又一年八月半晚風(fēng)涼,一斜陽漸矮只影長,這場故夢里,孤槳聲遠蕩,去向那遠方。

讀《浮生六記》有感9

  最近在翻看沈復(fù)的《浮生六記》,讀到"閑情記趣"時才恍然初中時學(xué)的那篇"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出自這里。現(xiàn)在想想印象最深的是那句"蓋一癩蝦蟆也",因為當(dāng)時考試經(jīng)常會考這句里"蓋"的意思,一直到高中每每提到"蓋"表原因,翻譯為"原來是"時,都會用這句話舉例。

  再往后讀,發(fā)現(xiàn)當(dāng)時課本里的節(jié)選只到"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卻沒有了后文"年長思之,二蟲之斗,蓋圖奸不從也。古語云:‘奸近殺’,蟲亦然焉?"許是考慮到初中生年紀太小,不宜接觸這些字眼吧。

  還有再下一段作者被蚯蚓咬到,腫不能便,捉鴨子來吮的事情也沒有收錄,原文是這樣的:

  貪此生涯(鳥獸蟲魚),卵為蚯蚓所哈(吳俗呼"陽"曰"卵"),腫不能便。捉鴨開口哈之,婢嫗偶釋手,鴨顛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傳為語柄。

  只是單論幼時這些事情的描寫,讀來還是蠻有趣的,如果沈復(fù)在知乎答"你有哪些尷尬到死的操作?"之類的題,單捉鴨子這個操作應(yīng)該就會有不少贊。

  《浮生六記》的開卷篇是"閨房記樂",沈復(fù)因想到《關(guān)雎》是《詩經(jīng)》三百篇的開篇,故也將夫婦之卷列于首。這應(yīng)該是全書寫得最輕松的一卷了,沈復(fù)回憶了與妻子蕓的相識以及婚后相伴的點滴,兩人探討李杜詩之別、戲稱茉莉為香中小人、吃臭腐乳;也同游太湖,感嘆天地之寬;還曾女扮男裝游廟會。這些都透露著沈復(fù)和蕓的情投意合,伉儷情深。

  林語堂稱蕓娘為"中國文學(xué)中最可愛的女人".讀罷第一卷我也覺蕓既聰慧又體貼,既堅毅也溫柔,這些都是褒義詞?墒浅ミ@些,在蕓身上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她很賢惠,而我是不喜歡她的這種賢惠的。

  這種賢惠是在封建社會一夫一妻多妾制下作為一個正妻該有的規(guī)范和大度,蕓終其一生都想做一個合格的妻子,所以她會每日一見晨光印上窗欞便馬上披衣起床,恐公婆說她懶惰;會在內(nèi)心和行為上均和丈夫恭敬有禮,丈夫偶為她披衣整袖必連聲"得罪";會在沈復(fù)出門完成學(xué)業(yè)時寄來兩封信往往只回一封,且多半是勉勵之語,余下則是些浮泛的套話;甚至于為自己的丈夫張羅娶妾,且直到死都為此事沒能如愿而耿耿于懷。

  我不知道林語堂先生語中蕓的"可愛"包不包括為丈夫納妾這些事,但從他的《京華煙云》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支持納妾的,"正妻的地位只有在側(cè)室的陪襯下才愈加鞏固,好比總統(tǒng)的職位只有配上兩位副總統(tǒng)才顯得尊貴而難得。"

  也許這種論點在當(dāng)時的實際生活中是站得住腳的,但它徹底暴露了舊時代某些知識分子的女性觀。受過系統(tǒng)教育的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像蕓這種深受傳統(tǒng)禮教束縛的女子,在她的眼中為丈夫納妾是一個合格的妻子該做的事情。我惡意一些去揣測,如果這種理論在當(dāng)時是成立的,那么能通過納妾上討好公婆,下鞏固自己的婚姻地位,于蕓來說便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蕓是愛沈復(fù)的,這點毋庸置疑。無論從一開始便是主動的喜愛,還是抱著古代女子"出嫁隨夫"心態(tài)的愛慕,蕓都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著沈復(fù)。而愛情往往是狹隘的,我想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如果愛,就會想對方只屬于自己,蕓的內(nèi)心深處該也是這般希望的`吧,只是可能每當(dāng)有如此念頭,便會有一個叫做禮教的小人跳出來告訴她:不可以這樣,你的丈夫出去學(xué)習(xí),你不應(yīng)該過多寫信打擾他,信中更不要有繾綣之語使他分心。而沈復(fù)卻不知這些,所以在收到蕓寫著浮泛套話的信時才會怏怏不快。

  這大概就是盡管愛,蕓卻仍舊可以為了表現(xiàn)賢惠和穩(wěn)固地位而分享自己的愛情的原因了吧,如果是這樣,不得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更令人感到無奈的是,蕓深受傳統(tǒng)禮教的洗禮,這些已經(jīng)根深蒂固到成為了一種固有思維,她可能并不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一種悲哀。

  跳出時代局限這個想法,沈復(fù)和蕓的相遇相知于他二人來說都是幸運的。他們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蕓自小聰慧,牙牙學(xué)語之時口授《琵琶行》,馬上便能背誦,看著《琵琶行》挨個字來認,便學(xué)會了識字;她精于女紅,靠一己之力支撐母親和弟弟的生活,這樣聰敏且堅韌不拔的女子如若換一個時代,也許會有另外一番創(chuàng)造,而不僅僅是在沈復(fù)筆下充當(dāng)閨房之樂的主人公了。

  沈復(fù)的一些細節(jié)也讓人喜歡,除去本身的一些才氣,他會自己動手養(yǎng)花、尋石、布置園林;也會慫恿妻子女扮男裝然后帶著妻子去逛廟會;在蕓要給他納妾時也會駭曰"此非金屋不能貯,窮措大豈敢生此妄想哉?況我兩人伉儷正篤,何必外求?"這種想法對古代的男子來說應(yīng)是難得的了。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匆匆浮生中,能得此一人相伴幾十年的時光,哪怕半生坎坷仍彼此相依,也是此生有幸。

讀《浮生六記》有感10

  在念中學(xué)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推薦過一本自傳體小說,半文言類,也是老師聲稱讓我們學(xué)習(xí)文言文吧。那時候毛毛草草讀完,到最后還是似懂非懂,沒明白文中想表達的是什么。近日,偶得一本白話文《浮生六記》,時隔多年再讀,感慨良多。

  《浮生六記》是一位清朝的畫家沈復(fù)所寫。全文分4卷,分別為《閨房之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和《浪游記快》。4卷所講均為三白平生所經(jīng)歷之事,文章處處表現(xiàn)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懷。本書作者沈復(fù),字三白,出生于清朝乾隆時期。

  三白一生可謂跌宕起伏,經(jīng)歷過大富大貴,也經(jīng)歷過窮苦潦倒。雖然他與蕓娘是表姐弟關(guān)系,但是他和妻子蕓娘情投意合,非常恩愛。一起吟詩作畫,游歷山川,廣結(jié)好友。但無奈于當(dāng)時封建社會的迫害,最終蕓娘早早離三白而去。文中所描繪的蕓娘,不管是放在封建社會,還是放在當(dāng)代社會,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妻子。熱愛生活,淡泊名利,與三白夫妻恩愛,同甘共苦。

  書中第一卷《閨房之樂》大量篇幅描繪蕓娘對生活的熱愛,即使面對封建社會的壓迫,仍能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蕓娘精通花藝之道,總是用精湛的插花手藝將房間布置的非常漂亮;蕓娘還有非常好的廚藝,即使當(dāng)時生活已經(jīng)窮困潦倒,仍然常常邀請三五好友到家里品嘗她做的飯菜;蕓娘與三白一起談?wù)摴沤裨娫~,山水畫作,頗有采菊東籬下的悠然心境。

  放在我們當(dāng)代社會,大多數(shù)人都是在抱怨生活的壓力,都早已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我們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家庭單位就是我們的全部。工作日我們?yōu)榱斯ぷ鞫ぷ,周末?jié)假日我們睡到自然醒,殊不知我們浪費了多少美好的歲月。

  我們何曾想過,完成一個工作任務(wù),我們的個人能力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們的成就感又有了多大的滿足,我們總是在抱怨工作帶給我們的壓力,可又有幾位看到過,工作帶給我們的進步;當(dāng)我們周日一覺睡到自然醒的時候,又是否注意到,春風(fēng)吹綠了楊柳,夏日響起了蟬鳴,秋葉紅遍了山頭,冬雪覆蓋了大地。不是生活中沒有美好,只是我們把他遺忘在了歲月的邊緣。

  或許就是因為這么一個完美的女人吧,上天都嫉妒了這對神仙眷侶。生活的`變故,讓他們的日子變的更加舉步維艱,婆家的壓力也是逼得三白和蕓娘浪跡天涯的原因之一吧,最終蕓娘客死異鄉(xiāng),三白“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三白在蕓娘死后,仍能保持一顆熱愛生活品味生活的心境,并將其一生之事,記錄于書中,以此來緬懷紀念自己的妻子,實在令我感慨。

  我們當(dāng)代的許多人,又有幾位能做到這樣的心境呢。我們多是在遇到問題和困難后先找客觀原因,將責(zé)任推給他人。工作中,我們遇到困難,總是喜歡推諉,給困難找足了理由,找足了借口,那我們的工作如何進步?我們的能力如何提高?渾渾噩噩也是一天,為什么不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呢?

  在家庭生活中,越來越高的離婚率,暴露出我們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家庭也是一個小社會,與家人的相處也是一門藝術(shù)。當(dāng)家庭矛盾出現(xiàn)時候,如果我們都沒有認識到自身的問題,一味的去抱怨對方,那日積月累,相信感情終將被磨滅殆盡。當(dāng)我們從最親近的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真是一種生活的諷刺。

  小說或許有虛構(gòu)的地方,或許有作者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但是我們的日子確確實實需要我們用心去經(jīng)營。多去關(guān)注生活中的美好,少去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多去關(guān)心家人和同事,少去推卸責(zé)任和義務(wù),做一個積極、陽光、善良的人,讓人生,充滿色彩!

讀《浮生六記》有感11

  周末,在書店里看書,找了本沈復(fù)的《浮生六記》來看。

  看文言文對我來說比較困難,所以看的,是由張佳偉瑋翻譯成白話文的。

  《浮生六記》這書名是早就聽說了的,卻從來沒有看過。如今得了一機會,花上幾個小時,慢慢翻看。

  作者沈復(fù),字三白,號梅逸。其《浮生六記》記載了其與妻子蕓娘之間的生活軼事,亦描述了一些生活游歷的細節(jié),而且,如今僅殘余四卷,這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小書,為何在文人中頗具盛名?隨手翻看,不過記錄了些細碎小事,說不上恢宏龐大,甚至連宏圖大志也全無,卻流傳甚廣,也是讓人費解。

  細細看完后,終于有點點知道,這小小一本書,里面包含的深情與意趣,確實值得回味。

  沈復(fù)的妻子陳蕓,自幼與沈復(fù)熟識,兩情相悅,婚后沈復(fù)的生活起居,均由她照顧?瓷驈(fù)描寫的妻子,處處充滿了對她的欣賞、敬佩與感激,從性格、樣貌、言行、喜好,各個方面描述得異常詳細和豐富,一位甘于犧牲、知性得體的古代女性形象躍然紙上。

  蕓娘不得不讓人欣賞。她是聰明的,自小會背誦琵琶行,翻到一冊琵琶行后,居然因為能背誦,而一個字一個字對照認字,從此識了字,通曉吟詠詩詞;蕓娘是雅致的,地上雜亂的有青苔的小石頭,也能做成假山峰,種上云松,盆景之精妙立刻得之;蕓娘是大方的,往來的文人朋友聚在一起談?wù)撛姰,蕓娘買了釵子沽酒,沒有半點猶豫;蕓娘是巧思的,為夫君及朋友聚會想出各種辦法,讓他們能在園林中對著花烹茶煮酒;蕓娘是豪氣的,不拘小節(jié),扮作男子,與夫君一起遍處游玩,卻也隨機應(yīng)變。

  由此看來,確實像翻譯者說的,沈復(fù)看起來,真的有點“配不上他妻子”,甚至有點渣。這男子的形象,跟現(xiàn)如今的很多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中的丈夫形象何其相似。既調(diào)和不了父母與妻子之間的誤解矛盾,也無法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環(huán)境,就連一日三餐也無以為繼,需要妻子處處節(jié)省精打細算。等妻子染上重病,也無錢醫(yī)治和休養(yǎng)。而稍微出去掙得一星半點,不是想著把錢趕緊拿回來上繳財政,反而在廣州這花花世界一呆就是半年,日日沉醉在煙花之地。這沈復(fù)到底是有些什么好?值得蕓娘傾心付出,甚至操勞為丈夫?qū)ひ捯恢男℃粡?fù)得而郁郁寡歡病死。

  這充滿了俠氣的女子,怎生就嫁與了沈復(fù),并在無盡的窮苦中消耗掉最好的時光,最后抱憾而逝。

  看這《浮生六記》,讓人恨不得鉆到書里,提起沈復(fù)的耳朵,指點他怎么去賺錢,或者怎么去掙得一官半職,給家里和妻兒掙夠生活費用,而不是日日賦閑在家,凈顧得吹牛,讓妻子為縫補破舊的衣服花盡了心思。

  可是,我突然不想說這男兒到底應(yīng)該如何頂天立地,女子在古代又如何為傳統(tǒng)思想禁錮空有一身本事而仍舊需要倚仗夫君的。

  就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沈復(fù)不過這樣的生活,他還是沈復(fù)嗎?還能寫出《浮生六記》嗎?

  這世界不缺一生追逐名和利,追求富裕無憂生活的人啊。在沈復(fù)生活的年代,應(yīng)該有很多類似他一樣,學(xué)識不錯,家境還可以的子弟,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謀得錢財或官職,太太在家中富養(yǎng),還可以養(yǎng)幾個像樣的小妾,一堆仆人,有個大宅子,不用自己費心去修葺門前庭院,用廢舊的材料修修補補。

  但是,能有幾人,能像沈復(fù)一樣,生活瑣事記錄,能流傳到百年之后,仍有人津津有味地閱讀,品味,再來討論?

  昨天看了李銀河的一篇文章,只有審美的生活才值得一過。深以為然。而沈復(fù)所過的生活,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實現(xiàn)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追求藝術(shù)的美好,給予人最大的滿足感,遠勝于追逐俗世間的名利金錢所得到的快感。這不正是我們這一代新爸媽給孩子們引導(dǎo)的嗎?我們帶著孩子學(xué)鋼琴、學(xué)舞蹈、學(xué)繪畫、學(xué)棋、學(xué)國學(xué),不是為了讓他們真的就去當(dāng)音樂家、畫家、藝術(shù)家,只是為他們把藝術(shù)的大門打開,讓他們能領(lǐng)略到藝術(shù)之美,領(lǐng)略到藝術(shù)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以后不進入這一行業(yè),但也能在平凡一生中,有自己自得的一隅,有所寄托,得以給寂寥或嘈雜的生活一點點不一樣的色彩。

  李銀河提到,羅曼·羅蘭曾經(jīng)說過:“藝術(shù)...賦予心靈以最珍貴的財富,即自由。因此,沒有別的任何人能夠比藝術(shù)家更愉快。”

  《浮生六記》里,沒有勾心斗角,沒有華麗辭藻,只是平實地描述感情、生活、旅行與景色,可你卻能在這只字片言里,發(fā)現(xiàn)作者眼里的藝術(shù)之美,并且跟著作者一起,體會夫妻之情,體會山水之景,體會友聚之樂,體會小物之趣。

  不禁想起現(xiàn)在的社會,有人掙錢多了,看見另一些人沉迷于興趣中生活清苦,不僅不認同,還嗤之以鼻,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意。

  可人生本來就有千種不同,無所謂誰笑話誰,誰又過得比誰更加高級?

  只是,如果能自己找尋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將生活過成詩,把柴米油鹽譜成曲子,聊以慰藉寂寥的人生,這不就夠了嗎?

讀《浮生六記》有感12

  今天是七夕,是傳說當(dāng)中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日子,也是中國傳統(tǒng)的“情人節(jié)”。在這樣的日子里,一起分享一本好書:沈復(fù)的《浮生六記》。

  “浮生”二字取自李白的“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本書說是六篇,但如今僅存四卷。它們分別是:《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堕|房記樂》是本書的核心精華所在,而蕓又是核心中的核心。林語堂先生還曾評價蕓是“中國文學(xué)中一個最可愛的女人”!堕e情記趣》談?wù)擆B(yǎng)花尋石、布設(shè)園林的段落,頗有趣味!犊部烙洺睢穭t寫了作者中年失妻喪子之痛!独擞斡浛臁酚浵铝俗髡吣挥卧谕獾纳矸,以及窮困潦倒還不忘去郊游的旺盛精力。

  作者年少便聽聞蕓的聰慧,十三歲第一次見過她后,便一心想要娶她,十八歲兩人正式結(jié)為夫婦。兩人一起品茶論文,作者用了很多文字去描繪了蕓如何陪伴他在閨房中談詩論書、賞月飲酒,敢于女扮男裝去看廟會,能夠雇餛飩擔(dān)子為丈夫的賞花會溫酒,主動為丈夫謀妾室,也有主意為自家公公找姬妾。

  作者寫蕓每天用餐,必吃茶泡飯,喜歡配薺鹵腐乳,吳地俗稱此物叫“臭腐乳”,又喜歡吃蝦鹵瓜。這兩樣?xùn)|西,作者很不喜歡,還打趣蕓。蕓說:“腐乳的好處是便宜,而且下粥下飯兩便,我小時候吃慣了,如今嫁到郎君家里,已經(jīng)算得飛升高舉了,猶且愛吃這個,是因為不敢忘了本來出身!边@段用簡單的話來說,便是蕓曾經(jīng)說過”布衣菜飯可樂終身“的生活。

  蕓也確實做到了輕視金銀,卻看重書本。作者堂弟要娶親,下催妝禮時家里缺了珠花,蕓便拿出她當(dāng)初所受彩禮里頭的珠花,呈現(xiàn)我母親。婢女仆婦為蕓可惜,蕓卻覺得:“凡身為女人,已經(jīng)算純陰之體,珍珠更是純陰的精華,我用來做首飾,克了所有的陽氣,也不好。既然如此,有什么珍貴的呢?“想想蕓如此知書達理,娶之的確為作者人生之大幸也。

  《閑情記趣》里講了作者養(yǎng)花的一些趣事。菊花宜單數(shù),不宜雙數(shù),每瓶只插一種品種、一種顏色更好。選用的花瓶,瓶口應(yīng)該選開口闊大的,而窄小的不宜;闊大的`瓶子宜于花枝舒展。最有情趣的莫不過蕓親自為作者織作衣物,衣服顏色大多暗淡,這樣比較耐臟,既能出去見客人,也能家常穿著。這又是服飾上儉省的法子。更有趣的是夏天荷花初放時,晚上閉合,白日盛開。蕓便用小紗囊,撮少許茶葉,放在荷花心。第二天早晨取出,烹了雨水來泡茶,香韻尤其絕妙。

  我不怎么喜歡讀《坎坷記愁》和《浪游記快》,因為這里充滿了妻離子散的傷感,特別是蕓臨終時對作者所說的那番話:“如果可以著布衣取暖、吃蔬菜飯得一飽,一家和諧,游覽于泉石之間,像當(dāng)年在滄浪亭、蕭爽樓那樣的處境,真成了煙火神仙呀!

讀《浮生六記》有感13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深愛之人,夢中追尋;聞夢中事,啟現(xiàn)上事”——《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是清朝沈復(fù)所著,在看之前,便得知這是本作者的自傳體散文,而其中的前三卷主要記述了作者與其妻子蕓娘之間的日常生活。對于蕓娘,早有聽聞。畢竟她可是著名文學(xué)家林語堂稱之為“歷史上最可愛的人”。而考慮到作者生活時期為清朝,我本以為作者和其妻子的生活大抵也是逃離不出時代的限制,會相當(dāng)拘謹,“最可愛的人”則或許是過稱了。而在看了書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最初的看法實在是實在是愚昧,人的品性未必都會遭到時代的束縛,沈復(fù)和蕓娘便是經(jīng)典的一對代表。他們的不羈、率真的性格,實在是令人欽佩。他們又是如此情投意合,志趣相投,為對方著想,以至于他們的恩愛生活,有種跨越時代的自由,充斥著濃濃的愛意,著實令人羨慕。即使是現(xiàn)代人,怕是也難以達到他們的境界,所以看下來后可以說是被喂了滿滿的狗糧了。

  對于沈復(fù),實在是難得的專情好男子,他不圖名利,愿意過一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shù)的生活,只要身邊有蕓娘陪伴,便能得到最大的快樂。

  對于蕓娘,則可以說是古代完美的女子了,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既有美貌,又成熟懂事,溫柔體貼,襟懷才識。難得的是,她并沒有因為當(dāng)時時代的種種俗約而遭到束縛,她與沈復(fù)一樣有著不羈的性格,敢于直率地表達自己的心意,而她也同樣深愛著自己的丈夫,一心為丈夫考慮。這樣看來,稱她為“最可愛的女子”,絲毫不夸張。

  對于這樣一對神奇的伴侶,試問有誰不會羨慕呢?而都說天道無情,果真如此。在書中一二卷中,作者就有暗示人生后面的坎坷,卷三更是以《坎坷記愁》為題;蛟S老天都妒忌起這對恩愛的夫妻,他們憂無慮的生活時光很短,沈復(fù)的`人生道路頗為坎坷,很多時候為了維持家計不得不四處奔走,與蕓娘分離。而蕓娘則默默地承擔(dān),直到后來大病一場去世。這樣的結(jié)局實在是令人痛心。

  但整部作品的風(fēng)格實際上是輕松愉快的,正如作品名一樣,《浮生六記》,“浮生”二字出自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的“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沈復(fù)想表達的正是這“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快樂的時光著實短暫,這本書記載的則正是短暫的快樂時光,畢竟人生的坎坷已經(jīng)把他們折磨的不成樣子了,而追憶當(dāng)年快樂的時光,在夢中追尋自己所深愛的人,則是作者唯一能做到的事了!陡∩洝,可以說沈復(fù)是為了紀念自己的人生,也是為了紀念蕓娘,紀念他們相伴的日子,所記載下來的真實傳記,也可以說是寫給蕓娘的一封充滿深情的情書。這便是“深愛之人,夢中追尋!倍鴱倪@部作品中,我們才不是光光看著作者幸福的回憶錄沉淪其中便可,從這《浮生六記》中,我們是可以得到對自己人生的啟發(fā)的:或是珍惜當(dāng)下,又或是追尋知己。這便是“聞夢中事,啟現(xiàn)上事”

讀《浮生六記》有感14

  《浮生六記》是一個自傳性質(zhì)的散文作品,文章寫得坦率真實,不卑不亢。每一章都濃縮著深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懷。《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和《養(yǎng)生記逍》。前四記穿插交錯,所記述的內(nèi)容雖稍顯日常繁雜,平淡無奇,然意真情切,絲毫不顯惺惺之狀,更無舊學(xué)書生之氣,惟有鐘靈毓秀之神,讀來如清風(fēng)拂面,意氣盎然。

  作者沈復(fù),字三白,清中期蘇州人,出生于書香門第,其父侍政半生,先是生活無憂,爾后家道沒落。沈復(fù)雖為一介布衣,沒有功名加身,然則是位不可多得的才子。家境清貧時,甚至偶時饑寒交迫,他和妻子陳氏卻志趣高雅,情意投合,始至不渝。他們且吟詩,且作畫,或郊游,或烹肴,意趣盎然。而后,終因封建禮儀家教之害,歷盡坎坷,終而天人永隔。妻死后,沈復(fù)遂沒落于熙攘街市,不知夢醒何時。

  書中記錄著沈復(fù)一生經(jīng)歷的跌宕起伏,悲歡離合。書中散發(fā)著感性色彩的文字,使人仿佛置身于舊世其間,體味著人生百態(tài)。沈復(fù)的心里始終懷念著自己的妻子,人雖已逝,她的聰慧、襟懷、氣概和癡情,不禁讓讀者“閱而心醉”。試看一身素淡何其嫻雅,口授成誦,何其聰慧,顧盼神飛,何其纏綿,太湖縱目何其豪邁。與紅樓夢大觀園中的兒女相比,其情比黛玉柔和,比寶釵淡雅,比探春體貼,比湘云豪爽,比妙玉多一份人間煙火。于當(dāng)今的風(fēng)姿綽約相比,她更是多了一份淡雅,一份矜持。卻不料這樣一位賢者猝然凄然長逝,空流下兩行痛淚,讓文人沈復(fù)痛徹心扉。

  生活在今天,我不會經(jīng)歷戰(zhàn)亂、饑餓、孤苦,但沒有人能保證,我不會遇到其他的不幸,無論是疾病,還是失去親人,這些并不是不可能,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往返于醫(yī)院,奔波于異國他鄉(xiāng)。顯然,我的人生觀有些理想化了,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困苦,我料想的不夠充分,不夠深刻,想來這也是我過去多次遭遇挫折的`原因所在,忽略、輕視了事情的困難面,過分樂觀,失敗后又沒有及時汲取教訓(xùn),只是一味地將過失歸咎于客觀原因,從未檢查過自己的錯誤。重新打開《浮生六記》,看到《閑情記趣》,再看到《坎坷記愁》,沈復(fù)在經(jīng)歷了妻死子散后竟然依然能有一份品味生活中精細微妙之美的心,實在令我感慨,快樂何如是,痛苦何如是,我想也許就是以一份寬容恬淡而又有意趣的心,去接愛生活中將要到來的一切。

  我想我已經(jīng)明白了我以前對于生活過于淺薄的理解,我應(yīng)該改變我的人生態(tài)度,在做事前要三思而后行,無論是好的情況還是最壞的處境都應(yīng)思慮再三。困難和挫折破壞了生活的樂趣,但我們可以將它轉(zhuǎn)化成另一種快樂,我們不僅要自己克服困難,也要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讀《浮生六記》有感15

  在陰雨連綿的夏日,讀一部《浮生六記》,感受“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無奈之憧憬,感動于沈復(fù)與陳蕓簡單平凡卻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愛情。

  《浮生六記》一書分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yǎng)生記道》六部分,分別記錄了沈復(fù)與妻子陳蕓相依相伴、游歷田園山水以及沈復(fù)在妻子去世后經(jīng)歷各種艱難困苦與人生坎坷、痛失愛子與父親等故事。所記所敘雖然都是日,嵤、平淡無奇,卻情真意切、秀麗清新,毫無忸怩作態(tài)與過分講究學(xué)究之氣之意,讀來如一股清風(fēng)撲面卻又拂進心房,感人肺腑,讓人不禁淚如雨下。

  書中最令我感動的便是沈復(fù)與陳蕓的愛情,他們坦誠相待至死不渝,一生平凡卻光明磊落、善良美好、超脫世俗。書中寫陳蕓道:“其形削肩長頸,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tài),令人之意也消。”這是沈復(fù)眼中的陳蕓,由此便可看出沈復(fù)對陳蕓的愛意之濃烈。此處為沈復(fù)記敘婚后生活的`開始,往后,二人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復(fù),世態(tài)炎涼,優(yōu)游閑歲月,瀟灑度時光,令人羨慕不已。但二人之間終有不幸,嘉慶八年陳蕓離世,離世當(dāng)晚本應(yīng)避著,沈復(fù)卻因不舍陳蕓,欲與其魂魄短暫相聚而克服恐懼,可見其對陳蕓的情之深、意之切。陳蕓死后,沈復(fù)可謂是:“從此熙熙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倍嗽粸榱丝丛铝炼酵ぶ袑崎e談,此可謂人間至簡至真之幸福,二人單純樸素地相伴,只為了快樂與幸福,將一切雜事繁亂擋于心外,令人深深感動。

  縱觀全書,兩人的戀情并非曠世絕戀,也并不驚天動地,更未被后世傳頌成千古名唱,卻容易讓人銘記于心,久久不能忘懷夫妻間飲茶談詩論詞,春日三白(沈復(fù)字三白)攜蕓遠足,夏日因蕓頭戴茉莉花夫戲妻謔,笑俗為雅,二人都想給對方帶去最單純的快樂,雖處于封建社會彼此間卻平等相待,超前的思想令人贊嘆不已。然而世事無常,終歸是“夫妻恩愛不到頭”,三白失妻之恨令人唏噓不已……

  書中曾寫道:“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竟短論長,卻不知榮枯有數(shù),得失難量。”這是沈復(fù)飽經(jīng)磨難后的人生感悟,也許是對生命的一種釋然。但在我看來,縱然世事茫茫,光陰有限,也要為了自己的夢想與追求二而奔忙。雖然在奔忙之時,自己可能會受傷、會失去、會勞累,但為了夢想奔忙過,即使最后失敗了也毫無遺憾。雖沈復(fù)對安靜閑適人生的追求也不無道理,但我更傾向于追求擁有有意義的奔忙的人生。因為在我看來,只有活在奔忙之中才能看到安寧閑適的可貴并珍惜這種生活,倘若一直處于安靜閑適的生活之中,終會對這種生活感到厭倦,到最后甚至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都想不清楚?少F的事物正因為稀少難得才顯得可貴,若每日均可得知,何來可貴?且不奔忙,也未必能得個安寧閑適。

  “榮枯有數(shù),得失難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是人生的神奇之處!半y以計量的得失”會讓我們的生活有驚喜也有驚嚇,這便使人擁有了一段波瀾起伏的人生,不至于平平淡淡。雖平淡實為生活之根本,但這平淡也是有快樂、有真情、有情調(diào)的平淡。同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會得出不同的結(jié)論。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其情如此,令人唏噓。

【讀《浮生六記》有感】相關(guān)文章:

《浮生六記》讀后感02-10

浮生六記讀后感03-14

《浮生六記》讀后感12-22

浮生六記讀后感14篇03-23

浮生六記讀后感13篇04-13

浮生六記讀后感(13篇)04-17

浮生六記讀后感15篇04-19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02-22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04-05

讀《竊讀記》有感01-07